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凡人的茶道平时饮茶时可以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列举如下,试做为我们的“凡人茶道“:1.水与茶的比例。直接的反应就是茶的浓淡。浓淡要合适才好,使我们能够品赏到茶的色和香,同时,适当的浓淡对于茶叶中的物质的浸出是有影响的,这不但影响到茶水的色、香,也影响到茶水对人体的影响作用。浓淡可以科学计测,但是平时没人去理会这一指标的,还是要靠自己把握,一般是宜淡不宜浓。大致上说,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重量比为 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叶 3 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投两克。泡茶的水温。对不同的茶要求用不同的水温,应视不同类茶的级别而定。但是我们经常不注意这一点,总喜欢用很烫的水来冲泡。一般说来,红茶、
2、绿茶、乌龙茶用沸水冲泡还是较好的,可以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迅速地浸出。某些嫩度很高的绿茶,如龙井茶,应用 8085的开水冲泡,使茶水绿翠明亮,香气纯正、滋味甘醇。浸泡的时间长短。一般也就是到分钟左右。泡久了不但茶的口味不好了,据说还容易就茶中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泡出来。水温高、茶叶嫩、茶量多,则冲泡时间可短些;反之,时间应长些。一般冲泡后加盖 3 分钟,茶中内含物浸出率可达 80,香气发挥正常,此时饮茶最好。冲泡次数。一般到次就好了。有一句不太雅的俗话说:“头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赶快爬。“意思是说头道冲泡出来的茶水不好,第二道正好,喝到三道、四道水就可以了,该走了。有人笑曰:中国人讲中庸,连喝茶亦
3、然,所以喜欢中间的第二道。饮茶时,一般杯中茶水剩 13 时,就应该冲入开水,这样能维持茶水的适当浓度。注意饮茶的适时、适量及一些“小道道“ 。诸如隔夜茶不要 饮、不要用茶服药、不要空腹饮茶、睡前不宜饮茶、新茶不宜饮得太新太急等等。中国的茶讲究意境与养生,内涵深渊,茶文化丰富多样。英国(一)茶自十六世纪传入欧洲。起出荷兰人从澳门购茶,寄往爪哇,然后运回荷兰,视为助消化的特殊饮料。十七世纪初叶,才渐渐输入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俄罗斯和英国。(二)欧洲若干国家,虽然了解茶能助消、话提精神,而却未造成重视欧洲若干国家,虽然了解茶能助消化、提精神,而却未造成重视的气候,惟独英国后来居上,奇迹的掀起饮茶风
4、尚。当十六世纪时,英国还是喝咖啡的国家,自从茶叶输入后,发现有胜过咖啡的特点,朝野交相提倡,于是逐渐养成饮茶的社会习惯。 (三)英王查理二世的皇后格德琳,从葡萄牙将饮茶的高尚习惯带入宫廷以后,更由尊敬与新奇,而鼓舞起贵族圈内的重视饮茶,但因为茶叶当时很贵,受限于购买力,只停滞于上流社会。(四)到了十九世纪,因交通与技术的长足进步,茶叶从各方面运入英国,茶价遂猛跌。于是茶便完全夺取咖啡的地位,成为英国的大众化饮料。 (五)英国的开放性茶道,一延几个世纪。据说:这是年,一位贝德佛公爵夫人最早所立下来的不成文规矩 ,目的在缓和她每天下午四点钟时,便感到虚弱和疲惫,须歇下来喝茶,始能振作 。想不到从此
5、之后,这个人的规矩,竟会不胫而走,逐渐扩展至全国每一个角落,蔚为普遍风气。(六)英国民族的性格特征,是保守、沉默、严肃,所以饮茶才能成为牢不可破的传统习俗,因此无论环境如何困难,他们各阶层国民每日的上午茶(上午十点半)与下午茶(下午四点) ,总是免不了。由于数代过惯这种规律的生活,也就特别郑重其事,把两次饮茶视为工作过程中的精神调剂。英国人喝茶,已成癖好,也十分隆重。早上一醒来,空腹就要喝“床茶“ ,上午11 点再喝一次“晨茶“ ,午饭后又喝一次 “午茶“,晚饭后还要喝一次 “晚茶“。就是说,正规的,一天起码 4 顿。英国人的“袋泡茶” ,是将泡茶叶末,连袋一起放在热水杯里,不是以水冲茶,而是
