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年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94030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年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年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年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年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7 届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宋代的历史呈现着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我们既看到两宋三百年经济、文化、制度建设方面的辉煌成就,也能感觉到王朝末日的苍凉。一方面有宋徽宗这样酷爱艺术的帝王,对“太平盛世”刻意追求、大肆渲染;另一方面,这个时期实际并非“太平盛世” ,而是始终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挑战。宋代的民庶、士人以及征战于疆场的军队将士,用他们的脊梁撑起了这样一个时代。这些英雄人物,也有他们的生活寄托。这个时期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种多重而复杂的生活情境。宋代外部压力沉重,就国内政治局面而言, “稳定至上”是朝廷政治的核心目标

2、。对于民间文化发展、经济事业、社会生活等方面,宋廷因仍自然趋势而未予过多干预。相对来说,宋代文化环境比较宽松,士人群体活跃, “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 ,正是在这样相对开明、宽松的环境下,宋代社会充满活力,大师、精英辈出。由这种开放氛围,孕育出一种开创精神。葛兆光先生曾说,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巅峰” ,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 。这两者的区别,简单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比较唐宋两代都城,能直观感受到两类都市格局和它所呈现的不同气象。唐代长安城的布局非常严整,而宋代开封相对来说商业气氛比较浓重。唐代居民住宅区基本上是坊式结构, “坊”在某种意义上接近于封闭的

3、小区。而宋代城市结构,基本是一种长巷式、街区式的布局,是一种开敞式的氛围。南宋临安也是如此。两宋时期,文学重心逐渐下移,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与市井有了更密切的关系;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庶族文人乃至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扩大到市民以及社会大众。当时都市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些讲史、说书的艺人,他们不仅是故事情节的传布者,也是文学作品的丰富者、参与创造者。而生活在市井中的普通民众,也成为文学艺术的直接欣赏者和接受者。在道路通衢、瓦子勾栏,有说书的、杂耍的、讲史的,也有街头的饮茶活动,这些都是市民文化勃兴的重要标志。通过读书、科举、仕宦、创作、教学、游赏等活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结成了

4、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交游圈,像真率会、耆英会、九老会、同乡会、同年会等各种各样的聚会形式,层出不穷。有时, “耆老者六七人,相与会于城中之名园古寺,且为之约:果实不过五物,殽膳不过五品,酒则无算。以为俭则易供,简则易继也。命之曰真率会 ”。都市中的茶楼、酒肆,成为文人交往、会聚的场所。一些私人的花园、亭馆也成了士人交游访友的去处。士人也将茶具、酒器、梅花、新茶等作为重要的礼品彼此互赠。时人将此类以物相赠的活动,称为“人事” 。在艺术旨趣上, “雅骚之趣”和“郑卫之声”同存,世俗匠画和文人画双峰并峙,文人作品中不乏世俗关怀,市井作品里也可能充溢着书卷气息,种种现象,都呈现出宋人生活中一体多面、雅

5、俗相依的双重文化性格。他们“游于艺”的修养和美学趣味,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整体的精神追求中得到了升华。如朱熹所说, “日用之间本末具举,而内外交相养矣。 ”通过这样的文化涵育,希望达致崇高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摘编自邓小南大俗大雅:宋代文人生活一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段指出宋代历史中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并说明这个时代的虚假繁荣和末日苍凉使真正的英雄人物们层出不穷并构造了多重而复杂的生活情境。B. 文章第段分别从宽松的文化环境与开敞的城市布局两方面揭示了宋代文化蓬勃发展的深层原因,并指出宋代文化具有世俗化、人文化等特点。C. 文章第段侧重

6、于从文学接受者的角度描绘宋代市民文化勃兴的状况,第段则侧重于展现宋代士大夫热衷交游聚会、访友赠物的生活图景。D. 文章第段指出雅俗并存是宋代文学的艺术旨趣,也是宋人的文化性格,并认为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是通过内外并重的文化涵育达致崇高的人生境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宋代统治者无法摆脱来自外部的压力,故而极力维护国内政治局面的稳定,为笼络民心,对于民间文化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并未过多干预。B. 两宋都城的结构布局有着开敞式的特点,商业气氛比较浓重,市民的文化活动丰富而普遍,勃兴的市民文化与唐代的古典文化有明显差异。C. 茶具、酒器、梅花、新茶等物品,被宋代士人作为重要的礼

