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五 讲,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一、王守仁“心学”及其后学的政治思想,明代中期,王守仁集“心学”思想之大成,建构了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王门心学与官学化的程朱理学思想体系相呼应,形成了另一种政治认知系统,在明代中期以后的政治思想界影响极广。,(一)、王守仁“心学”的政治意义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今余姚县)人。曾在会稽阳明洞筑室居住,人称阳明先生。王守仁政治上忠于君主,一生多次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又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论功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晋封新建伯,子孙世袭。万历十二年(1584年),诏从祀孔庙。,1、心的学说与“天下一家”理想政治是什么原因造成全社会
2、道德风气败坏呢?王守仁认为是“由于学术之不明”(送别省吾林都宪序),这显然是针对程朱之学而言。 关于心的认识是王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1,首先,心是人们的感知认识,表现为一种主观精神。 “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传习录上)。此即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与王纯甫二),物和事不过是心的某种外化。 心即人的主观精神构成了天地万物的本原。其次,王守仁认为,心作为主观精神,其本质为至善之德,谓之“天理”,又称“良知”。,他说的天理就是儒家传统的道德原则,他用的良知一词出自孟子,指人们先天即有的至善之德。 再次,王守仁将天命、人性统一于吾心。他从不同角度讲论三者的关系。自天命言,
3、“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便谓之道”(传习录上)。天命、人性都是人心之天理的不同表现。,王守仁强调物、事、理、义皆归宗于吾心,要确立心即人之主观精神的本体地位,并无限扩大心与外物的同一性。 凭借人心的沟通,天地万物与人同出一源,殊无分别。将这样的认识实践于社会,即形成了“天下一家”的理想政治模式。,实现“天下一家”理想政治包含两个环节:其一曰“明明德”;其二曰“亲民”。 2、“致良知”与“破心中贼” 王守仁把“致良知”作为其全部理论的总纲,说:“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寄正宪男手墨二卷),“致良知”的要义 :首先,良知是人本心的本来面目,人所固有。 其次,王守仁以“正心”
4、代“格物”,用“致良知”改造朱门“格物穷理”说。 再次,在格物即正心的认识基础上,王守仁用“正心”概括了儒家传统的修身理论,疏通了正心与修身、诚意、致知的关系。,最后,“致良知”的目的是“存理灭欲”。 实现“存理灭欲”的途径为“克已”。 “致良知”学说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他认为,比“山中贼”更具危害的是“心中贼”,而他的“致良知”学说恰恰具有破“心中贼”的功效。,在圣人的引导下,人们潜心克已,最终达到“致良知”的极致,即“内圣外王”。 内圣是说,吾心良知臻于纯粹之境,决无丝毫私欲,从而在精神上与圣人皈本如一。 外王是说以内圣之吾心良知进退于社会政治,便可收发自如,调处适宜,吾心“发之事父便是孝,
5、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传习录上)。 内圣外王塑造的是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3、“知行合一”与政治道德实践宋儒讨论知行问题,大都主张知先行后。这种认识的流弊是学尚空论,不重践行,形成人格虚伪,极有碍于道德完善。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他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守仁学宗陆九渊,诋毁程朱,在学术上,他是异于官方学术的自由派,在政治上则是君主的耿耿忠臣。他主观上并非要作君主政治的叛逆,但无意中却成为后世“异端”思想的先驱。,二、 明末与清初士人群体的政治反思,视频(康乾盛世) 明末、清初,剧烈的社会动荡和国破君亡的政治大变局,推动一大
6、批士人反思明代弊政,反思宋明理学,对传统政治思维和政治体制进行再认识。在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他们纷纷主张明道救世、祟实致用、调整君权、改革体制,形成一股影响深远的社会政治批判思潮。这个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 黄宗羲对秦汉以来政治体制的批判黄宗羲(16l0l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他是东林遗孤领袖、复社名士,师事理学大师刘宗周,在学术上以“濂洛之统,综合诸家”。明亡后,他举兵抗清,晚年拒绝清廷征召,潜心著述,其中明儒学案及宋元学案是具有创造性的学术史鸿篇巨制;明夷待访录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不朽篇章,对中国近代思想有巨大影响。浙江古籍
7、出版社编有黄宗羲全集。,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天下为主,君为客”说把人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君时代;第二个阶段是有君且王者大公无私的时代;第三个阶段是君主一心谋私的时代。,由此可见,那些没有王者之心的帝王是人间一切祸患的根源。“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主要表现有四 :其一,引发了围绕最高权力的厮杀和征战; 其二,君民关系恶化,形成对立的关系; 其三,君臣形成主奴关系;其四,帝王行“非法之法”,导致天下大乱 。,2、宰相理政、方镇御边、学校议政明清之际,人们普遍把辅臣无权视为明代弊政和亡国之因。黄宗羲主张恢复宰相制度,由宰相、公卿、谏官与天子公
