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库兹涅茨美国经济评论第45卷第1期(1955年),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俄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01年4月30日生于乌克兰哈尔科夫,1985年7月8日卒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又译作剑桥,哈佛大学所在地),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犹太人。1955年提出了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倒U曲线(Inverted U Curve),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又称作“库兹涅茨曲线”。 在经济周期、国民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经济周期研究中所提出的为期20年的经济周期,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库兹涅茨周
2、期。他在国民收入核算研究中提出了国民收入及其组成部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被经济学家们誉为美国的G.N.P.之父。他对经济增长的分析,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揭示了各发达国家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过程,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据说,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次数,在西方经济学界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主要内容,引言收入不平等趋势尝试的解释 抵消储蓄集中的因素 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的转变那些和收入差距有关的其他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较总结评述,引言,本文的中心思想史个人收入差距长期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布的不均等程度会扩大还是缩小?什么因素决定收入不均
3、等的长期水平和趋势?5个说明:(1)衡量收入的单位应该是家庭消费者,不应是挣收入的人,二者之间有区别;(2)分布应当是完全的,应该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而不是部分;(3)如果可能应该排除正在学习或者已经退休的人;(4)收入应当是国民国民收入,包括实物收入、税前和税后收入,不包括资本收益;(5)分组应该按长期收入水平,不受周期性和暂时性干扰的影响。收入分布的度量:百分位、十分位、五分位等,应该按照较长时期的收入水平分组,例如一代人25年的时间。在此时间段内,被研究的单位会从一分布组转变为另一个分布组。组别发生变化和组别不发生变化的含义不同。需要研究收入差距变化和收入流动性变化。对于低收入组来说,说
4、它在过去20年中是受损了还是受益了(按照其占收入的比例是增加还是减少来说)只有在这些人在过去20年中收入分组不变的情况下才有意义。从统计学上来说,需要两代人才能了解收入变化的长期趋势。两代在同一收入组中,两代人在不同收入组中。必须研究居民收入组别发生变化和不变化的差别。即使大致能够描述上面收入结构的数据具备,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收入差距在经济增长中如何变化的问题,也只对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的增长才有价值。直接度量长期收入结构的数据不存在。为什么要详细地提出5点说明,主要在于促使我们深吸熟虑地在已有数据和收入结构之间建立可检验的联系,不能在那些不足的数据基础上简单地做出结论。,收入差距的趋势,只能
5、使用给定年份的时点数据,这是资料的缺陷。不过,对于分组少,间距大的数据来说,年度收入状况和长期收入地位之间的差异不会带来太大影响。所以,这列使用相对宽的分组。以年收入实际状况和较宽分组度量的发达国家收入分配状况自1920年代(但也许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趋向平等。美国:最低两个5分位组收入份额从1929年的13.5%上升到二战后的18%;最高五分位组从55%下降到44%,最高5%收入从31%下下降到20%税前收入分布保持相对稳定,只有部分国家一战后或者更早呈现缩小趋势。对于上述发现需要注意三点:(1)数据是税前收入,如果税后收入,趋势将更显著。收入差距的缩小伴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这意味着,低收
6、入组收入增加速度更快。(3)当年的收入分组反映长期收入分布变化吗?如果短期的干扰因素较强的话,长期平均收入分布的收入差距缩小程度会小于年度收入数据的缩小程度。,解释的尝试,收入差距不发生变化,更不用说缩小,实际上是一个迷。因为,至少有两组力量趋向于扩大收入差距。一组是高收入群体的储蓄集中效应。如果5%最高收入的人才储蓄2/3,最高10%几乎占储蓄的全部。储蓄的累积效应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财产收入向高收入人均集中。另一组是收入分布的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1)农业收入低于非农工业收入;(2)农村人口收入差距小于城市人口。鉴于这两点,产业转移意味着收入差距扩大。问题:(1)为
7、什么在储蓄集中具有累积效应的情况下,高收入群体收入份额没有上升?(2)在更不平等的城市人口增加和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为什么收入差距会缩小或者说低收入群体收入份额上升?,削弱储蓄集中影响的因素,法律干预和“政治”决定:遗产税、其他资本税,通过通货膨胀减少对价格水平不敏感的累积财富的价值,或者直接限制了累积财富的收益率(如租金控制,实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这些因素在民主社会中,会不断增强。扭转了快速经济发展阶段收入不平等是增长来源的传统观点。人口因素的影响:穷人和富人增长率不同。富人首先控制生育。与个人机会相对自由相连的经济活力。新的更赚钱的行业不断涌现,产业变化快,成功的企业家往往不是
