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试题选之机械振动,博爱县第二中学李小富,第1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2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3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同第2题全国卷,第4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卷)),第5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吉林、江苏、浙江卷)),第6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物理(京皖卷)),第7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物理(京皖卷)),第8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9题
2、(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10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11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12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河南卷)),第13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河南卷)),第14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河南卷)),第15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江苏等13省卷)),第16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17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3、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广西卷)),第18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综合能力测试(广东、广西卷),第19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京皖蒙卷),第20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21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21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解答:,第22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卷)),第23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新课程卷)),第24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4、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旧课程卷)),第25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旧课程卷)),第26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答案:,第27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卷)),第28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第29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第30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第31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旧课程卷)),第32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5、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第33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第34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旧课程卷)),第35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第36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旧课程卷)),第37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上海卷)),第38题(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39题(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40题(1996年普通高等
6、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41题(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42题(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43题(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44题(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45题(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46题(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47题(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48题(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49题(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
7、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49题答案,第50题(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另外1,另外2,2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0s。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依次为P1,P2,P3,。已知P1和P2之间的距离为20cm,P2和P3之间的距离为80cm,则P1的振动传到P2所需的时间为(05全国)( ) A050 s B013 s C010 s D020 s,另外3,3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其波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5全国) A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B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周期 C经 周期后质元P运动到Q点 D经
8、周期后质元R的速度变为零,另外4,4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 b c为三个质元,a 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05全国)A、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c 正向上运动C、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 D、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另外5,5一列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0。当波源质点处于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时,介质中平衡位置坐标x=2m的质点所处位置及运动情况是(05北京) A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上运动 B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下运动 C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 D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另外6,6图中实线和
9、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s时刻的波形图,x=12m处的质点在t=0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则(05天津)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Z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m/st=0时x=14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各质点在003s内随波迁移09m,另外7,7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则图中的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05上海),另外8,8如图所示,AB分别为单摆做简谐振动时摆球的不同位置其中,位置A为摆球摆动的最高位置,虚线为过悬点的竖直线以摆球最低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球在摆动过程中(05上海) (A)位于B处时动
10、能最大 (B)位于A处时势能最大 (C)在位置A的势能大于在位置B的动能 (D)在位置B的机械能大于在位置A的机械能,另外9,9AB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VB可能是(05上海) (A)1:3(B)1:2 (C)2:1(D)3:1,另外10,10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1中实线所示,t=02s时刻的波形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则(05广东)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右 波的周期可能为027s 波的频率可能为125Hz 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0m/s,另外11,11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60m/s,在t=0时波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此波频率为40Hz,此时质元b的速度为零B此波频率为40Hz,此时质元b的速度向着y轴负方向C此波频率为20Hz,此时质元a的速度向着y轴正方向D此波频率为20Hz,此时质元a的速度为零,xyz-t祝大家心情愉快Good-bye2007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