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政府规制政策.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589712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政府规制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五章-政府规制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五章-政府规制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五章-政府规制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五章-政府规制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ndustrial Economics,第5章 政府规制政策,2010-5-26,1,目录一、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二、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三、政府规制政策四、反垄断政策,2010-5-26,2,规制(regulation)与规制经济学当经济运行中出现“市场失灵”时,政府有必要对私人经济活动进行限制或制约,这就产生了政府规制(Government Regulation),简称规制(Regulation)。植草益(1992)给出了较广泛的规制定义:“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和构成特定经济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规制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

2、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产业组织的相关领域一起成为应用微观经济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2010-5-26,3,规制(regulation)放松规制(deregulation)再规制(reregulation)的动态演进过程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规制实践中,出现了官僚腐败、规制成本高昂、自然垄断行业或公用事业单位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引发了一场放松规制的运动,同时也促使人们对传统规制理论和规制方式进行反思,并开始探索更合理的规制理论和更科学有效的规制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等微观经济学中的前沿理论和分析方法被引入,一种新的规制理论

3、激励性规制理论产生了,从而使西方规制经济学达到一个新的发展巅峰。,2010-5-26,4,规制理论核心问题的演进早期传统的规制理论,包括规制公共利益理论、规制俘获理论等,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要规制(Why)?规制代表谁的利益(Who)?而激励性规制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规制(How)?,2010-5-26,5,1、公共利益理论和规制俘获理论自亚当斯密以来,规制公共利益理论就出现了,成为规制理论的逻辑起点。该理论认为,规制的原因来自市场失灵。政府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进行规制,并且可以专一地追求这一目标。规制公共利益理论隐含着三个基本假设:第一,市

4、场是脆弱的,如果放任自流,就会导致无效率,在看不见的手作用下,社会不能实现福利最大化;第二,政府规制几乎是无成本的,他能对社会或公众对公平和效率的要求做出有效而仁慈的反应;第三,政府是无所不能的、无所不知的,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利。,6,1、公共利益理论和规制俘获理论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发现现实中存在着大量与该理论相悖的事实依据。比如许多既不是自然垄断,也不具有外部性的产业一直受到政府规制,如铁路运输和保险业。从规制的经验来看,规制也往往使得产业内企业利润而不是公共利益增加。这引起了规制公共利益理论受到严厉批评,促使一些经济学家开始重新思考规制的原因,导致规制俘获理论应运而生

5、。,早期纯粹的俘获理论认为,规制的原因是适应产业对规制的需要。政府进行规制仅代表某一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规制机构对某个产业的规制实际是被这个产业“俘获”,提高了产业利润而不是社会福2010-5-26,2010-5-26,7,2、规制需求理论1971年, Stigler在其论文The Theory ofEconomic Regulation经济规制理论中,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规制的产生进行规范分析。 Stigler第一次将标准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和分析方法引入规制理论,也有观点认为他开创了规制经济理论。他认为规制的存在取决于社会对规制的需求和供给。最优规制政策是以立法或规制机构为中介,消费者和厂商

6、利益调和的结果。,2010-5-26,8,Stigler(1971)模型的基本命题“规制通常是产业自己争取来的,规制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为受规制产业的利益服务”。他认为,规制并不是像公共利益理论分析的那样为公共利益服务,而是产业中的部分厂商利用政府权力为自己谋私利的一种努力,规制过程被个人和利益集团利用来实现自己的欲望,政府规制是为适应利益集团实现收益最大化的产物。,2010-5-26,9,理论基础Olson(1965)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集团中个体数量越少,个体所得收益就越大,从而集团成员影响规制程序的激励越大;小集团内的搭便车行为相对于大集团要轻。Stigler(1971)推断

7、出产业成员比分散的消费者更容易受到激励,更容易组织起来与规制者谈判,从而得出“规制结果有利于生产者,生产者总能赢”的结论。,2010-5-26,10,Stigler模型的缺陷然而,Stigler(1971)的模型并没有得到规制实践的广泛支持。如美国20世纪60-70年代一些有力的消费者集团的出现导致规制偏向于消费者(Hantke-Domas, 2003)。而且Stigler忽略了政治模型的均衡稳定与存在问题,这促使了之后Peltzman、Becker等学者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改进。,2010-5-26,11,Peltzman的研究在Stigler(1971)的研究基础上, Peltzman(

