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试题(四)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94735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试题(四)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年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试题(四)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年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试题(四)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年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试题(四)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年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试题(四)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 届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试题(四)语文试题(解析版)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的复杂关联。除了自然界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的影响之外,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 ”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方面,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使人产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

2、方面,人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本无情感知觉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自然变化、草木荣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联想到万物与人的生死。因此,在古人的诗文中,纯粹的自然现象是没有的,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开落的花,都与人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生命的共感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物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却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自然物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则引起人的悲感,更难以解释为什么同样的自然物色在有些人看来充满愉悦,而在另一种人

3、眼中却充满悲伤。这就需要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质的问题。异构,指二者之间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同质,指两种物质之间本质的相同。前者将两种物体区别开来,后者则将两种物体联系在一起。人类和自然,无论形式差异多大,都遵循生命的规律,如生老病死、兴衰荣枯。只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具有更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介入,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但久而久之,这种内涵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比如,人愤怒的时候就像江海中翻滚的波涛,于是有人便赋予波涛以愤怒的含义;在悲伤的时候泪如雨下,于是有人便赋予雨以悲伤的含义。可是随着这些含义日趋固定,当后人写“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时

4、,写“泪飞顿作倾盆雨”时,谁还会为这些自然物的原初含义而大动脑筋?在人们看来,这些自然物所包含的愤怒、悲伤、愉悦等含义似乎是它们与生俱来的。自然物之所以能表现人的心理情感,除了人赋予它以意义之外,它本身必定也具有能够使人赋予这种意义的某种特质。这种特质,被西方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称为“力的结构” 。由于人的情感也受着形式不同但实质一样的力的结构的制约,所以,人便自然地从外部事物中观察并提取与自己心理情感相一致的内在意义,从而将该事物作为表现自己某方面的情感的特定载体。由此可见,人们观察自然并借以表现自我情感,是一种主客观相互包容、渗透、影响的活动。这个活动中人的心理情感的作用用会得到强化,但自

5、然的物性特征也不可忽略。(摘编自尚永亮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与异构同质 )1. 下列各项中的情境,不能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生命共感”的一项是A. 红楼梦中,暮春时节,林黛玉来到大观园,看到繁花落尽,满地堆红,于是带着扫把、篮子、花锄,扫起落花,埋在土里,做成花冢。B.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家,端起酒杯自斟自饮,看到院子里的松树傲然挺立,菊花灿然怒放,他感觉到心中涌出一种久违的快乐。C.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严冬时节,林冲看到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大雪纷纷扬扬,他觉到身上寒冷,为了御寒,便挑起酒葫芦出外买酒。D.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坐在被竹林和树木包围着的小石潭边,四周寂静无人,寒气透骨,幽静深远,

6、感到过于冷清,心神凄凉,于是起身离去。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文章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重点分析了人与自然在精神方面的复杂联系。B. 文章在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多次运用引用、举例、对比、假设的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C. 文章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两种形态引出生命共感现象,再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同质的问题。D. 文章逐层分析,最终得出了结论:人们观察自然并借以表现自我情感,是一种主客观相互包容、渗透、影响的活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自然界的事物本来是无知觉无情感的,人却可以将自己的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

7、B. 人与自然既存在异构关系,又存在同质关系,前者将人与自然区别开来,后者将人与自然的联系建立起来。C. 饮冰室文集中“同一月夜也 ”这段话,说明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形态: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人也会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自然上。D. 当人有了某种情感,他观察外部事物时又恰恰提取到与自己心理情感相一致的内在意义,于是该事物就成为他表现自己某方面情感的特定载体。【答案】1. C 2. B 3. C【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各项中的情境,不能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生命共感”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内容的理解。C 项林冲在严冬时节,看到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大雪纷纷扬扬,他只是觉到了身上寒冷,并

8、没有引起他内心的情感波动,也没有让他感受到生命。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 “强拉因果” “因果倒置” “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曲解文意,梁启超说的这段话说明“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花草院落郑飞雪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高海跋的山路,一路翠竹林立,云雾飘缈,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车子

9、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家乡。朴实的村民从村街店铺里探出头,用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向朋友问候着,有一两句拗耳,只稍慢下语速重复着,也能捕捉出话里的大致意思。错把他乡当故乡,便是此情此景的感觉了。空气中飘送着稻草香,小院就坐落在青青的田野边,田边一条潺潺流水,像是专为客人引路的,沿着水流方向从东向西走小段路,到达宅院门口。那宅院,像临水的花,映照在涧边。寂寞,却有寂寞的言语。探头,可见院子里摇摆着各色花草,像微信里的图照一样春光灿烂,像主人一样熟悉亲切。当然,它们霸着这方水土,霸着这座院落,自然是院落里磊落的主人了。一群风尘仆仆的远客闻着香,蜂蝶一样来寻访芳踪。很普

