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剧变: 解体:,1、苏联解体,(1)原因:,(2)时间、标志:,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1991年 阿拉木图宣言,(1)原因:,(2)典型代表:,波兰 民主德国,2、东欧剧变,历史原因: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根本原因); 内部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上,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和法制建设; 外部原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3、主要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
2、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2、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实力敌视、遏制乃至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因素使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
3、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1、特征:,2、原因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总趋势走向缓和。,(1
4、)“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上等矛盾相继爆发。(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3)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与表现,(南斯拉夫解体),(北约轰炸南联盟),三、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1、国际格局特点:,“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增强,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4、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1)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
5、的单极世界 (2)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江泽民,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动荡并存 总体走向缓和,单元小结: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巩固练习,2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 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B,3、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
6、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B.执政党丧失政权但社会制度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界的分裂局面 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B,C,4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B苏联历史和现实的影响C自身经济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D民主法制受破坏,党和政府脱离群众,5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合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A,6、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结束 B.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C
7、.多个国家联盟力量中心的存在 D.欧洲联盟的成立,C,B,7、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B. C. D. ,8、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民族矛盾尖锐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D,9、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于是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
8、抗 10、欧盟是( )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家政治组织,B,B,11、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 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一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B、C、D、 12、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
9、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B,C,One World,One Dream,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激化各种矛盾,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这样,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于接近”,接着又从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发展到推行西方的多党制。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对苏联
10、历史的全盘否定,造成了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了局势动荡,直至苏联解体。,斯大林执政以来苏联形成了一整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由中央计划决定,经济结构单一、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严重束缚了劳动人民和加盟共和国地及各民族地区的积极性。政治上高度集权。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必要的监督,社会缺乏民主。苏共和中央垄断权力,使加盟共和国失去实权。 斯大林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的社会主义,而是危机的社会主义。,把意识形态的渗透放在首位,他们利用新闻媒介造谣惑
11、众,破坏社会主义声誉,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 利用经济贸易、技术援助,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 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东欧各国的内政,支持和扶植东欧国家内部的反动势力。 利用宗教势力削弱社会主义力量和煽动群众不满情绪。这些手段致使东欧国家共产党下台,政权变色。,西方的和平演变,原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曾针对美国和平演变战略自信地宣称:“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戈尔巴乔夫把“改革”成功的希望寄托于西方的施舍。西方则趁此“良机”,提出各种苛刻的附加条件,按西方当时的说法,就是“大改革多援助,小改革少援
12、助,不改革不援助”。 然而,西方的援助只是一个“诱饵”。加紧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当时说:“美国的关键战略利益不在于从经济上挽救莫斯科,而是要摧毁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钱其琛(中国前外交部部长)回答世界知识记者的提问:这些事件(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
13、策,都对东欧的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这是卢旺达穆拉比大屠杀纪念馆的遇难者头骨。1994年4月至7月的100天时间里,卢旺达发生震惊世界的种族大屠杀,有约100万人被杀害。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的4月7日为“卢旺达大屠杀国际反思日”。,错综复杂的巴以问题,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持续78天,1999年5月8日, 中国驻南大使馆被袭击。,在轰炸中牺牲的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妻子朱颖,无辜的孩子,悲伤的老人,破碎的家庭,留恋的脚步,亲人的企盼,反战的呼声,克林顿在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
14、个多极的世界。”,20002002年 国民生产总值,自卫队迈向“战时体制“ 驻守型向出击型转变,日本自卫队派军进驻伊拉克,日本前首相小泉在联合国大会作报告,积极申请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只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安理会的团结和权威,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才是正确方向。”,“不管什么情况,法国将对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草案投反对票,如果绕开联合国对伊动武,法国不会参战。”,“如果需要我将亲自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参加对伊拉克问题新决议草案的投票,德国不同意任何使战争合法化的决议。”,“俄罗斯倾向于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伊拉克问题,任何其他手段都将是一个错误,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整个国际局势的动荡。”,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