8、1976)进一步扩展并将其模型化,提出最优规制政策模型。他认为,规制决策者的政治利益是通过使政治支持最大化来实现的,而利益集团的竞争以选票的形式影响政治家的选择,进而产生了规制政策。Peltzman(1976)主要关注哪些产业最有可能受到规制的问题。,2010-5-26,12,前提假设第一,规制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第二,政府的基础性资源是强制权,能使社会福利在不同的人之间转移;第三,规制是没有成本的。,价格提高会导致来自,消费者的支持下降,,而产业利润提高会导,致来自生产者的支持,增加,政府在两种力,量之间寻求平衡。,13,M3 M2 M1,PC,P*,

9、Pm,P 价格,Peltzman模型的均衡产业利润,M(P, )是政治支持无差异函数曲线,是价格P 和利润P的递减函数和递增函数, P*在竞争性价格Pc 与垄断价格Pm 之间。,2010-5-26,14,Peltzmen模型的主要结论最有可能被规制的产业是那些具有相对竞争性或具有相对垄断性的产业。对竞争性产业规制,企业将大量获益,而对垄断产业规制,消费者将获益。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像钢铁、汽车这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寡头结构的产业很少受到规制,而两种极端性的产业,如电力、自来水、铁路等垄断性产业,以及出租车、保险业和农业等竞争性产业常常受到规制。,2010-5-26,15,Stigler-

10、Peltzman模型的评价该理论否定了政府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这一假设,认为政府不是大公无私的“社会人”,而是具有特殊利益的“经济人”。它将规制看作一种商品。商品的供给者是规制机构,商品的需求者是利益集团。规制机构为了追求政治选票最大化而设租,利益集团则为了谋私利而寻租,政府规制就是在设租和寻租的过程中产生的,通过供需双方力量的平衡来实现利益的再分配。,2010-5-26,16,3、利益集团理论Stigler和Peltzman的分析从规制者效用最大化出发,得到的理论只能预测哪些产业易受规制以及规制的结构是什么(如价格的高低等),并没有说明利益集团是如何影响规制者的。Becker(1983)

11、扩展了Peltzman(1976)关于俘获规制机构不是单一利益集团的思想,建立了利益集团之间政治影响的竞争模型政治均衡模型,使规制俘获理论更接近现实、更富解释力。他认为规制的核心在于增加最有影响力的利益集团的福利,利益集团对政治家(规制者)施加的压力越大则取得的转移支付或财富再分配的可能越大,这种竞争会产生一个在政治市场上的“纳什均衡”,最终有影响力的利益集团的福利增加,市场失灵得以纠正,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得以降低。,2010-5-26,17,Becker模型的主要结论该理论的重要含义在于,应该执行那些提高福利水平的管制政策,而不是“无为”。Becker模型支持了传统自然垄断下的公共利益管制,

12、但管制的发生并不仅仅由垄断特征决定,也取决于利益集团的压力。因而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象农业、出租车、卡车货运等具有显著竞争特点的产业会被纳入到管制的行业中去。,2010-5-26,18,4、规制博弈理论规制是多方多赢博弈的结果。由于具有强制性权利的政府能利用特殊的法律权利和税收手段,以较小的成本,监督交易的进行与合约的履行。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消费者因价格降低获得了好处,而垄断厂商避免了残酷的竞争,由国家保护了它的专利不受竞争困扰。该理论意味着,由政府来监督私营法人之间的合同的执行能给它们节省更多的成本。,2010-5-26,19,5、激励性规制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规制理

