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18579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鸟类红树林区的生境多样性为鸟类(尤其是水鸟)的栖息、觅食和繁殖提供了所有要素。致密、幽静、少外界干扰的有林地是鸟类栖息和筑巢的理想场所。退潮时林外广阔的滩涂和丰富的底栖动物为鹭类、鸻鹬类等涉禽提供了觅食场所,而涨潮时的潮沟及林外浅水水域也是鸭类理想的觅食、休息场所。在红树林内还可以看到许多陆鸟,如白头鹎( Pycnonotus sinensis)、暗绿绣眼(Zosterops japonica)、褐翅鸭鹃( Centropus sinensis)等。红树林区的鸟类包括水鸟和非水鸟,水鸟包括游禽和涉禽。我国红树林区的游禽有潜鸟、鹈鹕、军舰鸟、鸬鹚、鸭、雁、天鹅、鸥等类群,涉禽主要有鹭类、鸻鹬类

2、和秧鸡类。非水鸟在红树林鸟类群落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可分为攀禽、猛禽、陆禽和鸣禽。与一般的湿地相比,红树林区鸟类组成的重要特点是鸣禽种类丰富,特别是一些典型的林中鸟类。我国红树林区的雀形目鸟类特别丰富,香港米埔、深圳福田、海南东寨港和福建盐害红树林区分别记录到 123、60、41 和 29 种雀形目鸟类。丝光椋鸟 白鹡鸰2在红树林区常见的鹭类有白鹭( Egretla garzetta)、大白鹭( Egretla alba)、夜鹭( Nycticorax nycticorax)、池鹭( Ardeola bacchus)、牛背鹭(Butulcus ibis)等。大型的长腿涉禽,通常有长、直和外形似

3、匕首的嘴,脚和颈部都很长,脚部裸露,这些特征让它们能在浅水中寻找食物。飞行时颈向后缩成 S 型,脚向后伸直。常见于鱼塘、溪流、海岸、沼泽和红树林等环境,繁殖季节时成群结队地在红树林中营巢。在退潮后的泥滩、红树林外围的基围鱼塘等地觅食。不同鹭类喜好的觅食生境也有所不同,白鹭和苍鹭( Ardea cinerea)喜欢在泥滩上觅食,而池鹭和牛背鹭更喜欢在鱼塘区觅食。鹭类的食物广泛,主要有鱼类、两栖类、昆虫和底栖动物等。“夫妻”枝头唱黄腹花蜜鸟3红树林缘滩涂栖息的大白鹭和小白鹭 鸻鹬类也是红树林区常见的鸟类,环颈鸻( Charadrius hiaticula)、黑腹滨鹬( Calidris alpir

4、e)、红脚鹬( Tringa totanus)、青脚鹬( T. nebularia)、红胸滨鹬( Calidris canutus)、翘嘴鹬( Xenus cinerea)等是红树林区主要的鸻鹬类。环颈鸻、黑腹滨鹬、红脚鹬、青脚鹬是在红树林区越冬的冬候鸟,红胸滨鹬、翘嘴鹬则是在春秋季迁徙过境的旅鸟。鸻鹬类双脚细长适合软湿泥地的活动,在开阔的潮间带上,以小跑步的方式来觅食滩涂上的无脊椎动物如沙蚕、红虫、招潮蟹等。部分鹬科的嘴尖柔软且具触觉神经,能感应泥中蠕虫之类的活动。在涨潮时,鸻鹬类经常飞到附近的农田休息。 45(左)黑腹滨鹬 (右)红胸滨鹬 (中)红脚鹬6白腰杓鹬鸭类是冬季红树林区鸟类的重要

5、组成部分,红树林区的鸭类一般为冬候鸟,主要种类有针尾鸭( Anas acuta)、绿翅鸭( A. crecca)、赤颈鸭( A. penelope) 、琵嘴鸭( A. clypeata)等。鸭类为游禽,脚具蹼,嘴呈宽扁状,腿短,窄而尖的翼收拢时长至身后,尾通常较短。鸭科成员的外形和习性各异:有些食植物,有些则食鱼;有些只能飘浮在水面上,有些则擅长潜水。在云霄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常见的种类为赤颈鸭,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和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等地常见的种类为绿翅鸭。鸭类主要在浅水区活动,当潮水涨到红树林时,这些鸭类会随着潮水进入红树林区活动,退潮时有些鸭类会在红树林缘滩涂休息。鸭类的觅食主要在红树林前的裸滩,而且有观察表明鸭类有在潮线附近觅食的习性。绿翅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