6、以茶袋浸入热水里,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丢弃。家庭饮用时,由于茶叶很碎,通常茶壶里还有个过滤杯,用开水冲下去,过滤而出。英国茶里还可以加一片柠檬、方糖或新鲜牛奶,这样泡出来的茶和中国茶的味道就完全南辕北辙了。据说茶水中加了味,就会使易于伤胃的茶碱减少。日本茶道日本人饮茶以“茶道“ 出名,讲究一点的人家都设有茶室。主人迎客入茶室,要跪坐在茶室门口,让客人一个个进去,客人经过门口时,要在门旁洗手,然后脱鞋入茶,主人则最后才进入茶室,和客人鞠躬行礼。主人开始煮茶时客人要退出茶室,到后面花园或石子路走走,让主人自由、从容地准备茶具、煮茶、泡茶。主人泡好茶以后,再让客人再回茶室,然后开始一起饮茶,饮
7、完茶以后,主人还要跪坐在门外,向客人祝福道别。印度印度人好喝奶茶,也爱喝一种加入姜或小豆蔻的“萨马拉茶“ 。印度人传统饮茶方式较特别,把茶倒在盘子里用舌头舔饮,另外,绝不用左手递送茶具,因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厕所的。俄罗斯喜欢喝红茶,他们先在茶壶里泡上浓浓的一壶,要喝时倒少许在茶杯里,然后冲上开水,随各人习惯,调上浓淡不一的味道。有客人来时,茶壶里的浓茶一倒,开水一冲,再在茶中加入果酱或蜂蜜,冲成果酱茶,即可尽情而饮。蒙古蒙古人几乎餐餐都喝茶,喝砖茶。这种砖茶是一种制成块状的茶,沏时敲一小块放入锅内加水煮开,不能简单地用开水沏泡,这种茶加一些盐和牛奶、羊奶、奶油,就成了奶茶。泰国泰国人喜欢冰
8、茶。即在热茶中放入一些冰块。在气候炎热的泰国,饮用这种冰茶使人倍感清凉舒适。美国美国人喜欢喝速溶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因此美国的茶与喝咖啡的原理几乎一样。当年一些人移民倒美国后将饮茶的习惯也到了美国,所以美国的茶是欧洲风味的。美国市场上亦有中国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多是罐装的冷饮茶。美国人与中国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饮用时,先在冷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香沁鼻,啜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这茶以饮、以凉为主。德国德国人也喜欢饮花茶。德国产的花茶,与中国用茉莉花,玉兰花或米兰花等窨制过的茶不同:德国花茶
9、,追求花瓣之真实,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茶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德国花茶饮时需放糖,不然花香太盛,会有股涩酸味;然中国花茶讲究花味之香远。德国人也买中国茶叶,但居家饮茶是用沸水将放在细密的金属筛子上的茶叶不断地冲、冲下的茶水通过安装于筛子下的漏斗流到茶壶内,之后再将茶叶倒掉。有中国人到德国人家做客,发觉其茶味淡颜色也浅,一问,才知德国人独具特色的“ 冲茶 “习惯。土耳其到土耳其没喝过苹果茶就如同没到过土耳其一样。土耳其人好客热情,请喝茶更是他们的一种传统的习俗。主人往往热情的提供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是苹果茶。土耳其茶喝起来较苦,所以茶味浓浓,却不是那麽的讨喜;但土耳其咖啡
10、香郁扑鼻,然而浓的化不开的感觉并不是每个初者都可以接受的。只有土耳其盛产的苹果茶,可以说是老少咸宜,男女皆爱。酸酸甜甜的苹果茶,浓浓的苹果味加上茶香,尤其是在透着清寒的秋日,喝来格外的舒爽。北非诸国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等都喜欢绿茶,饮用时总要在茶叶里加入少量的红糖或冰块;还有的喜欢加入薄荷叶或薄荷汁,称为“薄荷茶“ 。原因是北非气候干热,人们多吃肉食,而喝薄荷茶有利于解暑和帮助消化。这类茶清香甜凉,喝起来有凉心润肺之感。由于北非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不许饮酒,却可饮茶。因此,饮茶成了待客佳品,客 人来访时,见面“三杯茶“ ,按礼节,客人应当看主人的面,一饮而尽,否则,视为失礼。埃及埃及人喜欢甜茶。他们招待客人,常在茶里放许多白糖,同时送来一杯供稀释茶水用的生冷水。这种浓甜茶只要喝上二、三杯,嘴里就会感到黏黏糊糊的。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肉骨茶,其口碑不俗,且吃法独特。其汤配猪腰,再蘸豆卜或者油条来吃,大块肉则可吃可不吃。而另外替客人准备的猪腰、肉骨等更令人食欲大增、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