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ZTT 1010-2015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检测规范 (试行) 版本:V 1.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2015-04-08发布 2015-04-09实施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I 前 言 本检测规范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相关配套设备技术标准为基础,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站新建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检测规范,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检测提供技术依据。 本检测规范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检测规范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技术研究院。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I 目 次 1 适用
2、范围 1 2 检测依据 1 3 术语、定义与符号 1 3.1 术语和定义 . 1 3.2 符号 . 3 4 选样说明 3 5 检测项目 3 5.1 实验室测试项目 . 3 5.2 现网在线长期测试项目 . 6 6 检测方法 6 6.1 测量仪表要求 . 6 6.2 检测方法 . 7 7 检验规则 . 16 8 注意事项 . 16 附录A 容量修正系数 . 17 附录B 普通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重量 . 18 附录C 高温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重量 . 19 附录D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参考值 . 20 附录E 检验规则 . 21 E.1 检验分类 . 21 E.2 出厂检验 . 21 E
3、.3 型式检验 . 23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1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产品的质量检测,适用于送检产品和抽检产品的检测。本规范规定了产品选样及产品质量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标准,明确了不合格产品的相关依据。 2 检测依据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638.2-2005 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YD/T 799-2010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YD/T 2343-2011通信用前置端子阀控式密
4、封铅酸蓄电池 YD/T 2657-2013通信用高温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Q/ZTT 1007-2014 新建配套设备标准汇总册 3 术语、定义与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与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1 术语和定义 3.1.1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蓄电池正常使用时保持气密和液密状态。当内部气压超过预定值时,安全阀自动开启,释放气体。当内部气压降低后,安全阀自动闭合使其密封,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蓄电池内部。蓄电池在使用寿命期间,正常使用情况下无需补加电解液。 本规范中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包括普通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和高温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两大类产品。 3.1.2 前置端子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蓄