7、品彼此互赠,这种以物相赠的“人事” ,是一种比较雅致的社交行为。D. 文人作品中不乏世俗关怀,市井作品里也可能充溢着书卷气息,这意味着在宋代,艺术旨趣上“雅骚之趣”和“郑卫之声”可以并行不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宋代的士人群体活跃,关心时事,热衷讨论,社会充满活力,大师、精英层出,这说明当时思想相对自由,文化方面确实可称为“盛世” 。B. 宋代活跃在街头巷尾的讲史、说书的艺人,丰富和参与创造一些文学作品,为吸引市井中的普通民众,必然要注意艺术趣味的平民化。C. 作为宋代士人的聚会形式之一, “真率会”不拘参与者的长幼,不求聚会处的华美,在果实、殽膳方面力求俭素,呈现出一

8、种淳朴之美。D. 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这是宋人整体的精神追求,在具体的文化实践中他们又能“游于艺” ,这对宋文化的繁荣大有裨益。【答案】1 D2 A3 C【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项,“这个时代的虚假繁荣和末日苍凉使真正的英雄人物们层出不穷并构造了多重而复杂的生活情境”错;B 项, “城市布局” “揭示了宋代文化蓬勃发展的深层原因”错;C 项, “侧重于从文学接受者的角度”错。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 项对应原文的第段“宋代外部压力沉重,就国内政治局面而言, 稳定至上是朝廷政治的核心目标。对于民间文

9、化发展、经济事业、社会生活等方面,宋廷因仍自然趋势而未予过多干预” ,“为笼络民心”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依据。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如本题 A 项对应原文的第 段, “为笼络民心” ,原文中没有依据,为无中生有。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项, “不拘参与者的长幼”错。原文第节“耆老者六七人,相与会于城中之名园古寺,且为之约:果实不过五物,殽膳不过五品,酒则无算。

10、以为俭则易供,简则易继也。命之曰真率会 ”。六十曰耆,七十曰老,所以“耆老3者”指六七十岁的老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道德学问著春秋1927 年 1 月,安作璋出生于山东曹县城内文庙旁一户书香之家,家门两边有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对联。安作璋说:“长辈们经常给我讲这副对联的意思,教导我长大以后为人要忠厚,要好好读书。没有想到,这竟成为我一生遵循的两个信条。”1937 年,当时安作璋小学毕业,正好抗日战争开始,家乡被日军占领,日本人也在县城办了一些学校,但是人们都不乐意去日本办的学校读书。安作璋随家庭转到乡下私塾读书。在家庭熏陶和师长的教诲下,他先后读完前四史和资治通鉴等书。1

11、944年秋,安作璋随流亡学生辗转到皖北阜阳,进入山东第二临时中学高中部学习。回忆起这段艰苦岁月,安作璋说:“支撑我继续生活和学习的,就是我过去所熟悉的历史人物在逆境中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我常用司马迁说过的一段话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来激励自己。 ”1947 年中学毕业,安作璋以优异成绩考入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投入著名文史学家栾调甫、胡厚宣、张维华、朱东润、莫东寅、韩连琪等先生门下,获得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教诲。在张维华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安作璋主攻秦汉史,他午夜之前极少休息,总是如饥似渴地涉猎着先秦和秦汉的各种文献,前四史被他翻烂两套,四易寒暑竟有7 个假期没有回家。 “

12、在齐鲁大学学习的四年,我恰巧跨越了新旧两个时代,先是接受了乾嘉学派考据务实思想的影响,以后又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安作璋说,这都为他治学思想与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1 年,安作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迄今已走过了整整 65 年。1954 年 2 月 20 日、5 月 27 日,短短 3 个月中,他的论文西汉的西北屯垦 论西汉农官的建置及其作用就相继发表在光明日报史学版上,这在当时史学界青年一代中是非常罕见的,产生了很好的反响。1955 年,安作璋的第一部史学著作汉史初探由学习生活出版社出版,1957 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当时,他年仅 28 岁

