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三部分第三章第2节 人物传记阅读(人教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93451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三部分第三章第2节 人物传记阅读(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三部分第三章第2节 人物传记阅读(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三部分第三章第2节 人物传记阅读(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三部分第三章第2节 人物传记阅读(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三部分第三章第2节 人物传记阅读(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题测训:第三部分第三章第 2 节 人物传记阅读(人教版)一级测试1(2012福州三中高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星斗其人蔡元培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善,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出清朗和睿智。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 “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 。他对西方理性精神的执著追求和对中国读书人刻意修身养性传统的诚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元素。蔡元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用“无所不容”来说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在主政北大

2、期间,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又选贤任能地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在社会活动中,蔡元培恬淡为怀,胸襟阔达。 “五四”前夕,他与林纾论战。林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新文化,诋毁北京大学和蔡本人,而蔡在答复林的公开信中,却是平情论理。两相比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围绕石头记索隐 ,蔡元培曾与胡适展开学术争论,这是一场“君子之争” ,但年轻气盛的胡适对包括蔡著石头记索隐在内的旧红学放言贬损,谓为“猜笨谜” “大笨伯” ,词气颇为尖刻。蔡不同意胡适的观点,撰文反驳,但仅仅申述己意,未尝有为此作气之意。蔡元培作为晚清翰林,在书法方面却不甚讲求,这使得一些学界后辈疑惑不解。在北京大学的一次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几

3、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你的字写得这么蹩脚,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此话出口,席间同人颇感此举未免太使蔡校长难堪。岂料,蔡不以为忤,反而笑答道:“因为那年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少年时刚巧学过黄体,所以能中试。 ”本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竟在不经意的舒言缓语中化解了,蔡的性格和涵养于此可见一斑。出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脱的气质和博爱的胸怀,是不易做到的。大概因为这平易恬淡,蔡元培作为“好好先生”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被放大了。有人以为他接物待人“太滥” ,有人觉得他临事无可无不可,有人甚至说他参政理事易受别人影响和操纵等等。但是,蔡元培“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 。这一特点较集中地

4、表现于他主持北京大学那一时期。北京大学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当时社会上守旧势力与军阀政客集团联手,诋毁北大和蔡的办学方向,一时间“黑云压城” 。曾经为蔡改革北大出谋划策的汤尔和等人转而力劝他解聘陈独秀、制约胡适,以缓和外界压力。蔡长时间沉默着,听着汤等人的劝解,最后他站起来决然说道:“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他后来发表洪水与猛兽一文痛斥军阀,再次表现了“临大节凛然不可犯”的风骨。 “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倘没有蔡元培的如此“担当” ,恐怕早为守旧势力摧垮也未可知。有人概论他的这种性格为“内和外介,守正不阿” ,确是颇为切合的。无论是从事教育还是参

5、与政治,蔡元培始终不失书生本色。人们注意到,蔡一生中的辞职次数非常之多,其中引动社会反响的“辞职事件”就有数起。他抱着“合则留,不合则引去”的自由信条,合与不合的尺度是他所信守的价值观,至于高官厚禄则并不足惜。每次辞职后,他便重操旧业,以老学生身份向欧洲的大学注册入学,进行自己心爱的学术研究。他自述的“一生难进易退,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 ,正是其书生本色的最好体现。在蔡元培看来,学人参政,应力谋为公众做事,而不可以权谋私。他鄙薄那些利欲熏心的官吏,虽曾置身官场,却清廉奉公,洁身自好。每当见到那些做大官的人购田置产常不胜叹息,以为与其留给子孙金钱华屋良田,莫如策励晚辈求得真才实学,在人世间有

6、所作为。本此观念,他一生两袖清风,生活俭朴,直至晚年仍赁屋居住,以至引来他的学生和朋友“赠屋祝寿”的那段佳话。为了他认定的人生价值,蔡几十年如一日,毫不苟且。蔡元培的人格修养在其一生的主要社会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和表现出来,构成其复杂文化品性的最为基本的部分。(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突破了传统传记的写法,从表情、举止、语调、事迹、精神诸多方面生动地刻画出大教育家蔡元培的形象。B中国传统修身养性的思想与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蔡元培,造就了他的学者风度、君子雅量和恬淡平易的性格特点。C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借酒发问,当众使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难堪

