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政治集体备课材料(教案)第三单元 关注经济生活第二节 我们的财产权利教学时间:第六周 第一、二课时教材主备:初二政治教师简明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自己的合法财产,敢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创造智力成果,为祖国、为人类作贡献,学会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能力目标:培养区分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自己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依法维护智力成果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个人财产,了解自身在经济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教学重点】公民享有哪些财产所有权。【教学难点】财产的继承。【教学过程】一、导入
2、新课多媒体出示故事:一位歹徒在街头行凶,110 巡警迅速出击,在刘仁家的小院里将歹徒擒获,结果刘家小院的萝卜被踩得一片狼藉。户主刘仁向公安局提出索赔。他提出索赔要求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受到了所在单位的批评,也遭到了市民的一致谴责。议一议:刘仁的要求合法吗?为什么他会受到批评和谴责?学生回答略。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分析。教师:在现实生活中,维系经济生活秩序的重要方面就是对财产权的保障。每个人对自己的合法财产都拥有所有权,并且对财产还享有继承权。当公民合法的财产权受到侵害时,公民有权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财产权利 (板书) 。二、合作探究,展开话题
3、。(一)财产的拥有与支配1、话说财产:我的个人财产有_我们班级的财产有:_我们家庭的财产有:_(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财产是具有所有权的,借来的不算自己财产,避免学生之间的“ 比富” 等微妙问题。 )2、活动一:现场采访春节期间大家一般可以收到多少压岁钱?(学生回答)教师:假设春节期间你收到了 1000 元压岁钱,你会如何安排这些钱呢?学生 1:我自己留着,可以买书或或者买衣服,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 2:我买我喜欢的 mp3,剩余的大概 500 元存在银行里。教师:看来同学们年纪虽小,但却具有理财观念。教师:(找存银行的同学继续提问)刚才你说会把这 500 元存入银行。如果你过一段时间去银行取钱
4、,钱是多了还是少了?多了的部分叫什么?是归银行还是归你自己。如果你在报纸上看到了某学生患有白血病,急需大笔钱住院。你会怎样做?(学生:我会适当地给他捐一些,献一份爱心。 )教师:从我们拿到这五百元到现在,在这个过程中,你对这五百元都做了哪些事?其实将大家所做的行为后面加一个“权” 字,就是我们财产所有权的全部内容。学生在教材上落实财产所有权的概念: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多媒体提供财产所有权的相关资料:占有权,指的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占有权一般由财产所有人本人行使。在现实生活中,根据法律规定或者按照财产所有人意愿,将占有权交由他人行使
5、也很常见。使用权,指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占有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不过,有的是自己使用,有的是将使用权转给他人以获得利益。例如,相继出现的各种租赁公司,就是专门经营使用权的经济组织。收益权,指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所有权的存在以实现经济利益和价值增值为目的,这最终体现在收益权上。处分权,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即财产所有人决定其财产命运的权利。它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两种形式。所有人将其生活资料全部消费(吃掉、用掉) 。属于事实上的处分;所有人将其财产赠给、卖给他人,则属于法律上的处分。3、活动
6、二:我来判断小王的父亲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拥有什么权利?活动小结: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理解了“财产所有权” 这个法律名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学生如何来对待财产所有权。4、案例剖析:案例一:几天前,朋友王方生日,张民买了一只可爱的泡泡狗给他。但张民自己也很喜欢,可又没有足够的零用钱再去买新的了。他想向王方要回那只泡泡狗,可又觉不妥。张民还能向王方要回那只泡泡狗吗?为什么?请你给他写封短信,帮他解决这个难题。学生回答略。教师引导:这个案例涉及到财产所有权的转变,张民不能再要回那只泡泡狗了。案例二: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小明向李亮借铅笔,可是,李亮恰巧今天页没带铅笔,于是在同桌王强不在的情况下顺手从其
7、铅笔盒里拿了一只铅笔给了小明。小明见状便推辞不要了,因为小明觉得未经他人同意拿走他人的东西不好。可李亮却说:“ 王强是我的好朋友,他的东西就是我的,没关系。 ”李亮在未经王强同意的情况下将王强的铅笔借给小明的做法妥当吗?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未经他人同意拿走他人的东西,是侵犯其财产所有权的侵权行为。案例三:教材 49 页郭小磊的故事。邮票可以追回吗?为什么?自行车的损失该由谁负责?我的判决结果:_我的理由是:_教师小结:这两个中学生的“交易” 不受法律保护,他们的 “合同”也是无效的。因为他们年龄还小,还不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因此邮票可以追回,自行车的损失应该由郭小磊的监护人负
