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胃粘膜肠腺化生不必多虑.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61820 上传时间:2019-03-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粘膜肠腺化生不必多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肠腺化生不必多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消化科 施 尧胃粘膜中出现了肠的细胞就叫做肠腺化生,简称肠化。肠化主要是由于胃黏膜长期或反复炎症未能很好消除而造成的。肠化在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边缘和胃癌周围粘膜中最易见到,在老年人胃粘膜中也非常多见。肠化能否癌变?是否可逆?是萎缩性胃炎患者很关心的问题,有的人对肠化没有全面理解,经常担心。我想告诉患者几个容易忽视的事实:1,肠化本身是身体对胃内环境改变的一种主动适应现象,有积极一面。表现在肠化黏膜处局部免疫能力增强,它能分泌正常胃黏膜所不制造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这是一种高质量抗体,用来中和菌体抗原和毒素,阻止细菌侵入;在显微镜下肠化黏膜的地方

2、常常炎症很轻,幽门螺杆菌很难找到,因为肠化粘膜不适合幽门螺杆菌定居和生长;肠化细胞因比较坚固也不易糜烂,这都是局部抵抗力增强的表现。2,实际上肠化在没有任何症状的人群中也有很高的发生率,如果检查整个胃黏膜,一般在 20 岁后少数人即可出现肠化细胞,40 岁以后肠化现象就显著增加,5060 岁年龄组的肠化率为 5080%,60 岁以上更多。所以肠化在老年人是很普遍的,国外也是如此。只是你经胃镜检查知道了这件事而已,老年人如果仅有轻中度肠化请不必多虑。3,诚然某些肠化与癌变有一定关系,但是要看到:(1)这只是指发生胃癌可能性比无肠化的高,并不是说今后一定会变癌,事实上肠化多数并不癌变,随访资料看到

3、癌变的仅为 0.5%左右;(2)癌变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一般要经过 1030 年,不是说变就变;(3)只有当肠化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时,才预示着今后该处可能出现癌变,现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胃镜和病理检查事先发现这种癌前情况,只要定期复查胃镜;(4)胃癌在早期阶段手术治疗后复发率很低,5 年生存率达到 95%左右,早期胃癌已不是可怕疾病。4,老年人的肠化常无明显炎症,它表示着以前在胃黏膜上发生过“人和幽门螺杆菌的战争”,现在已停止,它是炎症的休止符;或者表示胃黏膜的一种退行性变,正如随年龄增大头发变白、脸部出现皱纹一样属于半生理现象。这种肠化逆转可能很小,不必大量用药。关键是用胃镜定期随访,经几次随访如没有灶性病变,仅轻中度肠化的可延长间隔,不必每年检查。相反如果伴有明显炎症的肠化(年轻人常见)提示着这种“战争”依然存在,肠化和萎缩还在发展,要积极治疗终止其发展,治疗后有的肠化可以逆转,炎症和淋巴滤泡也慢慢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