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589628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第四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世界观的基本问题,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有现实意义的问题:,1、坚持有条件论,反对无条件论;2、用整体观点观察事物、解决问题;3、掌握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意义;4、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原理对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二、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A,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1、如何理解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connection)是标志着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依

2、赖的哲学范畴。,联系的普遍性(generality)是指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有某种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的客观性(objectivity)是指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客观本性,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1)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 从理论上来讲:物质和运动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形式也是相互联系的。从现实上来讲:我们观察到,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宏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相距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太阳和地球,有着密切的联系。,“知天之明”也说明了事物

3、是普遍联系的 。,“生态平衡”也说明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我国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位著名音乐家师旷说过“欲知无谷,先占五木”。,微观世界也是普遍联系的:如:原子间,原子与电子之间,质子之间、质子与电子之间,核子之间、光子之间,等等都有联系 ,除有吸引排斥的联系,还有多方面的联系。,(2)人类社会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例如:在生产中,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共同进行生产,结成了一定的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再如:我们学校就是下一个复杂联系整体,有外部联系(external relation) ,有内部联系(internal relation) 。,再如:一个人就是一个复杂联系的整体。总之,不论一个人

4、,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复杂的普遍的联系,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3)人类思维领域也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联系问题,我们常说要全面的看问题,联系的看问题,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认识,有别人的影响,也有外来其他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自己的主观因素、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思维领域中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综上所述,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联系,自然界(nature) 、人类社会(human society) 、人类思维(human thought)都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依一定层次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就好比一条大网,每个事物都是网

5、上的一个成份或者说一个环节,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3、科学的发展证实了联系的客观普遍性,现代科学发展的全部成就,都证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如: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化学元素周期律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有机化学 ;社会科学 等等。,学术界争论的问题:,“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一提法是否正确?对此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意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一提法,不符合客观实际,应该抛弃。理由是:,(1)从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社会生活等方面来看,并非一切事物都有联系。(2)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及一事物与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联系。(3)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讲的

6、每个事物和其他事物联系着,但后来就运用每种现象的一切方面都互相联系的提法。,第二种意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一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抛弃了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理由是:,(1)一切事物都相互联系与客观世界普遍联系是一个意思。普遍联系适用于一切事物,也就是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毛泽东同志也认为:“一切客观事物本来都是互相联系的”。,(2)列宁曾多次谈到世界上每一事物(现象、过程等)和一切事物全面地、生动地联系。,(3)互相联系构成了运动,如果否认事物的互相联系,势必否认运动和发展,而走到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道路上去。,4、普遍联系与系统论,系统就是由若干相

7、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system theory)是研究一般系统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系统方法(system method)就是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系统的观点就是把一个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环境;看作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整体的观点。,系统的特点,系统是有层次的,系统是动态,系统与环境相联系,系统是有结构的,系统是有机整体,运用系统论方法处理现代组织管理问题工程技术,就叫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 。实际上就是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和考察问题、来研究如何把我们要办的事办得更多、更快、更好

8、、更省、更可靠。,从系统工程到学科的研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事物内部各个环节,各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而证实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关于联系普遍性观点的正确性。,A,二、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1、联系的多样性(multiplicity) 从哲学的研究范围来考察,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一般联系和个别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等等。,(1)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直接联系(direct connection)是指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不经过中间环节而发生相互作用的联系是直接联系。间接联系(indirect conn

9、ection)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要经过中间环节,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联系是间接联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本质联系(essential connection)是事物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稳定的反复起作用的因素。 非本质联系是事物外部的、偶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易逝的,暂时起作用的因素。,整个世界就是由种种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离开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就不存在了。,2、联系的条件性,(1)什么是条件(condition) ? 条件是指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2)条件的多样性

10、,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决定条件和非决定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充分条件和非充分条件,人们研究联系的条件性,就必须在各种条件下,把握影响事物存在的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避免不利条件的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当条件已经具备,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成熟的条件去改变事物的右倾保守的错误。一是当必要的条件尚不具备,便去盲目蛮干乱撞乱碰的“左”倾错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联系的观点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问题学术界有三种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它比矛盾观(contradictory)点更为基本。,第二种意见认为,