5、电池引出端子置于窄面前端的狭长形12V铅酸蓄电池,是一种特定外形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2 3.1.3 集中排气系统 前置端子蓄电池六个单体设有的集中排气孔,便于导通软管在电池组内连接,将电池组内电池产生的气体引至机柜外排放,以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和避免对电源设备造成腐蚀损害的排气系统。 注:集中排气系统可用于一体化电源柜,在电池室或其他通风较好的环境下可选择性使用。 3.1.4 普通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普通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包含2V和12V两种规格,蓄电池的推荐使用温度为2030。 3.1.5 高温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包含一般高温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6、2V和12V)和高温前置端子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12V),蓄电池的推荐使用温度为2035,允许在-20+65环境条件下使用。本规范中高温前置端子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仅包含两种容量规格:12V/100Ah和12V/150Ah。 注:由于基站中使用的前置端子蓄电池一般应用在室外场景中,基本上均为高温型,因此本规范中提到的前置端子蓄电池均指的是高温前置端子型蓄电池。 3.1.6 完全充电 按照生产厂家推荐的充电方法(包括充电终止判定方法)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蓄电池内部的储电容量达到最大值,即为完全充电状态。 3.1.7 充电效率 蓄电池放电后充电至放电初始荷电状态,其放出电量与充入电量之间的比称
7、为充电效率。由于放电初始状态、放电深度和充电方法影响比值,所以一般情况下的充电效率用给定条件下完全充电后放电容量与充电电量的比值表述。 3.1.8 实际容量 用实验确定的规定温度、规定放电率放电至终止电压的电池或电池组产生的电量,用Ct表示。 在环境温度为25时,完全充电状态下的蓄电池静置1h后,以I10的电流放电,单体平均终止电压1.8V,取样品第三次测试容量作为该样品的10小时率实测基准容量,用Ce表示。 3.1.9 额定容量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3 在规定的条件下,蓄电池完全充电后所能提供的由制造厂标明的电量,用Crt表示。 3.2 符号 C1010h率额定容量(Ah),即蓄电池标称容
8、量; C33h率额定容量(Ah),数值为0.75C10; C11h率额定容量(Ah),数值为0.55C10; C0.530min率额定容量(Ah),数值2V为0.4C10;12V为0.5C10; Ct当环境温度为t时的蓄电池实测容量(Ah),是放电电流I(A)与放电时间t(h)的乘积。不同温度下的容量修正系数见附表A.1。 Ce实测基准容量,定义见3.1.8节。 I1010h率放电电流(A),I10=0.1C10; I33h率放电电流(A),数值为2.5I10; I11h率放电电流(A),数值为5.5I10; I0.530min率放电电流(A),数值2V 为8.0I10;12V为10.0I10
9、; Uflo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的浮充电压(V)。 4 选样说明 根据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的检验要求来提供相应数量的样品及附件。 5 检测项目 铅酸蓄电池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分为实验室测试和现网在线长期测试。 5.1 实验室测试项目 实验室测试应根据具体情况优先选用表1、表2中推荐检测项目进行检测。 表1 普通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检验项目明细表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时长 推荐检验项 送检 抽检 1 外观 短期注1 2 结构 短期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4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时长 推荐检验项 送检 抽检 3 重量 短期 4 外形尺寸注2 短期 5 容 量 10h率容量 短期 6 3h率容量 短期
10、 7 1h率容量 短期 8 0时10h率容量 短期 9 一 致 性 容量一致性 短期 10 内阻一致性 短期 11 端电压均衡性 开路 短期 浮充 放电 12 安 全 性 阻燃性能 短期 13 防爆性能 短期 14 连接条压降 短期 15 安全阀 短期 16 封口剂性能 短期 17 气密性 短期 18 密封反应效率 5天 19 防酸雾性能 短期 20 热失控敏感性 7天 21 低温敏感性 12天 注3 22 大电流放电 短期 23 短接恢复性能 13天 24 充电效率 2天 25 耐过充电能力 7天 26 蓄电池充电管理 短期 27 容量保存率 29天 28 寿 命 循环耐久性 1.5天/循环