8、过去成功企业家的后代。服务收入的重要性。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更多来自服务收入。更高收入的人收入难以增加,但低收入者进入高收入职业者越来越多。因此,一个增长和自由的经济活力会抵消储蓄集中效应但是,上述效益的净效应是减少还是缩小收入差距,则并不肯定。,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变,农业向非农业转变过程中,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会如何?使用简单的表格计算展示了非农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收入 差距变化的趋势。2个假定: (1)农业部门收入低于非农业部门 ; (2) 农业部门收入差距小于 非农业部门 。解释表1的结果在非农化的过程中,非农业部部门 低收入水平组成收入增加是收入差距缩小的关键。 在工业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收入差
9、距为什么会缩小?(工业化浪潮过后,支持城市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加的各种力量结合一起; 二代移民更能争取自己权益;民主社会中低收入群体政治权力增加,导致保护和立法)。,发展过程中的倒U型规律,与收入不平等有关的其他趋势,由于经验证据并不充分,因而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缩小的特征可能是最近的趋势,而非增长的早期表现的特征。事实上,经济发展早期,收入差距是在扩大的,特别是在老牌工业国,这些国家率先出现新产业体系,影响了先行工业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时间特征特别适用于作为影响低收入组的因素:农业与工业的相对地位出现变化;在出生率稳定的情况下,死亡率大幅下降,使得人口增加,使低收入阶层的地位更加恶化。也许可以推断,
10、长期收入结构不平等特征出现变化: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不平等扩大,然后进入稳定的阶段,再后来开始缩小。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还有其他影响的因素起作用?人口转变的影响:低收入人口份额的增加会恶化其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地位;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过程是另一种可能,农村人不断涌向城市,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储蓄和资本积累的影响:储蓄与资本在GDP中所占的份额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工业化初期的国家,人均收入很低,很少有闲钱成为储蓄,因而收入差距也比较小。资本积累率和长期收入差距也呈现相反关系,收入差距大,资本形成率高。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率开始下降。 这些论断都意味着收入差距的变化是长
11、期经济增长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与其中要素的变化相关。,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比较,发达国家差距小,不发达国家差距大,如果考虑到税后收入,二者的差别更大。 穷国穷人担负过低收入份额,因为无法维持生存。但不起过大的收入差距。最贫困的国家后25%的收入组收入所占份额不会低于6%或者7%,因为再低就无法保障这部分人的生存;而在发达国家25%最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份额只有2%-3%。如果长期中,欠发达国家低收入组的收入份额比所有国家的平均水平更大,则欠发达国家的收入不平等应该更小,而不是我们现实中所看到的更大。但是,如果低收入和高收入组都获得了更大的收入份额,二者的净效应是扩大了收入差距。我们的数据在反应发
12、达与欠发达国家收入分配比较方面显得十分粗略。欠发达国家中几乎没有中产阶级,在这些国家的收入分配结构中占大多数的人口收入份额比其他国家要低,而一小部分上层人群的收入份额却异常的高,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存在一种可能:不发达国家收入分配比发达国家更不平等并不是因为低收入组的收入份额比发达国家更低,二是因为穷国富人的收入份额比富国更高。从长期来看, 穷国长期收入结构要比例如西欧和北欧哪些国家更不平等。这个结论有着很多重要意义,而且引出一些意味深长的问题。,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穷国往往存在着长期收入结构更大的不平等。两个推论: (1)穷国穷人日子更难过;(2)穷国富人需要更高收入才能有储蓄。不平等
13、的收入结构可能与人均收入较低的增长率共同存在。今天的穷国并不是一直落后于当前的发达国家,事实上一些穷国在历史上是世界经济的领导者。例如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过去几十年里,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要比发达国家更低。这些国家的工业结构的根本转变、要素国内流动的机会和经济进步,受到比发达国家更多的限制。这一代人提高真实收入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下一代人也很困难。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穷国的收入差距一直没有缩小,事实上还有扩大的趋势,发达国家出现了抑制财富相少数人集中,穷国没有。 发达国家的经验会在不发达国家重复吗? 不发达国家进来确实出现了发达国家早期推动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如人口增长等。不发达国家的政治框