7、,蔡元培巧用心思,机智作答,化解了尴尬场面。D蔡元培临事时常常无可无不可,又在关键时敢于担当;既兼有东西方文化之长,又在书法方面只学黄体,这些体现出蔡元培复杂的文化品格。E本文通过对蔡元培相关事迹的叙述,表现了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平易恬淡、心胸豁达、不畏强权、廉洁自律、坚持操守的崇高品格。答案:BE(2)蔡元培“书生本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答:_答案:坚守个人价值观,对高官厚禄毫不在意。本性更愿研究学术,不愿为官行政。清廉奉公,洁身自好。(3)什么是“仁人君子的雅量” ,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在思想上兼容并包;在为人上恬淡为怀,胸襟阔达;在性格涵养上超脱、平易近人、博爱。2(20

8、12南平市高三毕业班适应性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勿忘契诃夫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俄国散文的普希金 ”伟大的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和戏剧家安东 契诃夫离开这个世纪已逾百年了。在那个他痛感“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的年代,死于肺结核的契诃夫,年仅 44 岁!他在逝世前赶写出的话剧樱桃园由他的夫人克尼碧尔首演于莫斯科,半年后契诃夫离开人世。现在还有人读契诃夫的小说吗?还有多少人能感受到这样一位有着独立思想、同情下层劳动人民、鞭挞黑暗专制制度、创作态度极为严肃的知识分子作家的价值?据说,如今的俄罗斯似乎已经不太有人提起契诃夫了。在中国,如果不是中学课本收进了他的经典作品变色龙 、 万

9、卡 、 套中人 ,还会有人去感受契诃夫对人民疾苦的强烈同情的炽热情感吗?普希金说过:“我的无法收买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 ,契诃夫也一样,他的声音其实是那个黑暗年代发出的最明亮的光芒。契诃夫出身于商人家庭,后来进入莫斯科大学医学院。他本可以成为一个举止优雅和收入丰厚的医生。但是他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从中学时代他就接受了民主主义的影响,从 20 岁起从事文学创作。他已不满足为最黑暗、最愚昧的农奴制俄国的人民诊疗肉体上的疾病。契诃夫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完全抛弃了商人之家的市侩气,自觉地将自己与人民联系在一起。他的名言是:“如果我是个文学家,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之中。 ”初登文坛的契诃夫也曾写过不少

10、幽默轻松的搞笑小品,但他最终抛弃了这种无聊的创作。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开始用文学抨击专制、剥削对下层劳动人民所带来的榨取、痛苦和磨难,并且在柔弱的人中,已闪烁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光芒。对最黑暗制度下的贫困群体,揭示他们的苦难和痛苦,应该是契诃夫小说的最伟大的成就,他的苦恼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他内心真正的把揭示人民的苦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难怪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宣称,她愿意将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换一篇契诃夫的苦恼!19 世纪末的俄国处于农奴制的黑暗年代,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往往麻木不仁,寻求精神麻醉( 第六病室),要么被颓唐的社会腐蚀成以赚钱为最高追求的吸血者 (约内奇),要么

11、竟与压迫人民的统治者同流合污成为帮凶(套中人 )。只有契诃夫在不倦的探索着知识分子自身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维系着知识分子良知的防线,同时用他那支犀利的笔剖析着伪知识分子的庸俗、伪善与丑恶。人类良知的火炬还会再像契诃夫手里那样高擎而熊熊燃烧吗?契诃夫的名言何等掷地有声:“文学家不是做糖果点心的,不是化妆美容的,也不是给人销愁解闷的;他是一个负有义务的人,他受自己的责任感和良心的约束。 ”垃圾文学、帮闲小品、无病呻吟的伪文化和洋奴艺术,甚至连西方社会也不屑一顾的腐朽艺术、颓废文化,在今天的商品消费文化时代泛滥成灾。这,难道不应该在纪念契诃夫的同时引起人们的反思吗?我们现在一些所谓媒体极力炒作的“文学