11、事物之间的联系实质上都是矛盾联系。 第三种意见认为,联系(relation) 、发展(development) 、矛盾(contradiction)三个基本观点的有机统一,才是构成辩证法的骨骼。,A,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永恒发展的科学,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二、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三、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运动变化发展,另一方面,如果离开运动、变化、发展也无法理解联系,只有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事物,才相互联系着。,离开事物间的联系就无法理解运动,离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也无法理解事物的联系。,事物的运动和事物的普遍

12、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不可分割的,所以,当我们研究运动的时候,不能离开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我们考察事物的联系时,也不能离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二、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运动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物质世界是按照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不停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1、什么是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我们所处的现实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各种运动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律性。 如:天体的运行是有规律的。 再如: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的。,人类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有规律的不断深化过程。各种物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13、没有规律的运动是不存在的,那什么是规律呢?所谓规律(regularity) 就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规律的特点,(1)规律是本质的(intrinsic)联系、内在的联系 (2)规律是一种必然的(inevitable)联系 (3)规律是普遍的联系 (4)规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重复性(duplication),(5)规律的客观性,第一,规律取决于事物的本质、内容及其所依赖的客观条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是否喜欢它,它都在那里客观存在着,并起作用。,第二,规律的作用带有强制性(compulsory) 。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也

14、不能违反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综上所述,规律就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3、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一切唯心主义(idealism)都不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或者认为规律人的意识的产物,可以为所欲为,或者认为规律是上帝、天命赋予自然界和社会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Metaphysical Materialism)只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其历史观也是唯心主义的。,三、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什么是发展(1)发展的涵义发展(develop)是标志着低级运动和高级运动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者旧事物和新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哲学范

15、畴。,(2)发展与运动、变化之间的关系,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哲学范畴,唯物辩证法通常把运动、变化、发展三个哲学范畴结合在一起描述物质世界的辩证本性、表达自己的发展观,并且认为,它们都是由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的。,运动、发展、变化之间的区别:运动(move)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从简单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它包括事物的性质的或面貌的、全部的或部分的,范围很广。,变化(change)是指事物在运动中发展的变异,与以前相比有所改变或不一样了,即可以表现在位置、数量上,也可以表现在结构上、性质上,一般意义上有上升或下降、前进和倒退两种相反的趋势。,发展(deve

16、lop)只是指质变(qualitative change) 、指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只指上升、前进的运动,只表现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从范围上来看,运动范围最广,变化范围较广,发展仅指质变;前进、运动包括变化、发展,发展仅指运动变化中的某一方面、测面。,从联系上来看,只有事物运动、变化才能导致事物的发展,发展不能离开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运动、变化道路是曲折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所以事物运动、变化的结果必然或最终只能向前发展。,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这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也就是

17、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什么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newly emerging things)是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old things )是指发展中成为过时的、丧失其存在必然性和日趋灭亡的东西。,(2)怎样判断新生事物,第一,不能单纯以时间的先后为根据 ;第二,不能单纯以事物的外表形态为依据 ;第三,不能单纯以强弱和完善不完善为依据 ;第四,不能单纯的暂时的胜败为依据。,(3)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性(internal contradication) 、决定了新事物的产生,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第二,新事物的产生适应

18、了客观发展的需要 。,第三,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2)继承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有用的因素,(3)出现了一些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第四,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最终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4)新生事物的发展道路的曲折性,第一,新事物在生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衰亡着的旧事物的拼死抵抗,决定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第二,新生事物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初期,总是弱小的,总有某些缺陷和不完善。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旧的习惯势力,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是新事物发展的不利因素 。,(5)正确对待新生事物,第一,要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生事物,对事物要

19、有锐敏感 。第二,对新生事物要热情关怀,积极支持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一、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的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三、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一、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的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1、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materialist dialectics)的基本规律有: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基本规律由浅入深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2、唯物辩证法的范畴,(1)什么是范畴 范畴(category)是人们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的概括和反映 。范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形式,列宁指出:“自

20、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第一,范畴和概念,共同点:都是人们的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都是理性认识,不是感性认识,都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反映,而不是外部联系的反映),但并不完全一样。,不同点:概念(concept)是对单个的或同类的现象及其属性的反映,范畴是对现实中的普遍现象及其规律性的反映。,第二,哲学范畴和科学范畴,哲学范畴(philosophical category)和其它科学范畴,都有其共同点:它们都是对客观世界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但二者又有区别:,各门具体科学的范畴是对客观世界某个具体领域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只适用于某一门具体科学。 哲学

