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商场现代化 2010 年 1 月 (中旬刊) 总第 599 期经营管理一、 引言作业成本法 ( Activity Based Costing , 简称 ABC ) 最早起源于20 世纪 30 年代, 是由美国著名教授科 ? 斯托布斯的长期研究逐渐发展起来的, 90 年代以来已经逐步在欧美获得了广泛地应用。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基础, 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来计算产品生产成本, 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为相关和准确的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它既是一套成本核算系统, 又是一套成本管理系统, 较之传统的标准成本法, 它有很多优点, 例如能够提供较为准确和及时的成本信息等, 但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2、, 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二、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1. 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将成本分配的重点放在间接成本上, 不再使用单一的分配标准, 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 从成本对象与资源消耗的因果关系着手, 根据资源动因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 再按作业动因将作业计入成本对象, 解决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扭曲成本信息的问题, 从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精确的成本信息。2. 有助于控制成本。 采用作业成本法将作业、 作业中心、 顾客和市场纳入了成本核算的范围, 形成了以作业为核心的成本核算对象体系, 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 计量, 尽可能消除 “不增加价值的作业”, 改进 “可增加价值的作业”, 以更
3、好地控制成本,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3. 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决策。 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更真实、 更丰富的作业驱动成本的计量信息, 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更好的产品设计决策, 以及改进产品定价决策, 并为是否停产老产品、 引进新产品和指导销售提供准确的信息等等, 使管理者较容易利用相关成本进行经营决策。4. 能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我国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只注重商品投产后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成本管理, 忽视了投产前商品开发与设计的成本管理, 这已愈来愈难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极大地阻碍了企业商品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作业成本法则能很好适应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需要, 从一开始就特别重视商品设
4、计、 研究开发和质量成本管理, 力求按照技术与经济相统一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配置相对有限的企业资源, 不断改进商品设计、 工艺设计以及企业价值链的构成, 减少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 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 便于企业绩效考核。 在作业成本观念下, 按作业设立责任中心, 使用更为合理的分配基础, 易于区分责任。 通过各作业层所提供的有价值的成本信息, 能明确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 高效作业与低效作业, 以评价个人或作业中心的责任履行情况。三、 作业成本法的不足之处1. 作业的区分存在困难。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复杂多样, 各项活动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并非所有的作业都界限清晰、 责任
5、分明, 所以在作业的区分上存在困难。2. 成本动因的确认存在困难。 作业成本法要求以作业中心为基础来设置责任中心, 选取合适的成本动因, 按成本库进行归集,然而在实际中哪种因素与成本变动完全相关或相关性较大, 并非清晰可辨, 即 : 要找到一般间接费用的成本动因, 或一个合理的成本分配基础, 并不那么容易。 如果选择的动因过少, 成本数据会不准确, 如果选择过多, 由此增加的实施成本会大于实施作业成本法产生的效益。3. 成本动因的选择具有主观性。 作业成本法在确认资源和作业, 以及为资源库和作业库选择最佳的成本动因等方面, 并不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 难免具有主观性和一定程度的武断性, 这为管
6、理者操纵成本提供了可能, 也降低了公司间报告结果的可比性, 与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4. 没有合并对同类生产能力的计量。 作业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具有不同的计量单位, 将成本归集到作业时难以反映资源消耗的数量, 只能将被耗用资源的价值 (金额) 归集到作业中。 因此,运用作业成本法既无法看出资源的利用效果, 也不能反映各种生产能力之间的差异。5. 工作量大, 代价昂贵。 作业成本法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全部资源耗费逐项分配到作业中, 形成作业成本库, 再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 核算工作十分繁琐。 而且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胜, 就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及产品结构的调
7、整, 这样就要重新进行作业划分, 也就增加了采用作业成本法的耗费。四、 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注意事项作业成本法虽然相对于传统成本法而言, 有很多突破和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所以在实施时要注意 : 目标必须明确,模式要简单 , 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关系。 而且还要做好全体员工的培训 , 培养高度信息化和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 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 避免和消除无效作业, 消除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人为因素的阻力 , 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另外 , 还要避免急于求成,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 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环境尚未成熟 , 如果一味推广 , 则会 “事倍功半” ,“欲速则
8、不达”。总而言之, 通过对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作业成本法, 进一步推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 相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使用, 作业成本分析的思想对我国企业加强成本控制、 改善经营战略、 提高竞争力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应用必将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参考文献 :1 何仲高 : 论作业成本法对传统会计成本的突破与应用 J. 现代经济 ,2008(8)2 唐善刚 : 浅议作业成本法 J. 会计之友 ,2007(2)3 乐艳芬 : 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 M.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4 吴彦龙 : 成本管理规范操作 M. 北京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探析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刘 重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赵 雪 兰州商学院 摘 要 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 企业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按单一的产量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已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已不能满足管理者的需要, 作业成本法就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本文通过分析作业成本法的内涵, 进一步剖析了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同时也提出了作业成本法的不足之处, 并指出了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作业 作业成本法 成本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