8、议朝政,从而排除宦官专政的可能性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黄宗羲主张参行郡县和方镇两种体制。完善和加强学校的职能,就是为了强化舆论制约,调整朝廷与在野士大夫的关系。,在他的政治设计中,提出建立两个具体制度:一是天子定期亲临太学听谏制度 ;二是地方官定期接受士绅批评制度。 3、“重定天下之赋”与工商皆本黄宗羲主张改革田制,重定税法,实行“工商皆本”。 所谓“重定天下之赋”,有四层含义:,一是“履亩而税”; 二是“任田不任用”;三是“任土作员” ;四是解决税额不齐问题。 黄宗羲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的成就凝集着中国古代政治批判思想的精华,而他的个人悲剧,恰恰是传统政治文化所固有的局限
9、造成的。,(二) 顾炎武改革君主集权政体的设想顾炎武(16131682年),江苏昆山人,原名降,字忠清,后因清朝入主中原,更名炎武,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他在历史、地理、音韵、考据、金石等方面都有独到建树,开一代朴学风气之先,是乾嘉汉学的“不祧之祖”。顾炎武著述丰富,计有著作四十多种,四百余卷,主要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他的一些具体政论集中在亭林诗文集。,顾炎武与黄宗羲政见大致相同,其有特点的政治主张有以下几点: 1、批判“私天下”的政治体制顾炎武辨析天下与国家,辨析“亡国家”与“亡天下”。他认为,“保其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国家是
10、一人一姓的王朝,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天下”高于一家一姓的“国家”。这个思想后来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就从天下观的角度,把孟子的民贵君轻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2、“寓封建之意于郡县” 顾炎武主张改“独治”为“众治”,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权力。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的实质是使郡县制中的县令可以终身任职并世袭。然这种县令又不是小国封君,他要向皇帝负责,受郡的领导,有政绩的考察,且可以随时罢撤。,3、废天下之生员 士风问题是明清之际的士大夫普遍关注的问题。改变学术风气,改革科举制度,是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顾炎武主张重振儒家经学,废除生员制度 ,大幅度改革国家的育才选官制度。,
11、其要点有二: 一是改革考试内容,限制生员人数,主要选拔兼通五经、二十一史和当世之务的人才。 二是仿照古代的乡举里选的做法,以“辟举”制度代替现行生员制度。,(三)、王夫之对儒家政治哲学的改造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曾举兵衡山,武装抗清。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自称“船山遗老”,故人称“船山先生”。他反思亡明教训,立志明道救世,一生著述丰富。主要政治、哲学著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等,收入船山遗书。,王夫之的政治学说极其丰富,这里仅能简单列举一二。 1、论“循天下之公”是王夫之着重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历代的暴君暴政: 其一,帝王“独富”民生疾
12、苦的政治根源。 其二,帝王“独尊”是导致君臣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其三,法制之弊是导致政治腐败的重要原因,2、理势相成与政治变革 王夫之以理势相成的哲理,系统地阐释了政治变革的必然性。王夫之根据理势合一的哲学观,提出“事随势迁而法必变”(思问录内篇),治国平天下之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于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对这种因时因势而形成的政治模式,无论其整体,还是局部,都不能生搬硬套。王夫之主张天子、郡县、乡邑分级而治,逐级负责,上级不得越级干预地方政务。,3、理欲合一论与人禽之辨王夫之的理欲合一论 :他从以下几个层次对这个命题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 一是“理与欲皆自然”(张子正蒙注诚明); 二是在一定范围内
13、,理、性、欲等价;三是天理往往借助人欲展现自己;四是圣人之欲亦即理,孔孟之学于欲见理。,王夫之将天理与人欲在一定条件下划上等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程朱一派将天理与人欲截然对立的存理灭欲观。在政治论上,王夫之主张面向实际,注重功利。 王夫之继承儒家的人禽之辨,并作为其政论的主要依据。 在王夫之看来,夷狄、小人都是违背纲常伦理的禽兽。“禽兽”一词是儒家指斥违逆纲常的常用词。人禽之辨的主旨是肯定礼教中心论。,4、道器统一论与任人任法并重王夫之反对历史上各种片面夸大道或器的作用的道器论,以道器合一论升华了有关道器关系的思辨。 王夫之把道器关系从哲学领域引向政治领域以论说政治原则、伦理规范与社会制度
14、、政治设置的关系。他认为:“礼因器以载道,器用上达。”礼乐之道是通过一系列礼器、礼仪体现的,离开具体的君臣、父子关系就不存在相应的道德规范; 王夫之主张任人与任法并重。,5、道统、治统与尊君 王夫之寄希望于帝王的心术,即皇帝有“君天下之心”,即道统与君统合一。 他说:“天下所极重而不可窃者二: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读通鉴论卷十三) 所谓道统,即孔孟之道,亦即礼仁政治的基本原则。所谓治统,即君统、帝统、帝王之统。,君统或治统是道统的一种传续形式。 道统与君统有所区别:道统是对治平天下一般原则的传承,其传承者未必居大位;君统是治平天下一般原则的实施和运作,其传承者必须居天子之位。王夫之认为道统与君统是分二合一的关系,道统与治统合一是王夫之的政治理想。,王夫之 “集千古之智”,几乎在所有传统哲学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汇聚精华或超越前人的见解。经过王夫之的反思和重构,传统政治哲学发展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新高度。 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