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目 录 目 录 修订记录 Revision record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 iv 1 背景 1 2 同步以太的同步原理 . 2 3 同步以太的 SSM 功能 . 5 3.1 同步以太的 SSM 质量等级定义 . 5 3.2 同步以太如何传递 SSM 信息 . 6 3.3 同步以太的 SSM 协议如何工作 . 8 3.4 在什么情况下会成环 . 10 4 同步以太的设备模型 . 13 5 同步以太的组网要求 . 14 6 同步以太技术的总结 . 15 7 参考标准 16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插图目录 插图目录 图
2、 2-1 同步以太示意图 2 图 3-1 SyncE 中的 SSM 信息传递 . 8 图 3-2 SSM 协议工作原理 9 图 3-3 SSM 协议状态机 10 图 3-4 无 SSM 的场景 . 11 图 3-5 有 SSM 的场景 . 11 图 5-1 G.803 推荐的物理层同步组网要求 14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表格目录 表格目录 表 2-1 以太接口的同步以太支持能力 3 表 3-1 表 ESMC 报文格式 6 表 3-2 表: QL TLV 格式 . 7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关键词: 同步 以太 ,SyncE、 SSM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
3、同步以太 和 NTR 技术,包括同步以太 和 NTR 的同步原理、 SSM 保护倒换原理以及相关的标准体系 等内容 。 缩略语: 缩略语 英文全名 中文解释 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时分复用 PDH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伪同步数字序列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序列 SyncE Synchronization Ethernet 同步以太 SSM Synchronous Status Message 同步状态消息 QL Quality Level 质量等级 EEC Et
4、hernet Equipment Clock 以太网设备时钟 SEC SDH Equipment Clock SDH 设备时钟 SSU Synchronization Supply Unit 同步供给单元 SSU-A primary level SSU 第一级同步供给单元 SSU-B second level SSU 第二级同步供给单元 DNU Do Not Use 不可用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1 背景 1 背景 全 IP 化是未来网络和业务发展的趋势,这已被业界公认,移动网络也是如此。在移动网络向全 IP 逐步推进的过程中,也对如何实现时钟同步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众所周知,分组交换网络用
5、于突发性数据通信的传输,其中信息在源处封装成分组,这些分组通过网络节点 (如交换机和路由器 )以存储转发的方式传输,直至到达目的地。 因此 分组网络和原来的电路交换网络 有着很大不同, 在 本质上是异步的。 网络演进到分组网络后,原来由 SDH 网络承担的同步网功能,也相应地需要由分组网络来承担,这就对分组网络提出了同步的需求。 ITU-T SG15/Q13 针对分组网络的同步需求,在 G.8261标准中定义了分组网络的定时和同步特征,提出了同步以太( Synchronization Ethernet,简称 SyncE)的概念,并在 G.8262 和 G.8264 标准中明确定义了同步以太节点
6、时钟( Ethernet Equipment Clock,简称 EEC)的性能指标要求和保护倒换协议。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2 同步以太的同步原理 2 同步 以太的同步原理 同步以太和传统 SDH 同步类似 ,是一种 基于物理层码流携带和恢复频率信息的同步技术。同步以太技术 从以太网线路的串行码流里提取时钟,通过选源 算法 后, 送给设备系统 时钟锁相环跟踪产生系统时钟, 然后 通过系统时钟 把该端口的线路时钟 作为 其他同步以太端口的发送参考时钟,在发送的串行码流重发送出去 。 接收方向, 从线路 串行 码流中提取时钟 要求 码流 中 必须保持足够的时钟跳变信息, 也就是 避免连续的长 1