14、架能承受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吗?当时的发达国家确实加剧了政治和社会矛盾,迫使政治改革,有时是内战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负面的。穷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被收入份额的下降所抵消。如果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消除贫困阶层的收入下滑,最终有可能带来革命或者专制主义整体。经济向高水平前进的道路上要避免出现独裁主义政体。既要参考过去的经验,又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经验。明白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趋势,但更要明白穷国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总结性评论,本文5%的实证,95%的推测。两个评论: (1)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核心问题。人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储蓄者,理解其行为对于理解经济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不
15、理解收入分配就无法理解经济增长。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古典经济学家就是对观察到发生在英国过去3/4世纪现象的归纳。马克思经济学的产生背景。(2)今后要探索的问题。人口变化、技术变化、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今后需要从市场经济研究转向政治经济学和社会经济的研究。,我国的收入分配出现了什么问题?,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从按劳分配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制度制度,与此相对应,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日益突出。当面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二是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三是收入分配不公平。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异常困难和复杂。,我国基尼系数的
16、变化,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收入差距拉大,收入不均等程度加剧,在考虑了人口、地区生活成本、住房、社会保障等因素后,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可能在0.48-0.49左右,这标志着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处于世界上收入严重不平等国家的行列 。收入差距扩大还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在拉大。根据统计局计算,2003-2008年,行业收入标准差由5445元上升到12156元,年均增长17.4%。社会普遍关注的或者说意见很大的是垄断行业收入增长过快。比如2003-2008年期间的行业平均收入,金融业相对于农林牧渔业由3.2倍上升到4.8倍,相对于制造业由1.8倍上升到2.6倍。二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
17、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根据统计局数字,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是2.47,2009年达到3.33。三是地区收入差距仍然在扩大。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4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2.08倍。四是灰色收入的普遍存在可能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格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利于居民部门,从初次分配来看,1992-2008年间,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都呈现上升趋势,企业部门从17.37%上升到25.26%,上升了7.81个百分点,政府收入则从16.57%上升到17.52%,上升接近1该百分点,而
18、居民部门收入则大幅度下降,由66.06%下降到57.23%,下降了8.83个百分点。初次分配阶段居民收入的下降主要有企业部门的上升所解释。同初次分配格局相类似,在再分配阶段仍然表现为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收入占比上升以及居民部门收入的下降。企业部门从1992年的11.70%上升到21.60%, 上升了9.9个百分点,政府部门从19.96%上升到21.28%,上升了1.32个百分点,居民部门则从68.34%下降到57.11%, 下降了11.32个百分点。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主要的问题都是居民收入分配下降,而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收入的上升。其中,初次分配阶段主要向企业部门倾斜,企业部门的收入增加解释
19、了居民收入下下降的接近90%,居民收入下降剩下的10%则由政府部门收入上升所解释。在再分配阶段,政府部门收入与初次分配相比上升,企业部门下降,而居民部门微降,其中再2004年之前,居民部门收入再分配比初次分配阶段有所上升,2004年之后则表现为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以2008年为例,政府部门再分配阶段收入的上升主要有企业部门收入下降做解释,因此,再分配阶段相政府倾斜。,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不利于劳动,宏观收入分配格局 扭曲如何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劳动报酬收入相对下降,同时,市场化又使得高技能劳动者得到更高收入,而低技能劳动者收入难以增长。市场主体因为拥有的要素数量和质量差异,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尤