13、。1959 年,其另一部学术专著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 年齐鲁书社再版。 “十年动乱时期,我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遭到隔离和批斗。 ”安作璋说,在那是非颠倒的年月,从事学术研究就等于“犯罪” ,但他学术研究的步伐并未停止。安作璋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史学家,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有些青年教师和学生请他传授一些治史秘诀,他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业精于勤四个字,即眼勤、脑勤、手勤,也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 ”安作璋本人就是“三勤”的典范。他午夜之前极少休息,每到夜深人静,落笔翻书,正是搞研究的好时候。有时

14、躺下后仍在思考问题,一旦有所发现,立即披衣起床,笔之于书,到了寝不安席的地步。除了“三勤”之外,安作璋在学术研究上还讲究“三通” 。他常对学生说:“读书务要精通,治史者尤要如此。要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也就是要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 ”他认为,所谓“通”包含三个方面,即纵通、横通、类通, “纵通是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认识过去,把握现在,展望将来。横通是全面联系地看问题,认识同一时期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类通则是触类旁通或逐类相通之意” 。改革开放以后,已届知天命之年的安作璋迎来了学术的春天。1980 年,他因研究成果突出从讲师直接越级晋升为教

15、授。安作璋被国内外历史学界誉为“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 。他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虽是国内外知名的历史学家,但他一直待人诚恳谦恭,虚怀若谷。他与熊铁基合作的长篇巨著秦汉官制史稿 ,从选题到完成,曾五易其稿,历时十载,才公开出版。2001、2015 年,安作璋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两部论文集分别命名为学史集 学史集续集 ,他说:“历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活到老,学到老,也不一定能窥其门径,而升堂入室更不容易,因此本书题名曰学史集 ”,足见他的胸怀。虽已至耄耋之年,他仍发愤忘食,老而弥笃,以饱满的热情,为祖国的历史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辛勤工作。先生家客厅悬挂着一副济南名士徐北文题赠的对联

16、:“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 ,工整典雅,正是先生“道德学问”的最好写照。(摘编自赵秋丽等安作璋:道德学问著春秋 )相关链接:“道德学问”是安作璋自己的理想追求,也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他经常给学生讲: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需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如何做人与如何做事两个问题,无论干哪一行,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做人这个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他把传统道德总结为“孝、忠、仁、义、礼、智、信、和”八德,其中“孝”则居于首位。他经常教导子女和学生说:“交朋友要首先看他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话,肯定不会真心实意地对待朋友,更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光明日报

17、)安先生把早已尘封了的古代事件磨莹成清澈照人的历史规镜,给人们以启迪,以感悟,以力量。(山东省委宣传部原部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苗枫林评价)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安作璋中学毕业后,曾投到齐鲁大学著名史学家门下,获益颇丰,在张维华先生的悉心指导下,主攻秦汉史,从而走上历史研究道路,这说明学术前辈的提携引领很重要。B. 安作璋传授治史经验,认为要想取得成绩,须做到“业精于勤” ,即眼勤、脑勤、手勤,也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他在史学研究中将“三勤”体现得淋漓尽致。C. “三勤”之外, “三通”也是安作璋学术研究中采取的重要方法, “三通”即纵通、横通、类通:了解

18、历史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全面联系地看问题,触类旁通或逐类相通。D. 安作璋不仅具有勤奋的治学精神、扎实的学术功底,而且把“道德学问”作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他认为做人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应居于传统道德首位。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安作璋小学毕业,恰逢抗战爆发,他没有选择日本人办的学校,而是就读于私塾,在家庭熏陶和师长的教诲下,读完了前四史和资治通鉴等书。B. 求学时经历的艰苦岁月,使安作璋对“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坚定了他专攻秦汉史的决心。C. 安作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在短短

19、3 个月中,他的两篇论文就相继发表在光明日报史学版上,这在史学界实属罕见。D. 十年动乱时期,安作璋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遭到隔离和批斗,当时从事学术研究就等于“犯罪” ,但他不忘初心,学术研究的步伐并未停止。E. 改革开放以后,安作璋随即被国内外历史学界誉为“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 ,他功劳多而不自夸,名气大而不自傲,待人诚恳谦恭,虚怀若谷。6作为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安作璋将道德学问作为自己一生的理想追求。请结合材料,就学者的道德与学问的关系进行分析。【答案】4 D5 AD56 道德是做好学问的前提和基础。安作璋从小就受到家人的教诲,将要忠实做人作为他一生遵循的信条,这为他日后勤奋苦读、