7、或者长 0。以太网物理层编码 采用 4B/5B( FE)和 8B/10B( GE),平均每 4 个 BIT 就要插入一个附加比特,这样 就 不会出现 连续 4 个 1 或者 4 个 0, 从而 加便于提取时钟。 在发送方向,同样需要对发送的串行码流按照编码规则进行加扰,以避免接收侧无法提取时钟。 图 2-1 同步以太示意图 IEEE 802.3 标准定义了各种类型的以太网接口,并非所有的接口都支持同步以太,如自协商模式下,如果 PHY 的某一个端口被协商成 Slave 模式,那么该端口只能提取接收侧的线路时钟,但发送侧不能跟踪系统时钟,而是直接采用接收侧提取的线路环回作为发送时钟。此时我们说该
8、端口不支持全功能的同步以太,只能支持单方向的同步以太。ITU-T G.8262 标准在附录中详细说明 了 IEEE802.3 的各种以太接口对同步以太的支持能力,详见下表: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2 同步以太的同步原理 表 2-1 以太接口的同步以太支持能力 PHY Description IEEE 802.3 clause Coding Synchronous Ethernet capable 10BASE2 10 Mbit/s coaxial 10 Manchester, intermittent No 10BASE5 10 Mbit/s coaxial 8 Manchester, inte
9、rmittent No (Note 1) 10BASE-F 10 Mbit/s fibre 15 NRZ, intermittent No 10BASE-FP 10 Mbit/s fibre, star 16 NRZ, intermittent No (Note 1) 10BASE-T 10 Mbit/s TP copper 14 Manchester, intermittent No 100BASE-BX10 100 Mbit/s bidi fibre 58, 66 4B/5B Yes 100BASE-FX 100 Mbit/s fibre 24, 26 4B/5B Yes 100BASE-
10、LX10 100 Mbit/s fibre 58, 66 4B/5B Yes 100BASE-T2 100 Mbit/s TP copper 32 PAM-5 No (Note 1) 100BASE-T4 100 Mbit/s TP copper 23 8B6T No (Note 1) 100BASE-TX 100 Mbit/s TP copper 24, 25 MLT-3 Yes 1000BASE-BX10 1 Gbit/s bidi fibre 59, 66 8B/10B Yes 1000BASE-CX 1 Gbit/s twinax 39 8B/10B Yes 1000BASE-KX 1
11、 Gbit/s backplane 70 8B/10B Yes 1000BASE-LX 1 Gbit/s fibre 38 8B/10B Yes 1000BASE-PX 1 Gbit/s PON 38 8B/10B Unidirectional 1000BASE-SX 1 Gbit/s fibre 38 8B/10B Yes 1000BASE-T 1 Gbit/s TP copper 40 4D-PAM5 Unidirectional (Note 2) 10BROAD36 10 Mbit/s coax 11 BPSK No (Note 1) 10GBASE-CX4 10 Gbit/s 4x t
12、winax 54 8B/10B Yes 10GBASE-ER 10 Gbit/s fibre 49, 52 64B/66B Yes 10GBASE-EW 10 Gbit/s fibre 50, 52 64B/66B Yes 10GBASE-KR 10 Gbit/s backplane 72 64B/66B Yes 10GBASE-KX4 10 Gbit/s 4x backplane 71 8B/10B Yes 10GBASE-LR 10 Gbit/s fibre 49, 52 64B/66B Yes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2 同步以太的同步原理 PHY Description IEEE 802.
13、3 clause Coding Synchronous Ethernet capable 10GBASE-LRM 10 Gbit/s fibre 68 64B/66B Yes 10GBASE-LW 10 Gbit/s fibre 50, 52 64B/66B Yes 10GBASE-LX4 10 Gbit/s 4 fibre 50, 52 8B/10B Yes 10GBASE-SR 10 Gbit/s fibre 49, 52 64B/66B Yes 10GBASE-SW 10 Gbit/s fibre 50, 52 64B/66B Yes 10GBASE-T 10 Gbit/s TP cop