11、 29 高温加速浮充寿命 40天/循环 30 过充寿命 30天/循环 注:1表格中的“短期”指在24h之内能够完成的测试项目,下同。 2针对送样测试,抽样时不做要求。 3抽检时可按使用区域来定,西北、东北、华北区域可选择测试该项目。 表2 高温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检验项目明细表 序号 检测项目 适用电池类别 检验时长 送检 抽检 1 外观 所有类别 短期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5 序号 检测项目 适用电池类别 检验时长 送检 抽检 2 集中排气系统(可选) 高温前置端子型 短期 3 结构 所有类别 短期 4 重量 一般高温型 1天 高温前置端子型 5 外形尺寸 一般高温型 短期 高温前置端子
12、型 6 容 量 10h率容量 所有类别 短期 7 3h率容量 所有类别 短期 8 1h率容量 所有类别 短期 9 0时10h率容量 所有类别 短期 10 一 致 性 容量一致性 所有类别 1.5天/只 11 内阻一致性 所有类别 短期 12 端电压均衡性 开路 所有类别 短期 浮充 放电 13 安 全 性 阻燃性能 所有类别 短期 14 防爆性能 所有类别 短期 15 连接条压降 所有类别 短期 16 安全阀 一般高温型 短期 高温前置端子型 17 封口剂性能 一般高温型 短期 18 极柱端子密封性 高温前置端子型 81天 19 气密性 所有类别 短期 20 密封反应效率 一般高温型 5天 2
13、1 气体析出 高温前置端子型 8天 22 防酸雾性能 一般高温型 短期 23 极限高温使用注1 一般高温型 16天 24 低温敏感性 所有类别 12天 注2 25 大电流放电 所有类别 短期 26 短接恢复性能 所有类别 13天 27 充电效率 所有类别 2天 28 耐过充电能力 一般高温型 7天 29 蓄电池充电管理 所有类别 短期 30 容量保存率 一般高温型 29天 高温前置端子型 31 信息与警告标记 所有类别 短期 32 寿 命 循环耐久性 所有类别 1.5天/循环 33 高温加速浮充寿命 所有类别 40天/循环 34 高温欠充深循环寿命 一般高温型 15天/循环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
14、司 6 序号 检测项目 适用电池类别 检验时长 送检 抽检 35 高温深循环寿命 36 高温过充浅循环寿命 注:1表格中的“极限高温使用”和4种高温寿命(特指第3336项四个指标)可不同时检测。 2 针对送样测试,抽样时不做要求。 5.2 现网在线长期测试项目 现网在线长期测试是选定几种典型的应用场景,在各类应用场景中选取特定数量的基站分别安装不同厂家的蓄电池及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利用基站监控系统采集各组在线运行蓄电池的相关指标,然后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得出蓄电池相关参数的关联性及特性,主要包括浮充寿命及循环次数寿命等指标,并与实验室测试结果进行比对,从而评判不同品牌及规格型号蓄电池的性
15、能。 本测试规范暂时不包括该部分内容,待后期具备条件时再完善此类测试项目。 6 检测方法 6.1 测量仪表要求 所用仪表的量程应随被测电流和电压的量值而确定,指针表读数应在量程内的后三分之一范围内,精度如表3所示。 表3 仪表要求 仪表名称 仪表精度 电压表 应不低于0.5级 电流表 应不低于0.5级 温度计 应不低于0.5 计时仪表 应不低于1s/h,按时、分、秒分度 压力表 应不低于0.25级 磅秤 误差应不超过1%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7 6.2 检测方法 蓄电池检测方法如表4、表5所示。 表4普通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质量检测标准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1 外观 蓄电池外观应无变
16、形、漏液、裂纹及污迹;标识应清晰。 2 结构 蓄电池的正、负极端子应有明显标志,且便于连接。 3 重量(kg) 注1 提供实测数据,应高于附录B中规定的下限值。 4 外形尺寸(mm) 提供实测数据,应与厂家提交的文件保持一致。 5 容量 10h率容量(Ah)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静置1h,在25的环境中,蓄电池以1.0I10电流放电,终止电压(单体)为1.80V。对于送检样品,10h率实测基准容量Ce的范围应满足:CeC10,1.1C10,对于抽检样品,Ce应满足下限值。 6 3h率容量(Ah)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静置1h,在25的环境中,蓄电池以2.5I10电流放电,终止电压(单体)为1.80V。
17、在第3次循环之前,3h率容量应不低于0.75 Ce。 7 1h率容量(Ah)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静置1h,在25的环境中,蓄电池以5.5I10电流放电,终止电压(单体)为1.75V。在第3次循环之前,1h率容量应不低于0.55 Ce。 8 0时10h率容量(Ah)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静置1h,0时蓄电池以1.0I10电流放电,终止电压(单体)为1.80V,应不低于Ce的74%(2V)或80%(12V)。 9 一致性 容量一致性 对6只2V电池或4只12V电池串联成组进行10小时率放电时,终止电压(单体)为1.8V。计算实际容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与平均实测值的比。同组蓄电池10h率容量试验时,最大
