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型最小折边一、L 折。1.决定最小 L 折的因素。V 槽中间距离为悬空段,成型时,折边必须超过此悬空段,具体搭边尺寸各公司有小小区别,(下 V 槽因使用时间长,R 角变大,搭边距离将会随之变大,否则会 “滑位 ”)。2.换算公式(经验式):6*T/2+0.5+(1.8*T/2)3.如下图,T=1,K=1.8*1, 最小 L 折:3+0.5+0.9=4.4特注: 因每个公司的下 V 槽并一定都齐全,故需要灵活使用公式。 特别情况下,需用更小 V 槽时,原则上相对 V 槽减小不能超过 2.0MM. 附表。说明:尽量采用黑粗线最小折边尺寸。V 槽板厚3 4 5 6 7 8 9 10 12 15 1
2、6 18 20 220.5 2.5 3.00.8 3.2 3.7 4.21.0 3.5 4.0 4.5 5.0 5.51.2 3.5 4.0 4.5 5.0 5.51.5 4.8 5.2 5.8 6.2 6.82.0 7.5 8.53.0 11.0 12.04.0 15.0 16.05.0 19.0 20.02224262830一、U 折。1.U 折的种类A. 常规折弯刀成型。B. 垫片反折压平。(先折至 30,中间放一块合适垫板后压平。)2.决定最小 U 折的因素。A .上模具的形状。(如下图)从常规刀具来看,小 U 折最佳刀具为“ 弯刀”。(弯刀有很多种型号,具体要依公司现有尺寸)C. 折
3、边尺寸。(见下小图)两尺寸的梯增关系:A 愈长则 B 愈长。3.换算公式:(大弯刀经验型) 0.5MM 板:最小 U 折 A 尺寸=7.67。B 尺寸=0.5 板最小 L 折 3.0。梯增值:A 尺寸每梯增 1MM,B 尺寸对应梯增 1.87,公式:已知 A 尺寸,求 B 尺寸=(A-7.67)/T*梯增值+该板厚最小 L 折 如:A=15 时,B=(15-7.67)/0.5*1.87+3.0=30.4已知 B 尺寸,求 A 尺寸=(B-该板厚最小 L 折)/梯增值*T+7.67. 如:B=30.4 时,A=(30.4-3)/1.87*0.5+7.67=15 0.8MM 板最小 U 折 A 尺
4、寸=8.5 ,B 尺寸=0.8 最小 L 折 4.2。梯增值:1.87/0.5*0.8=2.99 1.0MM 板最小 U 折 A 尺寸=8.94,B 尺寸=1.0 最小 L 折 4.5梯增值:1.87/0.5*1.0=3.7 1.2MM 板最小 U 折 A 尺寸=9.3,B 尺寸=1.2 最小 L 折 4.5梯增值:1.87/0.5*1.2=4.5 1.5MM 板最小 U 折 A 尺寸=10.3,B 尺寸=1.5 最小 L 折 6.2梯增值:1.87/0.5*1.5=5.5 2.0MM 板最小 U 折 A 尺寸=12.7,B 尺寸=2.0 最小 L 折 12.0梯增值:1.87/0.5*2=7
5、.4特注:1. A 尺寸超过 85.0MM 及 B 尺寸超过 60.0MM 的不按此公式计算。2. 附表: A=测试值,B= 该板最小 L 折。K=测试值值板厚A尺寸最小值B尺寸最小值K梯增值值板厚A尺寸最小值B尺寸最小值K梯增值值板厚A尺寸最小值B尺寸最小值K梯增值0.5 7.67 3.0 1.87 1.2 9.3 4.5 4.5 3.00.8 8.5 4.2 2.99 1.5 10.3 6.2 5.5 4.01.0 8.94 4.5 3.7 2.0 12.7 12.0 7.4 5.0一、Z 折。1.Z 折的种类。A. H 大于或等于 5T 时,按 2 个 90 度折弯计算。B. H 小于 5T 时,一次成型(即:压台阶,不列入最小计算范围)2. 影响最小 Z 折的因素主要为下 V 槽的 V 幅宽及 V 槽的到边距离。3.计算公式:6*T/2+V 槽边距+(1.8*T/2)+T(附上右图): 1.0 板用 V6 下 V 槽,到边距=1.5,最小 Z 折 H=6*1/2+1.5+(1.8*1/2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