10、通的一些花草装扮着空旷的院地,院子显出特别的乡村格调,好像在这里遇见儿时的伙伴,笑容从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洇开,浮现出往昔熟悉的容颜,猛地,一眼就叫出它们的名字:葵花、丝瓜、辣椒、月季、茄子这些花,挨挨挤挤站满院子,像左邻右舍聚拢过来瞄一眼稀客。紫茄有些腼腆,见不得生人,静静挨着墙角羞怯着,吐出紫星星一样的花儿,这朦胧的花朵却如星光一样照亮城里人尘封的梦。一片菜花,一片开在院墙内的菜花,如紫云英一样勾起春天的梦幻,这是多么富足的分享。黄瓜很愉悦,纤巧的滕蔓沿着院墙攀升,像一首爱情歌谣,把明亮的心情传达远方。重重碧叶垂挂的瓜,是嫩黄的。这纯净的颜色,一下子唤醒岁月深处单纯的记忆。它从母胚蒂结出来,就

11、是以天然的肤色遗传命名。黄瓜,一个名附其实的乳名。而今市场菜摊上的黄瓜长满癞刺,裹着葫瓜丝瓜一样的绿衣裳,像赶潮的青年装扮星范,让人掂量时无从下手,也无法分辨内在的本质,锋芒毕露,完全改变了最初的基因。玫瑰躲在玉米棒下浅笑,鱼腥草簇拥着石榴花向墙角绵延,吊兰从假山的缝隙里冒出来,争着抢着在池水边摇头晃脑,生命依恋的情怀从缠绕的枝叶间蓬勃而出。让人感叹时光匆忙,也欣赏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与世无争的闲适,正是生命的从容与尊贵。朋友建房时突发奇想,在院里开辟了一块地,不灌溉水泥,花卉、蔬菜、野草可以在泥土里混杂生长,错落有致、和谐生趣,让生活视野呈现出别样的风情。我喜欢这草木群居的院子,像主人相邀南来

12、北往的客,演奏着浪漫的音乐交响曲,提琴、簧管、快板、慢板、大调、小调或舒缓、或激扬、或沉郁、或热情、或优雅、或荒凉,花草们用执着的深情,伴着院落来来往往的身影。谈笑风生的声音,绽放成土地上坚定的生命。朋友说,这些花籽菜籽草籽,都是母亲随手撒下的。母亲年迈了,怕她走不上山坡,风雨里走不进田园,保留了这院内的土地,让她随性操持。一位母亲对生活的操持性情,就像蜜蜂在花粉丛中辛劳,像菜们草们执意要从土地里冒出来,没有人会阻遏这天性的执念。子女对母亲的了解如花草与泥土相通,泥土培育花草,草木感知土地深处的脉博。母亲细碎的脚步日转星移,从东边撒下一粒籽,萌发一颗芽;西边栽种一株苗,结出一个瓜。枝叶蓬勃成周

13、边欢愉的生命,年迈的母亲就喜欢这样簇拥的生命,相互牵依,相互缠绕,寂寞滋生出许多热闹。一片瓜菜的季节延伸着一位母亲的时光,母亲的富足就是看着土地上的热闹。手抚过的花朵、瓜果,枝叶,盛开土地的温情,像母亲琐碎的叮咛,牵挂着远程的脚步。宽广的土地多像慈母,容纳远远近近性格迥异的孩子。(选自 2017 年第 2 期散文选刊下半月 ,有删节)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第段具体交代前往乡村中途遥远、坎坷及路途所见的自然景色,为下文具体描写院落的情况作铺垫,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小院的怀念之情。B. 本文写作者到达乡村后,朴实的村民用方言和他交流,让作者感到亲切,由此

14、“错把他乡当故乡” 。C. 本文描写院落里的花卉、蔬菜、野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长,让人感受到了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以及生命的从容与尊贵。D. 本文虽然不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但通过多种修辞手法正面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5.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第段文字。6. 本文主要描写花草院落的迷人景象,倒数第二段却交代了“母亲”劳作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案】4. D 5. 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交代院里挨挨挤挤的花草、果蔬,突出院内花草的繁盛;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展现了花草院落的美景,富有诗意;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