18、实际容量和最小实际容量差值应不大于5%。 10 内阻一致性 同组蓄电池(2V蓄电池不少于6只或12V蓄电池不少于4只)内阻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与内阻平均值的比值应不超过15%。内阻值应满足附录D的相关要求。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8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11 端电压均衡性 对6只2V电池或4只12V电池串联成组进行检测: (1)各电池间的开路电压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标称电压为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开路电压差不大于20mV; 标称电压为1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开路电压差不大于100 mV; (2)浮充24h后,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蓄电池组由不多于24只2V蓄电池组成时,各
19、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90mV; 蓄电池组由多于24只2V蓄电池组成时,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200mV; 标称电压为1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480mV; (3)放电时,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标称电压为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0.20V; 标称电压为1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0.60V。 12 安全性 阻燃性能注2 蓄电池壳、盖、连接条保护罩应符合GB/T 2408-2008中的第8.4.1条HB(水平级)和第9.4条V-0(垂直级)的要求。 13 防爆性能 本试验应在确认安全措施得以保证后进行。将1A3A的保险丝置于蓄电池排气口正上
20、方2mm4mm处,以0.05C10(A)的电流对完全充电状态下的蓄电池进行过充电,经1h后,在不停电情况下,用直流24V电源熔断保险丝,反复2次产生明火试验,其内部应不引燃、不引爆。 14 连接条压降(mV) 蓄电池按1h率电流放电时,测量相邻两只蓄电池极柱根部之间的连接条压降U,应满足U10mV(2V、12V)。 15 安全阀 对蓄电池内逐渐充气加压测定开阀时的压力,然后停止充气,将蓄电池自然放置,测定闭阀时的压力。其开阀压力应在1035kPa范围内,闭阀压力应在330kPa范围内。 16 封口剂性能 (1)耐寒试验 将注入电解液的蓄电池置于-303的低温室(箱)内6h,待低温室(箱)温度回
21、升到-5时将蓄电池取出,在1min内目视检查,封口剂应无裂纹与溢流现象; (2)耐热实验 在652恒温箱内,将蓄电池倾斜45角放置6h后,从恒温箱内取出,目视检查,封口剂应无裂纹与溢流现象。 17 气密性 (1)蓄电池在环境温度255的条件下储存24h; (2)通过蓄电池排气孔,充入气体,当内外压差为50kPa时,压力计指针应能稳定5s; (3)当压力释放后壳体无残余变形、破裂或开胶。 18 密封反应效率 根据规范YD 799-2010 7.10条的方法试验,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应不低于95%。 19 防酸雾性能 根据规范YD 799-2010 7.11条的方法试验,蓄电池在正常浮充工作过程中应
22、无酸雾逸出。 20 热失控敏感性 (1)10h率容量试验合格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255环境中,以(2.450.1V)/单体的恒定电压(不限流)连续充电168h。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9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2)充电过程中每隔24h记录一次充电电流值和蓄电池表面(端子部位)温度值。 (3)计算浮充电流在任一24h之内的增长率I和充电结束时蓄电池温度t:当所有I大于50%或t大于60时,则认为蓄电池存在热失控的条件。 其中: 2424(-1)24(-1)- 100%(N1,2)NNNIIII= K取 ,7I24N第24N小时电池浮充电流(A)。 21 低温敏感性 (1)10h率容量
