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空调系统的选型1、多联机系统的分类多联机式空调系统根据其制冷剂配管实际连接形式大体可分为室外直接分支方式和室外总管、室内分支的连接方式两大类。1.1 室内分支形式采用室内分支形式的多联机式空调系统,其室外机组的所连接的制冷剂配管由一组气管和液管构成(一般称为主配管,对于部分品牌的热回收式系统则由两根气管和一根液管构成)。制冷剂主配管根据室内机组的分布情况,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再分支,最终与各个室内机组相连接。1.2 室外分支形式采用室外分支的多联机式空调系统,其室外机组连接复数组制冷剂配管,数量根据实际连接的室内机组的数量和形式来确定。1.3 本系统形式相对而言,采用室内分支的系统,由于流量调
2、节机构设置在各室内机组中,能较为迅速地对应室内负荷的变化,且可达到较长的配管长度以对应较为大的空调空间;而室外分支的多联机空调系统由于流量控制机构设置在室外机组,为减小管路的输送损耗,一般不宜安装较长的制冷剂配管,多用于三房至四房的家庭场合。本系统选用室内分支形式。 2、室内机的选型2.1 室内机的精确选型的几个修正变频多联机系统的设计流程如下:首先是系统设计规划,进行空调分区的划分,拟定新风解决方案和控制解决方案。根据设计要求、气候条件、建筑状况、发热设备等进行负荷计算,由负荷计算结果初步确定室内机容量、形式、设计位置。因为在设计时有多个影响因素需要考虑,其中包括温度因素、连接率因素、管长因
3、素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修正系数可提高选型的准确性,同负荷计算更匹配,设计更完美,能有效减少设备的浪费。2.1.1 温度修正能力修正的第一个要点是温度的修正。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机组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可以根据具体设计条件,查询不同温度条件下机组的容量表来获得这一步的修正。2.1.2 连接率修正室内机容量总和超过室外机所提供的实际能力时,室外机的能力不再同室内机容量总和呈线性变化,室内机的容量会有所衰减,连接率较大时必须考虑这个因素的影响。2.1.3 管长修正变频多联机系统管长较长时会产生衰减,一般只需对制冷情况进行管长修正。首先配管的长度影响流体阻力,管长过长导致阻力加大。其次配管的长度影响系统
4、性能,吸气管阻力增加,压缩机吸气压力降低,制冷能力下降。吸气压力下降、过热增加,系统 EER 相应下降。管长超过 90m 时可通过增加管径的方法降低管长衰减。2.1.4 室内机的实际能力当所有室内机全开时,其实际能力是根据室外机能力按比例分配的,此时室内机能力按下式得出:室内机的实际能力=室内机总容量值单台室内机容量值外机实际能力(包含温度修正、连接率修正)管长修正2.2 室内机容量的选择2.2.1 根据冷量选择:根据冷量选择:计算室内负荷 根据计算出的室内冷量选择室内机 根据选择的室内机冷量除去送回风口焓差(送回风温 差为 10左右)核算风量;可能出现的问题:所选室内机风量不足 导致冷量送不
5、出来。2.2.2 根据风量选择:根据风量选择:计算室内负荷 根据室内负荷除去送回风口焓差(送回风差为 10左右)得室内机所需风量 根据风量选择室内机;可能出现得问题:风量比较大选择的室内机冷量肯定足够,但是室内机型号可能会选大一个型号,导致初投资增大。2.2.3 根据单位负荷估算选择:根据多联机内机选型经验选择单位负荷 计算得出室内负荷 选择室内机;这种情况可以避免上述两个方面得问题。由于选择单位负荷时已经考虑了比较大的负荷,所以风量肯定是能满足的;而且室内机机选择型号也不会太大。2.2.4 本系统采用方法本系统采用单位负荷估算选择方法。通过鸿业软件中的负荷计算得到室内负荷,再根据室内负荷,查
6、相应的样本,选择相应的型号。2.3 室内机的型式多联机式系统的室内机组形式更是多样,常见的有嵌入型、风管型、悬吊型、壁挂型等。这些室内机即能提供合理、良好的气流组织,又可较好地配合各种室内装潢的风格。本设计我用的是麦克维尔 MDS 数码变容量多联中央空调。其室内机的形式有:暗装吊顶式室内机组 MCC 系列、天花嵌入式室内机组 MCK 系列、高静压管道式室内机组 MDB 系列、明装吊顶落地式室内机组 MCM 系列、壁挂式室内机组 MWM 系列。2.4 各种室内机适用的场合2.4.1 暗装吊顶式室内机组 MCC 系列:设计整合了空间模块、小型区隔等商用现代建筑空间的特性,使冷(热)风均匀地分布到各