12、”之类离现实相差甚远,鲜有深刻的、真正能反映占我们人口大多数劳动人民生存境遇的现实主义作品问世。仅举一例,我国目前长篇小说年产竟达千余部,几乎相当于世界各国之总和,可真正的优秀作品能有几何?!呼吁大家和巨著出现,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是无济于事的。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契诃夫在痛苦的创作历程中,不会去与出版商讨论版税的比例;他在抨击专制社会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压榨和欺侮时,不会去想到炒作、包装和拉选票;他在以文学的方式关怀社会时,不会想到名车别墅、醇酒妇人,而仅仅是自觉履行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作家的良知。尽管契诃夫生前没有看到他所憎恶的社会制度的灭亡,但这并不妨碍他的理想与良知通

13、过其伟大的作品留传久远,影响着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们为社会的不断进步、美好而荜路蓝缕,这是一条艰难的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唯其如此,才更成为我们在今天重申勿忘契诃夫的意义所在。契诃夫墓前的芳草已萋萋百余年,但他的精神、人格和不朽的作品却将永远郁郁长青!(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如今俄罗斯已经不太有人提起契诃夫了,中国也没多少人谈到他了。象这样一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和戏剧家逐渐被人遗忘,实在可惜,因此,作者呼吁要“勿忘契诃夫” 。B契诃夫就学于莫斯科大学医学院,后不满足于从肉体上给人民治病,从 20 岁起就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这与中国作家鲁迅“弃医从文”的行为是一样的。C契

14、诃夫受中国伟大作家鲁迅的影响,在其作品柔弱的人中,闪烁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光芒。D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认为,莫泊桑的全部作品与契诃夫的苦恼这一篇作品的价值( 无论是内容还是价格 )是相等的。E在俄国处于农奴制的黑暗年代,契诃夫还在不倦地探索着知识分子自身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维系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防线,这种精神在今天商品消费文化泛滥成灾的时代,尤其值得我们学习。解析:选 BE。A.“勿忘契诃夫”是勿忘其精神,而非其身份;C.“契诃夫受鲁迅影响”错,时间倒置;D.“无论是内容还是价格 ”错。(2)为什么要“勿忘契诃夫”?答:_答案:要点:契诃夫的作品是农奴制黑暗时代发出的最明亮的光芒;契诃

15、夫完全抛弃了商人之家的市侩气,自觉地将自己与人联系在一起;在黑暗年代,契诃夫高举着人类良知的火炬,不倦地探索着知识分子自身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维系着知识分子良知的防线,同时用他那支犀利的笔剖析着伪知识分子的庸俗、伪善与丑恶;契诃夫的理想与良知可以影响着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们为社会的不断进步、美好而奋斗。(3)联系入编中小学的鲁迅作品,结合本文内容,试将契诃夫与鲁迅比较,找出其共同点。答:_答案:要点:生活时代:都是生活在黑暗年代(一为农奴制时代,一为国民党统治时期)。 学习生活经历:都是先学医,后从文。 作品内容:都是揭示劳动人民的苦难和痛苦,鞭挞黑暗制度,对阿 Q 式的人物都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

16、争”的态度。都维系着知识分子的良知,都用犀利的笔剖析着伪知识分子的庸俗、伪善与丑恶。二级测试1(2012泉州市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守望红领巾的狗李鸣生离开聚源中学 ,已是傍晚时分。走出校门不远,我忽然觉得身边像有什么动静,或者一种暗示,一扭头,发现在一间垮塌的民房前,趴着一只小黄狗。小黄狗瘦骨嶙峋,有气无力,过往行人,脚步匆匆,它却蜷缩在那里,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狗的面前,放着一个脸盆,脸盆空空如也,没有一点食物。看样子,小黄狗已经饿极了,大概好长时间没吃东西了!突然,我发现小黄狗的眼睛一直看着脸盆上空的方向,目不转睛,一动不动,像一个哨兵,在守望着什么?我顺着狗眼