23、试验合格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255的环境中,以 I 10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蓄电池不经再充电置于-182的低温室(箱)中静置72h。 (2)72h后将蓄电池取出在室温下开路静置24h,在 255的环境中以Uflo电压(限流0.2C10)连续充电168h。 (3)蓄电池进行10h率容量试验,10h率容量应不小于0.9Ce;外观应无破裂、过度膨胀及槽、盖分离现象。 22 大电流放电 蓄电池以30I10(A)电流放电3min,极柱应不熔断、内部汇流排应不熔断,其外观不得出现异常。 23 短接恢复性能 (1)10h率容量试验合格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温度 255的环境中进行本项目第(2)、(
24、3)、(4)步骤的试验。 (2)电池以1.0I10放电至终止电压接近0.5V/单体后,短接蓄电池正负极24h。 (3)将蓄电池以2.42V/单体电压(充电电流不超过1.5I10)充电24h后继续以本项目第(2)步骤放电及短路,如此循环5次。 (4)蓄电池第5次以1.0I10放电至终止电压1.80V/单体,放电容量不低于实测基准容量Ce的90%。 24 充电效率 (1)完成容量试验后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环境温度为25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2)以1.0I10放电至1.80V/单体; (3)以2.0I10的电流,2.29V/单体电压充电24h,记录充电量Ca; (4)以1.0I10放电至1.8
25、0V/单体,记录放电时间,并计算放电容量Cb; (5)按下列公式计算电池的充电效率,Re=Cb/Ca,其充电效率应不低于92%。 25 耐过充电能力 10h率容量试验合格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255环境中,以0.03C10电流再充电160h,充电终止后,静置1h,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及渗液。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10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26 蓄电池充电管理 (1)蓄电池在使用前一般应进行补充充电,蓄电池最大充电电流不大于0.25C10(A),最大补充充电电压不大于2.40V/单体。 (2)蓄电池均衡充电单体电压为2.302.40V。 (3)环境温度为25时,蓄电池单体的浮充充电电压
26、为2.202.70V。 (4)蓄电池单体的温度补偿系数宜为(-3-7)mV/。 注:充电电压的具体数据由生产厂家提供。 27 容量保存率 10h率容量试验合格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255的环境温度中静置28天,并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干燥。不经补充电立即进行10h率容量试验,得到蓄电池静置28天后的容量Ce。容量保存率不低于该电池实测基准容量Ce的96%。 28 寿命 循环耐久性 测试方法见注3,技术要求如下: 电池规格 循环次数要求 2V 100次 12V 100次 29 高温加速浮充寿命 测试方法见注4,技术要求如下: 电池规格 循环个数要求 2V 8个 12V 6个 30 过充寿命 测试
27、方法见规范YD 799-2010 7.23.1节,技术要求如下: 电池规格 循环时间要求 2V 240d 12V 180d 注:1带钢壳蓄电池重量应称量去掉钢壳情况下蓄电池的重量。 2阻燃性能:钢壳蓄电池阻燃性能试验用试样采用蓄电池盖。 3按照电池厂方提供的电池安装方式,对6只2V电池或4只12V电池串联成组进行检测:按照100%DOD循环(放电平均终止电压1.80V/单体)进行循环放电。100%DOD循环测试方法:25环境温度下,首先以10h率容量放电试验确定样品的10h率实测容量Ct,蓄电池以充电电流为I10 (0.1C10)、充电电压为2.35V/单体、充电时间为24h完成充电后,以I1
28、0(0.1C10(A)放电电流进行10h率容量放电试验,终止电压为蓄电池试验只数1.8V/单体。当某次放电容量大于标称容量 C10的 80%时继续进行充放电循环,否则试验终止,统计总循环次数(最后一次10h率容量小于标称容量C10的80%时的循环不计入总循环次数)。 4测试方法如下: a.对3只2V电池或2只12V电池串联成组进行检测。 b.10h率容量及3h率容量试验符合额定容量要求。 c.经完全充电(2.35V恒压,0.1C10(A)限流)后,在602环境中,以Uflo电压连续充电30d。 d.30d后将蓄电池取出,放置24h36h,在255环境中按YD/T799-2010规定的方法进行一
29、次3h率容量试验,作为一个试验循环。 e.重复c、d。 f.直至该组蓄电池3h容量中任何一支低于80%的3h率标称容量C3时,再经共2次3h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11 率放电确认仍低于80%的3h率标称容量C3时,低于80%的3h率标称容量C3的蓄电池试验结束,将此蓄电池取出,剩下的蓄电池继续重复c、d,如果在这 2 次试验中有一次达到 80%的3h率标称容量C3以上(含80%)时再重复本项目中的c、d步骤。 表5高温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质量检测标准 序号 检测项目 适用电池类别 检测标准 1 外观 所有类别 蓄电池外观不得有变形、漏液、裂纹及污迹;标志应清晰。 2 集中排气系统 (可选)
