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断舍离有感暑假期间谋到一份工作,初次步入工作岗位给我许多不曾有过的感受,闲来无事翻阅了断舍离这本书,看到关于工作的部分,觉得有些感悟想要记录下来。断舍离主张的不是要你去扔,他的目的是“舍弃”不必要的东西, “断绝”与物品的关联,从而延伸到活在当下。“知行合一,需要、合适、舒服,余裕,达观。也就是“不以物喜” 。书中说,不扔也是一种断舍离。断舍离并不是达到扔掉,去除的目的,而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正视物品的途径。比如:我们总会担心在记录某个会议或急用的时候笔会突然写不出字,然后我们会备用很多只笔。这种人就是对未来感到不安,这种不安与现在无关,你不要忘记, 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在,当下不需要对这个问题白
2、白浪费感情。很多东西并不是当下需要的,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占据这你大部分的时间,一定要做到当前的事物完整。工作, 也需要减法。人天生就拥有感知违和感的感受器。整理东西和文件的时候,做资料或者安排工作的时候,一定会有某个瞬间让你觉得很不舒服,觉得违和。产生违和感的瞬间,就是你断舍离的大好时机。断舍离有一个很重要的“7.5.1”法则和整理不同,整理的目的是把物体从左边移到右边,收拾的整整齐齐就可以。断舍离不是。断舍离的目的是舍弃不必要的东西,断绝与物品的关联,从而与之分离。比如以办公桌为例:1.抽屉等看不见的空间,收纳的量要控制在 7 成以内。2.桌子上的物品,收纳要缩减至 5 成以内。3.相框等展示架的空间,收纳要控制在 1 成内。断舍离还需要改变态度,不断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就能找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工作每天都在更新,执着于过去的荣光不会对你的工作有任何益处。从整理物品开始延伸到工作的状态,同事之间的人际交往,在工作中扑面而来的各种杂务琐事则会让人失去大局观和方向感,最终被工作所淹没。针对这两点,书中都为我们提出了可行的办法,对于整理,书中不仅给出了思路、方法,也从根本上分析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以让存在此类问题的人从深层次了解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本书可以让我们能够用更加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让我们真正将生活的重心从物品转移到自身的需求。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