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 案专业 班级 授课时间授课章节题目:实训四 生姜种姜切块及种植授课目的:学习并熟练掌握生姜种姜切块及种植技术。授课内容提要:一、实验目的二、材料与用具三、实验内容与方法四、作业重点:生姜种姜切块及播种难点:其它:课后分析:学科主任签名:实验四 生姜种姜切块及种植一、实验目的学习并熟练掌握生姜种姜切块及种植技术。二、材料与用具 切刀、生姜种姜、草木灰、塑料盆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选种姜、晒姜品种:罗平黄姜选择肥壮、芽头饱满、个头大小均匀、颜色鲜亮、不干缩、无病虫伤疤的姜块作种。播种前 3 天,从贮藏窖中取出种姜,平铺在室外地上晾晒 3 天,夜晚收进室内防霜冻。通过晒种,可提高姜块温度,打
2、破休眠,促进发芽,并减少姜块中的水分,防止腐烂。晒种后还有使姜瘟病病姜干缩变褐,症状明显,便于淘汰之作用。在晒姜后,严格选种,淘汰干瘪、瘦弱、发软和肉质变褐色的姜块。2、掰姜播种生姜前,需要把姜块掰成每块 70100 克,种姜伤口应用草木灰消毒。在掰姜的同时,把多余芽抹去,每块只保留一个生势强的壮芽,并且要及时淘汰幼芽基部发黑或姜块断面发生褐变的种姜。同时也要把肥胖、芽壮的姜块与瘦小、芽弱的姜块分开播种,以便于管理。3、整地做畦(1)高畦栽培法:将土地平整开沟,畦宽 1.2 米,沟宽 30 厘米的高窄畦,每畦均匀纵开种植沟 3 条。施入底肥与土壤混合后,按 1518cm 的株距进行播种栽培,每
3、亩可栽 8000-9000 株。这种方法在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带(如稻田) ,可以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防止积水烂根。(2)平畦栽培法:将土地深翻耙平,不做厢,按 50cm 的行距开 10 厘米 cm 深的浅沟开种植沟施放底肥,与土壤混合后,按 1520cm 的株距进行播栽,以后培土做成垄。此法每亩可植 8000 株左右,适宜在地下水位低,通风透气性较好的梯地或斜坡地栽培。4、播种在播种前,按规定行距,在畦面上,浇足底水,以满足幼芽生长的需要。姜块放入沟中,姜芽向上,放好后的种姜用手轻轻地按入泥中,使姜芽与沟相平。在播种时,若是经过催芽的种块,应将芽朝上放,未经催芽的种块平放斜放均可
4、。播种后覆盖56 厘米厚的细泥土,使其尽快出苗。5、搭棚遮荫姜害怕烈日照射,但散射光对生长又有好处。因此在播种出苗,秧苗高达 15 厘米以后,应搭成高 1 米左右的平架,架上铺盖遮阴网挡住部分阳光,降低照射强度,以利植株生长。到了秋天光照强度减弱,这时由于地下部的根茎膨大,需要较多的光照,再撤去荫棚,增加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或者因地制宜在阴山坡栽培,效果均好。6、中耕培土一般中耕 23 次,结合培土进行。生长前期中耕适当深些,到了中后期植株较大,且地下部已开始膨大,应实行浅中耕。培土可增厚土层,防治姜块露出土面降低质量。通过培土,将原来的栽植平行逐渐变成垄行,使土壤滤水和透气,有利于生长,提高
5、产量品质。7、追肥姜在生长期间,应根据植株的长势确定追肥,一般共追 24 次,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掌握先淡后浓的原则施用。在生长的前期由于植株不大,需肥较少,一般应少施,到生长中后期植株长大,且地下部开始结姜块,需肥较多,应多施勤施,可在人畜粪水中加进 0.5左右的复合肥,在晴天进行施用,既作肥又作水,效果良好。8、采收姜的采收与其它蔬菜不同,可分嫩姜采收、老姜采收及种姜采收三种方法。(1)采收嫩姜,可作为鲜菜提早供应市场。一般在 8 月初即开始采收。早采的姜块肉质鲜嫩,辣味轻,含水量多,不耐贮藏,宜作为腌泡菜或制作糟辣椒调料,食味鲜美,极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2)老姜采收,一般在 10 月中下旬至 11 月份进行。待姜的地上部植株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收。这时采收的姜块产量高,辣味重,且耐贮藏运输,作为调味或加工干姜片品质好。但采收必须在霜冻前完成,防止受冻腐烂。采收应选晴天完成,齐地割断植株,再挖取姜块,尽量减少损伤。(3)种姜的采收,一般掌握在地上植株具有 45 片叶片时,大约在 6 月中下旬进行。采收时小心将植株根际的土壤拨开,取出种姜后再覆土掩盖根部。若采收过迟伤根重影响植株生长。四、作业1、能够正确切块、播种,进行田间管理。2、写出马铃薯种薯切块及种植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