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 分 析 认 知 发 展 的 主 要 理 论 及 其 对 教 育 的 启 示系 别 : 社 会 科 学 系 班 级 : 学 前 教 育 一 班 姓 名 : 王 培 培 学 号 :20100310011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对于认知发展这个理论,最有影响并且相对完善的观点有三名伟大人物的观点,然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下面我分析了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与 皮 亚 杰 同 时 期 的 人 物 维 果 茨 基 的 认 知 发 展 理 论 强 调 文 化 、 社
2、 会 对 儿 童认 知 发 展 的 影 响 。 但 由 于 其 理 论 中 有 浓 厚 的 西 方 文 化 色 彩 , 在 1936 至1956 年 间 受 到 苏 联 政 府 当 局 的 打 压 , 禁 止 讨 论 其 理 论 。 直 至 60 年 代 , 维果 茨 基 的 理 论 才 受 到 美 国 心 理 学 界 的 重 视 。一、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在心理学思想上,维果茨基与西方心理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采用了社会文化历史的观点解释人类认知的发展。维果茨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的、直接的低级心理机能 ; 另一种是
3、社会的、间接的高级心理机能。前者为人类与动物所共有,主要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情绪等 ;后者为人类所特有,主要包括语言、思维、逻辑推理、想象、情感、意志及个性等。个体低级心理机能的获得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而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则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维果茨基认为,认知发展实质上就是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在此转化过程中,历史传承、社会规范、家庭和学校教育所教给儿童的语言、文字、符号、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工具制作和使用等都是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人类高级心理机能既然是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那么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问题时就不能忽略两点认识;一是人类社会文化随历史发展
4、而演变,在不同时代成长的儿童,其认知发展有所不同。二是人类社会文化是多元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心理发展存在差异性,同一时代生活在不同文化型态下的儿童,其认知发展的过程也将有所不同。所以在整个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正因为如此,有人批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缺少社会文化的意义。2、语言和言语:促进认知发展的工具语言是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维果茨基在思维与言语一书中指出,语言对认知发展具有两大功能 :其一是在文化传承中成人将生活经验和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经由语言传递给儿童 ;其二是儿童以学得的语言为工具 , 用于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基于此义,维果茨基认为,语言与思维
5、的关系是前者为因,后者为果,即语言具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功能。在儿童语言发展方面,维果茨基不同意皮亚杰所谓的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根据皮亚杰的说法,学前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只是思维的一种副产品,它缺乏指向性,因而它是认知发展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维果茨基则认为,学前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是调和其思想与行动从而促进其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的机制,维果茨基设计了一项实验 ,情境是让儿童自由地画一张图画如太阳、月亮等,但故意不给他们面前摆放绘画要用的一些工具如纸和笔等。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的频率便急剧增长。这些现象显示的意义是,儿童藉其自我中心言语帮助自己思维,
6、在解决困难任务时为自己提供辅助工具。因此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事实上并非完全是“自我中心” ,而是具有“自己对自己沟通”的意义。此外他还发现,自我中心言语虽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但直到成年并未完全消失。只是成年人的“自言自语”现象多数隐而不显而已。3、 “内化”学说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他认为,符号系统的运用将促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转化不仅在人类发展中,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内化:指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把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语言一方面为儿童表达思想和提出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也为
7、儿童从周围人那里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儿童的言语也直接促进了其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自我中心语言掌握语言和符号是内化的关键。维果斯基特别强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尤其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4、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
8、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教育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者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二个水平上,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向儿童提出新的、比儿童原由水平稍高一点的课题和任务,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以激发儿童内部矛盾的发展,这样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水平,不断发展,从而推动儿童向更高的心理水平发展。二、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维果茨基的理论强调教师和儿童之间互动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在互动中应为儿童提供帮助,组织情境,创设最近发展区。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对于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由于教学应着眼于儿童的潜能发展,教师就不应只给儿童提供一些他们能独立解决的作业,而应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在得到他人的适当帮助下才能解决的任务。如此,教学不只刺激了已有的能力,而且向前推动了发展。但要注意,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容易使家长和教师更关注儿童的未来发展,应避免在儿童尚未掌握好当前的能力时,就把儿童推向更高一级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儿童的潜能的发展在于获得教师或同伴的帮助,教师和同伴对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了一种支架的作用,但要注意提供的帮助要恰如其分,必须适当;过多,会造成儿童依赖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