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26690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江阴市要塞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一、阶段特征1、 总体特征: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 具体特征:(1) 政治上: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政治斗争为主发展到以军事斗争为主,其结果是中国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 经济上:由于美国加紧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战争的消耗,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中共在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3) 外交上:抗战胜利后,美国在华推行扶蒋反共的反动政策。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势力。二、重要历史概念:1、 美国

2、的扶蒋反共政策二战后即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是美国战后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近期目标是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远期目标是在中国扶植起一个稳定的、统一的亲美反共政府,以实现它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野心。2、 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是指改组国民政府,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真正的民主联合政府。军队国家化是指将全国的军队交给国家。3、 运动战运动战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而创造的一种进行积极防御的战术。其主要方法是避敌主力,大踏步后退、转移、迂回,集中优势兵力伺机歼敌的方法。三、重要历史知识: 1、 抗战胜利后,三种政治势力的较量和结

3、果三种政治势力:国民党要继续实行一党专政,为此不惜发动内战:民主党派(中间势力)主张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共主张建立一个人民广泛参与的民主联合政府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结果:国民党:要实行一党专政,妄图消灭中共而发动内战,最终失败中共: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的反动政策作坚决斗争,并取得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民主党派(中间势力):由对国民党抱有幻想到与国民党决裂,与中共合作共同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不同结果的原因及认识:原因:国民党破产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自身的腐朽,它依靠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要使中国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中共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它代表整个

4、中华民族的利益,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要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前途民主党派(中间势力)的主张无法实现的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其主张不符时代要求认识:中共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其主张符合人民的意愿,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定的,中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2、蒋介石为什么要三次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为什么说蒋介石的策略是“假和平,真内战”?邀请原因: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国内外舆论都希望和平;国民党还没有完成内战的准备工作;蒋介石希望通过谈判达到其预设目的“假和平,真内战”的原因:内战

5、发生具有必然性(主要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来决定) ,蒋介石的真实意图是彻底消灭中共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和平是假,仅仅是一个策略。3、战略反攻主攻方向选择在中原的必然性首先,国民党在中原的统治相对薄弱其次,中原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再次,中原地区是国民党统治的要害,人民解放军是攻其必救,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战局,实现了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的历史性转折。4、 比较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1)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根本目的都是要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但重庆谈判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而进行的。(2)从结果看,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

6、民党的阴谋。重庆谈判使得中共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而北平谈判使得国民党缓兵之计彻底破产。两次和谈都存在了实现和平民主的可能性,但是都因国民党的缺乏诚意而使这种希望破灭了。四、单元相关专题1、中共的领导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首先,从参加中国民主革命的几个阶级特性来看,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受到其落后生产方式的局限,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虽然曾经在民主革命中起过领导作用,但由于其在经济政治上的软弱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妥协和动摇,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是最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7、最有远大前途和领导最彻底的阶级。因此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无产阶级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实现的。其次,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其他任何政治派别,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国家、民族的出路,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经验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再次,从中共自身的特点来看,中共指定的政治路线,所走过的道路代表了历史反站的方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在斗争实践中,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及民主党派、革命团体和各阶层人士的支持和拥护,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2、民主革命

8、时期,中共工作重心的两次转移(1)从城市转移到农村: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决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从那时起中共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了国民大革命,当时党的工作重心在城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中共决定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先后发动了南昌、秋收等起义,但夺取中心城市一再受挫,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秋收起义中,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而转向敌人防备空虚的农村进军,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标志着我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但王明在共产国际支持下,在中国强行推行“城市中心”路线,致使我军

9、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失利。王明“左”倾错误给我军造成的失败再次证明不从具体国情出发,照搬别国经验推行“城市中心”路线,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抗日战争中中共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说明党的工作重心依然放在农村。(2)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 年,人民解放军通过三大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占领了许多北方的大城市,民主革命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城市的管理和建设也提上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会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综上所述:我党的工作重心在土地革命时期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又在解放战争时期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这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

10、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从具体国情出发,在革命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通向胜利的必由之路。3、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国共两党关系所呈现的历史特点:两党从合作对抗在合作在对抗,两党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2)制约两党关系的原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这是国共之间的矛盾、斗争始终存在,并导致合作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如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由此国共两党结束内战,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国内的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发动内战,国共两党关系再次完全破裂