7、房间,形成“零”温差;并可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完全避免“空调病”的危害;且空调、风道与室内装饰结合,完全隐蔽,不占用空间,安装便利,环境舒适,装修高档。一般办公室都选用此种室内机。2.4.2 天花嵌入式室内机组 MCK 系列天花嵌入式室内机组 MCK 系列安装后唯一可见的地方是面板,四项送风,冷热分布均匀,更符合现代公寓和办公场所的舒适要求。一般小型的餐厅、办公场所都可以选用。2.4.3 高静压管道式室内机组 MDB 系列麦克维尔高静压管道式空调机组 MDB 系列,设计整合了空间模块、小型区隔等商用现代建筑空间的特性,使(冷)热风均匀地分布到各房间,形成“零”温差;并可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完全避免
8、“空调病”的危害;且空调、风道与室内装饰结合,完全隐蔽,不占用空间,安装便利,环境舒适,装修高档。2.4.4 明装吊顶落地式室内机组 MCM 系列普通空调单向送风,房间温度冷暖不均,易造成空调病。麦克维尔从人性化的角度,在明装吊顶落地式室内机组上推出了双风口智能送风技术。双风口设计(水平送风和底部送风) ,超宽度送风,气流分布均匀,体贴自然;房间温度均匀舒适,更符合人性的需求。2.4.5 壁挂式室内机组 MWM 系列壁挂式室内机组 MWM 系列,外形靓丽。采用摆动式送风设计,送风板自动上下摆动,将舒适气流送至房间的各个角落。精巧的无线遥控,操作容易简便。2.5 室内机型式的选择原则某些工程中在
9、一些房间的室内机选用不合理。1) 在高度较低的房间内选用了嵌入式四面送风的室内机。2) 在层高较高,档次较高的场所选择明装侧吹式室内机, 与周围环境不相称, 影响整体的效果。改进措施:1) 在房间层高较低的场所比较适宜选用明装侧吹或暗装侧吹的室内机, 吊顶采用不吊顶或二次吊顶的形式, 这样有效的节省了空间。2) 有平吊顶且空间较大时采用嵌入式四面送风的室内机, 与吊顶很容易配套, 当平面空间较大时, 为了节省造价或更灵活的配合内装修也可选用暗装内藏风管式室内机2.6 本系统选择的室内机型式本系统的门厅上空采用天花板嵌入式 MCK 室内机,其他房间采用暗装吊顶式MCC 室内机。因为门厅较高,所以
10、采用天花板嵌入式。其他房间层高一般,采用暗装吊顶式。3、室外机的选型主机应按室内外环境温度、不同配管长度、主机与内机的不同高度差、内机总容量的超配比以及制热时室外机的不同化霜条件等因素进行容量修正,否则就会出现系统能量或制热量与空调实际负荷不匹配的情况。3.1 多联机的衰减3.1.1 多联机的衰减随室外温度的变化多联机系统会随室外温度的变化有不同程度的衰减。而且温度偏离标况越大,衰减的越厉害。这是由于风冷热泵空调机组的原理决定的(即室外温度越低或越高,室外机从室外环境中获热量或冷量就越困难)。3.1.2 多联机的衰减随冷媒管长度及室内外机高差的变化由于空调多联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我们应重视并
11、研究多联机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其作用半径要适当,。要考虑高压液管和吸气管的长度和高差引起的沿程阻力、三通分歧管和弯头引起的局部阻力的影响。高压液管的压降造成的节流前液体过冷度降低或出现闪发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如果制冷剂管路过长, 其管路的沿程阻力加大, 总的阻力损失也越大, 甚至会出现闪发, 导致末端室内机的制冷效率降低。压降是由长度和高差引起的沿程阻力、三通分歧管和弯头引起的局部阻力引起的, 它的影响因素有: 管长、高差、管内壁粗糙度、三通分歧管和弯头数量、制冷剂流量等。所以必须根据系统情况仔细计算高压液管压降, 通过提高高压液体出冷凝器或储液器时的过冷度予以补偿, 过冷度最小要
12、保证在高压液管可能的压降条件下, 在节流阀前不出现闪发。管路过长, 部分润滑油有可能会沉积在管道内而无法回到压缩机, 使系统出现故障。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 现在的多联机制冷剂配管最长约为250 m,这样就将它定位于中小型集中空调, 因而设计师在面积较大或进深较大的场合对多联机的使用相当谨慎。因此在设计时, 只要能适当地延长配管长度, 多联机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麦克维尔多联机R410a长连管设计,最长连管可达175m, 连管总长可达500m,室内外机高低差最大50m。3.2 多联机的作用域多联机系统的作用半径问题主要依靠高压液管和吸气管的长度解决, 但是两种管道的长度分别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一般