20、安心学问奠定了基础。道德与学问本来就关系密切,安作璋认为做人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根本, “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正是他“道德学问”的最好写照。安作璋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虽是国内外知名的历史学家,但他一直待人诚恳谦恭,虚怀若谷,所以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 项,“他认为做人” “应居于传统道德首位”错。在相关链接中说“道德学问”是安作璋自己的理想追求,也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无论干哪一行,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做人这个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

21、解,将选项分别带入文本进行比较分析,B 项,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并坚定了他专攻秦汉史的决心”无中生有;C 项, “这在史学界实属罕见”错;E 项, “随即”错。点睛:在传记类文本阅读题中,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等多方面,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等。答题时应仔细注意题干内容,再回到原文中,与原文内容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并分析判断。分析判断时,要注意选项中那些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的方面。例如选项 B,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坚定了他专攻秦汉史的决心”属于无中生有;C 项, “这在史学界实属罕见”说法错误。6 试题分析:学生

22、答题时要明确题干要求,作为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安作璋将道德学问作为自己一生的理想追求。解题时要围绕安作璋作为学者,其道德与学问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分析要先明确“道德是做好学问的前提和基础” ,然后结合安作璋的学业追求、工作成就等方面进行论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幸存者梁小萍这是一场残酷的战斗。埃布尔躺在横七竖八的尸体堆里,他还有一丝微弱的喘息,也有知觉,但他动不了。他没有睁开眼睛,他在努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神经来感知环境。确认周围没有异常动静,他睁开了眼睛,天空灰蒙蒙的,看不出是什么时辰,空气中夹杂着浓烈的血腥和火药的味道。埃布尔不知道战斗是什么时候结束的,他只记得他们部队坚守阵地

23、三天三夜,一个团的兵力最后只剩下一个排。而且从对方部队的火力可以判断出对方的兵力也很薄弱了,对方的援军还没到来的黎明时分,是他们最后也是唯一的突围机会。就在突围时,一个炮弹在埃布尔身边不远处爆炸,他失去了知觉。这会儿他醒了,先看看身边的尸体,没有看到自己熟悉的战友,他想也许战友都顺利突围了。他也没有看到对方部队的活人,也许对方还没来得及打扫战场,或者说已经打扫过战场了,而他漏网了。埃布尔心里突然有点儿庆幸,在确定暂时安全后,他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他发现自己没有致命伤,只是伤到皮肉,也许是炮弹强大的爆破力震晕了他,突围时没人注意到他其实只是受伤晕了,并没有死。他坚信如果战友知道他还活着,一定不会

24、抛弃他。埃布尔挪动一下四肢,似乎还可以动,于是他准备挪到一个相对安全一点儿的地方。这时突然传来了说话声,他赶紧闭上眼睛一动不动,大脑仔细辨认着声音和方位,原来是对方部队的士兵在打扫战场。他顿时又是一阵绝望,双手下意识地在身边摸索,还好,还有一个手榴弹。他想就算死也要多拉几个垫背的。埃布尔没有选择,因为他是一位有信仰的军人,他从没想过当俘虏。一个士兵晃悠悠地端着枪朝埃布尔这个方向走来,边走边用刺刀拨弄地上的尸体。埃布尔眯着眼睛,用眼角的余光观察:这是一个年轻的士兵,估计和自己差不多大。他不禁有点儿惋惜,两个年轻的生命即将消失。这一线惋惜只是一个闪念,在埃布尔的脑子里一晃而过,他的手还是逐渐握紧了

25、手榴弹,小拇指慢慢伸进了手榴弹尾部的拉环。士兵走到埃布尔的身边,用刺刀拨拉着他的身体,刀尖划过他的面颊,突然停留在他的胸口,埃布尔睁开眼睛,紧握手榴弹的那只手微颤而坚定地举过身体。他双目怒瞪着士兵,士兵显然也被这一突发状况吓着了。他们彼此对视着,埃布尔的心脏感觉到刺刀刀尖的锋利,他的小拇指仍旧紧勾手榴弹的拉环。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个声音:“还有活的吗?”士兵看着埃布尔,略一停顿,面无表情地说:“没有。 ”远处的声音发出一声号令:“撤!”士兵回话时一直看着埃布尔,然后把刺刀缓缓从他的胸口拿开,转身走了。埃布尔的手紧紧握着手榴弹,小拇指绷紧了手榴弹的拉环,直到阵地上又是空无人声。战争结束了。对方部队

