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5 章 动物的运动1.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的生活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水、陆地和空中。水中生活的动物种类多、数量大,运动方式以游泳为主,不同的水生动物,游泳的方式也不同。水母靠身体的伞部在海洋中漂浮运动;乌贼依靠漏斗喷水和腕的摆动推动身体进行快速的倒退运动;虾和海龟依靠附肢在水中运动。陆地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等。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滑翔是鸟类飞行中的一种省力方式。动物运动的作用:主动出击获取食物;逃避敌害和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完成求偶和交配。2.动物运动的形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
2、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骨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的器官。骨是一种器官,骨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长骨的表面覆盖着骨膜,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幼年时,骨髓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骨质中有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人体内的钙约有 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内最大的“钙库”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骨坚硬的特性和骨中的钙盐有关,骨韧性的特性和骨中的有机物骨胶蛋白有关。在成人的骨中
3、,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约占 2/3,这种骨既坚硬又有弹性。在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 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容易变形。关节是活动的骨连结,上肢骨和下肢骨都以关节连结为主,使四肢能够灵活运动。人体大部分的骨连结属于关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多为一凸一凹,分别叫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有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人体有 206 块骨,全身由骨连结构成骨骼。,人体骨骼分成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中轴骨位于骨骼的中央部位,包括颅骨、椎骨、肋骨、和胸骨等。附肢骨位于骨骼的外围部分,包括肢骨
4、和带骨。人体有 600 多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上臂的肌肉主要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第 16 章 动物的行为1.先天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将其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也成为本能行为。如: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营巢孵卵等。本能和学习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攻击行为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领域行为利于动物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繁殖行为保证动物的种族繁衍节律行为使动物的生活与环境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3.动物行为的研究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昆虫记
5、弗里施:动物行为学家,证明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劳伦兹:“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主要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第 17 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约有 150 多万种。我国脊椎动物的种类有 6300多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 14%。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主要作用食物链: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 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被称作为消费者)B 对植物的积极作用:帮助植物传粉和受精,促进植物生长与繁殖C 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
6、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与各自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促进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动物,与它栖息的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与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2、我国的动物资源: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大熊猫:哺乳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四川、甘肃、陕西、西藏等。褐
7、马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脉与河北西北部等山地。扬子鳄:古老的爬行类,被誉为“活化石”。(宣城鳄鱼湖)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生 物的生存提供栖息环境。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最根本的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动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就地保护是主要措施;易地保护是补充措施;法制教育与管理是重要措施: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纲要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第 18 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1.微
8、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微生物的类型: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蓝细菌、酵 母菌(体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单细胞 藻类;多细胞微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真菌、病毒。微生物生活的环境: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 主要场,所即大本营。动植物体表和体内,是微生物生活的重要场所。细菌包括:球形、杆形、螺旋形细菌: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 细胞核,有些细菌还有能够转动的鞭毛,可以使细菌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还有荚膜,有保护作用。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真菌:(多细胞微生物)
9、多数进行孢子生殖,酵母菌(单细胞微生物) 出芽生殖;病毒:1.没有细胞结构;2.生活在活细胞中,不能独立生活。依据病毒的宿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时,能分解葡萄糖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这个过程 称为酒精发酵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如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蘑菇,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如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和所有的病毒,属于消费者;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即自养: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一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即共生:如根瘤菌。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酿酒(无氧产生酒精)、制作面包、蒸馒头(有氧产生二氧化碳)乳酸菌:制酸奶(无氧产生乳酸)、制作泡菜的原理: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无氧条件下)。长期贮存的食物一般要 1.加防腐剂;2.放在冰箱里(低温)抗生素:真菌:产生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放线菌:产生链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制沼气:利用产甲烷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