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doc

上传人:sjmd695 文档编号:5947926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1960年 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1961年 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1962年 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1963年 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1964年 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 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 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1

2、966年 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1967年 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1968年 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1969年 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1970年 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1971年 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1972年 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

3、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1973年 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1974年 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 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 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1977年 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 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1979年 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

4、合成法1980年 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1982年 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1984年 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 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1986年 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 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

5、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1987年 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1988年 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 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 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990年 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1991年 R.R.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992年 R.A.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1993年 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

6、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 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1998年 W.科恩(奥地利人)提出密度函数理论J.波普(英国人)提出量子化学的方法1

7、999年 A.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2000年 美国的阿兰?黑格和阿兰?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的 白川秀树,表彰他们发现了导电的塑料和研发具有传导性能 的聚合体2001年 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 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这为发明治疗心脏疾病和帕金森病的药物铺平了道路2002年 美国的约翰?芬恩、日本的田中耕一、瑞士的库尔特?维特里希,表彰他们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分 析的方法2003年 美国的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2004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

8、和美国科学家伊尔温-罗斯经过多年研究,找到了人体细胞控制和调节某种人体蛋白质数量多少的方法。他们发现,人体细胞通过给无用蛋白质“贴标签”的方法,帮助人体将那些被贴上标记的蛋白质进行“废物处理” , 使它们自行破裂、自动消亡2005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来自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1930 年生)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1942 年生)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1945 年生) 。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做出贡献而获奖。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做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2008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获奖。他们将平分诺贝尔化学奖奖金 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 140万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