11、。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国共第一次合作得到苏联很大的帮助,而世界各帝国主义国家和其他反动势力则全部敌视、反对,勾结起来破坏革命统一战线。而国共第二次合作,由于处于二战的新的国际环境中,不仅得到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帮助,而由于美英等国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赞助中国抗日,支持国共合作。这对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有利的。抗战胜利后,美国为建立世界霸权,积极扶蒋反共,加速了两党关系的破裂。(3)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第一次国共对抗导致了十年内战;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取得

12、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地二次国共对抗,经过三年对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赢得了新中国的诞生。五、单元兼小专题知识训练(一) 选择题1、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这一斗争主要集中在A国共两党内部的派系斗争 B建立什么性质的国家的斗争C内战与和平之争 D统一战线是否维持之争2、1945年11月,杜鲁门称:“美国承认并继续承认中国国民政府,并在国际事务中特别是在消除日本在中国影响上与之合作。美国深信,迅速磋商停止军事冲突对于此项目的有效完成极为重要。美国的支持,将不扩展至以美国军事干涉去影响任何内战的过程”。这表明当时美国对华政策是( )A帮助国

13、民党消除日本对华的影响 B对中国内政不予干涉C扶蒋反共,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D支持国民政府和平建国3、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最重要原因是A国内舆论盼望国共两党继续合作 B中国人民饱受战乱,渴望和平建设C国民党准备通过谈判争取人民信任 D国民党对用武力剿灭共产党尚无把握4、毛泽东应邀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的主要目的是A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B全力争取和平C团结教育广大人民,包括对蒋介石尚存幻想的中间势力D表现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5、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A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政策 B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被动C配合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D使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6、1946年6月

14、,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事实本质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之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战,列强其后也7、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人民解放军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B国民政府不得人心C人民解放军有巩固的后方 D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8、在努力争取全国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代表,要代表得好”。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A要为人民利益而努力争取和平 B尽力避免内战C继续同国民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 D既要争取和平,也要准备斗争9、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

15、施的战略是A全面进攻解放区 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 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10、解放战争第二年把战略主攻方向定在中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全面内战从此处打响 B国民党军队防守薄弱C拥护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D控制中原可威胁南京11、陈毅在吟反攻形势中写道:“关陕伐孤张天网,辽吉猎虎布火雷。谭许胶河收一战,苏鲁前线逼两淮。”其中“苏鲁前线逼两淮”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B陈赓、谢富治挺进豫陕鄂边区C陈毅、粟裕进攻豫皖苏地区 D淮海战役成功12、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收复延安是在A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期间 B进行战略反攻期间C三大战役期间 D渡江战役胜利后13、以下事

16、件被称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的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军突进中原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国民政府被推翻14、 “要走断头路,跟住蒋独夫。要走光明路,跟住毛泽东。 ”“蒋军弟兄们,局势已经大改变,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老蒋的军队已有一百五十八万被消灭。 ”A 1946年 B 1947年 C 1948年 D 1949年 15、解放战争中,决战时机成熟的标志 A大别山根据地开辟 B敌军集中兵力重点防守C土地改革全面完成 D蒋介石要求和谈16、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商车运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根本原因是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

17、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C中国共产党政治宣传的作用 D解放区实行了土改1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强调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主要是为了A保证彻底战胜资产阶级 B顺利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C防止共产党执政后腐化变质 D克服党内部分人的骄傲情绪18、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主要依据是A农村革命任务已完成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D城市反革命力量增强19、194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与中共“七大”的相同之处是A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C提出了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任务D提出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8、的方针政策20、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相比,不同点是A国民党首先提出谈判要求 B国民党没有签订协议C当时国民党在军事上占有优势 D达到了避免内战的目的21、国共两党北平谈判破裂后,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代表成员留在北平,并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反映了人民政协的巩固和扩大 B说明国民党集团内部开始分化C这一举动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D说明国民党统治已失尽民心22、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陈云同志关于接管沈阳的经验,陈云还向中央建议各战区都组织大城市的班子,以便依次执行接管任务。下列判断最恰当的是A这是按中共“七大”精神办事 B是按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办事C是三大战役胜利的结果

19、 D接管的经验为七届二中全会提供了借鉴2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制约统一战线政策内容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中国主要革命对象的变化C 中国革命动力的变化 D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二、材料题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材料二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

20、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材料三 1945年11月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惟一的敌人。”材料四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困难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护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

21、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请回答:(1)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9月10月的谈判,有什么结果?(2)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在上引材料中有何依据?在当时的实际行动中有何表现?(3)蒋介石当时为什么耍弄反革命两手?在上引材料中有何依据?(4)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这在上引材料和历史事实中有什么证据?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22、。”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材料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材料三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出了什么作战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背景怎样?(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全国性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哪些?为何作出这一选择?(4)材料三又是在怎样