8、责。5、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有些人将自己财产赠送给他人再也不能要回来,而有些人的赠送行为却无效呢?中学生什么样的经济行为才是有效的?以 4 个人为一组,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这个问题。小组讨论完毕后,小组代表汇报。教师小结: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说他们的民事行为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受到限制,他们只能做与他们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事,比如买些不太贵的物品等。如果涉及到贵重物品和较多的钱财,从事其年龄、智力尚不能预知的其他民事活动,就必须由监护人代理。6、知识链接:(多媒体显示)财产范围的法律规定: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
9、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在我国施工方发现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拣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7、请你做判断:下列财产占有情况,哪些受法律保护,哪些不受法律保护?教师小结:在我国,施工发现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捡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不受法律保护。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财产,受法律保护。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8、知识链接:(多媒体呈现资料)法律
10、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我国宪法第 13 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我国民法通则第 75 条规定:“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查封、扣压、冻结、没收。 ”9、创新与实践:续故事1998 年 1 月,北京公民李某由于匆忙下车将装有 5 万元现金和一个手机的提包遗忘在出租车上。10 分钟后,李某发现提包丢了,万分焦急,他随即乘车向前一辆车开的方向追去。追到后,他赶紧跑过去和司机交涉,但司机坚决否认捡到钱包。事情接下来的最佳发展你认为是:你的理由是:活动小结:捡拾到他人的遗失物应当交还给失主,否则既不道德,还要受到法
11、律的制裁。(二)智力成果也受保护1、故事导入:教师引导:人类的智慧比物质财富更重要;一条粉笔线的背后是智力成果的价值。知识和智慧是无形的财产,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智慧创造成果的佳话举不胜举。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智力成果的作用越来越大。2、媒体播放: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学生参与:介绍自己知道或喜欢的智力成果,畅谈它们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学生回答略。教师价值引导: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发明创造以及其他创造性智力成果,更加凸显其重要性。我们中学生肩负着未来祖国建设的重任,从小就要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更多的智力成果,推动祖国的发展。3、案例分析:如果一个小偷偷了一辆汽车(有形财
12、产) ,他最多只能卖掉这辆汽车获得赃款,而不大可能在复制一辆汽车去卖,如果小偷从一个软件公司偷出一个软件,他完全可能很快复制出成千上万盘同样的软件去卖,足以使那个软件公司破产。设问:复制一辆汽车很难,复制软件却很容易,为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引申:为了激励人们创造智力成果,各个国家先后通过立法保护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权利,智力成果权需要法律保护。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发明权等。4、我做法官:案例:教材 P51 曾娅的故事。想一想:曾娅的起诉请求合法吗?她能否得到补偿?我的判决结果:_我的理由是:_教师小结:吴加琪非作者,著作权无从谈起。曾娅经过自己的劳动,以具体的表现形式
13、使吴加琪的方法形成了一部作品油印材料,并且没有得到吴加琪的反对,因此享有著作权。5、法辨是非:请你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分辨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有人说:“ 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财产的所有权。 ”(2)不经别人同意把他制作的软件拷贝给别人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教师小结:(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但并非所有财产。我国法律只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非法财产不受保护。 (2)不经别人同意把他制作的软件拷贝给别人用,是侵犯其财产所有权的侵权行为。因为当事人制作的软件属于他的精神产品,他享有对该软件的所有权。6、学习与评价:放飞梦想青春年少的我们,心中都有着美丽的梦。而许多伟大的成就往往都建筑
14、在一个小小的梦想之上。对于财富你的梦想是什么?请填写下表:我现在拥有的个人财产 精神产品物质产品我的财产梦想:_年后我将拥有的财产 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我这样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假如我的梦想实现了,我这样处置财产:教师价值引导:我们美丽的梦想应该建立在符合祖国、人民、集体的利益的基础之上。(三)财产的继承1、故事导入:我们的同龄人晓军因为家庭财产问题十分困惑,现在他一家人来到了我们这儿多媒体播放故事:中学生晓军,全家共六口人,属于其父所有的个人财产有稿酬存款、图书字画、宝石古玩等,其家产还有五间私房、彩电、冰箱等。因晓军之父病情恶化,故晓军的母亲、爷爷、奶奶、姑姑都在谈论财产继承问题,都声称自己不仅有