13、论的研究主题从“为什么要规制”和“规制代表谁的利益”转变为“如何有效规制”问题,这一转变是伴随着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发展进行的。,2010-5-26,20,传统规制理论的缺陷一是,它们假定政府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在规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具有同样多的信息,双方是一种对称信息博弈;二是,它们将政府机构简化为一个节点,将其决策和执行过程看作是“黑箱”,忽视了官僚体系中的政治家和他们的代理人之间的重要的博弈关系。,2010-5-26,21,激励性规制理论的贡献(1)首先,激励性规制理论将对称信息的假设变为不对称信息,即被规制企业拥有规制机构不知道的私人信息,如企业最低成本、努力程度;同时,规制机构

14、追求的目标是企业效率和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企业是要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设计出一种激励规制合同,既能充分激励被规制企业,又能有效约束其利用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促使其做出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的行为。,2010-5-26,22,激励性规制理论的贡献(2)其次,激励性规制理论打开了规制机构的“黑箱”,将其分为规制机构(监督者)和国会(委托人)两层。其中,国会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而规制机构则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它可能被规制企业或其他利益集团俘获而与之合谋。这样,在规制过程的“当事人”中存在着:公众国会、国会规制机构、规制机构被规制企业这样三层委托代理关系。,2010-5-

15、26,24,目录一、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二、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三、政府规制政策四、反垄断政策五、案例分析:中国铁路行业的规制改革,2010-5-26,25,间接规制,1、政府规制的类型经济性规制直接规制社会性规制政府规制,反垄断,2010-5-26,26,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经济性规制是在存在自然垄断或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行业,以保证服务供给的公平性和防止资源配置低效为主要目的,通过认可和许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退出、价格、服务的质量和数量等方面的活动进行规定或限制。社会性规制是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以及环境和防止灾害为目的,对物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伴随着提供它们而产生

16、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的标准,并禁止、限定特定行为的规制。,2010-5-26,27,社会性规制的原因外部性限制污染排放采矿权许可义务教育、疫苗接种信息不对称食品上贴上生产日期与保质日期非价值物品毒品、枪支义务教育、医疗保险,28,社会性规制的方式直接规制禁止特定行为排污、毒品交易限制经营性活动未成年人不准进网吧资格制度医生、律师检查与鉴定制度定期进行防火设备检查基准与认证制度烟花爆竹的安全性行政手段制定标准/发布实施/执行检查/实施处罚经济手段税收和收费、补贴、市场开创、押金-返还制度信息提供药品、食品相关信息的披露,29,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我国曾于1993年颁布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这是国

17、家第一部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另外,在我国的商标法、广告法和价格法等法律中也涉及了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的内容。我国在1994年开始了反垄断法的制定工作,由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开始了反垄断法起草工作,并于2003年完成了初稿。2007年8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反垄断,30,2、政府规制的目标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财务状况稳定确保企业内部效率避免不合理的收入再分配,31,3、政府规制的执行机构规制机构存在与否取决于政府的法令,因此其组织具有时效性

18、。规制机构是根据某项法规执行某些特殊领域的任务而存在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局限性。规制机构只拥有政府赋予的部分权利,规制力度取决于规制范围,具有很强的伸缩性。,32,我国部分产业的政府规制,2010-5-26,33,目录一、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二、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三、政府规制政策四、反垄断政策五、案例分析:中国铁路行业的规制改革,35,1、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自然垄断的内涵:传统的自然垄断理论是用平均成本持续下降来定义自然垄断鲍莫尔、威利格和潘札提出现代自然垄断理论:假设在某个产业中有m个企业,n种产品,C(Q)为成本函数,其中任何一个企业可以生产任意种产品,同时每个企业的产出向量

19、分别是Q1,Q2, Qm , i=1,2,m,且满足Q1+Q2+Qm=Q,如果C(Q)C(Q1)+C(Q2)+ +C(Qm)成立,则称该产业的成本是劣加性的,那么该产业也就应当属于自然垄断产业。,35,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内在必然性自然垄断产业具有规模经济性,需要政府对市场进入进行规制,以便让一家企业独家垄断经营,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自然垄断理论中的定价矛盾:如果任由企业定价,则索取垄断价格。由于平均成本下降(平均成本线在边际成本之上,如果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则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企业亏损。,36,37,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工具(1)进入规制为确保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提高其生产效率,由规制机构对企业的

