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农村社会保障对提振消费需求的作用研究――来自成都城乡统筹试点的启示.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914207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社会保障对提振消费需求的作用研究――来自成都城乡统筹试点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社会保障对提振消费需求的作用研究――来自成都城乡统筹试点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社会保障对提振消费需求的作用研究――来自成都城乡统筹试点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社会保障对提振消费需求的作用研究――来自成都城乡统筹试点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社会保障对提振消费需求的作用研究――来自成都城乡统筹试点的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村社会保障对提振消费需求的作用研究来自成都城乡统筹试点的启示原苦役忡占苦呢 AgriculturalEconon 阳 andManagement 2010 年草 3 期甩章 3 期农村社令保障对提振消费需求的作用研究一一来自成都城乡统筹试点的启示姜百臣,马少华,邓美丹(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州 510642 ) 摘要:本文首先就社会保障制度对启动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剖析,进而指出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居民的消费,通过借鉴四川成都社会保障城乡统筹试点的成功模式,最后提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以提振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经济的增长。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2、消费; 农村中图分类号 F3231.8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189(2010)03-0070-05 一、J 讯息的提出 p 自 2008 年以来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出现危机,我国长期以来的靠投资、出口和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出口增速明显下滑,生产能力过剩等问题突出,因此,扩大内需将是我国保持经济增长必然的选择而扩大内需的关键和立足点在于农村消费市场的真正开启。然而,农村的消费水平却持续走低且城乡差距仍在扩大。据 2009 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显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由 1978 年的 2.68:1 扩大到了 2008 年的3.07:10 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中国

3、城乡收入消费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滞后密切相关,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差距,启动农村消费,从而达到提振内需。着眼于此,本文拟就社会保障制度对启动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剖析,进而指出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借鉴四川成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成功模式,旨在通过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构想,促进居民消费行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二、社舍保障对消费启动的T 乍用机制现代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个人的消费决策是以一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在工作年限内,个人将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保证退休后的消费水平不致降低,从而使

4、个人一生消费得以平滑。由于社会保障的功能是要保证社会各阶层都能享受某种一致的利益,保证个人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具有稳定的消费水平,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对消费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保障增加了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乐观性,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居民倾向于减少自己的预防性储蓄而增加即期的消费,对释放居民的储蓄具有积极作用。因为收入预期会影响人们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行为选择,在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即在收入有风险预期的条件下,居民储蓄动作者简介:姜百臣(1962斗,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和消费行为。.70. 豆豆官臣孚:农村社令保障对提提消费果求的 1 乍用研究一一

5、一-来自成都城乡统筹试点的启示机较强,消费动机较弱,储蓄规模较大。人们在安排自己的收入时,总要留出部分进行预防性储蓄,以防备将来随时出现的各种意外。由于对社会保障的不良预期而产生的强制性储蓄,多为长期性的储蓄,这种储蓄具有流动性差、不易变现等特点。因此,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个人就不必为失业后的生存质量而担心,不必为退休后的消费而投人大量的储蓄,其保障支付就会替代居民用于养老和防止意外事故而进行的储蓄,并具有杠杆作用,即较少的保障支付就可以替代较多的预防储蓄的效果。在增加了即期消费的同时,还提高了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乐观性,从而有助于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这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富替代效应。第二,社

6、会保障的完善使得保守型的消费信贷决策向开放型的消费信贷决策方式的转变。信贷消费的实质是能够把未来的收入提前用于消费。在提前消费未来的收入时,消费者凭借其信用借人一笔款项用于现在的消费,然后在未来某一时期按某一时间间隔均匀地或非均匀地偿还这笔款项。有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就能够增加经济生活中的确定性因素,使居民形成更为稳定、更为理性的心理预期,从而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居民便敢于放心消费、大胆消费,特别是敢于消费一些高档耐用品,例如,汽车、住房等等。在消费信贷的决策上就不再受储蓄规模的影响,因为即使在未来收人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下,居民还有社会保障支出作为保障,所以在消费信贷决策