14、per 55 DSQ-128 Yes (Note 3) 10PASS-TS 10 Mbit/s DSL 61, 62 DMT No 1BASE-5 1 Mbit/s TP copper 12 Manchester No (Note 1) 2BASE-TL 2 Mbit/s DSL 61, 63 PAM No 10/1GBASE-PR 10 Gbit/s/1 Gbit/s PON 76 64B/66B / 8B/10B Unidirectional 10GBASE-PR 10 Gbit/s PON 76 64B/66B Unidirectional 40GBASE-KR4 40 Gbit/s 4
15、x backplane 84 64B/66B Yes 40GBASE-CR4 40 Gbit/s 4x twinax 85 64B/66B Yes 40GBASE-SR4 40 Gbit/s 4x fibre 86 64B/66B Yes 40GBASE-LR4 40 Gbit/s 4 fibre 87 64B/66B Yes 100GBASE-CR10 100 Gbit/s 10x twinax 85 64B/66B Yes 100GBASE-SR10 100 Gbit/s 10x fibre 86 64B/66B Yes 100GBASE-LR4 100 Gbit/s 4 fibre 88
16、 64B/66B Yes 100GBASE-ER4 100 Gbit/s 4 fibre 88 64B/66B Yes NOTE 1 These rows (highlighted in italics) are deprecated. NOTE 2 Noise transfer is not measured on a loop-timed interface NOTE 3 10GBASE-T may support dual master or master/slave clocking (i.e., unidirectional synchronous Ethernet). 在实际产品开
17、发中,不会支持上述所有接口,各产品支持的同步以太接口类型,详见各产品的产品手册描述。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3 同步以太的 SSM 功能 3 同步以太的 SSM 功能 同步以太和传统 SDH 同步一样,在组建同步网时必须提供同步质量信息传递、保护倒换和防止跟踪链路成环的功能。这就要求同步以太也必须支持 ITU-T G.781 标准定义的SSM 协议。 3.1 同步以太的 SSM 质量等级定义 SSM( Synchronous Status Message) 是 ITU-T G.781 在 SDH 网上定义的标识 时钟源 质量( QL) 等级的一组状态信息 ,用一个字节表示,高 4bit 保留(全
18、部填 0),低 4bit 表示质量等级 QL。常见的 G.781 定义的 Option1 SDH 网络的时钟源质量等级如下: 质量等级 (QL) SSM 低 4bit 编码 MSBLSB 优先级 QL-PRC 0010 高 QL-SSU-A 0100 | QL-SSU-B 1000 | QL-SEC/EEC 1011 | QL-DNU 1111 低 上表是常见的 Option1 SDH 网络的时钟质量等级,按照排列顺序,质量等级从高到低,也就是说一个携带 QL-PRC SSM 信息的时钟源,其质量等级要高于一个携带 QL-SSUA SSM 信息的时钟源,设备在选源时,会优先选择质量等级高的参考
19、源跟踪。各个质量等级的含义如下: QL PRC: 该同步路径传送一个由 PRC(定义在 G.811)生成的时钟质量,即通常说的 BITS跟踪 GPS 或者北斗等卫星源后输出的时钟信号的质量等级; QL SSU-A: 该同步路径传送一个由类型 I 或类型 V 从时钟 (定义在 G.812)生成的定时质量,即通常说的 BITS 配置铷钟时,在丢失 GPS 等卫星源后进入保持或者自由振荡时输出的时钟信号的质量等级。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3 同步以太的 SSM 功能 QL SSU-B: 该同步路径传送一个由类型 VI 从时钟 (定义在 G.812)生成的定时质量,即通常说的 BITS 配置晶体钟时,丢
20、失 GPS 等卫星源后进入保持或者自由振荡时输出的时钟信号的质量等级。 QL SEC/EEC: 该同步路径传送一个由 SEC(定义在 G.813)生成的定时质量,即通常说的承载网设备( SDH 设备 SEC 或者同步以太设备 EEC)丢失参考源后进入保持或者自由振荡时输出的时钟信号的质量等级。 QL DNU: 该信号不可用作同步,表示该时钟源不可以作为参考源。 3.2 同步以太如何传递 SSM 信息 在 SDH 网络中, STM-N 接口通过帧开销的 S1 字节位置来传送 SSM 信息,因此经常也叫做 S1 字节。 E1 2Mbps 接口则通过 Sa Byte 中的空闲比特来传递 SSM 值。
