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婚嫁习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一则荆楚俗语。荆楚的婚俗礼仪,总体上来说是沿习先秦时代婚嫁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六礼古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从关雎在湖北婚嫁仪式歌里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管窥荆楚婚俗礼仪的流变。 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是上古婚礼中“庙见”仪式上司仪所弦诵的一首赞词。它描述的是,在婿家祖庙里,一对新婚夫妻对列祖列宗,用荇菜作为新娘对祖宗的贡献,以取得祖灵们对她在家族在身份的认可。近来有学者考证, 关雎的原产地就在楚地荆州。荆楚称结婚为红喜事,婚嫁时请歌班子贺喜广为流行。担当仪式司仪之职的往往是本地歌师傅。 “加冠礼”唱道:“关关雎
2、鸠在两旁,在河之洲陪新郎,窈窕淑女容颜好,君子好逑为新郎。 ”一、湖北各地特色婚俗礼仪将加冠礼(成人礼)与婚礼合二为一进行,是荆楚婚俗礼仪独有的特色。如松滋县一带,男家在婚礼前一日,设酒宴二席,其一择亲友家少者九人,合子为十,曰“陪十弟兄” ,这是“加冠礼”的前奏,象征其子成人,是日男家命字,视以敛钱为“盒子匾” ,鼓乐导送,由舅爷前来主持,登堂“贺号” 。荆楚婚俗中还有避凶求吉的习俗。如喜床上铺的稻草要顺着铺平,象征小两口今后的日子过得顺当平安,忌横着放,因“横”有蛮不讲理之嫌,将导致小两口不和睦。新媳妇进门,婆婆要用盘端枣子、花生给她吃,以求早生贵子,且望生要花着生(谓之“花胎”),即要有
3、儿有女,能有五男二女为佳,民间谓此是“五男二女七宝座” 。从先秦时代开始,就约定俗成一套男女结合的“文礼” ,经历代统治者倡导,在今天荆沙民间,已繁衍成二、三十多道程序。江陵农村婚俗礼仪的全过程是:发八字、定庚、求肯、过门、选期、报期、歇嫁、陪礼、过礼、陪十兄弟、陪十姊妹、辞父母、哭嫁、发亲、拦车马、接升、交亲、拜堂、闹房、喝“纠脑壳茶” 、回门。松滋农村一些地方的婚俗礼仪更为繁缛,其全过程为:订盟、过礼、求喜、报期、娶亲、陪十姊妹、开脸、哭嫁、辞堂、发亲、发号(挂匾) 、拦车马、治煞、迎嫁妆、拜堂、传茶、喝交杯酒、入洞房、铺床、坐床、陪新郎、陪十兄弟、陪新娘、陪上亲、陪媒、谢媒、示箱、穿鞋、
4、下厨、回门。这些婚礼仪式,经千百年传媒、至今仍在荆沙一些地方流行。二、湖北中式传统结婚仪式1.取吉日拣日结婚,择日是将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推出最吉利的日子。通常是指为“注册”及“接新娘”等仪式择吉日举行。若这些仪式不在同日进行,多以接新娘、过门当日为准。2. 过大礼订亲最隆重之仪式,约在婚礼十五至二十天前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时至今日,由于这种传统婚嫁礼仪繁琐需时,甚少会采用全套“三书六礼”仪式,多化繁为简,最广为重视的便是过大礼这一环。男方要过大礼,女方则要回礼。过大礼及回礼的物品有以下这些。(1)礼金过大礼通常已决定了一吉祥的数目,存于利是封内,丰俭由人。回礼
5、一定要茶叶及生果。(2)礼饼(嫁女饼)过大礼需准备礼饼一担,由于现时加多了西饼,故无须一担(即四百个)之多。过礼时只须象征式带八个来便足够,代表心意。其中需准备龙凤礼饼两对,男女双方各一对。其它以唐饼及西饼代替,又或以利是代替。回礼则为男方礼物的一半或若干(可用利是代替) 。(3)海味过大礼分四式、六式或八式,通常每款分作两包,不论斤数,丰俭由人,但必须有发菜,其它包括: 瑶柱、鲍鱼、, 冬菇、鱿鱼、鱼翅、蚝豉、海参、虾米、鱼肚等,可以利是代替。回礼莲藕、芋头、石榴各一对。(4)三牲过大礼需鸡或鹅两对,两雄两雌(如父母不全,一对便足够) ,猪肉三至五斤起双飞(即一片相连开二) ,也可以利是代替
6、。回礼需双喜贺帷巾。(5)鱼过大礼需鱼一对,大鱼或鲮鱼,取其有腥(声)气。回礼需给女婿的西装、长裤(长命富贵)或衣料、皮带。(6)椰子过大礼需椰子两对,取其有爷有子,父亲健在用两对,否则一对即可。回礼需扁柏,利是,芋头,姜。(7)酒过大礼需酒两对,洋酒或米酒四支。回礼需银包(内有利是) 、鞋一对(同偕到老) 、袜两对、利是两封(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8)四京果过大礼为荔枝干、龙眼干、合桃干及连壳花生。回礼为聘金、茶、煎堆及大发松糕。(9)生果过大礼需生果,取其生生猛猛之意。回礼需有头生菜。(10)茶叶、芝麻因茶树不能移植,必要用种子种植,所以以茶叶做礼物,祝种植不移之子,暗寓女子坚忠