17、的方向看去,小黄狗的前面,居然悬挂着一条红领巾,一条非常鲜艳的红领巾!尽管四周都是废墟,但红领巾独自飘挂其间,看上去竟像一面小旗!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这一“角” ,曾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孩子童年的第一个梦想,也是我的童年的第一个梦想。然而,此时此刻,我心中的“国旗”不是飘扬在天安门城楼上,而是静静地挂在废墟上;我心中最美的“花朵”不是绽放在春风里,而是摇摆在充满血腥气息的狗窝里。这是怎么回事呢?走访附近几个灾民后,我终于得知事情的真相。原来,地震前这儿住着一家三口,狗的小主人是个小女孩,今年 13 岁,前不久刚到聚源中学上学。地震这天,小女孩的爸爸妈妈死了,小女孩也埋在了学校,全家就剩下了这条狗。

18、一个姓罗的灾民告诉我说,他和这家人的关系不错,时常有些来往。这家人为了让孩子好好念书,专门在聚源中学附近租了这间小房子。小女孩念书很用功,成绩不错,但家里很穷,为了给家里省点电费,有时候晚上还在路灯下看书。地震的前一天,是这个小女孩的生日,小女孩长到 13 岁,从来没有吃过蛋糕,她爸爸妈妈就给她买了一块小蛋糕。小女孩见了蛋糕,非常高兴,刚用手指头挖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就对她妈妈说,妈妈,蛋糕真好吃,这是我 13 年来吃的第一块蛋糕,等我长大后,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我第一件事,就是给你和爸爸买一块大蛋糕!可第二天下午,就地震了!小女孩被一张课桌压在腰上,救出来时,开始还有点动静,后来就不行了,听

19、说死的时候,还在不停地叫着爸爸妈妈和她的小黄狗呢!但她爸爸妈妈全死了,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只有这条小黄狗。小黄狗后来跑到了聚源中学,但聚源中学当时人很多,很乱,都在忙着救人,见了狗,就往外赶。小黄狗过不去,只好躲在学校的操场边上,远远地望着躺在地上的小主人悄悄流泪。后来,小女孩的尸体被汽车拉走了,小黄狗就一直跟在汽车后面追儿时,我曾养过一条狗,也是像这样的一条小黄狗。有一天,父亲说,杀了吧,炖来吃!我问父亲,怎么杀?父亲说,把它吊起来,一会儿就完了。我照父亲的意思,把狗吊上房梁,很快,我就看见悬吊在半空中的狗,伸出舌头,满含泪水,乞求似地望着我。那一刻,我忘了父亲的话,不知不觉,一松手,狗便落

20、在了地上,然后一撒腿,跑了!但我万万没想到,一周后,狗居然又回来了!我哭了。10 年后,我当兵了。离家那天,狗一直跟在我的身后,把我送了很远很远,我又一次看到了狗的眼泪。从此,我爱上了狗。姓罗的灾民告诉我说,小主人走了之后,它从早到晚,就趴在那里,一直没走。而且每天都趴在那儿,守着那条红领巾,眼泪汪汪的,像守着一个宝贝似的。如果有人走到跟前,它马上就会站起来,用眼睛盯着你;要是有人碰一下红领巾,它就会大声狂叫,急了,还会扑过去咬人!地震后,大家都很忙,人都顾不上,哪顾得上狗!今天已经是第九天了,但它还一直呆在这里,守着那条红领巾,哪儿也不去听了灾民的话,我想起红领巾的主人聚源中学那位小女孩。小

21、女孩的红领巾为什么会遗失在这里?是当天上学过于匆忙,忘记戴了,还是刚刚洗净,准备迎接“六一”的到来?小黄狗为什么不走?是怕有人弄丢了红领巾,还是在等着小主人的归来?我蹲下去,恭恭敬敬地举起了手中的相机,望着镜头中守望着红领巾的小黄狗,和小黄狗守望着的红领巾,那一刻,我的眼睛潮湿了(选自震中在人心 ,有删改 )【注】 聚源中学:位于四川都江堰市,汶川地震发生时,该校有四五百名师生被埋废墟之中。(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地震后,小黄狗先是跑到学校寻找小主人,最后一直趴在民房前守护小主人的红领巾,不许任何人碰。B文章第段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小黄狗比作哨兵,形象地表现出小黄狗守