15、达方式,表现了院内花草的勃勃生机。 6. 花草院落的迷人景象,都是“母亲”劳作的结果,作者赞美花草院落,更是为了赞美“母亲”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创造的,交代“母亲”拉劳作的情况,也为了抒发了作者对劳动的赞美;“母亲”辛勤劳作,在小院里布满花草果蔬,这不仅展现出“母亲”热爱生活,为生活增添了情趣的一面,也展现出“母亲”包容一切生命的胸怀,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蓬勃向上。“母亲”的辛勤劳作,让小院充满温情,让作者在花草院落中感受到“母亲”的爱,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牵挂依恋之情。【解析】4. 试题分析:作品对“母亲”的情况只是一般交代,没有具体描写,也没“采用多种手法” ,因而也不会“栩栩

16、如生”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句子的题目,题中给出赏析的角度“表达技巧与思想内容” ,答题的关键是找打运用额表达技巧和表达的情感,从段落看“院子”和“花草、果蔬”是点面结合,从修辞看“拟人、比喻、对比” ,从表现手法看是“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情感是“对院内花草、果蔬的喜爱和对社会上弄虚作假,失去本真等赶潮 现象的遗憾之情”。点睛:综合赏析语段的从语段的内容、手法、侧重点和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注意语段的位置,开头、结尾还是中间,情感要联系文章的主旨。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段安排是否合理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分析原因注意从情节、人物、主旨以

17、及文章的姐欧股关系的角度分析,此题如安排合理,然后分析, “前面描写的花香是“母亲”劳作的结果,情节合理,从主旨的角度看是劳动的赞美之情,升华主旨。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昨天,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 )授权法务委员会发表声明,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这个一直在全国排名前 5 的优质播出平台,一夜间掉到了第 22 名” ,并借势声讨“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一败涂地。 ”这份声明痛揭收视率造假黑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黑产

18、业链”各个环节都是“共谋”的事实。据调查,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 30 万至 50 万元人民币。以全国排行前 20 家卫视频道每年播出 13000 集电视剧计,全年有 40 多亿人民币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节选自 2016 年 12 月 13 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近日,中制协发表声明表示,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上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中存在的收视率造假现象,将坚决打击造假行为,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造假行为,之后愈演愈烈。(节选自 2016 年 12

19、月 19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电视剧收视率作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但收效甚微,该现象依然呈不断蔓延之势。本着“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原则,中制协在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中说:今后凡我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业。情节严重者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取消其电视剧经营制作资质。承诺书要求全体会员坚决与收视率作假现象作斗争,有责任向法务委员会提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与会的会员单位均表示响应协会倡导,并在这份承诺书上签了字。中制协会长尤小刚表示, “我们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调

20、查的大数据系统,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让中国电视剧制作者能一门心思地提高电视剧的质量,真正让电视剧凭质量说话!”(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4 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道、看了多长时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高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杂,收视率的冰冷数字无法判断观众是“身心愉悦”还是“边看边骂” 。其实,业界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收视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定电视台和电

21、视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业界亟须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电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风气,导致明星价格虚高、内容同质化、审美价值取向低俗等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伤及电视产业的肌理。与其饮鸩止渴,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行业规范,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钻空子进行收视率造假上,电视从业者不如潜心研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容量下降的情况下开拓综艺节目、电影和络剧等新空间

22、,提高好剧、好节目的收看效率。(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25 日光明日报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介绍了中制协发表声明的内容,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揭示收视率造假这种“黑产业链”给黑势力带来的丰厚利润等。B. 材料二揭示了有些电视台的广告部为了争夺广告资源而愈演愈烈进行收视率造假这一现象,并表明了中制协将对收视率造假行为实施打击的态度。C. 材料三介绍了中制协倡导的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的部分内容,同时要求中制协会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自觉抵制与杜绝收视率造假。D. 材料四介绍了收视率的相关问题,分析了收视率造假的危害,希望业界建设

23、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并点明电视从业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等。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A. 材料一主要使用数据说话,文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电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的严重性。B. 材料一使用了“黑手” “黑产业链” “黑势力”等词语, “黑”字明确指出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性质以及中制协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的决心。C. 材料一、二介绍了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购买虚假收视率行为以及中制协营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的决心。D. 材料三用“打铁先要自身硬”的俗语说明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订“承诺书”做法的重要性,也侧面反映

24、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蔓延之势。E. 材料四是时评类文章,分析了涉及收视率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第二段就从行业的角度分析片面追求收视率给电视产业带来的伤害。9. 为什么收视率调查不能作为评定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答案】7. A 8. CD 9. 收视率调查不是电视剧节目的评价标准。收视率调查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目前的收视率调查不是最有效的。国家没有收视率调查的大数据系统,没有统一、合理、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收视率不能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剧收视情况。收视率的高低除了电视节目本身的因素外,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响。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杂,收视率调查无法判断观众