21、 而在同步以太网中, ITU-T 规定通过专门的慢协议报文 ESMC 报文( Ethernet Synchronization Messaging Channel)来携带和传送 SSM 信息,并在 G.8264 标准对 ESMC 报文做了详细的定义。 G 8264 标准定义 的 ESMC 报文符合 OSSP 协议, SSM 质量等级包含在该报文的 TLV域中。 ESMC 报文的格式如下表所示: 表 3-1 表 ESMC 报文格 式 Octet number Size Field 1-6 6 octets DA =01-80-C2-00-00-02 (hex) 7-12 6 octets SA
22、13-14 2 octets Slow Protocol Ethertype = 88-09 (hex) 15 1 octets Slow Protocol Subtype =0A (hex) 16-18 3 octets ITU-OUI = 00-19-A7 (hex) 19-20 2 octets ITU Subtype = Ox0001 21 4 bits Version:( 0x01 代表版本 1) 1 bit Event flag: 0 代表 Information PDU; 1 代表 Event PDU 3 bits Reserved , 填充全 0 22-24 3 octets
23、Reserved, 填充全 0 25-1532 36-1490 octets Data and Padding (必须是整数字节 ) Last 4 4 octets FCS 该报文格式支持两种报文: ESMC information PDU 报文和 ESMC Event PDU 报文。可以通过 Event flag 来区分这两种报文。 ESMC information PDU 报文 中包含当前 QL 信息, 1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3 同步以太的 SSM 功能 秒钟发一个。 当 QL 等级发生变化时 ,马上 发送 ESMC Event PDU 报文,该报文中包含的是变化后的新的 QL 信息。 S
24、SM TLV 信息包含在 Data and Padding 最开始的数据中,其他的填充数据在 SSM TLV之后。 SSM TLV 的格式如下: 表 3-2 表: QL TLV 格式 8 bits Type: 0x01 16 bits Length: 0x04 4 bits 0 (unused) 4 bits SSM code 数据和填充:这个字段包含数据和必要的填充来获得 64 字节的最小帧长度。 PDU 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字节数。填充特性没有被定义,接收端 可以 忽略。 ESMC PDU 推荐的最大长度是 128 字节 , 但是允许大于这个值。 ESMC 报文 在发送方向和接收方向的处理 流
25、程 如下: 1. 发送方向 a. 每秒产生 1 个 ESMC information PDU 报文,携带网元当前的 QL 信息。 b. 一旦本节点的 QL 发生变化,则立刻发送一个包含变化后的新的 QL TLV 的 ESMC Event 报文,以便以 最快 的速度通知下游节点 QL 的改变。同时 Information 报文的发送定时器被复位,重新以 1 秒钟的发包率发送携带新 QL 的 Information 报文。 2. 接收方向 a. 如在 5 秒钟 内 收不到 ESMC Information 报文, 则该端口的 QL 将被设置为 DNU,触发源倒换 计算,同时 Information
26、 报文的 接收 定时器将被复位 ,重新侦听Information 报文。 如在 5 秒钟内收到 Information 报文,也马上复位 Information 报文的定时器,同时认为改参考源仍然是有效的,不触发源倒换计算。 b. 一旦接 收到 Event 报文 , 则马上更新该端口的 QL 状态, 并触发本节点重新进行选源计算。同时 Information 报文的 接收 定时器将被复位, 重新开始侦听 Information报文。 -结束 同步以太多 的 ESMC 报文和 SSM 信息 的 传递 ,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3 同步以太的 SSM 功能 图 3-1 SyncE
27、中的 SSM 信息传递 3.3 同步以太的 SSM 协议如何工作 通过上面的章节描述,大家看到 ITU-T G.8264 标准解决了同步以太网络中 SSM 质量等级的传递问题,接下来介绍同步以太如何利用 SSM 协议来进行选源、保护倒换和防止成环。同步以太和 SDH 同步一样, SSM 协议仍然 遵循 ITU-T G.781 标准定义。 同步以太网络中 SSM 质量等级传递的几个原则: 保持或自由振荡状态下转发 SSM 质量等级的规则 在 同步以太设备时钟 EEC 丢失输入定时参考信号且无其它可用定时参考信号时, EEC将进入保持或自由振荡状态,所有方向的 同步以太 线路和外定时输出信号(直接
