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期末考试基础知识过关题(1-3)单元答案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23111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考试基础知识过关题(1-3)单元答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期末考试基础知识过关题(1-3)单元答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期末考试基础知识过关题(1-3)单元答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期末考试基础知识过关题(1-3)单元答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期末考试基础知识过关题(1-3)单元答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册知识回顾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 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水溶性、挥发性。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3、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镊子等,块状的药品可以用镊子取用。密度较大的容器 横放 ,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 竖立 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 容器的底部 ,以免 打破 容器。P184、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细口瓶 里。P19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 放平 ,视线要和量筒内液体的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P196、倾倒试

2、剂时,塞子要 倒放 在桌子上,瓶口要 紧挨 试管口,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 手心 。要立即 盖紧瓶盖 ,并把瓶 7、取少量的液体可以用 胶头滴管 ,使用时应该保持 橡胶胶帽 向上,不要 平放 或者 倒置 。用过以后要立即 用清水冲洗 ,以备再用。严禁未经清洗的滴管再 吸取别的试剂 。8、应立刻用 湿抹布扑盖 。P2029、使用酒精灯时要用 外 焰加热。 外 焰的温度最高。P2110、试管夹夹在 离试管口 1/3 的地方 ,成_45 度角。P2211、先 倒净试管 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 振荡 后把水倒掉,器内壁的水既不 聚成水滴 ,也不 成股流下 ,洗净的仪器要放在 试管架上或指定的地方 。P

3、22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1、: 4P+5O2 = 2P2O5 P272、空气是一种 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 ,其中氮气占 78% ,氧气占 21% ,稀有气体占 0.94% ,二氧化碳占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0.03% 。 P273、氮气是制造 硝酸 和 化肥 的重要原料;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请再列举三个氮气的用途 1 焊接金属作保护气 ;2 灯泡内充氮延长使用寿命 ;3 食品包装防腐 。P284、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 很不活泼 ,所以曾被叫做 惰性气体 ,如: 焊接金属 ,或者 灯泡内充稀有气体 。5、随着工业的发展, 有害气体 和 烟尘 被排放到空气中,空气污染现象有 温

4、室效应 、 臭氧空洞和酸雨现象。P306、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 ,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氧气: S + O2 = SO2 镁+氧气: 2Mg + O2 = 2MgO 碳+氧气: C + O2 = CO2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反应是 ,有耀眼的白光的是 ,放出热点燃点燃点燃点燃顺德容桂兴华中学 初三化学资料3量的有 。蓝紫色火焰的是 。属于 化合反应 。8、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 氧化剂 。P35 有的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 缓慢氧化 。 (如_动植物的呼吸_、_食物的腐烂_、_酒的酿造_)P369、实验室常用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5、 、 加热氯酸钾 或 加热高锰酸钾 的方法制取氧气。P3710、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略 P37 在这个实验中,二氧化锰叫做 催化剂 ,它在实验前后的 化学性质 和 质量 没有发生变化,它在实验中起 催化 作用。P3811、高锰酸钾是一种 暗紫 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氯酸钾是一种 白 色粉末状固体,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 2MnO2KCl + 3O2 。 P3812、由 一 种反应物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 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P3913、检查 气密性 往试管内装入 药品 (并在试管口放 一小团棉花 ) ;

6、准备集气瓶; 加热 ;当 气泡连续均匀 时开始收集气体;先把 导管撤离 再 熄灭酒精灯 停止加热。P4014、把铁丝加热到红热状态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点燃4以观察到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 ,有 黑 色固体生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 + 2O2 = Fe3O4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1.水是由水 分子 构成的,水分子之间存在着 间隔 ,水分子在不断的 运动。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的,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 和 1 个氧原子 构成的。P522.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 原子 , 原子 又重新组合成为新的 分子 。例如,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当中,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为 氢原子

7、 和 氧原子 ,然后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为一个 水分子 ,每 2 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 氧分子 。3.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分子 , 原子 没有发生变化。 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4.分子是保持 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P525.右图中,颜色发生变化的烧杯是 A ,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分子在不断运动 。P506、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7、氧 O,硅 Si, 铝 Al,铁 Fe,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O;Al 2O3。8、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化学性质的是原子顺德容桂兴华中学 初三化学资料5

8、的最外层电子数。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电子数为 8。9、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10、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1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12、元素的分类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 4 个 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 一般大于或等于 4 个,少于 8 个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元素 一般等于 8 个(氦为 2 个) 相对稳定13、原子与离子的区别粒子的种类 粒子的结构 粒子所显电性原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 不显电性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 显正电性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 显负电性14、每周期开头大多数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属6元素,最后都是稀有气体元素;同一周期(或同一横行)的元素从左到右质子数(或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周期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同一族(或同一纵行)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电子层数 依次增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