30、高温前置端子型 前置端子蓄电池可设有集中排气系统,集中排气系统可包括集中排气孔、导气三通、电池间导气管、机柜导出管等,系统连接牢固、密封,可以将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机柜外。 3 结构 所有类别 蓄电池的正、负极端子应有明显标志,且便于连接。 4 重量注1 (kg) 一般高温型 提供实测数据,应高于附录C中规定的下限值。 高温前置端子型 提供实测数据,应高于下述规定的下限值。12V/100Ah:电池重量为3542kg;12V/150Ah:电池重量为5061kg。 5 外形尺寸 (mm) 一般高温型 提供实测数据,应与厂家提交的文件保持一致。 高温前置端子型 最大外型尺寸(mm) 长度 宽度 高
31、度 560 125 320 6 容 量 10h率容量(Ah) 所有类别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静置1h,在25的环境中,蓄电池以1.0I10电流放电,终止电压(单体)为1.80V。对于送检样品,10h率实测基准容量Ce的范围应满足:CeC10,1.1C10,对于抽检样品,Ce应满足下限值。 7 3h率容量 (Ah) 所有类别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静置1h,在25的环境中,蓄电池以2.5I10电流放电,终止电压(单体)为1.80V。在第3次循环之前,3h率容量应不低于0.75Ce。 8 1h率容量 (Ah) 所有类别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静置1h,在 25的环境中,蓄电池以5.5I10电流放电,终止电压(单体
32、)为1.75V。在第3次循环之前,1h率容量应不低于0.55Ce。 9 0时10h率容量 (Ah) 所有类别 完全充电的蓄电池静置1h,0时蓄电池以1.0I10电流放电,终止电压(单体)为1.80V,应不低于Ce的74%(2V)或80%(12V)。 10 一 致 性 容量一致性 所有类别 对6只2V电池或4只12V电池串联成组进行10小时率放电时,终止电压(单体)为1.8V。计算实际容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与平均值实测值的比。同组蓄电池10h率容量试验时,最大实际容量和最小实际容量差值应不大于5%。 11 内阻一致性 所有类别 同组蓄电池(2V蓄电池不少于6只或12V蓄电池不少于4只)内阻最大
33、值和最小值的差与内阻平均值的比值应不超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12 序号 检测项目 适用电池类别 检测标准 过15%。内阻值应满足附录D的相关要求。 12 端电压均衡性 所有类别 对6只2V电池或4只12V电池串联成组进行检测: (1)各电池间的开路电压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标称电压为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开路电压差不大于20mV; 标称电压为1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开路电压差不大于100 mV; (2)浮充24h后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蓄电池组由不多于24只2V蓄电池组成时,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90mV; 蓄电池组由多于24只2V蓄电池组成时,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200
34、mV; 标称电压为1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480mV; (3)放电时,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标称电压为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0.20V; 标称电压为12V的蓄电池,各电池间的端电压差不大于0.60V。 13 安 全 性 阻燃性能注2 所有类别 蓄电池壳、盖、连接条保护罩应符合GB/T 2408-2008中的第8.4.1条HB(水平级)和第9.4条V-0(垂直级)的要求。 14 防爆性能 所有类别 本试验应在确认安全措施得以保证后进行。将1A3A的保险丝置于蓄电池排气口正上方2mm4mm处,以0.05C10(A)的电流对完全充电状态下的蓄电池进行过充
35、电,经1h后,在不停电情况下,用直流24V电源熔断保险丝,反复2次产生明火试验,其内部应不引燃、不引爆。 15 连接条压降 (mV) 所有类别 蓄电池按1h率电流放电时,测量相邻两只蓄电池极柱根部之间的连接条压降U,应满足U10mV(2V、12V)。 16 安全阀 一般高温型 对蓄电池内逐渐充气加压测定开阀时的压力,然后停止充气,将蓄电池自然放置,测定闭阀时的压力,其开阀压力应在1035kPa范围内,闭阀压力应在330kPa范围内。 高温前置端子型 前置端子蓄电池每个单体都要设置安全阀,安全阀应具有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功能。对蓄电池内逐渐充气加压测定开阀时的压力,然后停止充气,将蓄电池自然放置,测