15、权继承晓军父亲的财产,而且有权继承房子、彩电等家产。晓军的爷爷、奶奶认为,晓军父亲的财产都能讲明来源,即便来源不明,人过世了,财产自然归家人所有。对此,晓军也觉得似乎有些道理。教师:看了晓军一家人的情况,请你谈谈一家人谁说的有道理?晓军之父尚未辞世,其财产能继承吗?真的所有的人都能继承晓军父亲的财产吗?公民来源不明的财产,能继承吗?分学习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启发:公民在世时拥有的个人财产不是遗产,因而不产生继承问题。只有当其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才可继承。同时多媒体播放资料。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的个人财产。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必须是公民遗留的财产;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
16、产;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2、家庭剧场活动一:家庭会议(多媒体显示)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准备继承遗产,可是在谁能继承,继承多少等问题上争执不下。爷爷、奶奶认为遗产五个平分,但母亲不同意,认为姑姑不能继承。思考: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出你的依据。学生回答略。教师:同学们说的似乎都有点道理,请同学们阅读信息平台,然后请你再次做出选择。多媒体显示:师生讨论,形成共识:姑姑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父亲的遗产。课堂练习 1:孙华与叔叔关系和睦,在叔叔生病期间,他经常给予照料。不久前叔叔不幸去世,没有立遗嘱,留有 6 间房子和 5 万元钱。但叔叔有一儿一女,孙华想继承叔叔的一
17、部分遗产。请问:孙华有继承叔叔遗产的权利吗?把你的理由写下来。(参考答案:依照继承法规定的遗产继承顺序,叔叔的遗产应由他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一儿一女继承,孙华没有继承叔叔遗产的权利。 )课堂练习 2:案例:教材 P53 龚桥的故事议一议:龚桥母亲所获的赔款金应怎样分配?我的判决结果:_我的理由:_(参考答案:赔偿的抚养费由龚桥所有,其父保管。 “死亡补偿金” 由母亲的父母和龚桥平均分割。因为母亲死后,父亲是他惟一的法定监护人。 “死亡补偿金”是抚慰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因失去亲人而造成的精神痛苦,必须专款专用。 )教师小结:在法定继承中,依照继承法,遗产分配原则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下,应当均等分配。
18、特殊情况,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活动二:律师到我家学生角色扮演晓军一家及律师:正当晓军的家人准备分割遗产的时候,晓军父亲的律师来到晓军家,拿出了晓军父亲生前的遗嘱,遗嘱中提到:晓军是未成年人,要把遗产的二分之一留给晓军,父母年老体弱,四分之一留给父母,另外四分之一给晓军的母亲。晓军继承的份额暂时由爷爷奶奶和母亲共同管理。学生探究:什么是遗嘱继承?晓军家到底该采取哪种继承
19、方式继承父亲的财产?学生回答略。学生探究后,教师引导:在我国遗嘱继承是遗产继承的另一重要方式。它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因而晓军家应该根据父亲的遗嘱继承遗产比较合理合法。活动三:家庭纷争三个月后,晓军的母亲另嫁他人,对晓军不闻不问,对爷爷奶奶更是置之不理,姑姑也远嫁他乡,从此音讯全无。为此,年迈的爷爷奶奶和邻居家签定了协议:爷爷奶奶由邻居一家照顾,死后房产送给照顾他们的邻居。临死前,爷爷奶奶立下遗嘱并办理了公证:两人死后,存款由晓军继承,房产送给照顾他们的邻居。晓军的姑姑知道父母去世,回家要求继承自己父母的遗产,要求晓军交出爷爷奶奶的存款
20、,并要把邻居的房产收回。晓军的母亲也以晓军是未成年人为由,霸占了晓军应继承的遗产。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晓军爷爷奶奶的遗嘱有效吗?姑姑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面对姑姑和母亲,假如你是晓军,你会怎样做?学生回答略。教师启发:晓军爷爷奶奶的遗嘱有效,邻居受赠房产属于遗赠,受我国法律保护。姑姑和母亲的做法都不正确,晓军可以通过老师向她们宣传法律知识协商取得自己应得到的遗产,或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实践与活动:模拟法庭(课外作业)媒体展示:金、吴夫妇生育了四个儿女。甲男、丙女在家务农,乙女、丁男在城里工作,四人都已成家,共同承担着赡养父母的义务。两老口相继病故后留有房产三间。丙女、丁男因房产继承
21、问题发生了争议。丙女提出丁男收入丰厚就别继承房产了,三间房由其他三个兄妹继承一间,而丁男却不同意。最后四兄妹弄上了法庭。以大组为单位,模拟法庭进行辩论与庭审活动,由学生扮演法官、律师、书记员、四兄妹等角色,然后全班交流。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 我们的财产权利 ”,了解了公民对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我国法律只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知道了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理解了智力成果也属财产,同样受法律的保护。板书设计:教学疑惑:“ 财产的继承”是一个复杂的法律知识,遗产继承分为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等,但教材并未就此法律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只是引出了遗产继承及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等话题,而学生对对此话题又很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补充一些相应的法律知识,因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