20、其是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没有财产性收入的人收入增长会相对缓慢。生产资料的资本化(如土地、各种资源以及企业等)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分配不透明,部分收益因流入的个人口袋,体现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变化,劳动报酬份额下降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公认的事实。但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不严重,中国的劳动报酬虽然低于发达国家,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并不低(如贾康等);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下降主要是统计口径造成的,调整统计口径后,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上升(如华生)。一般来说,劳动报酬收入有两个口径,一个口径是把全
21、部劳动报酬都包括进来的口径,也就是既包括领取工资收入的雇员得到的劳动报酬,也包括非公司化的个体从业人员在从事个体经营活动中得到的劳动收入;另一个是仅仅包括雇员劳动报酬收入的统计口径。上述两个口径的主要区别就是是否把自雇劳动者的劳动收入计算进来。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劳动报酬数据常常能得到第一个口径的数据,而发展中国家大多只能得到第二个口径的数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大多数都是只包括雇员收入的劳动报酬数据。我国劳动报酬收入统计不规范,数据来源渠道多样,统计口径变化等因素是造成我国劳动报酬收入占比是否下降存在争论的重要原因。,投入产出表得到的劳动收入份额,资金流量表中的劳动收入份额,左图反映了两个序列劳动
22、收入数据,没有经过回溯调整的序列在2004年有一个突然的大幅度下降,经过回溯调整的数据则变得很比较平稳。由于统计方法的原因,资金流量表一般会高估劳动报酬份额 。,地区收入法得到的劳动报酬份额,2004年的突然下降反映了统计口径调整变化的影响。2004年前呈现平稳下降趋势,从1995年的53.31下降到2003年的46.16;2004年之后也呈平稳下降趋势。最新的2009年的数据又回到了46.62的水平,回到了2003年前的水平,这是否意味着国家统计局又把统计口径调整回去了?,劳动报酬三种来源数据的比较,从三种来源数据比较看出,2000年前,投入产出表数据最高,2000年后,资金流量表数据最高,
23、存在着对劳动报酬高估的倾向。地区收入法数据相对来说在三组数据中最低,下降的趋势也表现得最稳定。需要指出是,可得的最新资金流量表和地区收入法数据表现出额了一致性。这是劳动报酬份额的真实变化还是统计口径变化造成的?,为什么对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动会出现不同看法?,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是否下降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和缺乏数据来源一致的统计数据有关。和国际数据比较的时候,存在统计口径不可比问题。我国上述三个来源的数据都是包括自雇者收入的劳动报酬。我国缺乏仅包括雇员口径的劳动报酬数据。资金流量表提供了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劳动报酬的获取情况,从中可以区分出雇员部门和自雇部门,从而为研究工资水平的
24、变化提供了线索。,不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左图描绘了不同部门劳动收入占本部门GDP份额的变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大大高于企业。除了政府部门,其他部门劳动报酬份额都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资金流量表的四个部门可以被进一步合并为两个部门:雇员部门和自雇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属于雇员部门,住户部门则属于自雇部门。,分部门劳动报酬占GDP份额:资金流量表数据,雇员和自雇部门劳动报酬占全部GDP份额:资金流量表数据,从占全部GDP份额来看,雇员部门高于自雇部门。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雇员部门份额就会越大,雇员部门实际上也可以被看成是正规部门。自雇部门可以被看成是非正规部门。两个
25、部门劳动报酬份额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自雇部门在本世纪以来下降趋势更明显。这意味着总体劳动份额的下降更多地由自雇部门劳动份额下降解释。,雇员劳动报酬实际水平的变化,随着雇员就业比例的上升和劳动报酬份额比例的下降,雇员的实际劳动报酬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1998年以来,这一下降呈加快趋势。这意味着工薪阶层的实际工资水平在下降。如果把城镇灵活就业也包括在雇员中,下降趋势就更加明显。,自雇劳动报酬水平的变化,自雇劳动报酬水平也呈现下降趋势,但与雇员相比,下降幅度较小。如果把城镇灵活就业从自雇改为雇员,则自雇劳动报酬水平呈上升趋势。,雇员劳动报酬水平的变化,按照资金流量表可以得出雇员的劳动报酬总额,据
26、此可以计算雇员平均劳动报酬。对比雇员平均劳动报酬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劳动报酬)的变化,可以发现我国不同群体工薪劳动者收入水平的相对变化趋势。全国雇员就业=城镇单位职工+城镇私企就业+乡镇企业就业+农村私企就业=城镇单位就业+雇员非单位就业。,城镇单位与城乡雇员劳动报酬水平,城镇单位平均劳动报酬为考虑了社会保险缴费缴费的劳动报酬,即便如此,可以看到,直接利用资金流量表中计算得到的全社会雇员平均劳动报酬在2000年之前仍然高于城镇单位平均劳动报酬,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一方面说明2004年前的雇员劳动报酬总额被高估了,城镇单位职工劳动报酬被低估了。,城镇单位与城乡雇员平均劳动报酬,从城镇单位与城乡雇员
27、劳动报酬之比来看,从2000年的1快速增加到2009年的超过1.6。这说明本世纪以来城镇单位就业的平均劳动报酬增加速度大大加快了。低收入群体的劳动报酬增加相对缓慢了。收入差距问题呈现加剧趋势。,城镇单位与城乡雇员工薪报酬:来自城乡居民收入调查的数据,使用城乡居民收入调查中得到的工薪收入计算得到城乡雇员平均工薪报酬(这里的城乡雇员包括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单位工薪收入不计算社会保障缴费收入。,来自城乡居民收入调查的数据,2000年之前,城镇单位与城乡雇员工薪收入之比一直在1.2以下波动,2000年后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2009年上升到1.62左右。这和前面的资金流量表数据得出的趋势性结论一致。