36、定闭阀时的压力,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是1035kPa,闭阀压力应是330kPa。同时在蓄电池正常工作的寿命期内,安全阀工作状态要稳定可靠。 17 封口剂性能 一般高温型 (1)耐寒试验 将注入电解液的蓄电池置于-303的低温室(箱)内6h,待低温室(箱)温度回升到-5时将蓄电池取出,在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13 序号 检测项目 适用电池类别 检测标准 1min内目视检查,封口剂应无裂纹与溢流现象。 (2)耐热试验 在652的恒温箱内,将蓄电池倾斜45角放置6h后,从恒温箱内取出,目视检查,封口剂应无裂纹与溢流现象。 18 极柱端子密封性 高温前置端子型 (1)采用经过10h率容量试验合格的前置端
37、子蓄电池,试验温度保持在452环境中进行。 (2)对完全充电状态下的蓄电池以2.35V/单体恒定电压充电24天。 (3)24天后将蓄电池取出,在 255环境中以2.5I10放电至1.75V/单体,然后以2.40V/单体电压(限流I10)充电20h;充电结束后,继续以0.1I10恒定电流过充电48h。 (4)蓄电池经过本项目(1)(3)步骤试验为一个试验循环,蓄电池经过3个试验循环后,目视观察极柱端子部位不得出现渗漏电解液现象。 19 气密性 所有类别 (1)蓄电池在环境温度255的条件下储存24h; (2)通过蓄电池排气孔,充入(或者抽出)气体,当内外压差为50kPa时,压力计指针应能稳定20
38、s; (3)当压力释放后壳体无残余变形、破裂或开胶。 20 密封反应效率 一般高温型 根据规范YD/T 2657-2013 6.4条的方法试验,蓄电池密封反应效率应不低于95%。 21 气体析出 高温前置端子型 根据规范YD 2343-2011 6.10条的方法试验,蓄电池气体析出量应低于1.2ml/cellAhh。 22 防酸雾性能 一般高温型 将电池放入1m3容器中,容器内pH值呈中性(pH=7),对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再以0.2I10电流进行4h充电,再用纯净蒸馏水润湿石蕊试纸(pH试纸)并悬放于出气口上方2cm处,历时2h后,检查容器内的酸度,试纸应呈中性,蓄电池在正常浮充工作过程中应无酸
39、雾逸出。 23 极限高温使用 一般高温型 (1)用6只单体电池或3只整体电池进行10h率容量试验。 (2)将C10容量合格的蓄电池放置在652的环境条件下,以Uflo电压进行浮充15天。 (3)将蓄电池取出,并使温度降至252,此时蓄电池进行10h率容量试验,测得Ce,按下式计算蓄电池容量损失率:R=(Ce-Ce)/Ce。蓄电池浮充电流不能有上升趋势,容量损失不超过5%;蓄电池外观不应有破裂、过度膨胀及槽、盖分离现象。 24 低温敏感性 所有类别 (1)10h率容量试验合格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255的环境中,以I10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蓄电池不经再充电置于-182的低温室(箱)中静置72
40、h。 (2)72h后将蓄电池取出在室温下开路静置24h,在 25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14 序号 检测项目 适用电池类别 检测标准 5的环境中以Uflo电压(限流0.2C10)连续充电168h。 (3)蓄电池进行10h率容量试验,10h率容量应不小于0.9Ce;外观应无破裂、过度膨胀及槽、盖分离现象。 25 大电流放电 所有类别 蓄电池以30I10电流放电3min,极柱应不熔断、内部汇流排应不熔断,其外观不得出现异常。 26 短接恢复性能 所有类别 (1)10h 率容量合格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温度255的环境中进行本项目第(2)、(3)、(4)步骤的试验。 (2)电池以1.0I10放电至
41、终止电压接近0.5V/单体后,短接蓄电池正负极24h。 (3)将蓄电池以2.42V/单体电压( 充电电流不超过1.5I10)充电 24h 后继续以本项目第(2)步骤放电及短路,如此循环5次。 (4)蓄电池第5次以1.0I10放电至终止电压1.80V/单体,放电容量不低于实测基准容量(Ce)的90%。 27 充电效率 所有类别 (1)完成容量试验后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环境温度为25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2)以1.0I10放电至1.80V/单体; (3)以2.0I10的电流,2.29V/单体电压充电24h,记录充电量Ca; (4)以1.0I10放电至1.80V/单体,记录放电时间,并计算放电
42、容量Cb; (5)按下列公式计算电池的充电效率,Re=Cb/Ca,其充电效率应不低于92%。 28 耐过充电能力 一般高温型 10h率容量试验合格的蓄电池,完全充电状态下,在355环境温度中,以 0.03C10电流再连续充电160h,充电终止后,静置1h,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及渗液。 29 蓄电池充电管理 所有类别 (1)蓄电池在使用前一般应进行补充充电,蓄电池最大充电电流不大于 0.25C10(A),最大补充充电电压不大于2.40V/单体。 (2)蓄电池均衡充电单体电压为2.302.40V。 (3)环境温度为35时,蓄电池单体的浮充充电电压为2.202.70V。 (4)蓄电池单体的温度补偿系数