13、而言, 作用半径技术资料是通过测量逐步增加管长后的容量衰减来确定的。多联机系统的作用域包括配管长度、室内机分歧管之间的距离、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的高度差以及室内机之间的高度差等因素。一般来说,室外机容量越大,系统作用域越大,管路配置越长。但由于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本身的特性,系统的作用域不宜过大。对于多联机系统的室内机来说,蒸发器的传热面积为定值,传热系数变化不大,也可认为是定值,因此,平均对数传热温差就成为影响蒸发器换热量的主要因素。当蒸发温度升高时,平均对数传热温差随之降低,使得蒸发器的换热量减少。当配管长度增加时,制冷剂沿管路的压降增加,吸气管路阻力增加,使得远端的室内机出口必须具有更高的出
14、口压力,从而导致蒸发温度的提高。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制冷剂与空气间的热交换,使得蒸发过程中平均传热温差降低,传热恶化,换热量减小,室内机的制冷量下降。3.3 室内外机的匹配问题多联式空调机组容量不宜太大。机组容量增加, 实现系统各部件的最优化匹配有难度, 致使能耗增加。额定制冷量以不大于56 kW 为好。室内外机的容量匹配比并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系统中各室内机同时使用率、各室内机所在房间冷热负荷峰值的时间分布等因素而确定。(1)对公共建筑,我们应该对建筑的功能、朝向、体型、使用时间等关键因素具体分析后才能合理划分多联机系统。在兼顾相似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同一系统的室内机在不同的建筑朝向位置,
15、以避免各室内机同时出现围护结构的负荷峰值,使得室外机运行波动巨大。这样我们就能有效的减少室外机的负荷,从而减小室外机容量,节省系统初投资。在保护系统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建议在公共建筑中超配不宜超过 110%。(2)对住宅建筑,多联机的使用与公共建筑中的同时使用率有明显区别。每个房间空调的同时使用机率很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大胆的对室内外机的容量进行超配,一般认为可以设置在 130150%,但这必须建立在室外机有着完善的压缩机过载保护机制的基础上。3.4 本系统室外机的选型首先选室内机,根据室内机的容量,在根据管长查技术手册得到管长修正系数,最终得出室外机的容量。以此作为室外机选型的依据。4
16、、影响多联机空调机组运行性能的因素影响多联式空调机组运行性能的因素有系统配管长度、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高度差以及室内机之间的高度差等。多联机室外机的分层设置使得楼层间的空调系统相互独立,相对于室外机集中设置的设计方式有效地减小了系统配管长度、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高度差以及室内机之间的高度差,大大降低了多联机在低负荷下运转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室外机的分层设置,各层室外机受热压的相互作用,室外机吸入的环境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使得高层室外机工作环境恶化,系统性能下降。4.1 室外机容量与机组效能的关系从上述的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限定值逐渐减小。说明对风冷式制冷(热泵)机组而言,
17、随制冷能力的增大,制冷效率呈下降趋势。传统的水系统设计时,在制冷主机的选择上设计师往往优先选用制冷容量大的机组,大部分的螺杆机和离心机存在这样的规律,容量越大效率越高。这个规律对风冷式制冷(热泵)机组(包括多联机)是不适用的。4.2 吸气管压降对制冷能力的影响表 1 吸气管压降对制冷能力和 COP 的影响吸气管路的压降,kPa相当蒸发温度下降,压缩机制冷能力 COP0 0 100% 100%18 1 96.7% 98.1%90 5 83.0% 89.7%4.3 制冷能力随管长的影响表 2 制冷能力随管长的容量修正率当量长度,m 5 30 50 80 100 120 150制冷容量修正率 1 0.940.870.79 0.73 0.67 0.55制热容量修正率 1 0.980.950.92 0.90 0.88 0.85表 3 制冷系统 EER/COP 随管长的变化率当量长度,m 5 30 50 80 100 120 150制冷 EER 变化率 1 0.95 0.91 0.86 0.81 0.76 0.72制热 COP 变化率 1 0.98 0.95 0.92 0.90 0.88 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