26、宣称,这场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全歼敌军一个团。这一个团说的就是埃布尔所在的部队。可是埃布尔还活着。当然这个消息也是埃布尔很久以后才听说的,不过没多久埃布尔就知道自己的战友在那场战斗中全部阵亡,他是唯一的幸存者。可是他却没有向组织说过他生还的这一段经历,一辈子也没说。后来,埃布尔渐渐淡忘了这件事。再后来,埃布尔又常常想起这件事,而且越来越清晰。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能活着就是奇迹。埃布尔当时没有想到活。他是军人,一个刚强的军人,他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与敌人同归于尽。可是当他听到敌军打扫战场的士兵,面对活着的他却说没有人活着时,他犹豫了。埃布尔不知道那个士兵会不会像他一样活到老,可以安逸地

27、坐在家乡的老榕树下,喝着自己酿造的红葡萄酒,慢慢欣赏夕阳的落幕,但是他真心希望那个士兵还活着。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 第 段的环境描写有效补充了故事情节,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说明战斗的惨烈,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为下面故事的发展作铺垫。B. 本文采用了上帝视角,运用大量侧面描写,写出了主人公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存活的庆幸,临敌的绝望,赴死的决绝,和平后的祈祷。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幸存”的可贵。C. 打扫战场的士兵发现了埃布尔,先是一怔,被怒目圆瞪的埃布尔吓到,接着看到埃布尔钩着手榴弹,意识到情势于他们双方都不利,因而选择了明

28、哲保身。D. 面对生死抉择,埃布尔没有选择马上拉响手榴弹,他的犹豫给了自己一个生存机会,也给了对方一个生存机会,他们都是战争的“幸存者” 。E. 本文虽属于战争题材小说,但作家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而是另辟蹊径,把笔触固定在激战之后清理战场的截面,用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构思巧妙。8试简要分析埃布尔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9文章到第自然段即可自然结尾,作家又补充了后两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 BC8 勇敢、刚强。他和战友们一直坚守阵地三天三夜,奋力突围;发现敌军清扫战场时想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机警、临危不乱。他被炮弹震昏后醒来做的第一件事是观察环境,寻找逃生的机会;被清

29、扫战场的敌人发现后,他没有慌乱,而是镇定地做出抉择。有信仰、懂感恩。他在战场上从没想过做俘虏,被发现后也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战争结束后,晚年的埃布尔真心祝福敌军那个打扫战场的士兵,希望他也活着到老。9 从情节上来看,结尾点出了小说关键的环节埃布尔在战后和平时期的所思所7感,这是故事情节的合理延续,使得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满、流畅。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两个人物都是战争的幸存者。战后生活的宁静美好也是平凡人生的共同追求,这使得人物形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个体,而是代表了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的心灵,具有典型性。从主旨上来看,表现了对美好人性的追求与向往,更使读者意识到生命高于一切;体会到国家安宁、生活幸

30、福的来之不易;使文章意蕴厚重,言近而旨远。从语言上来说,这一情节设置将战争的残酷与战后的诗意放在一起对比映衬,具有抒情性和美感。【解析】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 项,心理描写属于正面描写。C 项, “意识到”不准确,根据原文,只是一种推测;“明哲保身”是指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多指怕连累自己而回避斗争的处世态度,对内容解释不恰切。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结合小说中的对人物的描写来考虑,如人物的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作者的评价等。本题可以通过文中的埃布尔在战场上道德表现,概括其勇敢、刚强、机警、临危不乱、

31、 有信仰的形象。通过埃布尔在战后的真心祝福,表现其懂感恩的一面。点睛: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比如本题分析埃布尔的形象特点,主要从其在战场上的表现及战后的回忆与感恩来分析他这个形象特点。9 试题分析:分析小说最后两段补写的作用,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及小说的主旨等角度去考虑。如本题从情节上来看,结尾点出了小说关键的环节埃布尔在战后和平时期的所思所感,这是