28、,上述结论可信吗?来自微观数据的检验,前面数据反映出的城镇单位就业和非单位雇员就业劳动报酬差距较小的结论可信吗?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常进雄,王丹枫)2010年第9期一篇文章利用微观抽样调查数据(CHNS),研究了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距,发现1997年之前非正规就业的工资高于正规就业者,之后,正规就业者工资增长迅速,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距开始拉大。这和本文结果基本一致。,低收入全体劳动报酬增长缓慢是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业格局的变化:就业雇员化趋势明显。随着雇员比例的增加,雇员劳动报酬占GDP份额并没有上升,反而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工薪收入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在下降。需
29、要指出的是,得出这一结论依据的是高估了雇员劳动报酬的资金流量表数据,实际的情况可能意味着工薪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得可能更严重。在工薪劳动群体内部,2000年之前收入差距并不显著,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和非单位工薪劳动者收入水平差距并不大,但2000年后二者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最近几年扩大趋势加剧。总体来看,劳动报酬增加相对缓慢,其中,低收入群体的劳动报酬增加就更加缓慢。,中国当前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根源在于居民收入不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1952年,也就是中国土地集体化、企业国有化之前,中国的民间消费占GDP的67.4%,这与今天美国的71%并没有多大差距
30、。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之际,民间消费所占GDP比下降到48.7%。改革开放的头十五年,民间消费相对于GDP保持平稳。到1997年,是49%。接下来民间消费仍继续下降,现在只略高于 GDP的35%。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在于收入不足。从1995到2007年,政府税收(不包括国企资产收益、土地出让收益)增加了6.7倍,而与此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了 1.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了1.2倍。这期间,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是GDP增长率的两倍,而普通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则低于GDP增长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并未因为中国人爱存钱。中国总储蓄占GDP的百分比从1992年的41%增长到最近的 51
31、%;在新增的这十个百分点中,有七个百分点归功于企业储蓄的增加,其余三个百分点归功于政府储蓄的增加,而私人储蓄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则停留在 21%左右。,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启示,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日本20世纪60年代有诸多相似之处。日本战后10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8-9%的水平,到1955年日本经济已经恢复到战前的平均水平。但是,由于民众消费能力不足,产品积压,再加之世界经济周期性危机造成企业倒闭,失业增加,日本出现“高速成长论”和“增长到顶论”的争论。日本于1960年开始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随着这一计划的提前完成,日本一跃步入发达国家行列,1964年加入OECD,1968年成为仅次于
32、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主要内容,目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极大提高国民生活水准和实现充分就业。从总量目标来看,计划提出1970年日本国民经济总产值比1960年提高1倍,为实现总量目标,年增长率要达到7.8%。计划对经济结构设定的目标分为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三个方面。供给结构目标是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8.8%降至10.1%,第二产业从33.3%增至38.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需求结构中总消费和个人消费比重分别维持在67%和58%左右。就业结构变动对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而言是重点,计划提出第二三次产业要完成新增雇佣者近2000万,
33、为此现代化雇佣劳动者的比例将从1960年的46%增加到1970年的66%,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40%减少到24%,第二产业有36%升至44%。,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效果,从计划的核心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增长来看,二者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1.6%和11.5%,按照这一增速计算,倍增的目标在1967年就已完成。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目标值低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高于目标值2.8个百分点。除农林水产业生产指数外,其他指标全部超过了计划设定的目标。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政府较好的协调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各种级差逐步降低 。从1961到1970年的10年中,普通人的收入翻了两番,日
