1、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三节试题(湘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2007 年 11 月 22 日扬子晚报报道: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 20 日证实,税务及海关总署弄丢两张重要数据光盘,其中包括 2500 万人的敏感信息。英税务及海关总署署长保罗格雷同日宣布引咎辞职。这里的 “个人敏感信息”是指( )A 个人隐私的核心内容 B 个人的工作简历的核心内容C 个人工作态度的相关内容 D 个人工作方法的相关内容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公开的、不妨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个人私事。下列说法中属于这类情况的是( ) 个人生理上的缺陷、隐疾。 个人的心理活
2、动。 个人日记的内容。 个人的家庭住址和婚恋情况。A B C D 3、某地公安机关为了通缉一名在逃的持刀杀人罪犯,在互联网上公布了该罪犯的有关资料及体貌特征,并特别说明该罪犯的脸上由有一道 3 厘米长的刀疤。公安机关的做法( ) 在没有经过他人允许的情况下,公布他人的有关资料及体貌特征,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是为了抓获罪犯的需要,没有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是符合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的,不属于违法行为。 有利于人们更准确地辨认犯罪分子,帮助公安机关将罪犯抓获归案。来源:Z。xx。k.ComA B C D 来源:学科网4、请看漫画,漫画中妈妈“的行为说明( )A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享有监护权,翻看自
3、己孩子的书包、偷看自己孩子的日记无可指责。B“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可以理解的。C 父母翻看自己孩子 的书包,偷看自己孩子的日记的行为侵犯了自己孩子的隐私权,是一种违法行为。D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放心不下,这样做更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5、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升级,带摄像头的手机开始流行。有人用手机偷拍他人私生活场景,并在网上加以公布,这种行为( )A 是 一种侵权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B 是一种侵权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C 是一种合法行为,属于个人的一种爱好。D 出于好奇,虽然不是违法行为但却不很道德。6、2008 年 1 月 2 日,泉州晚报
4、报道:日前,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记者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论坛上获悉,约有 90的小学生反映自己的隐私权被家长侵犯,据介绍,小学生普遍反映家长在没有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随意翻看孩子的书、日记以及信件。这说明 ( ) 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很容易受到侵害。 未成年人也一样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也拥有自己的隐私权。 家长应该尊重自己孩子的想法和隐私。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细致入微,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一片苦心。A B C D 来源:学.科.网7、李玲和马丽是好朋友,李玲将自己的日记给马丽看,并要求为其保密,但马丽却公开李玲的日记内容。李玲对朋友不守信用的行为感到很气
5、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李玲对朋友太不宽容大度,不应该与朋友斤斤计较。 李玲的做法是缺乏隐私意识的表现。马丽的做法是不道德的,同时也是违法的。 马丽侵犯 了李玲同学的隐私权。A B C D 8、2007 年 12 月 21 日,海峡都市报报道:岁的男子小钟在卫生间洗澡,遭同事小杨用手机偷拍,要求其删除未果后,小钟报了警。这件事告诉我们( )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隐私,才能为自己赢得他人的尊重。 与人开玩笑要有限度,不要伤害他人,更不能触犯法律。 拿别人的隐私取乐,法律与道德都不能容许。 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A B C D 9、请看右边的漫画
6、,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为了自己的目的挖空心思地想知道别人的隐私。 公民的个人资料一旦被泄露,对于公民个人的各种活动非常 不利。 我们既要保护好个人的隐私,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我们尽量不与互联网等这些高科技东西打交道,以免 自己的个人资料被泄漏出去。A、 B、 C、 D、10、在北京乃至全国,“私人侦探”虽因没有法律上的合法身份,处境颇为尴尬,但其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现如今,他们又增添了新客户有些家长请“私人侦探”帮助调查自己孩子的一举一动,其中多数是为阻止孩子早恋而委托他们跟踪调查的。这一行为( )侵犯了孩子的人身自由权,限制了孩子的人身自由。 侵 犯了的孩子
7、的人格尊严权。 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 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追究。A、 B、 C、 D、11、小芳的父母在她上 初一时离婚了,小芳一直不想告诉别人。但在一节心理课 上,老师在一个活动中要求每个学生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小芳十分困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你认为她应该( )A 精心地编造一个谎言来欺骗老师和 同学们。B 不能说,因为这属于个人隐私。可 以课下找到老师解释清楚。C 没有办法,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如实地将自己的家庭情况说出来。D 保持沉默,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问,都只字不说。1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30 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 ”第42 条规定:“对未成年
8、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我国法律的这些规定说明( )来源:Zxxk.Com 隐私权不仅仅属于成年人,未成年人也有自己的隐私权。 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给予特殊的保护。 我国法律为未成年人的隐私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我国法律只保护未成人的隐私权,不保护成年人的隐私权。来源:学&科&网A B C D 13、初二学生小虎在日记中倾诉了对一名女生的 好感,被老师发现,第二天,老师把日记拿给班上的同学看, “告戒”同学不要和小虎交往,小虎心理压力很大,想退学。这件事说明( ) 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小虎的隐私权
9、,是一种违法行为。 老师随意揭露小虎的隐私使他受到精神伤害,应当负法律责任。 老师应当主动向小虎赔礼道歉,甚至赔偿精神损失。老师的用心是好的,不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 B C D 14、我们在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 ) 要给自己的隐私上一把安全锁。 在向熟人敞开心扉时,认真选择倾诉对象。 上网时需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 要善于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任何人交往。A B C D 15、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隐私权往往容易受到他人的侵犯,下列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的是( )来源:学*科*网 Z*X*X*KA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电话进行监听。B 在街道的十字路口,为