22、望红领巾时的专注。C红领巾曾是中国千千万万孩子的梦想,文章多次写到红领巾,主要目的在于突出小女孩对梦想的执着追求。D作者联想小时候父亲让他杀狗,自己却把狗放了的往事,通过父子对狗不同态度的对比,彰显人性的善恶。E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助地震中一只小黄狗守望红领巾的特写镜头,表现了“震中在人心”的主题。解析:选 CD。C.主要目的在于突出小黄狗的忠诚与地震的无情;D.“彰显人性的善恶”过度阐释。(2)文章第段写作者对“附近灾民”的走访,内容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交代小黄狗与小女孩的关系,让人明白小黄狗为谁守望,表现小黄狗与小女孩之间的深厚感情;写小女孩读书用功和节俭,震前过生日

23、一家的温馨,反衬地震的残酷无情,表达作者的深切同情。( 意思对即可)(3)“望着镜头中守望着红领巾的小黄狗,和小黄狗守望着的红领巾” ,作者为什么会流泪?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答:_答案:(示例) 从守望着红领巾的小黄狗身上,作者看到它对主人不离不弃的忠诚之心,深受感动;小黄狗守望的只是一条红领巾,镜头中再也看不到它的主人,这一幕让作者对小女孩一家的不幸遭遇充满同情与悲伤;同时让作者联想到地震中千千万万遭受灾难的家庭,悲上加悲,因而流泪。2(2012吉林省实验中学质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钱学森的遗产(节选)安 然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暗淡些

24、许。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在中国,很少有一位科学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专业成就,同时其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更鲜有一位科学家,如此广泛地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大多数人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认识了他教学楼的墙壁上总是悬挂着中外科学巨匠们的画像用以激励学生,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完美的科学家形象。在这个国家,对钱学森的尊重,几乎就象征着对知识、对科学的崇尚。导

25、弹、卫星、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学,钱学森的专业领域虽然并不直接关乎民生,但是,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却能够被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个爱国者、一名军人;是一种精神、一种骄傲。一个从美国人的软禁中挣脱出来返回祖国的科学英才,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当这个故事契合了中国人传统中的“家国情怀”和现实中的政治热情的时候,一个科学英雄就矗立起来了,早已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而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

26、”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1950 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 。在他回国之后, “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他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

27、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他开始审视中医, “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 ”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显然没有他“卫星上天”的成就那般令世人信服,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1958 年,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后来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

28、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山水城市” 。在他的倡议下,1993 年 2 月 27 日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 ,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中说, “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 21 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钱学森的“系统科学观”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于 1980 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

29、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1)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这些都是一个完美的科学家所应当具备的。B人们并没有像对“卫星上天 ”的成就那样信服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C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 ”是钱学森找到的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

30、,他进而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始了全面的解读。D钱学森认为山水城市应该是 21 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在钱学森的倡议下,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 。E本文作为一篇人物传记,不但介绍了“导弹之父”在航天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还重点介绍了钱学森在其他领域的突出贡献。解析:选 AC。本题综合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的能力。A 项, “这些都是一个完美的科学家所应当具备的”不恰当,根据原文第四段“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完美的科学家形象”可知,这是大家心目中的钱学森的外在形象。C 项,根据原文第九段 “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的

31、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可知, “是万能钥匙”不恰当。(2)本文题目是“钱学森的遗产” ,钱学森给后人留下了哪些丰厚的遗产?请分条陈述。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文章从航天事业、工程控制论、系统科学、中医、 “山水城市”及其他领域等不同角度陈述“钱学森的遗产” 。文中的“遗产”指科学的、精神的、文化的遗产,要准确解读题意,简析文章层次,然后归纳内容要点,分条作答。答案: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使他的祖国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发展成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的国家;创建的“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

32、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对中医理论有研究;对建筑与城市有研究,提出“山水城市”的设想;他的“系统科学观”常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3)本文是按怎样的篇章结构进行写作的?文章的第二段有什么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文章首段总括下文,末段总结全文,中间从不同角度介绍钱学森在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和贡献。第二段承接首段内容,又总括下文对钱学森成就的介绍。第二问的“作用”要从结构、内容两个方面分析作答;内容方面的作用,还要答出对下文内容要点的概括。答案:本文是