7、不渝,即喻为 “油麻茶礼” 。回礼大甘蔗。(11)帖盒过大礼需帖盒,俗称礼金盒,内有莲子、百合、青缕、扁柏、槟榔两对、芝麻、红豆、绿豆、红枣、合桃干、龙眼干,另有红豆绳、利是、聘金、饰金,以及龙凤烛一双及对联一幅。回礼需槟榔一个。3. 安床 床除主健康与婚姻相处融洽外,亦为平安地孕育后裔之工具,因此亦视为非常重要。男家除一张新床外,其它床上之一切用品,皆由女家作嫁妆送往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至适当位置。在婚礼之前,再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鸳鸯枕及百子帐等床上用品等铺在床上,并撤上各式喜果吉祥之物,如相思豆(红豆及绿豆) 、大吉一双、红枣、新鲜及干之百合及
8、莲子、桂圆、荔枝干及利是。结婚当晚,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子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 ,取其百子千孙之意。若想增添热闹气氛,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 ,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4. 上头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夕,择定吉时(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 ,进行上头仪式。上头象征一对新人已步入“成人”阶段,这种仪式须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当吉时届临之前,一对新人分别要穿上全新(上头衫)的睡衣及内衣裤,女方应选择一个看到月光的靠窗桌子上,点着龙凤烛及清香一炷,连同莲子、红枣、汤丸三碗(每碗六个或九个) 、生果、烧肉及鸡,诚心
9、向天参拜。男女双方都要准备尺、镜及剪刀,即所谓“龙头镜、蛟剪尺” ,取其光明继后之意,让“好命佬”及“好命婆”替新人梳头,一面梳,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然后将扁柏及红绳系在一对新人头上便行,最后高叫“高升”才可起立。5. 迎亲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新郎在兄弟团的陪同下,携着花球迎接新娘。当抵达女家后,第一关便是“入门” 。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的智力及体能测试,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是” 。姊妹团接过开门利是后,应从中抽出一成至五成封回利是给男家兄弟团,上写“姊妹茶点金” 。新郎顺利入门后,姊妹团亦应以茶点招待兄弟
10、团。开门后,新娘应由大妗姐或伴娘带领出来交给其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新入应先拜天地,再拜祖先,后再向双亲奉茶跪拜(茶内预先放入红枣,取其意头,长辈所赠送的金器首饰新娘应立即带上并表示谢意) 。新娘准备两封利是,分别为“威、旺、金”及“满堂利是” ,过门后交予家姑。6.出门在露天地方,由大妗姐或伴娘撑起红伞护着新娘,意指开枝散叶。大妗姐及众姊妹走在新人后尾,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和红绿豆,用来“喂金鸡” ,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上花车前,新娘子应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7.过门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它长辈,重要程序如下。(
11、1)新人步入男家(2)翁姑由房间出来大厅会见新人(翁姑不可在大厅直接看见新人进门,以免相冲)(3)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4)新人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会说一些祝福语,给新人利是,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新娘收到饰物后应实时戴上,以示谢意(5)新人向其它长辈及亲戚奉茶(6)新人不需向新郎的同辈兄弟或亲友逐一奉茶,互相握手便行(7)新人应留在家中和翁姑及其它长辈吃中午饭翁姑须准备九道菜,象征长长久久(8)若男家地方浅窄,伴郎可和兄弟姊妹团成员出外吃中午饭(伴娘留在男家陪新娘)8. 回门(三朝回门)指结婚后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连同礼物回探女家。回门礼物包括“原只烧猪” (代表新娘之贞操) 、西饼两盒、酒一双、鸡两只、生果两篮、生菜(风生水起) 、长寿面两盒、猪肚及猪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