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班级 学号 姓名 第五章 脂类化学作业一选择1.如果两份生物脂类样品的熔点不同,可以得出下列那些推测?为什么?(A)熔点低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B)熔点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顺/反式双键比值高;(C)熔点高的可能有相对高比率的支链脂肪酸;(D)熔点高的可能有相对高比率的短链脂肪酸。2.神经节苷脂的极性头部是( ) 。A 甘油;B 鞘氨醇;C 寡糖;D 磷酸3.下列不属于脂的物质是( ) 。A 维生素;B 前列腺素;C 胆汁酸;D 甘油4.磷脂分子不可能含有( ) 。A 带正电荷的功能基团;B 甾环;C 亲水头和疏水尾;D 醚键5.由甘油和三种不同的脂肪酸能形成( )种三酰甘油。A10;B27;
2、C8;D206.下列物质中( )是双亲性(单极性)分子(多选) 。A 三酰甘油;B 半乳糖苷脂;C 磷脂酰乙醇胺;D 羊毛胆固醇脂7.下列营养物中具有最高能量密度的物质是 A 脂肪酸;B 甘油;C 蔗糖;D 氨基酸二判断:1.磷脂的极性头基团在电荷与极性上表现出变化。2.高等动植物中脂肪酸的碳原子数都是偶数。3.鞘糖脂的极性头部分是鞘氨醇。4.动物细胞所有的糖脂几乎都是鞘糖脂。5.由于胆固醇是两亲性分子,能在水中形成微团。6.生物体内极性脂主要包括甘油磷脂、鞘磷脂、糖脂(糖鞘脂、甘油糖脂) 、胆固醇(核心结构为环戊烷多氢菲,极性头基团为 3-OH)等。7.极性脂的烃链避开水而聚集的倾向称为疏水
3、效应,由于水是有序的氢键缔合体系(低熵) ,与烃链靠近的水分子失去氢键而无序度增加(高熵) ,疏水效应可以使是分子间恢复或增加氢键缔合,因此,疏水效应也称为熵驱动。三填空1. 其极性头部在低 pH 时携带 1 个净正电荷的磷脂是( ) 。2. 其极性头部在中性 pH 时携带负净电荷的磷脂是( )3. 胆固醇的核心结构是( ) 。四.问答、计算:1.写出下列脂肪酸的结构式与名称:160;180; 181 9,12;183 9,12,15.2.下列指标或参数的测定可用于衡量油脂的哪些方面? 测量参数:碘值,乙酰化值,过氧化物值,酸值,皂化值衡 量:双键数;羟基数,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酸败程度,氧化程
4、度3.已知用氯仿-甲醇-水混合液可以提取血清脂质,说明此混合液的作用。4.检查了不同的膜糖蛋白,发现其糖基总是位于膜的外测表面,对此现象的一个解释是糖维持着膜中糖蛋白的不对称定位。问:(1)为什么糖残基位于膜的外侧表面而不在其内部?(2)糖蛋白上的糖基如何维持膜中的不对称定位?5.指出以下组成变化对膜流动性的影响:(1)在饱和脂肪酸烃链中引入环丙烷环;(2)在膜脂中增加胆固醇含量;(3)增加膜蛋白比例。6.如果 2 份生物脂类样品的熔点不同,可以得出下列哪些推测?为什么?(1)熔点低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2)熔点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顺/反式双键比值高;(3)熔点高的可能有相对高比率的支链脂肪酸
5、;2(4)熔点高的可能有相对高比率的短链脂肪酸。7.指出下列脂类在什么细胞结构中含量最丰富?应选择什么类型的溶剂萃取?(1)磷脂;(2)神经节苷脂;(3)硬脂酸;(4)胆固醇8.检查了不同的膜糖蛋白,发现其糖基总是位于膜的外侧表面,对此现象的一个解释是谈维持着膜中糖蛋白的不对称定位。问:(1)为什么糖基位于膜的外侧表面而不在其内部?(2)糖蛋白上的糖基如何维持膜中的不对称定位?9.若是一种膜按质量计含 60%的蛋白质和 40%的磷酸甘油脂,试计算磷酸甘油脂与蛋白质的分子比率。假定脂类分子的平均 Mr 为 800,蛋白质的平均 Mr 为 50000。参考答案一选择1.答:(A) 。影响脂肪酸熔点
6、的因素包括双键的数目、双键的构型,分支结构和链长。顺式双键会引起烃链的弯曲,使分子间不易有序聚集,也就不易形成高熔点的固态结构。反式双键不会引起结构弯曲。因此,顺/反双键比值提高应降低熔点。分支结构使分子间有较多的作用,不利于分子间的有序排列,故会降低熔点。不同的链长的结构中,长链分子往往有较高的熔点,例如,花生酸(20C)比硬脂酸(18C)的熔点高。天然脂类很少有分支结构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顺式双键多于反式双键,因此上述推测合理的是(A) 。2C;3D;4B;5B;6BC;7A;二判断:1;2,大多数尾偶数脂肪酸;3,糖;4;5(胆固醇不是典型的极性脂,不形成微团,其坚硬的平面稠环结构易于
7、形成固态) ,6,7三填空:1.磷脂酰胆碱或磷脂酰乙醇胺;2. 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等;3.环戊烷多氢菲四.问答、计算:1.答:软脂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2.答:碘值-双键数,乙酰化值-羟基数,过氧化物值-氧化程度,酸值-酸败程度,皂化值-相对分子质量大小3.答:氯仿溶解非极性脂,甲醇溶解极性脂,两者都破坏并沉淀蛋白质,最后,脂进入非极性相(氯仿) ,蛋白质等极性大的物质进入极性相(甲醇/水)中。4.答:(1)因糖是高度亲水的;(2)糖基始终在膜的一侧,糖蛋白不会在膜中翻转。5.答:(1)引入环丙烷,使烃链弯曲,妨碍膜脂双层的紧凑性,膜流动性增加;(2)胆固醇是刚性分子,膜
8、流动性减少;(3)膜流动性改变。6.答:选择(1) 。影响脂肪酸熔点的因素包括双键的数目、双键的构型、分支结构和链长。顺式双键会引起烃链的弯曲,使分子间不易有序聚集,也就不易形成高熔点的固态结构。反式双键不会引起结构弯曲。因此,顺/反式双键比值提高应降低熔点。分支结构使分子间有较多的作用,不利于分子间的有序排列,故会降低熔点。不同的链长的结构中,长链分子往往有较高的熔点,如花生酸(20C)比硬脂酸(18C)的熔点高。天然脂类很少有分支结构的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顺式双键多于反式双键。因此,上述推测合理的是(1) 。7.答:(1)细胞膜;(2)神经细胞的细胞膜;(3)动物脂肪组织;(4)动物组织脂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提取脂类的主要依据是脂在不同非水溶剂中的溶解性,其次是表面活性剂对脂结构的分散作用。磷脂、神经节苷脂是极性脂,存在于生物膜中,从生物膜中提取可用极性非水溶剂/非极性溶剂/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剂;含硬脂酸的三酰甘油一类非极性脂主要作为储存脂,不参与形成细胞结构,使用非极性溶剂即可。8.答:(1)因糖是高度亲水的;(2)糖基始终在膜的一测,糖蛋白不会在膜中翻转。9.解:设生物膜的总相对分子质量为 M,3磷酸甘油脂与蛋白质的分子比率=(0.4M/800) (0.6M/50000)=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