33、按照“总分总”的篇章结构进行写作的。a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钱学森成就的介绍;b 内容上总括后面的内容,作者正是从钱学森卓越的专业成就、与国家民族的密切联系和涉猎的其他广泛领域三方面介绍钱学森的成就的。(4)“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 ”“钱学森”诠释了怎样的科学家的内涵?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答: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应从钱学森作为一个科学家所取得的专业成就及其他成果、对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贡献、人品和追求、对后人的影响等方面阐释其所诠释的“科学家的内涵”

34、 。注意结合“钱学森的遗产”的含义解读“科学家的内涵” ;注意从不同角度概括并分条作答。答案:在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能取得卓越的专业成就;得到人们尊重和爱戴;将个人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位科学家还要广泛地涉猎广泛的领域;身后给世人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结合以上几点写出自己的认识即可)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郁达夫在南洋1938 年 12 月,郁达夫失望地离开了他曾为之倾注满腔热情的祖国。丰庆轮在台湾海峡航行一夜之后,于 19 日抵达厦门,在离厦门市半里许的海面停留一天。当时的厦门,已被日军侵占。此时此刻,更使郁达夫忧虑的, “是敌人政治手腕的运用,和我们中国

35、的一般悲观主义者的得势” 。他以为“日本人之所以敢欺凌杀戮我的最大原因,就在各高官大吏的自私心太厉害,只顾着自己的敲诈老百姓,不顾到国家民族的百年大计之故” 。这些都是他对抗战以来国内政情的感触,也可说是临别祖国的忠言。南洋的惊涛骇浪,激起了郁达夫的滚滚思潮。他急于向海外侨胞报告自己在国内各战场和浙闽前线奔走的见闻,曾不顾风浪的颠簸,于二十三日在船上写出岁朝新语 。他坚信说:“中国决不会亡,抗战到底,一定胜利。 ”这是一篇振奋人心的报告文学。郁达夫到达新加坡之后,曾写出大批激励抗战和坚定抗战必胜信念的政论。他在新加坡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便是政论估敌 ,刊于 1939 年元旦星洲日报 。文中不仅揭

36、露了日军的强暴行径和侵略野心,更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分析抗战形势,表达自己对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必成必胜的信念” ,要求广大侨胞支持抗日救亡的决策。以后,在他所编的各种副刊上,又不断发表政评,痛斥汪精卫“上伪京去组成了出卖党国、出卖民族子孙的伪府” ,号召同胞“要踏着先烈的血迹,加强抗战的决心” 。指出:“楚虽三户,足以亡秦,众只一旅,卒难兴夏。我们只教万众一心,坚持到底,最后胜利,自然指日可待。 ”从1939 年到 1941 年的三年时间内,他在新加坡所发表的有关抗战的政论时评,共达一百多篇,是研究他后期思想和写作特点的重要材料。都达夫还经常利用他的副刊园地,沟通国内和新马的文化联系,通过“五

37、四”新文学和抗战文艺的介绍来开拓马华( 马来西亚华人) 文艺。如在他所编的 展望副刊上,不时介绍国内文化界的来函来稿和活动情况,遇有国内较好的抗战文艺作品立即转载,对一些宣传抗日和筹备经费的演出、画展等,都竭力推荐与鼓励。1939 年 10 月,当鲁迅逝世三周年时,他在晨星副刊上组织了纪念鲁迅专刊 ,亲自撰写纪念和回忆鲁迅的文章,发表演讲,介绍对恶势力“死不妥协”和“韧性战斗”的精神。为了繁荣和活跃马华文艺创作,郁达夫于 1941 年 7 月,和总汇新报联合发起马来西亚的一日的创作活动,要求马来西亚各地的文艺爱好者,不分阶层与职业,不分性别,把他们在 8 月 15 日这一天各人认为最有意义的思

