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艺术领域的真善美.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5950865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艺术领域的真善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艺术领域的真善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艺术领域的真善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艺术领域的真善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艺术领域的真善美赵英辉 潘文礼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228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228)摘要:本文指出真善美的正负价值可在各自的坐标上进行分析判断和量化的评估,阐述了真善美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作用,并引申到艺术领域,论述了艺术美与真和善的关系。最后,专门对艺术同丑和恶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阐释了现代艺术反传统流派以丑为美的本质。关键词:艺术;真善美;艺术的真;艺术的善;艺术美的复杂性;艺术的丑一、真善美的价值判断真善美皆在人类的认知的价值坐标之中。在各自的价值坐标上,真,就是依凭理性的价值判断,也称真伪判断,在坐标中为正值,其负值为假;善,就是

2、依凭伦理的价值判断,在坐标中为正值,其负值为恶;也称正义判断;美,就是依凭直觉或情感的价值判断,在坐标中为正值,其负值为丑,也称情感判断。一瓶价值很高的优质名酒,因其质量无懈可击,具有了真的品质;又因适度饮用,对身体有益,具有了善的品质;还因其色香味俱全,口感好,引起了愉悦的情感,具有了美的品质。如果加上实用美术的精美包装,增加了外观美,在市场上可以达到更高的价位。然而,一旦真酒变成假酒,再漂亮的包装也毫无价值了。二、真善美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融为一体真,因其所包含的善和美而增值;善,因其所包含的真和美而增值;美,也因其所包含的真和善而增值。人类在其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不仅体验到天地

3、万物实实在在的真,还从大自然慷慨无私的赐予中处处感受到造物的善。不仅如此,造物还专门赋予人类一种美感的能力。人类发现造物给他们安排的世界到处呈现着多种多样的美(指自然属性的美):树木因根深而枝繁叶茂;花朵因娇艳的花瓣簇拥着花蕊而诱人;蝴蝶因双翅花纹的缤纷对称而美丽;健康的少女因其红润的气色、婀娜的身姿而动人;就连高空的水滴低温下凝结的一片片雪花,都是一个个晶莹剔透、形态各异的正六角形,平凡中透出造物的神奇。而天才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又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三、艺术之美与真和善的关系1、艺术美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讲究生活美的同时,也强烈地追求着艺术美。这是因为

4、艺术美集中体现了美的特性,具有生活美所无法替代的特殊的审美价值。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引导人,鼓舞人,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在生活中如果缺少艺术美,社会的审美需要就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生活将变得单调而枯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也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艺术美的创造历来受到特别的重视。艺术美存在于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之中。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主要是由艺术家的本质力量显现为审美意象所决定的。这种本质力量的显现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物态化的过程,即艺术美创造的过程。生活是艺术美创造的源泉,而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对艺术美的创造具有贯穿性的决定作用。正是在审美理想的观照下,艺术家建构了物化形态

5、的艺术作品(文学和音乐的物化形态,体现在独特的声学符号系统和文字符号系统中) 。2、艺术美与真的关系艺术的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艺术和生活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艺术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浓缩。艺术作品通过某个特定侧面反映人生和社会,但它毕竟不是人生单纯的如实记录,不可能也没必要像录像机那样详细记录现实生活的种种细节。所以,艺术的真,实际上介乎生活的真实与艺术创作的虚构之间,是虚实的交融与结合。也就是说,艺术家根据创作的需要进行构思,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将选取的素材依照个人的审美理想加以提炼、加工,并按照艺术规律进行创作,诞生艺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用审美的眼光审视,并通过心灵的体验

6、去感悟他周围的生活现象,才有可能成功塑造他心目中的审美意象,创造出符合艺术之真尺度的艺术作品来。红楼梦里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都具备艺术的真,因此读者觉得他们就生活在当时的现实中,因此同情他(她)们的遭遇,关怀他(她)们的命运。当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土改运动时热演的戏剧白毛女 ,感动了无数被压迫民众,甚至发生个别农民观众冲上舞台痛打黄世仁的事件。3、艺术与善的关系艺术的善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具有突出的、撼动人心的精神美和人格魅力,成为读者、观众的偶像,甚至出现向其学习模仿的热潮,起到净化人的灵魂的作用,有益于社会风气的改良。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大无畏的

7、英雄。他具备很多优秀的品质,又不乏浓郁的人情味。他英勇、机智,有胆识,火眼金睛,嫉恶如仇,敢作敢为,不畏强权,百折不挠,充满正义感和乐观主义精神,对其师傅唐僧和西天取经事业表现出无限的忠诚,对师弟八戒、沙僧也充满了兄弟情谊。所有这些品质都可归纳为善。正因孙悟空具备了如此大善的品质,读者、观众才觉得这个艺术形象具有无穷的魅力,这正是艺术美所具有的无穷的审美价值。英国柯南道尔笔下智勇双全的私人侦探福尔摩斯,南美民间广为流传的义侠佐罗都拥有大量的崇拜者,也证明了这一点。4、艺术与丑的关系艺术美的复杂性在美学中,丑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主要有四种虽有联系却又不尽相同的涵义。第一,把丑视

