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制教育,加强道德修养远离违法犯罪,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也越来越乐意展现自己个性的一面,青少年能够彰显个性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然而由于青少年的心智还不够成熟,遇事容易冲动。青少年也变得越来越让家长、老师、以及社会担忧,预防青少年犯罪亦成为当务之急。,有人说法律是行为的准绳,我们只有严格遵守这根准绳的约束,人生的轨迹才不会跑偏。那么道德是一根比法律的要求更高的准绳,我们只有用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人生的路才能走的精彩。,引言,我们的好朋友小虎刚刚经过了为期三天的学习,第一天听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的部分内容,第二天学习了思想与品德课,第三天和大家交流讨论。那么小虎到底有怎样的收获呢?让我们
2、一起去看看。,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我们可以通过法律和道德两条准绳进行。法律庄严的规劝加之道德温情的感化,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一天小虎听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的部分内容,那么他都学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人们共和国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第三章第十四条,(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
3、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是关于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不良行为和什么是“不良行为”的规定。从法律的高度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该教育未成年人的内容。那么作为未成年人应该怎样做好这些呢?让我们逐条了解。,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之所以被列到了不良行为第一条,可见其不良影响之大。旷课、夜不归宿可能会对青少年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其次养成的不良行为也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发展,同时也让家长、老师担忧。下面我们看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一)旷课、
4、夜不归宿:,事例1:小明是某中学的初二学生,原本聪明伶俐的他有着不错的成绩。然而由于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直闲散在家的小华。受到小华的影响小明开始变得厌学,经常和小华出入于网吧。老师和家长发现小明的变化后,对他也进行了多次教育,,可小明并没有把老师和家长的话听进去。由于经常旷课逃学,小明的成绩越来越差,也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小明变得更加厌学。于是在又一周学生到校的时候,小明并没有来到学校。老师和家长多处寻找,却没能找到小明,无奈之下只好报了警。,然而当警察找到小明的时候却为时已晚。原来小明没来学校的这几天一直和小华在一起。于一天中午他们喝了点酒后又下河去洗澡。然而小明这一次下去就再没能上来,酿成
5、了一场悲痛人心惨剧。,学习笔记:1、旷课、夜不归宿会对自身的安全造成威胁。2、影响学习、生活,对自身健康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3、对家庭、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我们不能旷课,要按时回家休息。,那么当我们遇到不能按时到校,或者不能按时回家的情况该怎么呢?,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说明情况,要保证自身安全,并尽快回到学校或家里。,欢迎来到问答环节,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二)携带管制刀具,管制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在校学生本用不到刀具之类的物品,然而他们携带这类物品的行为就包含了防范、报复、欺负他人等思想意识。这对他们的健康发展
6、是及其不利的。并且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他们就有可能使用这些物品,从而危害他人人身安全。因此不携带管制刀具即使保证了他人的人身安全,也促进了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该怎样解决呢?能不能想着如何去报复呢?,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不能想着去报复,应该想办法化解矛盾,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找老师来解决。,欢迎来到问答环节,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我国法律规定伤害他人身体,诋毁他人名誉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作为青少年首先应该认识到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等行为的不良性质,然后自觉的抵制这些行为的发生。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就有可能伤
7、害到他人身体和名誉,反过来想想,我们希不希望自己的身体或者名誉受到伤害呢?当然不希望,那么我们就有责任保护他人身体名誉不受伤害。打架斗殴、辱骂他人还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引发报复行为,及其他恶性事件。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华,你们要感谢陪伴你们成长的人,用真诚去收获友谊,而不是用暴力去孤立自己。,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这里所说的“强行”,是指采取各种手段对他人进行强制,使其不得不向索要人提供财物,包括使用暴力、胁迫、抢夺、敲诈等手段。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的社会危害性很大,我国刑法对这方面的处
8、罚非常严厉。向他人索要财物的不良行为会使青少年养成不劳而获,强取豪夺的不良品行,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这里说的偷窃、故意毁坏财物。这两种行为也是指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包括因为年龄、数额等原因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也包括偷拿、故意毁坏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不按犯罪处理的行为;然而这些行为如不及时杜绝,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亦可通过一个通俗的道理来认识这件事情。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该拿,如果拿了,那么势必给失主造成损失。,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
9、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其社会危害性极大,容易引起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赌博所获得的钱财是不正当受入,不受法律保护。对于青少年来说,参与赌博还会浪费学习时间,养成不良爱好,还会对自身安全带来隐患。,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学业。这些低俗内容也不利于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
10、得有下列不良行为:,(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各方面尚处于成长阶段,思想、情绪也不稳定,社会上的一些场所如果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有了这样的规定。这也是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保护,排除这些干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尽可能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青少年理应自己杜绝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其实在很多地
11、方是相通的,违法犯罪的行为必是社会公德所唾弃的,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也是和法律精神相悖的。区别只是他们所掌握的度有所不同,道德公德更严谨一些。,第二天小虎又学习了思想道德知识,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课堂。,美德小讲堂,(一)、出必告反必面(二)、拾金不昧的故事(三)、己所不遇勿施于人,(一)、出必告反必面,“出必告反必面”的含义,意思是指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孙权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今社会,我们为了求学或生存,不可能不离开父母一段时间,但我们的心不能离开父母,要时刻惦念着父母,常常和父母保持联系,以免
12、父母为我们牵肠挂肚。,(二)、拾金不昧的故事,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于是把钱还给了他。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
13、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是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
14、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第三天小虎和同学一起讨论了前两天所学的内容,这次他又有怎样的收获呢?,(一)、不旷课夜不归宿与出必告归必面,不旷课不夜不归宿和出必告反必面,都要求青少年要接受学校和家长的监督,不能逃学旷课,不能在不告知家长的情况下外出,从根本上更是为了保护青少年不受伤害。,(二)、不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不偷窃与拾金不昧,不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不偷窃是从法律的层面规定了不该有这些不良行为,拾金不昧则是从道德层面提倡我们不要贪图不属于我们的东西,他们是相互促进的,如果我们有拾金不昧的美德,也就不会去偷盗,不会去索要他人财物了。,(三)、不打架斗殴辱骂他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别人辱骂,被别人殴打,那么我们既然不希望这些行为发生在我们身上,就有义务管住自己,不让这些行为发生在别人身上。如果我们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理念来要求自己,那么哪些伤害他人的行为就很少会发生了?,总结,法律是左脚,道德是右脚,只有穿好这两只脚上的鞋,我们才不会走上错的路。法律管行为,道德管内心,只有内外兼修才会成为一个强大的人。从道德的层次出发,作一个善良有品行的人,自然就会远离违法犯罪,不要游离在法律边沿了才知事态严峻,道德到法律还留有一点余地,所以说遵守道德标准就离违法犯罪又多了一道珊栏。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同时也会是一个可爱的人。,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