38、想、行动,以及环境、观察等,写出来投寄两报。接着又进一步倡议马来西亚各报馆和文化机关,都来集稿和刊登。这一活动的开展,受到各方人士热烈欢迎与大力支持,投稿者非常踊跃,其中较好的作品,都在晨星副刊和文汇副刊中陆续刊出。原有编印单行本的计划,后因太平洋战争发生而没有实现。郁达夫对马华文学青年,十分关怀,常指导他们读书、写作,勉励他们大胆创作,甚至对他们的工作、生活都给予热情帮助,使这些青年受到极大的鼓舞。如他发现擅长写新诗和散文的冯蕉衣后,就不厌其烦地多次当面指导和为他改稿;大力推荐青年作者温梓川的短篇小说集美丽的慌 ,称赞温梓川“可以成为马来西亚社会的忠实纪录者” , “有希望的一位南岛的作者”

39、 。郁达夫在新加坡的三年间,除了促使马华文艺呈现一派蓬勃景象外,对推动马华文艺的发展,也作出了不少贡献。(1)下列对本传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写郁达夫在南洋从事文学和抗日活动中多方面的大大小小的事,使我们从中看出了他的伟大之处。B郁达夫痛斥汪精卫“上伪京去组成了出卖党国、出卖民族子孙的伪府” ,是对敌人运用政治手腕的回应。C “楚虽三户,足以亡秦,众只一旅,卒能兴夏” ,这里暗含对中国懦弱无能的统治者不抱大希望的意思。D 岁朝新语这样的报告文学,对那些抗战胜利抱有悲观主义情绪的人应该起到振奋精神作用的。E郁达夫针对文学青年的思想状态,亲自撰写文章,介绍鲁迅对恶势力“死不妥协”

40、和“韧性战斗”的精神。解析:选 AD。B 项, “是对敌人运用政治手段的回应”错;C 项并未蕴涵那个意思;E 项,原文中看不出是“针对文学青年的思想状态” 。(2)郁达夫在南洋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哪些贡献?请概括说明。答:_答案:写出大批激励抗日和坚定抗战必胜信念的政论。沟通国内和新马的文化联系、开拓马华文艺。利用副刊来介绍抗战文艺,转载国内抗战文艺作品,推荐、鼓励宣传抗日和筹备经费的演出、画展等。(3)在培育马来西亚文学青年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采取的措施有:指导文学青年读书、写作。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对他们的工作、生活都给予热情的帮助。起到的作用:使文学青年受到极大的鼓舞。

41、促使马华文艺呈现一派蓬勃景象。推动马华文艺的发展。(4)从这部分传记来看,传主既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活动,也有作为一个抗日战士的活动,这两者为什么能够很好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活动和作为一个抗日战士的活动,作者能够很好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是因为二者的目的相同,作者的动力都来自传主的爱国热情。传主作为文学家的活动,如“利用他的副刊园地,沟通国内和新马的文化联系,通过五四新文学和抗战文艺的介绍来开拓马华文艺” ,是为了使祖国的文化在祖国转入战乱时在异国他乡得到发展。这些活动都出自他的爱国热情。他作为抗日战士的活动,如他发表言论,在文中“不仅揭露了日军的

42、强暴行径和侵略野心,更从政治军事各方面分析抗战形势,表达自己对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必成必胜的信念 ,要求广大侨胞支持抗日救亡的决策” ,更是源于他对祖国的关心和热爱。(这道题没有太大的发挥余地,只要结合文本内容,理由充分即可)三级测试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马裕藻:被人忽略的那面张 伟马裕藻(18781945)字幼渔,浙江宁波人,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曾任教北京大学国文系。这位北京大学国文系主任,被戏称为“好好先生” ,并非没有道理。在朋友眼里,马裕藻性格平和,对人甚是谦恭,即便是熟识的人,也总是称某某先生。他喜欢与旧友聊天,可偏偏自己又不善言谈,因此多数时候,都是他在一旁点头微笑。当时的国文系学生,对马裕藻既无惧意,也无敬意。因为马主任虽然在音韵学和文字学上造诣不浅,但无论在学术还是行事方面,都不见突出,讲起课来,口才也不见佳, “平庸沉闷,使人思睡” 。他甚至会不经意透露一些关于自己妻子贤惠的故事,以至有一次上课,学生揶揄他:“这一次还请老师给我们讲讲内人的事情吧。 ”结果,学生们给这个宽厚长者下了个尖刻的评语:“糊涂” 。他却依然以他的好脾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