28、导出的除外) 均 应发送 EEC 时钟等级的 SSM 信息 (1011)。 正常跟踪 状态 下转发 SSM的规则 所有方向的 同步以太 线路和外定时输出信号(反向发送 DNU 的除外和外定时输出信号直接导出的除外)应发送 SSM 协议 选 中 的 当前 定时参考信号的 SSM 质 量等级。 如上游传递的是 PRC,则本节点向下分发的也是 PRC。 外定时 输出信号 直接导出的规则 当外定时输出信号选择从 同步以太 线路导出时,外定时输出信号应发送选用的 同步以太线路 携带 的 SSM 质量等级信息。 倒换状态下转发 SSM的规则 当 EEC 选用新的定时参考信号时,所有方向的 同步以太 线路和
29、外定时输出信号(反向发送 DNU 的除外和外定时输出信号直接导出的除外)应发送新选用的定时参考信号的SSM 质量等级信息。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3 同步以太的 SSM 功能 反向发送 DNU 的规则 当 EEC 选用一个 同步以太 线路 信号 作为定时参考信号时,其对应的反向 同步以太 线路信号应发送 QL_DNU 的 SSM 质量等级信息,以避免上游节点跟踪本节点发送的时钟形成定时环路。 当外定时输出信号选择从 同步以太 线路导出,且 EEC 选用外定时输入信号作为定时参考信号时,而且二者的 SSM 质量等级相同时,其对应的反向 同步以太 线路信号应发送QL_DNU 的 SSM 质量等级信息
30、。 SSM 协议的工作原理 SSM 协议通过在同步节点之间传递 SSM 信息,实现同步链路的选源和保护倒换。以下图为例,说明 SSM 协议工作的基本原理。 图 3-2 SSM 协议工作原理 上图描述了同步以太网络采用 SSM 协议进行选源和倒换的过程。配置两个 BITS,通过网元的 2MBit 外时钟口接入。各网元的参考源和参考源的优先级必须由人工规划,然后人工在网管的优先级表中进行配置: NE1( EXT1, W,内部源), NE2( W,E,内部源),NE3( W,E,内部源), NE4( W,EXT1,内部源), BITS 和网元均使能 SSM 协议。 正常工作下, BITS1 和 BI
31、TS2 都跟踪 GPS,输出的 SSM 质量等级都是 PRC。由于 EXT1在 NE1的优先级表中的优先级排列最高,且在跟踪 GPS的情况下 SSM质量等级是 PRC,因此 NE1 运行 SSM 协议,选择跟踪 EXT1,并输出 EXT1 携带的 SSM 质量等级 PRC给下游网元 NE2。 NE2 收到西向参考源 W 的质量等级为 PRC,且优先级最高,选择跟踪西向参考源 W,并继续向下游网元 NE3 分发 PRC 质量等级信息。根据上面描述的规则 2,由于 NE1 跟踪接收的西向线路参考源,因此反送给 NE1 的线路时钟携带的 SSM质量等级将为不可用 DNU。虽然 NE1 的优先级表里也
32、配置了 NE2 的线路时钟,但是由于 NE2 在跟踪 NE1 的情况下,反送的是 DNU,因此 NE1 不会选用 NE2 的参考源,可以有效防止时钟跟踪链路成环。同 NE2, NE3 选择跟踪 NE2 的线路时钟。 NE4 收到的NE3 的参考源 和 BITS2 参考源携带的 SSM 质量等级都是 PRC,但由于 NE3 的参考源 W优先级比 EXT1 高,因此 NE4 会优先选择跟踪 NE3,而不是 BITS2。 如果 BITS1 的 GPS 丢失, BITS1 送给 NE1 的 EXT1 参考源携带的 SSM 会降低变成SSU-A,但由于 NE1收到的 NE2的参考源为 DNU,因此 NE
33、1在倒换前仍然会跟踪 BITS1,并向下传递 SSM 信息 SSU-A,直到 NE3 将 SSU-A 的质量等级传给 NE4。 NE4 此时优先级表里有三个参考源,西向线路参考源 SSM 为 SSU-A,外部 EXT1 BITS2 参考源 SSM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3 同步以太的 SSM 功能 为 PRC,内部源为 EEC, PRC 的质量等级最高,因此 NE4 将切换参考源到 EXT1 BITS2,并将跟踪 BITS2后的质量等级 PRC传递给 NE3, NE3发现东向参考源 E的质量等级 PRC比西向参考源 W 的质量等级 SSU-A 高,马上切换到跟踪 NE4。 NE2 和 NE1 的倒
34、换过程相同。由此完成了时钟链路的倒换,整个同步网的参考源从 BITS1 切换到了 BITS2,跟踪路径变成红色的路径。 上述是同步以太 SSM 协议运行的基本过程,在真实网络中,只是组网形式变得更复杂而已。其他的功能如导出模式、自由振荡和保持模式下的 SSM 传递,不在本文 做描述,详见 ITU-T G.781 标准。 图 3-3 SSM 协议状态机 Reset TimeT i m er T 1P D H - T 2E xt e rn a l - T 3E T Y - T ET 4 - E xt e rn a lT 0 - S D H / E T He q u i p .I n p u ts
