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 19、草船借箭 第 2 课时备课时间主备老师:王谋兵 组长(核查): 上课时间知识技能:学习本课生字,会写妒、忌、曹、督等生字和词语。过程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知诸葛亮借箭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重 点 读懂课文,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难 点 认知诸葛亮借箭胜利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快乐元素渗透点 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美育渗透点 通过该故事的启发,知道遇到难题要想办法解决。教具准备 课件( ) 展示台( ) 小黑板( ) 其他:导 学 流 程一、导入:上节
2、课,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知道了诸葛亮用怎样巧妙的方式来“造出”了十万支箭。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回忆神机妙算的意思: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推测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在本文,诸葛亮的什么计策是巧妙地?那些机智是惊人的?(回忆课文内容)二、出示目标:研读本文相互照应的特点,体会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体会诸葛亮的计谋的“神妙”所在。1、教师布置任务:本文写作上很有特点,那就是我们读文章的时候,一边读一边会产生一些疑惑,一直读下去,疑惑解开,一直读到事情做完,疑惑才全部解开。请同学们读课文,用笔勾画出那些让我们疑惑的地方,表上序号,再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出疑惑解开了的地方,标上上
3、同样的序号,看看我们能够找出多少这样的地方。2、学生自己读书,做对应性勾画。3、学生相互交流。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不采用)(学生自主读书,感受文章伏笔照应的地方,初步感受伏笔照应) 。三、合作交流:1、周瑜要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答应,并且说只要三天,还立了军令状学 流 程思考:为什么答应人们都做不了的事情?而且立了军令状?能完成吗?为诸葛亮担忧) ,结果:草船借箭,借来了十万多支。2、诸葛亮不用造箭的材料,只要船只、草把、军士,能够造箭吗?(莫名其妙)去“草船借箭”才明白。3、鲁肃是周瑜的人,诸葛亮不让鲁肃告诉周瑜准备船只草把军士的事情。(万一告诉了怎么办?)鲁肃果然“没提” 。4
4、、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白天,都没动静。诸葛亮不用做准备(因为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他要草船借箭) 。到了出发才明白,诸葛亮要等大雾。5、到曹营阵前擂鼓呐喊, (曹兵出来怎么办才二十条船,六百军士啊,鲁肃替我们提出了担忧) ,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出来, (真的吗?)曹操果然没出来,只是射箭。6、讨论,认识诸葛亮对所有事情都“胸有成竹”:(知道周瑜的害人之心;知曹操、知天文;知鲁肃。 )7、认识对比写法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文中的人物是为对比衬托突出诸葛亮的神奇啊!8、研究开头结尾的特点:首尾照应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文章开头写了周瑜,结尾又写了周瑜。我们看结尾: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结合全文来思考,这一叹,叹出了周瑜当时怎样的情感态度?佩服、恼怒、心有不甘、无可奈何!四、布置拓展阅读:本次诸葛亮给了要加害诸葛亮的周瑜不小的教训,此后的教训还多着呢。 三国演义中,有著名的情节“诸葛亮三气周瑜” ,怎么气的?气到什么程度?请同学们去读三国演义,找到有关章节,一睹为快!板书设计19 草船借箭诸葛亮“神机妙算”知人心。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