7、上就更趋于开放。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临时的惠农政策给农村居民带来的增支是短期因素,带给农村居民的是不稳定感,以至于对未来收入、支出和消费的心理预期较低,不敢扩大消费,更不敢放于高消费,往往会通过增加储蓄来防范未来可能的风险。储蓄金额中的心理保障界限越变越高,消费的动力也就越来越小,就会形成了保守型的消费信贷决策。所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引人使得社会保障缺失下的保守型的消费信贷决策向开放型的消费信贷决策行为转变,这样就会有效地扩大消费需求,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第三,社会保障有利于调节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它通过收取保险费和所得财政收入再转移的方式调

8、节收入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时期和不同就业机会的人们之间进行多种分配和转移,有利于调节和缩小收入差距。通过;收;与;支;的调整,客观上起到了缩小贫富差别的作用,使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缩小或缓解。同时,社会保障可以使高收入阶层延期其当前消费,从而确保未来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而低收入阶层则通过缴纳保险而得到转移性收入,从而可以增加现期消费。这样的均衡消费有利于防止消费的波动,使居民消费需求稳步扩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三二、王足国再辽非辛 t 结 F 节丧瞿目芳?号事在 L 白匀 J 司主思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9、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起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这对人民的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多、区域广、底子薄,重新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因此,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现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在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并以前者为主的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却未在农村建立。农村地区除对缺乏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

10、老、弱、孤、残等实行;五保;制度外,多数农民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其养老、医疗、工伤等则主要靠自我保障、家庭保障。长期以.71. 原拮钝付一 5 苦呢 Agric 山 ural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0 年窍雪3 期地军 3 期来,政府对农村的社会保障仅局限在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项目上。第二,农村社会保障实施覆盖面小,制约保障功能的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具有普遍性,它要求把全体劳动者以至全体社会成员都纳入保障对象的范围。当前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进行,并没有按法律、政策的规定,凡是符合条件的农民都能参加社会保障,宣传和实施覆

11、盖不到位。较多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并未在农村推行,大多数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处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 c 第三,政府责任在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存在偏差。(1)相对于城市,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缺乏明确、合理的目标定位和稳定、渐进的推进措施。(2)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化建设的关注严重不足,至今没有比较稳定的制度规范。(3)政府没有从社会公正的理念出发动态地考虑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及其与城市的衔接问题,不仅不能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采取倾斜的投入政策,而且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差距日益扩大。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的目的来看,是为了增加

12、消费需求、缓解生产过剩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社会保障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究其原因在于美国政府特别是肯尼迪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主要着眼于扩大社会总需求,以引导经济走出衰退,促进经济复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经济剌激手段,到 60 年代美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缓和经济危机的剧烈振动,保持较长的经济繁荣时间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对于启动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作用已十分突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扩大社会需求和消费,调整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均衡,促进经济的增长。四、四)11 成都社舍保

13、障城乡统筹试点的启示(一)四 111 成都概况成都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1993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西部第一。辖 9 区 4 市6 县,总面积 1.24 万平方公里,中心城建城区面积 285 平方公里。人口 1103万,市区人口 497 万。2007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324.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39 毛。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 402.09 亿元,比上年增长 5.8%。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 117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 47.

14、6%提高到 49.0%,带动经济增长 7.5 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394.7 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57.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59 毛。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95.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6.9%。其中出口总额 57.1 亿美元,增长 37.9%;进口总额 38.1 亿美元,增长 35.39 毛。(二)四川成都社会保障城乡统筹试点的启示自 2003 年 10 月,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试点试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市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城乡一体化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成都政府和各

15、方的努力,成都市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绩,走在我国各省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前列,其经验值得各地借鉴。2007 年 6 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市和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文选择成都作为社会保障的案例,探讨成都的做法及其对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启示。成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解决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突出问.72. 美官臣号:农村社令保障对提振消费需求的咋用研究一一一来自成都城乡统筹试点的启示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必须依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统筹兼顾地解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障作用。启示一: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该体系的救助对

