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国防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特征:(1)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2 )是多种斗争形式的综合角逐。 (3)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标志性特征。 (4)聚集综合国力,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二.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有哪些(1 )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2 )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基础。(3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 )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三.国防法规及其主要
2、特性,体系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家法律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据。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体系:第一是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第二是法规;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制定。军事法规:中央军委。军事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或国务院与中央军委联合制定。第三是规章;中央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的为军事规章。国务院有关部委与军委有关总部联合制定的为军事行政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四.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权利1.公民的国防义务: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军事
3、训练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2. 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五.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途径:服现役,公民在军队中所服的兵役。服预备役,公民在军队以外所服的兵役,是国家储备后备兵员的形式。参加学生军事训练:国防建设: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六.我国国防的领导体制和组织形式1.领导体制: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地行使领导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2.特征:在组织上具有最高层次性,在意志上具有最高权威性,在内容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在活动方式上具有
4、严密的整体性。 (基本特征:强调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3.组织形式:体现了国体,政体和传统的一致性。中共是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国防领导职权:中共中央的国防领导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国防职权;国家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国务院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七.国防建设成就,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1.国防建设成就:(1)捍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 (2)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强大军队。2(3 )创立了国防科技和工业体系(4 )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2.国防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制定的关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行
5、动准则。内容:中国的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中国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1 )中国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 )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3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4 )中国坚定不移地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主张用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慎重对待战争,战略上后发制人。基本目标:(1)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
6、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3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4 )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八.武装力量建设(中国武装力量的基本体制)武装力量: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1.体制:(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军事性,公安性,地方性)内为部队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管理的部队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双重领导的部队。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3)中国民兵:作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九.国防动员:战争动员,指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
7、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1.国防动员的地位,作用:国防动员是国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准备和实施战争的重要措施。(1)国防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2)国防动员是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3)是支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国防动员的内容:(1)人民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3)人民防空动员(4)国防交通运输动员(5)政治动员3 人民武装动员:现役部队动员;后备兵员动员;预备役部队动员;民兵动员十.国防教育: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是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世界和平,对全体公民
8、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国防政治,思想品德,军事理论,军事技术战术和体质及国防形势等方面施以影响的一切活动。 (包括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和地理,爱国主义思想(核心)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防法制,国防常识,国防科技知识,国防体育)1.国防教育的意义,作用: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建设强大的国防,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力量,又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 )国防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3(2 )国防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2 国防教育的方针:全民参与(广泛性) ,长期坚持(长期性) ,讲究实效(实效性) 。3.国防教育的原则: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
9、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相结合。军事思想:关于战争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理论概括。一.毛泽东军事思想1.科学含义: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和实践验证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主要内容:(1)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理论基础)(2)人民军队建设思想;(3)人民战争思想(核心)(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5)国防建设思想。3.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10、毛军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全面回答和解决了当代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军事问题,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毛军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独树一帜,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1 )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 )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理论指南。(3 )毛军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毛军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反映了新时期军事斗争的客观规律,抓住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关键,指明了新时期军事工作的方向,回答了新形势下军事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对于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深远的历史意
