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课 科举制的创立课型: 审核: 审批: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月 日 星期 课题:第 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 1 课时 累计 4 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第 17 页 至 第 21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一、目标解读1、知道科举制的创立及发展完善的知识,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在科举方面的作为。 (重点 )2、能学会客观评价科举制度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远影响。(难点)二、夯实基础1、完成下面关于“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的表格:阶 段 皇 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隋文帝创 立隋朝 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完善唐朝唐玄宗2、科举制的产生有哪些影响呢
2、?三、能力提升科 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材料一 :唐代人写诗说:“太 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明朝考中举人的很多人,都是没有真才实学的迂腐儒生。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1)这种制度何时创建?这种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在这之前(三国到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主要是通过什么制度?认真了解学习目标,圈点勾画关键词语,把握学习重点和难点。1、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我国是如何选拔官吏的?2、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呢?3、看课文 P18图片“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及左侧太宗语,想一想,科举考试
3、最大的获益者是谁?思路引领: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阶层人带来什么变化?1、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2、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3、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4、朝廷得到了什么?补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的含义。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2)这种制度何时完善?当时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哪一门是考儒家经典的?(3)有一位武林高手,你认为他生活在哪个皇帝时期会最有出息?而有一位诗人,他将在什么皇帝时期通过什么科目的考试有可能做官?(4)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有何启示?(5)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今天的
4、考试制度源于科举制度的影响,目前的高考和科举考试是一致的吗?为什么?四、总结梳理1、科举制创立的标志: 2、科举制完善的关键人物: 、 、 五、过关检测1、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日本都曾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 ( )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B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C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 人做官D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2、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3、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说明 最受重视的是 ( )A明经科 B明书
5、科 C秀才科 D进士4、如果你是生活在唐玄宗时期的读书人,在参加进士科考试之前,你主要复习的内容是 ( 【知识链接】中国 历代选官制度1、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 2、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即根据家世、道德、才能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3、隋唐以后实行科 举制。到明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1919年,越南举行了最后一科会试,取中 23名。此后,科举制度在越南和世界历史上终于完 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漫长的 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 700多名状元、近 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 。【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 有所进步)A算学 B诗赋 C书法 D历史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