23、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中的转折点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的?26、阅读下列材料:(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之目的固在于和平,即动员勘乱之目的亦在于和平。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其关键不在于政府全在于共产党。政府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族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定的保障反之,如果共产党始终坚持武装叛乱到底,并无和平诚意,则政府自不能不与共党周旋到底,别无他途。 蒋介石1949年元旦新年文告请回答:(1)“政治纲领”和“勘乱”分别是

24、指什么?“今日时局”是一种怎样的时局?(2)蒋介石提出的所谓“和议”的条件要害是什么?(3)蒋介石提出的“和议”的目的是什么?三、问答题27、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两条道路、两种前途的抉择。据此回答:(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哪两条道路、两种前途的抉择?(2)扼要回答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光明”的道路所作的努力和斗争。(3)指出以上努力和斗争的最终结果。28、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两次转移,每次转移的历史条件是什么?两次转移的历程说明了什么问题?29、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真理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日本式”的道路、“美国式”的道路和“俄国式”的道

25、路,但都遭到失败。最后,中国共产党坚持走“自己的路”,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功。(1)“日本式”、“美国式”、“俄国式”的道路分别指什么?(2)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路”的含义是什么?以哪几项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其转折标志?参考答案123:B C D B B C B D B B C B B C B D C C D C C B A24 (1)表面上说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大计。10 月 10 日签订了会谈纪要。(2)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极端仇视,力图消灭。材料二是当时蒋介石发的剿共密令;材料三表明蒋的一贯立场就是把中国共产党视为“惟一的敌人”。谈判期间,国民党军队就在晋东南和

26、平汉路沿线向解放区进攻。(3)当时国民党军队大多还在西南,无法控制全国,所以蒋介石要争取时间,企图一手利用谈判来束缚中国共产党,另一手加紧调兵抢占地盘削弱中国共产党。材料四中,杜鲁门指出当时蒋介石无法控制东北和中南地区,如果日军放下武器,“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4)蒋介石的“两手” 是在美国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进行的。材料四中,杜鲁门表明了美国的态度,甚至决定了“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事实上,美国侵占了上海、秦皇岛等大中城市,替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和运送军队。25 (1)举行全国性战略反攻方针。当时尚未完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但敌我力量已发生较大变化。(2)主力军

27、进行外线作战,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相结合。(3)中原地区。这个地区敌人防守力量薄弱,位于国民党统治心脏地区,可威胁南京、武汉,便于调动敌人,且有回旋余地。(4)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后,揭开战略反攻序幕,各解放区也相继转入反攻,形成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形势。理解: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从此由进攻转入防御,人民革命力量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将迅速地夺取全国胜利。这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外反动派在中国的统治走向灭亡的转折点。26(1)“政治商谈” :重庆谈判和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勘乱 ”指蒋介石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时局:人民解放军同蒋介石反动军队正在进行大决战。(2)要害:保存旧宪法,保留反动军

28、队。(3)目的:获得喘息时间。保存反动力量,维护反动统治,以待反扑。 “和议”是虚伪的。证据:一是保存伪宪法和反革命军队是违背人民利益的条件;二是坚持反共立场,诬蔑共产党搞“武装叛乱” 。三是推卸内战责任,叫嚷着准备与共产党周旋到底。27 (1)两条道路:一条是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道路;另一条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光明道路。(2)努力和斗争: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大”,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了努力争取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立

29、独立、自由、富强、统一的新中国的任务,为中国革命指出了前途。1945年8月,毛泽东为揭露美蒋阴谋,飞赴重庆谈判,与国民党达成双十协定。1946年,在中国共产党努力下,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实施和平建国纲领等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被迫以人民战争的方式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1949年4月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各民主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3)结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28 (l)“日本式”

30、: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资产阶级专政。“美国式”:暴力推翻满清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俄国式”: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遵义会议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29第一次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历史条件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建立了一党专政的统治,其势力在城市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中国共产党决定以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于 1927 年下半年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而失败。 在秋收起义中,毛泽东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 年底,中共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第二次工作重心是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历史条件是:1949 年初,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东北、华北、华东、中原解放区连成一片,民主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 北方许多城市回到了人民手中,迫切需要加以管理和重建。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工作重心两次转移的历程说明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与曲折。中共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实践证明了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