32、故事情节的合理延续,使得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满、流畅;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战后生活的宁静美好也是平凡人生的共同追求,这使得人物形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个体,而是代表了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的心灵,具有典型性;从主旨上来看,表现了对美好人性的追求与向往,体会到国家安宁、生活幸福的来之不易,使文章意蕴厚重;从环境上来说,这一情节设置将战争的残酷与战后的诗意放在一起对比映衬,具有生活的美感。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唐临,京兆长安人。武德初,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 ”令因请假,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

33、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临因是知名。累转黄门侍郎,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童自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 ”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昔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畴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

34、实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 ”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永 徽 元 年 为 御 史 大 夫 明 年 华 州 刺 史 萧 龄 之 以 前 任 广 州 都 督 赃 事 发 制 付 群 官 集 议 及 议 奏 帝 怒 令 于 朝 堂 处 置临奏曰:臣闻国家大典,在于赏刑,古先圣王,惟刑是恤。天下太平,应用尧、舜之典。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非是憎恶前人,止欲自为身计。以龄之受委大藩,赃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余辜。然既遣详议,终须近法。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高宗从其奏,龄之竟得流于岭外。显庆四年,临坐事贬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35、。(旧唐书唐临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B.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C.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D.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吊丧指至丧家祭奠死者。唐代

36、吊唁者多着白服,死者亲属则须着五服,五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期功。B.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指太子所居之宫,此处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C. 岭外泛指南方五岭以南地区,又名岭南、岭表,岭外地区的经济、文化远远不及中原地区,被称为“蛮夷之地” 。D. 刺史是官职名,汉始置。 “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 “史”为“御史”之意。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唐临体恤民情,仁德爱人。他任万泉县丞时,让一些囚犯暂时回家春耕,这些囚犯感激其宽容体恤,果然全都按约定时间回到狱中。B. 唐临生活俭朴,

37、宽以待人。他虽在朝为官,家财丰厚,但生活节俭,不建第宅,并且十分宽谅下人,家仆几次出错他都宽厚处之。C. 唐临执法公正,明于断狱。任主管刑法的大理卿时,执法宽严适度,他判处案件,使罪犯心服而无怨,得到高宗皇帝的赞赏。D. 唐临刚正不阿,敢于谏言。在萧龄之量刑之事上,皇帝因看到群臣的奏议而要对萧龄之处以重刑,唐临直言奏告,使萧龄之被依法判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2)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答案】10 D11 A12 B13 ( 1)县里有十多个轻罪的犯人,正赶上春末下了及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

38、放出这些囚犯(归家抢种) ,县令不允许。 (“轻囚” “会” “白” )(2)近来有关部门多推行严酷之法,按功行赏升职一味(一定要)刻薄,定罪又务求重判。 (“比来” “叙勋” “论罪” )【解析】910 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本题可以按照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如:名词“永徽元年(年号) 、御史大夫、华州刺史、 广州都督(官职) 、萧龄之(人名) ”,动词“为、制付、 议奏”等。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A 项,五服 分别

39、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点睛:文学常识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家、称号、官职、历法等知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如本题要先了解“五服”的相关知识,再与选项进行比较。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中,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B 项, “家财丰厚”错误, “俭薄”为不宽裕之意。13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40、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第一句关键点:“轻囚” “会” “白” ;第二句关键点:“比来” “叙勋” “论罪”等。参考译文:唐临,是京都长安人,武德年初,外任万泉县丞。县里有十多个轻罪的犯人,正赶上春末适时降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这些囚犯(归家抢种) ,县令不允许。唐临说:“明公如有所疑虑,我请求独自承担罪责。 ”县令于是请唐临暂时代理县令一职,唐临召集这些囚犯并放他们归家耕种,并和他们约定,命令他们按时返回监狱。囚犯们都很感激唐临的恩惠和宽大,到了约定的时间全都回狱,唐临因此而知名。多次转任黄门侍郎,唐临家不富裕但他清心寡欲,既不大兴土木

41、建宅第,服装和起用也都简单朴素,待人接物非常宽厚。曾经要去吊丧,叫家僮归家取白衫,家僮误将其他衣服拿来,害怕而不敢送上。唐临察觉,派人叫来家僮对他说:“今天天气反常,不适合哀哭,先前让你取的白衫,现在暂时不用拿了。 ”又曾经让人煮药而那人没按煮药程序煎(出了错) ,他暗中知道原委,对煮药人说:“天气阴暗不宜服药,应该马上倒掉。 ”最终没有对外宣称煮药者的过失,其性情宽恕达到了如此的地步。高宗登帝位,唐临被任命检校吏部侍郎。这一年,他又升迁大理卿。高宗曾问在狱的囚犯数目,唐临答复时符合旨意,高宗很高兴,对他说:“朕过去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卿就侍奉我,现在朕继承帝位,卿又在我身边任官职,因为过去我