11、义。1.主要内容:(1)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世界大战可以推迟,避免。(2 )国防建设思想(3 )军队建设思想(4 )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5 )军事战略思想2 地位作用:(1)新时期继承和发展毛军的典范。 (2)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 (3)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三.江泽民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在新形势下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2贯穿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全过程的“两条主线”是什么?打得赢,不变质3江泽民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4实现我军质量建设
12、的两个根本转变是什么?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4在军队建设上: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5.地位作用:(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深刻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与军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为认识和把握军事运动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2)科学的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依据。(3 )江把创新作为引导我军走在世界军事发展前列的不竭动力,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遇到的问题,从变革中寻找我军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四.胡锦涛。1.内容:(1)把科学发展观作
13、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2 )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3 )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4 )科学统筹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发展(5 )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6 )积极推动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7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8 )大力培养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献身使命,崇尚荣誉战略环境一.战略和战略要素
14、1.战略:战略(军事战略) ,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2.要素:战略目的,战略力量,战略措施。二.战略环境:指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1.战略环境的构成:国际战略环境:指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态和总体趋势。 (时代特征,国际战略格局,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周边安全形势。 )国内战略环境:指对筹划,指导军事斗争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过内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二.国际战略格局: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
15、力量结构1.国际战略格局特点: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欧盟势力影响日益扩大。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地区大国不断壮大。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2.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1 )国际战略格局继续由一超多强向多极演变(2 )国际战略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3 )全球反恐形势仍然严峻(4 )热点问题将会升温。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周边安全环境: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总和。1.我国周概况:(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5(1 )我国是世界上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2 )我国周边国家人口众多,是世
16、界上大国最集中的地区。(3 )我国周边国家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4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的交接处,既受其他大国影响,又影响其他大国关系。2.历史演变,现状:(1 )我国因特殊环境形成了重陆轻海的国防观。(2 )我国近代屡遭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现状:世界大国与我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我国与邻国友好关系发展顺利;我国周边热点问题逐渐降温3.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我国周边安全与稳定仍面临不同对象和不同程度的潜在威胁,特别是祖国的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面临严峻挑战。(1 )少数国家炒作“中国威胁 ”论,加强对我国的战略防范与牵制。(2 )中日之
17、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斗争。近年来,两国在历史问题,海洋权益以及台湾问题上存在的一系列争端或分歧日益加剧。(3 )台海局势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严峻,复杂。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国家核心利益所在(4 )周边地区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对我国的威胁增大。(5 )我国南海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存在严峻复杂的挑战。4.我国新安全观:中国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联系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的安全与世界的和平联系起来,努力以自身的和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一种协作,共同,综合安全观,强调协作安全
18、。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互信,是指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互利,是指顺应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在实现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时,为对方安全创造条件,实现共同安全;平等,是指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应平等相待,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协作,是指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隐患,防止激烈冲突的发生。军事高技术一,概念,分类,发展趋势,军事领域影响。1.军事高技术指应用于军事领域或从军事领域直接产生的高技术。2.分类:(1 )支撑武器装备发展
19、的基础技术。 (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2 )直接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3.发展趋势:(1)发展目标强调保持武器系统的质量优势(2)发展内容重视综合性和系统性。 (3)发展水平朝各种极限逼近( 4)发展模式注重成果的扩散与转移。4.影响:(1 )对武器装备的影响: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效能;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全天时;提高了武器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促使新型武器系统的诞生(2 )对作战理论的影响:高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时空观;集中观;改变了对时空观的传统认识。 (3)对作战方
20、式的影响(4 )对作战指挥的影响。6二.高技术应用。1.精确制导技术:指以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成像跟踪,相关跟踪等,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命中目标的技术。2.精确制导武器: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 50%以上的武器。3 精确制导技术类型:自主制导,寻的制导,遥控制导,复合制导。4.精确制导技术应用:导弹:是一种依靠自身的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器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制导弹药:包制导炸弹,制导炮弹,制导雷。5.伪装隐身技术:指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现代伪装措施: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6.电子对抗的主要内容:无线电通信对
21、抗,雷达对抗,光电(红外,激光)对抗等。电子对抗的基本形式:电子对抗,电子反对抗。7.航天技术:空间技术,宇航技术,是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构成的高度综合性技术。8.指挥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和其他作战信息保障功能的军事信息系统。9.指挥信息系统的基本含义:在军队指挥体系中,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备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三.新军事变革:军事信息化变革,它的实质是工业时代以来建立起来的现行的机械化军事体系,向未来信息化军事体系的整体转型,即机械化基础上的信息化。1.变革的基本内容:革新
22、军事技术,推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革新体制编制,重新编组军队结构;革新作战方法,以发挥信息化装备的优势;革新军事思想,以新的理念谋划作战与军队建设。转变: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革新,推动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方向演变.2.特征:(1)武器装备智能化。(2)编制体制精干化。(3)指挥控制自动化。(4)作战空间多维化。(5)作战样式体系化信息化战争判断信息化战争标准 1.时代性特点 2 使用信息化 3 在六维空间进行 4.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的诸要素中信息起主导作用 5 战争中的暴力流血暴力依然存在。信息化战争的特征1 信息主导化(信息成为战争的主导因素)2 作战空间多维化 3 对抗一体化(体系与体系的一体化对抗)4 作战模式发生变化(非线式,非接触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样式)5 全方位争夺战争制高点(信息域,认知域和太空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战略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