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遗传变异习题.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5888649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变异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遗传变异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遗传变异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遗传变异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遗传变异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遗传变异习题一、 选择题:1.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一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II-4是携带者CII一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2.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用纯合德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 1自交,播种所有的 F2,假定所有 F2植株都能成活,在 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 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 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 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1/8 B3/8 C1/16 D3/163. 基因 A、a 和基因 B、b

2、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 aabb 测交,子代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分离比为 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ABb BAaBb CAAbb DAaBB4. 已知 A 与 a、B 与 b、C 与 C 3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B表现型有 4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C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8D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5.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

3、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 1自交,播种所有的 F2,假定所有的 F2植株都能成活,F 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 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 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 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A1/4 B.1/6 C.1/8 D.1/166. 决定小鼠毛色为黑()褐()色、有()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BbSs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7. 南瓜的扁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 和 B、b) ,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 2

4、 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 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 1自交,F 2获得 137 株扁盘形、89 株圆形、15 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2A、aaBB 和 Aabb B、aaBb 和 Aabb C、AAbb 和 aaBB D、AABB 和 aabb8. 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 基因决定雄株g 基因决定两性植株。 基因g决定雌株。G 对 g 。g 对 g-是显性如:Gg 是雄株g 是两性植株 是 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 和 G 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

5、子比例高于杂合子9.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表述是 ( )A.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C.基因是蕴含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10.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 )DNA 复制 RNA 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A. B. C. D.11.信使 RNA 在细胞核中合成,它从细胞核中出来与核糖体结合的过程中,要通过几层选择透过性膜 ( ) A.0 层 B.1 层 C.2 层 D.3 层12.普通小麦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所含染色体组数是( )A1 组 B2 组 C3 组 D6 组13某同学制作的 DNA 双螺

6、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模块 ACTG 为1234,则该模型中上述碱基模块的比应为 ( )A.1234 B.3412 C.1111 D.232314. 用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 DNA 结合,这一单链 DNA 就可以代替 mRNA 翻译成多肽,这说明( ) A.遗传信息可由 RNA 流向 DNA B. 遗传信息可由蛋白质流向 DNAC. 遗传信息可由 DNA 流向蛋白质 D. 遗传信息可由 RNA 流向蛋白质15 . 某科学家用 15N 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用 32P 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某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已知这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为 20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如图所示

7、。图中 32P 和 15N 的利用峰值分别 表示 ( )A、复制、转录 B、转录、复制 C、复制、蛋白质合成 D、转录、蛋白质合成16. 下列哪个过程从根本上为自然选择提供基础( )3ADNADNA B.DNARNA C.mRNA蛋白质 D.tRNA 携带氨基酸17. 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四分体 姐妹染色单体 一个 DNA 分子的两条链 非同源染色体A B. C. D.18. DNA 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 )A细胞分裂期 B.细胞分裂间期 C.细胞停止分裂后 D.细胞分化成组织时19. 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

8、代相比,关于其变异来源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较大的变异性B前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前者一定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后者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前者二定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20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它们的祖先不同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 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二、非选择题:2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 A、a 表示,果色用 B、b 表示、室数用 D、d 表示。为

9、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 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和_。将 F1自交得到 F2,如果 F2的表现型有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 _,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23.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1)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右图1)现找到 4 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2)7 号的基因型是_(基因用 A、a 表示)3)若 16 号和正确碎片中的8 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4_。

10、(2)李某家族也患有甲病,其遗传系谱图如右。已知 II3 无致病基因,一 1 色觉正常:17 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若一 1 与 17 号结婚,则他们的孩子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3)上述张、李两家遗传系谱图中,有关人员的血型如下表;1)16 号的血型的基因型是_2)17 号和 III-1 结婚,生一个孩子血型为 B 型的概率是_。23.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型B 和 T 同时存在(B T )T 存在,B 不存在(bbT )T 不存在(B tt 或5bbtt)性别

11、 雌雄同株异花 雄株 雌株(1)基因型为 bbTT 的雄株与 BBtt 的雌株杂交,F 1的基因型为_,表现型为_;F 1自交,F 2的性别为_,分离比为_.(2)基因型为_的雄株与基因为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3)基因型为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 1:1。24. 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 。基因 A 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 B 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表现型 有氰 有产氰糖苷、无氰 无产氰苷、无氰基因型 A_B_(A 和 B 同时存在) A_bb(A 存在,B 不存在)aaB_或 a

12、abb(A 不存在)(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那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 b 与 B 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 mRNA 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 ,或者是 。(2)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 1均表现为氰,则 F1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 E、e 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 1均表现为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 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 。(4)以有氰、高茎与

13、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25.现有 4 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 2 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 ,1 个表6现为扁盘形(扁盘) ,1 个表现为长形(长) 。用这 4 个南瓜品种做了 3 个实验,结果如下:实验 1:圆甲圆乙,F 1为扁盘,F 2中扁盘:圆:长 = 9 :6 :1实验 2:扁盘长,F 1为扁盘,F 2中扁盘:圆:长 = 9 :6 :1实验 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 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 1:2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南瓜果

14、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 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 和B、b 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扁盘的基因型应为,长形的基因型应为。(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 1 得到的 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 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 1/9 的株系 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的株系 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 1 :1 ,有的株系 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26.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

15、因 D、d 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H、h 控制) ,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组别 表现型 乔化蟠桃 乔化园桃 矮化蠕桃 矮化园桃甲 乔化蟠桃矮化园桃 41 0 0 42乙 乔化蟠桃乔化园桃 30 13 0 14(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7(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4)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

16、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HH 个体死亡) ,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预期结果既结论:如果子代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如果子代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27. 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 4 个纯合品种:l 个紫色(紫)、1 个红色(红)、2 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 4 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 1:紫红,F l表现为紫,F 2表现为 3 紫:1 红;实验 2:红白甲,F l表现为紫,F 2表现为 9 紫:3 红:4 白;实验 3:白甲白乙,F l表现为白,F 2表现为白;实验 4:白乙紫,F l表现为紫,F 2表现为

17、 9 紫:3 红:4 白。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2)写出实验 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 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 A、a 和 B、b 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 2(红白甲)得到的 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 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 4/9 的株系 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8BBADB BCDBA ACDCB AABBB 21.答案:(1)抗病黄果少室 aaBBdd AA

18、bbDD 8 27:9:9:9:3:3:3:122(1)1)D 2)Aa 3)118 (2)518 (3)1)IAIAIAi、ii 2)16 23.(1)F1 的基因型为 BbTt, 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异花。F1 自交 F2 的性别为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分离比为 9:3:4。(2)基因型为 bbTT 的 雄株与基因型为 bbtt 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3)基因型为 bbTt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 bbtt 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雌株,且分离比为 1:1。24(1) (种类)不同 合成终止(或翻译终止)(2)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3)3/64(4) AABBEEAAbbeeAABbEe后代中没有符合要求的 aaB_E_或 aabbE_的个体25.(1)2 基因的自由组合(2)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 aabb3)4/9 4/9 扁盘:圆:长 = 1 :2 :126.答案:(1)乙 乔化 (2)DdHh ddhh (3)4 1 :1 :1 :1(4)蟠桃(Hh)自交 或 蟠桃和蟠桃杂交 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 2 :1 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 3 :127.【答案】 (1)自由组合定律;(2)9或(3)9 紫:3 红:4 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