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仪教育:塑造中学生的文明修养“养 成 教 育 ”就 是 培 养 学 生 良 好 行 为 习 惯 的 教 育 。 它 往 往 从 行 为 训 练 入手 , 综 合 多 种 教 育 方 法 , 全 面 提 高 学 生 的 知 、 情 、 意 、 行 , 最 终 形 成 良 好 的行 为 习 惯 。 礼仪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讲礼貌和礼仪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交往礼仪在青少年身上正在逐步消失,不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加之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
2、事实。基于以上两个方面,进 入中 学 阶 段 的 青 少 年 加 强 文明礼貌素质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必将为青少年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礼仪的核心理念:“尊” 、 “遵”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我们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必须掌握文明社会普遍认可和适用的基本礼仪和礼节。笔者结合礼仪展风采一课的教学过程,与大家交流探讨如何开展礼 仪 教 育 塑 造 中学生的文明修养。以下是本课的若干活动环节,如下:第一幕 礼仪知识小考验哪一种花最适合赠送给母亲,选项为玫瑰、月季、康乃馨; 国际公认的“第一礼
3、俗”是,选项为女士优先、自律原则、宽容原则;在公共场所乘自动扶梯时应靠 站立,另一侧留出通道供有急事赶路的人快行。选项为左侧、右侧 、中间;一般性的拜访多以 为最佳交往时间,选项为 1 小时、半小时、10分钟;在社交场合初次见面或与人交谈时,双方应该注视对方的身体的哪一区域才不算失礼,选项为颈部、上半身、双眉至鼻尖的三角区域。第二幕 礼仪大学堂【情景剧表演】 证明徐州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小明要办理月票,需要到教导处李老师处开具一个在校学生的证明材料。故事就从王小明来到教务处门口时开始了教师先请同学们推荐 2 位同学作为表演者,设定此组表演者集中表演反映师生交往中不符合礼仪要求的言行举止,要求“
4、观众”寻找表演过程中不符合礼仪之处。之后,请同学们再次推荐 2 位表演者,设定此组表演者按照符合礼仪要求的言行举止进行表演。笔者运用了情境体验法,通过一段情景剧的即兴表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获得真切的体验。第三幕 礼仪技能训练营【握手礼的技能训练与展示】在现代社交场合,握手是最常见的礼仪。它是对久别重逢或多日未见的友人相见或辞别时的礼节,也是一种表示相识、祝贺、感谢的方式。那么,握手在方法和礼仪上有哪些要注意的呢?握手先后顺序:“尊者为先” ,应由主人、女士、长辈、身份或职位高者先伸手。握手的正确姿势与力度:距离约一步左右,上身稍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齐并,拇指张开。不要用力使劲,轻握女士手指
5、部位即可。时间以 13 秒为宜,要目视对方。握手前应摘掉手套(女士可以除外) 。教师按照主人与客人、年长者或身份高者与年轻者或身份低者、男性与女性、多人握手等多种社交场合,要求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与周围的同学配合进行握手礼的技能训练。然后,教师要求几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握手礼的展示。【你会展现最美的微笑吗?】训练口号:“笑对自己,笑对他人,笑对生活”。要求同学们齐声喊出,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介绍微笑的基本心理要领和技能要领。训练方法:情绪回忆法、筷子辅助训练法以及口型对照法(如“一” 、 “茄子” 、 “田七”等)。之后,学生进行微笑的训练与展示。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其次关注认知,强化体验,尽可能地在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这样有利于养成教育的内化;再者表层切入,深层领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从基本的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领悟做人的深刻道理。笔者认为礼仪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观察和思考。只要青少年注意日积月累,养成良好的讲礼貌、习礼仪的好习惯,就一定能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