20、从业资格、产品及服务的内容和标准进行审查、认证,从而确定一家或极少数几家企业获准享有特许经营权,并承担该产业的供给责任,不能自由退出。许可制、注册制、申报制。,2010-5-26,38,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工具(2)价格规制公平报酬率(Fair Rate of Return)规制公平报酬率=(负债资本/资本总量)负债资本利率+(自有资本/资本总量)自有资本的合理利润率A-J效应遭受回报率规制的垄断者并不最小化成本,投入品比例被扭曲。这意味着在任何既定水平的产出上,相对于劳动来说,受规制企业使用了太多的资本。,2010-5-26,39,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工具(3)质量规制制定有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

21、准建立有关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定期检查制度定期颁布准许生产的有关产品和服务的目录,以防止有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下降或不合格的产品与服务进入市场,2010-5-26,40,规制失灵与规制改革规制失灵企业内部低效率的产生规制滞后使企业蒙受损失规制的目的和结果不一致传统规制理论及方式的缺陷传统规制方法的既定前提是,规制者与被规制者具有相同的完备信息,双方进行的是一种对称信息博弈。而在现实生活中,规制者与被规制者所掌握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41,激励性规制是指给被规制企业提供经营刺激的办法,诱导垄断者去实施某种行动,以达到某个规制目的的规制政策。主要方法:区域间竞争(Yardstick Competi

22、tionRegulation)特许投标制(Franchise Bidding Regulation)价格上限规制(Price-cap Regulation)社会契约规制(Social Contract Regulation)利润分享规制(Profit Sharing Regulation),2010-5-26 他,其,2010-5-26,42,放松规制(Deregulation)原因:规制失灵可竞争市场理论技术、需求条件的变化改变了受规制行业的属性进入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对电信、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及天然气输送等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放松规制的政策,取得了较好

23、的政策效果。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和民营化产权改革等放松措施,竞争的特征在放松规制后的行业明显增加,新,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2010-5-26,43,2、竞争性产业的政府规制原因通过政府规制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政府规制可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政府规制可以限制市场中的过度竞争。具体行业的规制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2010-5-26,44,金融业规制规制目标保证金融机构乃至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从而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推动经济发展。不同国家目标有所差异。规制主体规制方式:灵活性规制和规范化规制规制手段:对统计资料监控和分析、外部审计等,2010-5-26,45,金融业规制内容市

24、场准入与机构合并的规制对金融业务范围的规制风险控制流动性要求资本充足率与风险损失准备,2010-5-26,46,高新技术产业规制原因从生产投资到最终成果转化需要较长时间,投资巨大,市场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企业需要承担较大风险;高新技术产业拥有对某项技术的专利权和对某项知识产品的知识产权,从而在一段时间内拥有垄断权和排他性使用权;高新技术在转化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外溢效应。,2010-5-26,47,高新技术产业规制政策信息不对称的规制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孵化器之间风险性的规制风险投资法律外部性的规制产权激励服务激励优惠政策,48,3、社会性规制目的外部性信息不对称非价值物品方式直接规制:

25、禁止特定行为、限制经营性活动、资格制度、检查与鉴定制度、基准与认证制度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诱导型规制、诱因型规制,信息提供与公开2010-5-26,2010-5-26,49,目录一、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二、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三、政府规制政策四、反垄断政策五、案例分析:中国铁路行业的规制改革,2010-5-26,50,1、反垄断政策的目标禁止市场垄断禁止市场过度集中禁止滥用市场势力价格歧视独家交易搭配销售转售价格维持限定销售区域公司董事交叉任职,2010-5-26,51,2、各国反垄断政策的比较美国的反垄断政策1890年谢尔曼法1914年克莱顿法19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原联邦德国反垄断政策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反垄断和竞争促进政策法规卡特尔法日本反垄断政策“适用除外”范围,2010-5-26,52,目录一、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二、政府规制的类别、目标及执行机构三、政府规制政策四、反垄断政策五、案例分析:中国铁路行业的规制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贸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