35、O u tp u ts增加同步以太接口后的 SEC 和 EEC 设备模型如上。 输入接口:同步以太接口 TE、 STM-N 线路接口 T1、 PDH 接口 T2、 2MHz 和 2Mbit外时钟接口 T3; 输出接口: SDH 或者同步以太线路接口时钟 T0, 2MHz 和 2Mbit 外时钟接口 T4。 选源模块:系统时钟选源模块 Selector B,用于选择系统时钟的参考源,可以从 TE、T1、 T2、 T3 中选择;外时钟选源模块 Selector A 和 C, Selector A 用于选择 SDH 线路时钟或者同步以太线路时钟, Selector C 用于选择系统时钟还是线路时钟。
36、也就是说系统时钟可以跟踪任何一个参考源,但是外时钟只能跟踪 SDH 和同步以太线路时钟或者系统时钟,而不能跟踪 PDH 时钟和外时钟。通常情况下,都会使能 SSM协议,选源模块按照 SSM 协议进行选源,可以有效防止跟踪链路成环和提供完善的保护倒换功能;而在不使能 SSM 协议的情况下,选源模块一般根据参考源的有无状态和优先级配置来进行选源,可以提供简单的保护倒换功能,但不能有效防止跟踪链路成环。 一般承载网设备都遵循 ITU-T 标准定义的上述设备模型,只不过在 SDH 同步时代,大多采用 STM-N 线路接口和外时钟接口,没有定义同步以太接口 TE 而已。而在分组网络中,分组设备则大多采用
37、同步以太接口 TE 和外时钟接口,但也可以支持 STM-N、 PDH等 TDM 接口。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5 同步以太的组网要求 5 同步以太的组网要求 为了达到规定的同步质量要求,必须对同步传送的网络做相应的要求,并且在网络规划的时候遵循一定的组网规则, G.803 对此做了如下的规定: 同步节点数量,自基准钟到末端局,介入的 BITS 时钟数目不应超过 7 个( 2 3 个为加强二级钟 ST2E, 3 4 个为加强三级钟 ST3E); 同步设备时钟( SEC/EEC)数量,相邻 BITS 间的 SEC/EEC 时钟总数不应超过 20个, EEC 的总数理想情况下不超过 60 个; 极限同
38、步参考链 : K=10 、 N=20 且 SEC/EEC 总数小于 60 个。 图 5-1 G.803 推荐的物理层同步组网要求 S E C / E E C 同步信息输入 过滤噪声 过滤噪声 1 0 B I TS 6 0 SE C / EE C G. 8 1 2 G. 8 1 2 ( 推荐 1 0 ) N 2 0 ( 推荐 1 0 ) N 2 0 G 88 11 11 N 2 0 G .81 3/ G .826 2 K K - 1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6 同步以太技术的总结 6 同步以太技术的总结 综上所述,同步以太和传统的 SDH 同步非常类似,是目前业界比较成熟的同步技术和解决方案。同步以
39、太的网元级设备时钟性能指标遵循 ITU-T G.8262 标准,组网性能满足ITU-T G.823 标准, SSM 协议遵循 ITU-T G.8264 和 G.781 标准,其中 G.813 和 G.8262 都是规定的网元级的性能指标要求,两者的要求基本完全一致。 Option1 同步以太和Option1 SDH 同步技术的对比如下: SDH 同步 同步以太 线路接口 STM-N FE、 GE、 10GE、 40GE 等 外时钟接口 2MHz/bit 2MHz/bit 网元级性能 G.813 G.8262 网络级性能 G.823 G.823 SSM 功能 G.781 G.781、 G.826
40、4 同步以太的优劣势如下简单总结如下: 时钟质量和传统 SDH 相同,完全可以 满足 G.8262 和 G.823 标准要求。 采用物理层码流传送和提取时钟,不受 PSN 网络背景流量 、优先级等 影响,可靠性高。 设备实现方案与 SDH 方案 基本 相同,技术成熟。 需全网 支持和 逐点部署,中间链路不能有不支持同步以太的节点。 只支持频率同步,不支持时间(相位)同步。 同步以太技术白皮书 7 参考标准 7 参考标准 ITU-T G.781 同步层功能 ITU-T G.813 SDH 设备从时钟( SEC)定时特性 ITU-T G.823 基于 2048kbit/s 系列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的控制 ITU-T G.8261 分组网络的定时与同步特征 ITU-T G.8262 同步以太网设备从时钟( EEC)定时特性 ITU-T G.8264 分组网络的定时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