16、象是低保对象、五保户、救助对象中的贫困户、残疾人中的贫困户及各区(市)县政府规定的其他救助对象。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由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帮困助学机制、全面建设城乡医疗机制、完善住房救助机制、巩固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强化就业再就业援助机制、健全生产帮困机制、创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制、健全法律援助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精神慰藉机制以及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机制。启示二: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等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该制度最大的亮点是医疗救助基金的建立和使用,首先医疗救助基金是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实行分级负担的原则,市和

17、区县财政每年分别要按照农村人口每人 0.5 元安排经费,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多渠道筹集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最终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该基金纳入统计财政预算社会保障基金专户,由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对其进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其次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主要用于资助救助对象家庭缴纳个人菜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负担的全部费用。启示三: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4 年起,成都市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解决了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疾病致贫、返贫问题,提高了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亮点包括筹集机制和监督机制。首先,新型农村

18、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个人筹资是指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每人每年筹资不低于 10 元,同意上交县级财政;社会保障积极;专户转账管理;政府资助资金是指各区(市)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未纳入中央财政补助之前,市、县两级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人每年不低于 20 元;而多渠道筹集资金是指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予扶持,以及鼓励和争取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次,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监督机制包括建立公示制以及建立监审制度。公示制是指各区(市)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要乡社会公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9、管理制度,定期公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收入与使用情况,要在醒目位置设立举报信箱,对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即使处理群众的投诉和举报,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监审制度的含义是,县级人民政府要成立由相关部门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代表共同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监督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并定期乡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汇报监督检查情况。成都市这一社会保障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化结构的突出问题,并且完善了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通过各项具体保障机制的落实,达到有效的保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普遍性;。政府应该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通过建立和

20、完善各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离不开政府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因此,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在财政上应大力扶持,区别与商业保险,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推动,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我国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且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因此,应该通过多种途径筹资社会保障资金,并加强资金的管理和运营效率,提高透明度。五、对采建议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对于启动农村居民的消费的制约作.73. ,苦役忡-S 管现 AgricuIturalEconon 阳 andManagement 2010 年军 3 期成章 3 期用已十分突出,为了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21、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通过借鉴四川成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成功模式,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第一,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为核心的医疗保障制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实施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的障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大城市的郊区等农民生活较为富裕的地区,应采取全面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中部地区可大力发展和完善现行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即政府引导和支持下的农民互助合作,主要发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医疗,重点对大额医疗费用和住院费用进行补助,这可以借鉴成都的做法。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医疗救助,即政府

22、通过设立医疗救助基金来扶助农村贫困人口就医,同时鼓励农民根据自愿的原则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第二,利用多种方式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一般而言,社会保障资金有三个来源,一是国家各级财政按比例提取;二是村集体和企业收入中按比例提取;三是个人收入中交纳的部分。然而资金来源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必须采取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方法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资金的构成比例应当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以及整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定。第三,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提高运营效率。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是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制度保障,需要在立法上对社会保障基金的

23、征缴予以规范,特别是要严厉制裁拖欠和逃避社会保障基金的行为。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上,既要考虑安全,又要考虑效率,在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地使社会保障基金增值。参考文献 ll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8-2009111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 刘钧.论社会保障在消费启动中的作用J.消费经济,2000(2):33-36 3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文件汇编111.2005 Effect of Agricultural Social Security on B

24、oost Consumption Demand: From Revelation of Chengdus Urban and Rural Experimental Units JIANG Baichen, MA Shaohua, DENG Meidan (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l1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l1 510642, China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mechanism on the social securit

25、y system to consumer consumption was analyzed, and then it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of rural social security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By drawing on social security in Chengdus successful model of urban and rural pilot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hich to boost th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and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nsumption; rural area .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