42、就很信任你,所以才授给你这一重任。然而治国的关键,在于刑法,刑法过于严酷则百姓受到残害,刑法过于宽松就容易控制不住犯罪,务必要宽严适中,符合朕的心意。 ”高宗曾经亲自复查 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前任大理卿裁断的犯人有叫冤的,唯独唐临负责断的案无人叫冤。高宗感到奇怪就问囚犯是什么原故,囚犯说:“自己确实犯了罪,唐临的裁断,并不冤枉滥用刑,所以断绝了喊冤的念头。 ”高宗叹息良久说:“治理狱案的人不应该如此吗!”永徽元年,唐临为御史大夫。第二年,华州刺史萧龄之因先前任广州都督时的贪赃之事被揭发,高宗命令交付群官共同议罪。等将议定结果上奏,高宗很生气,命令当即在朝堂上处死萧龄之。唐临上奏道:臣知道国家大典

43、,在于赏罚上,古代的圣王,以怜悯之心对待刑罚。天下太平,应当用尧、舜的法典。近来有关部门多推行严酷之法,按功行赏升职很是刻薄,定罪又务求重判。他们不是憎恨前人,只是想为自身打算。因为萧龄之受任大州,贪赃之罪声名狼藉,根据所犯罪行,死有余辜。然而既然要群臣详议其罪,终要依法处理。今既然已同意议法,却仍旧施加重刑,这是与尧、舜的主张相违背的,不可以为万代的法则。高宗听从他的意见,萧龄之最终得以流放岭外。显庆四年,唐临因事获罪贬为潮州刺史。死于任上,享年六十岁。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罢郡归洛阳寄友人刘禹锡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不见蜘蛛集 ,频为佝偻欺。

44、颖微囊未出,寒甚谷 难吹。濩落 唯心在,平生有己知。商歌 夜深后,听者竟为谁?注蜘蛛集:古有“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之说。谷:指谷风,即东风。濩落:零落,无聊失意。商歌:春秋时宁戚想向齐桓公谋求官职,在齐桓公路经的地方“击牛角而疾商歌” ,引起齐桓公的注意,后成就大业。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面对故吏云散、门庭冷落之状,诗人以一“闲”字消解凄凉之意,并在静室中以佛修心。B. “不见”体现对喜事难逢的自嘲, “频为”则写出诗人即使被老叟欺侮亦不争,棱角已无。C. “颖微囊未出”句用毛遂典故,表面上是才疏学浅的自卑之态,实则暗含怀才不遇的幽愤。D. “濩落”含沦落失意

45、之悲, “唯心在”与“有己知”相辉映,写出困顿中不改初心的坚定。E. 末二句写诗人深夜发商歌,于寂寥之中吐惆怅之情,于逆境之中倾用世之意,情韵悠远。15如何理解“寒甚谷难吹”的含意?哪些因素促成了诗人的这种感受?请简要分析。【答案】14 AB15 “寒甚谷难吹”表面上是说东风难以吹走寒意,实际上是在形容内心难以排遣的悲凉。长期遭贬,寂寞独处,年老体衰,才不得赏,志不得逞,共同凝成了诗人的悲凉心境。【解析】14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A 项, “以一闲字消解凄凉之意,并在静室中以佛修心 ”错;B 项,“写出诗人即使被老叟欺侮亦不争,棱角已无”错。点睛:

46、这是诗词 5 选 2 的题目,这类题型在诗词鉴赏中已经比较常见,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AC 项考查诗的技巧,BDE 项考查诗的思想情感。15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寒甚谷难吹 ”的含意:寒意太浓,东风难以将其吹走,流露出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悲凉。然后再分析促成诗人的这种感受的因素,这要结合此诗的写作背景及诗的内容具体分析,如本诗首联“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以及“寒甚”“濩落”“ 商歌”等词可知诗人长期遭贬,寂寞独处,年老体衰,才不得赏,志不得逞,共同凝成了诗人的悲凉心境。四、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