34、本人均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了4.2倍。失业率也保持在1.1%-1.3%的低水平。将日本的这种高速增长时期以前和以后相比,国民生活方式、社会形象、人们的思维方式,乃至日本列岛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将国民收入与各主要行业平均工资指数增长对比可以看到,1961-1973年间,日本GDP增长率和各主要行业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甚至在1971年低于工资率的增长。受其影响,雇佣工人的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在不断提高,雇佣者所得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由1961年的49.3%提高到1973年的60.2%。,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启示,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所做的长远的战略安排
35、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其最终目标,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既是目标又是手段。在调整利益分配格局、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中,经济增长仍然是最重要的,利益分配格局需要在增长中加以调整。政府可以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改善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很难形成统一的意见。应该以初次收入分配改革为主还是主要以再分配手段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是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初次收入分配不利于劳动者的格局不改变,仅仅依靠再分配手段不足以扭转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不断恶化的局面。,如何提高劳动报酬份额?,在中国当
36、前的发展阶段,提高劳动报酬份额,最重要的仍然是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积极扩大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这是提高劳动报酬份额的根本措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结束意味着中国真正步入了发达社会。加快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这是提高劳动报酬份额的又一根本性措施。增强劳动者在工资决定中的话语权,在企业层面建立工资正常合理增长机制。提高中低收入劳动者报酬,实施工资与GDP同步增长计划。,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现阶段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较低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过低实际上加剧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 。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经过两次次调整,2006年从800元上调到1600元, 200
37、8年又从1600元上调到2000元,但目前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000元仍然明显低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为2436元,这也就是说大量中等以至于中等偏下收入的劳动者都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中等及中等偏下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税不仅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而且其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也会降低减弱。目前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中等偏上收入人群,起征点应该在职工平均工资之上,且应该随平均工资的增长而动态调整 。,设立国民年金专门账户,建立国有资产收益被全体国民公平分享的机制,国有资产的盈利应被全体国民公平地分享 。2008年我国国有企业的利润超过1万亿,如果将利润的30%上缴国家,并将
38、其中的一半(1500亿)用于国民年金账户,则国民人均可得110元,按年增110元,该账户就可以为解决中国未来的养老问题提供极大帮助。如果将该年金用于投资,假设年收益率为5%(拉美国家和发达国家职业养老金的收益率普遍高于5%),每个国民在60岁退休时账户资金将累积达到44700元。年金账户的资金可以作为最基本的养老金,这将极大地缓解现行养老金制度的不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需求也会得到基本保障。,实证研究中模型设定的问题,变量的内生性:(1)省略变量;(2)相互影响测量误差问题其它的问题,忽略了应该包括的变量的情况,假设我们应该估计这样一个方程,但在实际中,我们却估计了,OLS的估计结果,OLS的无偏估计结果为:,测量误差问题,假设在解释变量中存在着随机性的测量误差,,代表真值,而实际测得的,值为,那么,,OLS估计结果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