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抗战小英雄”王璞 1943 年春天,日军对唐河两岸进行 大扫荡。王璞的家 完县野场村 ,作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后勤供应处 ,就成了日军的重点目标。5 月 7 日 ,因汉奸告密,日军突然包围了躲 藏着 200 多群众的后石沟,并在山坡 上架起了机枪,威逼群众说出八路 军的枪支、弹药、粮食与服装的埋 藏地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怒视敌 人,始终没有人出声。恼羞成怒的 敌人以对天鸣枪相威胁,惊慌的人 群也开始骚动;而年仅 14 岁的王璞 却表现得非常镇定,他把周围的 8 个 孩子拉得更紧,低声鼓励大家,不 要理睬敌人。日军又用温和的腔调 说:“谁说出八路军的粮食、弹药 藏在哪里,就放了谁。 ”此时的
2、王 璞已无法压住满腔怒火,他痛骂汉 奸,并高声对人们说:“大家要记 住抗日公约,就是死也不能说。” 几个孩子也跟着大喊:“死也不能 说” ,人群中也发出了齐声呐喊: “死也不能说!”穷凶极恶的日军举起指挥刀狂喊:“统统给我 杀掉。 ”三挺机枪同时向人群喷出 罪恶的火舌,小王璞与母亲及 128 名 群众惨死在敌人的枪口之下。王璞 这位年仅 14 岁的英雄少年,为抗日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后来被授予 “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 他的勇气、志气和骨气仍然为后人 所称颂。 2、 一封鸡毛信的故事海娃是一个儿童团团长。有一天,爸爸叫他把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送到三王村,爸爸对海娃说:“海娃,在明天天黑
3、之前一定要送到呀,千万不要落到鬼子手里呀!”海娃听了,对爸爸说:“保证完成任务!”说完,便赶着羊向三王村急急地跑去。路上,海娃看见远处有一队鬼子向他走来,海娃心想:怎么办?把鸡毛信藏在哪儿呢?可不能让鬼子发现鸡毛信!突然,海娃看见领头的羊那又大又粗的尾巴,心里冒出了一个好主意:把信绑在羊尾巴底下,这样鬼子肯定不容易发现。于是,他飞快地把信藏到了羊尾巴下。鬼子来到了跟前,大声问:“干什么的?”海娃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说:“放羊的。 ”鬼子不相信,就搜查海娃的身,鬼子东摸摸,西摸摸,只摸到了一个大地瓜,鬼子问:“你的,认不认识三王村?”海娃本来想说不认识,又一想:不如把鬼子带进八路军的包围圈。于是,他
4、就又装着害怕的样子,小声说:“认识” 。鬼子一听,高兴极了,说:“你的,带路!”通往三王村的路由两条,一条是小路,一条是羊道。羊道那头就是八路军的包围圈。海娃赶着头羊在羊道上飞奔,羊道太难走了,鬼子便让他走的慢点,可海娃不听还是飞快地奔跑,把鬼子落在岩石后面,眼看就要进三王村的包围圈了,他便高声呼叫:“快打鬼子,鬼子来了!”八路军听见了,赶紧向鬼子射击。鬼子知道上当了,向海娃射出了一排排子弹。不好,一颗子弹打到了海娃的腿上,他昏倒了。幸好,八路军人多,把这些鬼子打死的打死,打跑的打跑。一个八路军把海娃救了起来,海娃嘴里不停地说:“羊尾巴下面有鸡毛信,鸡毛信在羊尾巴下面。说罢便昏过去了。八路军取
5、出羊尾巴下的鸡毛信,得到了重要的情报。他们都夸海娃是个聪明勇敢的好孩子3、刘胡兰的故事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讲故事的题目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32 年 10 月 8 日,在山西省文水县降生了一个不平凡的农家女孩儿,她就是刘胡兰。1947 年 1 月 12 日,这是云周西村人民难忘的一天,这天早上,刘胡兰早早起来,准备着转移上山,就在这时,几个敌人发现了刘胡兰扑上来要抓她,刘胡兰大声喝道:“闪开,我自己会走。 ”她昂首挺胸向大庙走去。审问刘胡兰的军官见刘胡兰是被捕的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就妄想从刘胡兰口中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他沉着脸问道:“
6、你就是刘胡兰?”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 “你给八路军干过什么事?” “只要我能办到的,什么都干过。 ”“那么你们村长是谁杀的?” “不知道。 ”“你们区上的八路军都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 ”那军官一连碰了几个钉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你,你,你就什么也不知道?”刘胡兰镇静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军官刚想发作,突然,贼眼一转,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 ”刘胡兰知道自己被叛徒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 “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 “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以后你还会为共产党办事不?”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
7、 。军官见硬的不行,就换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你,还给你一份好土地。 ”刘胡兰轻蔑地说:“给我一块金地也不自白。 ”军官收起阴险的笑睑,敲起桌子嚎叫:“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难道你就不怕死吗?”刘胡兰逼进一步,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他们妄图用血腥的屠杀逼迫刘胡兰投降。敌人先后将 6 位革命同志用铡刀一个个杀害了。军官指着 6 位烈士的遗体向刘胡兰嚎叫;“你看见了吧,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刘胡兰怒不可遏,痛斥敌人;“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刘胡兰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烈士染红的铡
8、刀走去。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15 岁的刘胡兰壮烈牺牲了。毛主席为她亲笔题词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4、狼牙山五壮士1941 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这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为了拖住敌人,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
9、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斗进行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容易暴露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另一条通向三面悬崖的莲花瓣、棋盘陀顶峰。走哪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五位壮士一
10、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他们把敌人引上了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这时候班长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剩下胡福才手里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班长“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掷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
11、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跳下悬崖。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5、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王二小出生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的贫穷人家,在家中排行老二,原名王禾,据说父亲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1942 年 10 月 25 日( 农历九月十六)早
12、晨,13 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的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 20 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到阜平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我们的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让鬼子们发现自己。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
13、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王二小把鬼子引向了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一挂瀑布从山崖上落下。六十年前这两旁的坡顶上就埋伏着我们的部队,监视着脚下山谷里的动静。二小带着鬼子走到了这里,四下里却出奇地安静,没有一点风吹草动,难道我们的人马没有发现? 二小心中着急起来,眼看着鬼子全部进了山谷,再不打就来不及了。其实,他们一进山谷就被我们埋伏的人马发现了,而且一下子就明白了二小的用心。可是这样一来却让我们的部队左右为难了,一时不敢下手。这时候,二小向着两旁的山头高喊了起来:“八路军叔叔,我把鬼子引进来了,你们快开枪
14、狠狠的打呀”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就在此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把这些敌人全部消灭了。王二小和另外两名八路军战士在这次战斗中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但是因为他们伤势太重,三个人先后去世,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 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流传 6 0 多年的歌曲。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6、小兵张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