25、的真实感受。【解析】7. 试题分析: “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错误,原文是“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 ”。数据 ”。8. 试题分析:D 项, “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购买虚假收视率行为”错误,材料一中有“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 ,这说明购买虚假收视率应该是制作方的事情,播出方不购买收视率。E 项崔永元曾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 ,而材料四则进一步客观、理性地指出,要促使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的提高,必须建立专业、全面、公正的收视率评价体系。点睛: 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是要找出文章中相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的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

26、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和或然、未然和已然、全然和特然。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9.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说说看法,主要是从材料中二中“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 ,说明收视率与节目优劣无关。材料三中“我们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调查的大数据系统, 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 ,希望的呼吁的对象正是我们没有的,所以收视率没有“调查的大数据系统,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

27、,那就不能作为评价电视节目优劣的标准。材料四中“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道、看了多长时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高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杂,收视率的冰冷数字无法判断观众是“身心愉悦”还是“边看边骂” ,也说明收视率调查不能作为评定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父彻,举后唐进士,至左拾遗。祐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晋天福中,以书见桑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汉初,重威移镇睢阳,

28、反侧不自安,祐尝劝之,使无反汉,不听。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由魏县移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知制诰。六年,转户部员外郎。太祖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之,将以稽留罪转运使。赵普曰:“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俾能治剧者,往莅其州足矣。”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会符彦卿镇大名,颇不治,太祖以祐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祐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继以用兵岭表,徙知襄州。湖湘

29、平,移知潭州。召还,摄判吏部铨。时左司员外郎侯陟自扬州还,复判铨,祐判门下省,陟所注拟,祐多驳正。卢多逊与陟善,陟因诉之,多逊素恶祐不比己,遂出祐为镇国军行军司马。太平兴国初,移知河中府。入为左司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太宗谓祐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年六十四。初,祐掌诰,会卢多逊为学士,阴倾赵普,多逊累讽祐比己,祐不从。一日,以宇文融排张说事劝释之,多逊滋不悦。及普再入,多逊果败,与宇文融事颇类,识者服其先见。(节选自宋史王祐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

30、免故世谓祐有阴德。B.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C.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D. 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故世谓祐有阴德。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辟、拜、封、除”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 “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 “罢、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字, “判”则表高位兼低职,以京官出任郡官。B.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 ,清代乾隆年间编订,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C.

31、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在明清时期,由通过乡试合格的贡士参加殿试,被录的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D. 门下省是三省之一,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省职能分别为起草诏令;封驳审议;执行诏令。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 王祐很有文才,文章写得很好。桑维翰赞誉他的书信辞藻华丽,使他闻名京城,就连皇上对他的文章也很嘉许。B. 王祐有政治才能,很受皇上重用。太祖征讨太原时,运粮车辆堵塞道路,后经赵普举荐,皇上将相关事务交由王祐处理,一切变得井然有序。

32、C. 王祐刚直敢言,劝谏皇上。在为符彦卿一事申辩时,他讽谏太祖不要像五代的国君那样,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D. 王祐有政治远见,劝说卢多逊。卢多逊担任学士,暗中排挤赵普。王祐使用宇文融排挤张说的事来劝卢多逊,多逊不悦,但后来果然身败。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祐坐是贬沁州司户参军,因作书贻乡友以见志,辞气俊迈,人多称之。(2)六师方至,而转运使以获罪闻,敌必谓储峙不充,有以窥我矣,非威远之道也。【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王祐因此被贬为沁州司户参军,于是他写信赠给同乡好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辞气概优异卓越,有很多人称颂他。(2)六军刚刚到达

33、,而转运使因为获罪传出去,敌人一定认为我们储备不充分,有用来窥探我们的依据了,这不是声威远播(威慑远方敌人)的办法。【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注意动词“曰” , “无辜”指无辜的人,“愿”指希望,注意人名字“彦卿” ,连词“故” ,结合句意断句。参考句意:并且说:“五代的国君,大多因为猜忌而斩杀无罪的人,所以他们在位的年数不长,希望陛下引以为戒。符彦卿因此获得免罪,所以世人说王祐有暗中做有益于别人的事的品德。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

34、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C 项“由通过乡试合格的贡士”错,通过会试考试合格的才称为贡士。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B 项结合文本内容“即命祐知潞州。及至,馈饷无乏,路亦无壅,班师,召还”可知,皇上将相关事务交由王祐处理,并非因为赵普举荐王祐。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1)“坐是”译为因此, “贻”译为赠送, “见”译为表明, “悛迈”译为优异卓越。 (2)“闻”译为传出去, “储峙”译为储备, “窥”译为窥探, “道”译为办法。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 (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如本题“窥”译为窥探。参考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