43、宜为(-3-7)mV/。 注:充电电压的具体数据由生产厂家提供。 30 容量保存率 一般高温型 容量试验合格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355的环境温度中静置28天,并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干燥。不经补充电立即按YD 2657-2013 6.14条进行10h率容量试验,得到蓄电池静置28天后的容量Ce。容量保存率不低于该电池实测基准容量Ce的96%。 高温前置容量试验合格的蓄电池,经完全充电后,在355的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15 序号 检测项目 适用电池类别 检测标准 端子型 环境温度中静置28天,并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干燥。不经补充电立即进行10h率容量试验,得到蓄电池静置28天后的容量Ce。容量
44、保存率不低于该电池实测基准容量Ce的96%。 31 信息与警告标记 所有类别 对标记的存在进行目测检查,并在蓄电池擦净表面后在室温下用下述试剂进行标记耐久性试验,记录图示、图片标签和标记及应用试剂前后状态: 1)用浸有水的软布擦拭标签和标记15s,再用浸有汽油的软布擦拭15s,然后目测; 2)用浸有碳酸钠(Na2CO3)或碳酸氢钠(NaHCO3)饱和水溶液的软布擦拭标签和标记15s,在空气中晾干,然后目测; 3)用浸有密度为1.300gcm-3(25)硫酸溶液的软布擦拭标签和标记15s,用水冲洗,在空气中晾干,然后目测。 试验后,蓄电池应满足规范YD/T 2657-2013 5.25节的相关要
45、求。 32 寿 命 循环耐久性 所有类别 测试方法见注3,技术要求如下: 电池规格 循环次数要求 2V 200次 12V 150次 33 高温加速浮充寿命 所有类别 测试方法见注4,技术要求如下: 电池规格 循环个数要求 2V 16个 12V 12个 34 高温欠充深循环寿命 一般高温型 测试方法见规范YD 2657-2013 6.20.2节,技术要求如下: 电池规格 循环个数要求 2V 12个 12V 9个 35 高温深循环寿命 测试方法见规范YD 2657-2013 6.20.3节,技术要求如下: 电池规格 循环个数要求 2V 18个 12V 12个 36 高温过充浅循环寿命 测试方法见规
46、范YD 2657-2013 6.20.4节,技术要求如下: 电池规格 循环个数要求 2V 36个 12V 24个 注:1带钢壳蓄电池重量应称量去掉钢壳情况下蓄电池的重量。 2阻燃性能:钢壳蓄电池阻燃性能试验用试样采用蓄电池盖。 3按照电池厂方提供的电池安装方式,对6只2V电池或4只12V电池串联成组进行检测:按照100%DOD循环(放电平均终止电压1.80V/单体)进行循环放电。100%DOD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16 循环测试方法:在25的环境温度下,首先以10h率容量放电试验确定样品的10h率实测容量Ct,然后在35的环境温度下,蓄电池以充电电流为I10 (0.1C10)、充电电压为2.3
47、5V/单体、充电时间为24h完成充电后,以I10(0.1C10)放电电流进行10h率容量放电试验,终止电压为蓄电池试验只数1.8V/单体。当某次放电容量大于标称容量 C10的80%时(折算到 25环境条件)继续进行充放电循环,否则试验终止,统计总循环次数(最后一次10h率容量小于标称容量C10的80%时的循环不计入总循环次数)。 4测试方法如下: a.对3只2V电池或2只12V电池串联成组进行检测。 b.10h率容量及3h率容量试验符合额定容量要求。 c.经完全充电(2.35V恒压,0.1C10限流)后,在602环境中,以Uflo电压连续充电30d。 d.30d后将蓄电池取出,放置24h36h
48、,在255环境中按照YD/T 2657-2013规定的方法进行一次3h率容量试验,作为一个试验循环。 e.重复c、d。 f.直至该组蓄电池3h容量中任何一支低于80%的3h率标称容量C3时,再经共2次3h率放电确认仍低于80%的3h率标称容量C3时,低于的3h率标称容量C3的蓄电池试验结束,将此蓄电池取出,剩下的蓄电池继续重复c、d,如果在这2次试验中有一次达到80%的3h率标称容量C3以上(含80%)时再重复本项目中的c、d步骤。 7 检验规则 产品的检验规则可参照附录E,并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商务要求来确定。 8 注意事项 1、电池到货后应尽快组织抽检,抽检电池在仓库中的备货时间应不超过2个月。2、对不同厂家电池进行对比测试时,应注意选择同一类型、同一规格型号、近似出厂日期的电池产品。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17 附录A容量修正系数 (资料性附录) 容量修正系数 蓄电池的C10容量随着环境温度下降而下降,不同温度下的容量修正系数见表A.1。 表A.1 不同温度下的容量修正系数(基准温度25) 产品规格 -20 -10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