21、范畴(philosophical category)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普遍的现象、特性和关系的概括和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极为丰富,按性质化分可归为三类:一类是反映对象或实体(object or entity)的范畴,如:物质、存在、生产力、生产方式、阶级、国家、群众等等。,一类反映属性或形式(attribute or form)的范畴。如运动、静止、时间、空间等等。一类是反映关系(relation)的范畴,如对立和统一,量变和质变、肯定的否定等等,反映关系的范畴都具有对偶性。,唯物辩证法的范畴都属于关系范畴。唯物辩证法范畴与一般关系范畴(relative category

22、)的不同在于,它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反映,各对范畴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客观世界的关系和矛盾。,(2)唯物辩证法范畴的作用,第一,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以往认识的结晶,又是进一步取得新知识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认识和掌握客观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第二,掌握唯物辩证法范畴,有助于锻炼和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具体的科学研究,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第三,辩证的范畴能帮助人们解决各项具体工作中的问题。,3、唯物辩证法规律和范畴问题的关系,(1)唯物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区别 :第一,唯物辩证法规律所反映的是物质世界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最普遍的、本质的、必然的、不断重复的联系 ;唯

23、物辩证法的范畴则不同,它是人们的思维对物质世界普遍关系的反映。,第二,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有区别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人们对事物最普遍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反映,它是人们对物质世界整体性认识的一个阶段,它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达到了对物质世界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rational knowledge) 。,第三,从逻辑形式(logical form)上看,唯物辩证法规律的逻辑形式是判断、推理和结论,而唯物辩证法范畴的逻辑形式则是基本概念。,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以概念的形式来反映物质世界普遍矛盾关系的。唯物辩证法规律的逻辑形式不是概念,而是判断、推理和结论。,(2)唯物辩证法

24、的规律和范畴的联系,第一,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主干部分,范畴则是它的具体表现。,第二,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通过它的范畴才得以表述。 第三,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构成唯物辩证法体系不可缺少的两大部分。,学术界争论的问题:,1、规律和范畴如何区分?有六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能否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相互区别的标志。,第二种观点认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范畴则是属于人们认识领域的东西,确切的说,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形式。,第三种观点认为,规律有关统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整体性的东西,关于规律的概念,是人们对于它的认识,而范畴的概念只涉及人们认识这个

25、过程的小阶段。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序列上的区别”。,第四种观点认为,规律的着眼点是对象、现象的运动,以及他们运什么方式进行运动;范畴的着眼点则是对象、现象本身,或者是对象、现象的某一个方面,以对偶的方式出现的范畴 。,第五种观点认为,范畴是本质的反映,规律则是本质之间的联系的反映;范畴反映的是联系的对象,规律反映的是对象的联系。,第六种观点认为, 规律和范畴没有绝对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规律和范畴可以相互通用的。,2、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之间的关系,主要联系包含两个方面:(1)规律离不开范畴,范畴伴随着规律起作用。 (2)范畴补充了基本规律。基本规律比范畴的内容丰富、深刻,范畴比规律具体、生动,

26、它们融为一体,形成关于客观事物发展的完整的学说。,有的人把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之间的联系概括为以下四点:(1)在客观现实中,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紧密而不可分的。(2)规律离不开范畴,范畴之间的联系又表现为规律。,(3)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和联系交织在一起,我们为了一定的认识目的,只能在思维中把某一联系或关系从总的联系中抽引出来。,(4)在全部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中,有个一以贯之的东西,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既是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的核心,也是唯物辩证法其他范畴的核心。,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law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27、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basic method )4、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性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三、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联系与发展的实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唯物辩证法(materialistic dialectics)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

28、。它认为主观辩证法(subjective dialectics)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它本身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一切事物都彼此孤立的、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的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内部,而在于外力的作用,或神、上帝、或绝对观念,因此,最终导致唯心主义。,从以上分析看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辩证法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世界。,第

29、二,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第三,辩证法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的存在。,综上所述,我们讲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概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最后从总体上讲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思考题:概念:联系、条件、系统工程、发展、规律、新生事物、范畴、哲学范畴、辩证法、形而上学。原理:1、联系的客观普遍性;2、发展的实质;3、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4、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关系:1、联系和发展的关系。2、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3、运动、变化、发展之间的关系。4、唯物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贸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