10、了规范交通秩序,安装了电子摄像头。C 王某为了索取债务,将债务人孙某软禁在自己的柴房里。D 老师为了解学生,私自拆看学生的来信和日记。二、间答题(共 15 分)16、吴倩刚上中学不久,就有同学问她家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想到她家玩,有的还好奇地打听她父母是干什么的。由于彼此不熟悉,吴倩没有回答。有的同学便说吴倩不合群,不开朗。吴倩知道后很难过,她认为自己没有错,但又说不出道理。(1)你认为吴倩的做法是不合群、不开朗的表现吗?请你讲讲其中的道理。 (4 分)(2)吴倩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4 分)17、某校初中中学生李强是独生子,平时父母非常宠爱他,近来李强的父母发现李强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
11、神情恍惚,经常有不明的书信和电话来往。李强的父母非常担心,不知怎么办才好,李强父母的朋友替他们出主意,要他们偷偷拆看李强的信件或偷听他的电话,看看李强最近到底在干什么,以便对症下药。(1)你同意李强父母朋友的意见吗?为什么?(3 分)(2)请你为李强的父母想想办法。(4 分)三、情景在线题(10 分)18、中学生小明到新转来的同学小亮家串门,无意中听到小亮父母的谈话,得知小亮在上初一时曾因患肝炎休学一年,后来小明在与同学聊天时,将小亮这一情况告诉大家,同学们知道后议论纷纷,不少同学因此疏远了小亮。小亮为此感到孤独、痛苦。小亮要求小明向他赔礼道歉,但小明觉得小亮生病休学是真事,并非他捏造出来的,
12、自己没有错。小亮则认为,小明的行为泄露了自己的私人秘密,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他找到班主任老师,要求老师主持公道。(1)小明的想法有道理吗?请你简要说明一下理由。(6 分)(2)假如你是班主任老师,你打算如何 处理这件事情?(4 分)四、分析说明题( 12 分)19、2007 年 12 月 17 日,北京商报报道:“全国 1.3 亿的股民资料我们都有,可以随时与其中任何股民取得联系。”网络上兜售股民信息牟取暴利的行为已屡见不鲜。只要你出得起钱,上百万份的股 民个人资料触手可得。信息时代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资料的隐秘性和安全性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
13、受到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在因特网发展背景下许多人际沟 通,个人的私领域在现代社会被无形地挤压,人们的隐私权愈发容易受到侵害。(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隐私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6 分)来源:学科网 ZXXK(2)信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的个人信息资料的隐秘性和安全性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你打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6 分)来源:Z_xx_k.Com来源:学.科.网五、实践探究题(18 分)20、在一次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有关隐私权的抽样调查中,发现 68%的学生说不知道什么是“隐私” ,30%的学生说知道隐私是属于个人的事,75%的学生讨厌老师和家长强
14、迫他们说出他们不想说的事情。为了增强同学们的隐私意识,学会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某校八年级(2)班在学习了思想品德课中的我们也有隐私权一节课后,班主任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学生,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的召开拟订一个醒目的主题。 (2 分)(2)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下活动步骤。 (6 分)(3)在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对同学隐私权的侵犯情况作调查,你的回答是:(6 分)(4)针对你的隐私权受到侵害的情况,你打算今后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4 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A 2、D 3、B 4、C 5、A
15、6、D 7、B 8、A 9、C 10、D 11、B 12、D13、A 14、C 15、D 二、间答题(共 15 分)16、 (1)我不认为吴倩的做法是不合群、不开朗的表现。因为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父母信息等属于个人隐私,吴倩有权保密。所以吴倩的行为是正确的,是依法维护自己隐私权的行为,而不是所谓的不合群、不开朗。 (4 分) ( 2)启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公开的、不妨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个人隐私,保护个人隐私权就是保护公民的人格权利。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隐私,这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树立隐私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
16、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4 分)17、 (1)我不同意李强父母朋友的意见。因为那样做就侵犯了李强的隐私权,既体现了对李强的不尊重,同时也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3 分) (2)李强的父母要想了解李强的情况,可以通过正当的途径来了解。如:主动和李强谈心、交流;观察李强的行为,留意他的日常交往;找老师或同学了解李强的在校表现;如果发现有异常信件,可向李强提出,征得同意后方可拆看。决不能采取一些不正当的 途径,那样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自己走上违法的道路。 (4 分)来源:学。科。网 Z。X。X。K三、情景在线题(10 分)18、 (1)小明的想法没有道理。因为他的行为是侵犯
17、他人隐 私权的行为。小亮的身体状况是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任何人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传播、扩散其隐私,小明在班上传播小亮的隐私,使同学因此疏远了小亮。小亮为此感到孤独、痛苦。其行为尽管不是故意的,但也侵害了小亮的隐私权。 (6 分) (2)假如我是班主任老师,我会支持小亮的请求。因为小明传播小亮生病休学一事,给小亮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刺激,身心受到伤害,所以应当当面向小亮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小亮的精神损失。 (4 分)四、分析说明题(12 分)19、 (1)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 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18、信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的个人信息资料的隐秘性和安全性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了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 分) (2) 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可以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安全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分)五、实践探究题(18 分)20、 (1) “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 “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等。 (2 分) (2)第一步:由班主任老师讲隐私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步:同学们列举生活中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表现。第三步:师生共话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第四步:班主任老师对本次班会作以总结。 (6 分) (3)如实向班主任老师反映情况。如自己的日记曾被人偷看过;自己的信件曾被人拆看过;自己曾被父母逼迫说出自己的考试名次和分数;有的同学偷偷打听自己的私事,传播自己的秘密等等。 (6 分 ) (4)首先,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做到知法、懂法、用法,依法规法自己的行为。其次,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的时候,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