8、为美的对立面,定为美的负价值,这是对丑的最抽象的哲学概括。第二,文学艺术中的丑(指丑的人、事、物)在艺术作品中不是作为美的陪衬,而是因艺术家颠覆性的审美评价而发生了质的变化,称为对丑的异化的肯定,使之具有了审美的正价值,如巴黎圣母院里的撞钟人加西莫多(丑而善良,见义勇为) ,法国比才的歌剧卡门里的吉普赛女郎卡门(美而桀骜不驯) , 水浒里的潘金莲(美而淫乱杀夫) ,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美而狡诈,机关算尽) , 雷雨里的周繁漪(美而乱伦,病态心理) ,都成为中外文学著名的艺术典型。第三,艺术作品中一切有异于常态的形式和表现,都被视为丑,如喜剧里出现的滑稽人物或可笑的言行,他(她)们往往被剧作家加

9、以夸张、扭曲、变形,如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严贡生, 红楼梦里的薛蟠,法国喜剧大师莫里哀笔下的吝啬鬼阿巴公,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丑角等等。第四,近代,特别是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西方一些美学家、艺术家认为,人们对美的欣赏和表现已经过滥过时,他们在丑中发现美,进而呼唤丑,把丑看成美的特定形态。随着审美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许多艺术家意识到丑、怪、奇、朴等艺术形式往往比纯粹美的形式更富表现力。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在一篇论文中指出:“她(诗神)会感到,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之美;她会觉得,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丑并存,善与恶并列,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果发出了对丑

10、的呼唤:“某一种缺陷只可能是某一种美所具有的不可分割的后果。这种不协调的笔法,虽然对人有些刺激,但它使效果更完全,使整体更突出,如果删掉了丑,也就删掉了美。 ”在他的代表作悲惨世界中,同善与美的化身冉阿让处处对立的巴黎警长沙威,是一个旧制度的坚定维护者,他不仅忠于职守,而且在故事的结尾,因承受不住私放冉阿让的自责而投河自杀。同样,在直接表现 1793 年法国大革命的小说九三年里,焚烧村庄、屠戮无辜的反动封建贵族朗德纳克侯爵,竟在听到一个母亲呼天喊地的悲号声时,毅然从地道中出来,返回大火熊熊的堡垒,救出了三个孩子,并且义无反顾的把自己的头颅献给了革命军。显然,作家赋予反面人物沙威和朗德纳克这些品

11、质,是以往文学作品中罕见的,然而同雨果的关于丑恶的看法和态度是一致的。这给后起的“现代派” 、 “后现代派”带了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十九世纪中叶兴起的象征主义诗歌为发端,现代派美学理论与文艺思潮,把丑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1857 年法国象征主义始祖波德莱尔出版了他的诗集恶之花 ,力求在丑与恶中绽放出绚丽的艺术之花,以显现诗意的美。其美学观点集中反映在他的一首名诗献给美的颂歌里。如果说在传统的美学中,丑不过是一种否定性的对象,是美的附加值,那么在现代派、后现代派的美学和艺术里,丑竟成了审美理想的标志,这在献给美的颂歌中得到了生动而充分的表达。附:献给美的颂歌你来自深邃的天空还是地狱,美啊?

12、你的目光既可怕又神圣,一股脑地倾斜着罪恶和善举,因此可以把你和酒相提并论。你的眼睛里含着落日和黎明;你像雷雨的黄昏把芳香播放;你的吻是春药,你的嘴是药瓶,能使英雄怯懦,能使孩童胆壮。你来自黑暗的深渊还是来自星辰?命运迷恋你,像狗盯住你的衬裙;你随意的播种着灾祸和欢欣,你统治一切,却不负任何责任。美,你踏着尸体前进,还加以嘲弄;你的首饰中最有魅力的是恐怖,凶杀夹在你珍爱的饰物当中,在你傲慢的肚皮上淫荡起舞。蜉蝣花了眼,朝你这蜡烛飞去,咝的一声烧着,还说火焰有福!倒在美人身上的情郎气喘吁吁,好像垂死者抚爱着自己的棺木。美啊,你这恐怖而又淳朴的巨魔!你来自天上还是地狱,这又何碍?只要你的眼睛、微笑、

13、秀足为我,把爱而不识的无限之门打开!是魔王或天主派遣,是海妖还是天神,这又何妨?眼神温柔的仙女啊,你是韵律、香气、光明,是至尊女王只要你能减少世界的丑恶和时间的重负!参考文献:1 李泽厚. 美学三书 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波德莱尔 . 恶之花 M.作者简介:赵英辉:1973 年生于深州市,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现任教于河北传媒学院,基础绘画教研室主任,多幅作品获全国及省市级展览奖项,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美术观察 、 美术等核心刊物。潘文礼:1945 年生于上海,副教授。1967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外语系,长期在河北财经学院国贸系英语教研室主任,后任河北经贸大学外语部主任。退休后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翻译和西方美学。曾在燕山大学学报教育专刊用英文发表过论文,并在台湾淡江大学国际学刊 Future Studies(未来学)上发表过论文(英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化艺术理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