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运动生理学习题16.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5887928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习题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运动生理学习题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运动生理学习题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运动生理学习题1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运动生理学习题1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六章 运动强力手段(一)填空题1运动能力的强力手段有多种,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都将强力手段分成五类:即 、 、 、心理学手段和机械与生物力学手段。2研究认为,人体运动能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运动中能量的 和 。3运动时血液和肌肉的下降是导致运动能力 、产生 原因之一。4近年研究发现牛磺酸具有调节 、 、 以及抗氧化等重要作用。5补充肌酸可以增加肌肉肌酸 ,促进肌肉收缩后 和 的再合成。6研究表明,补充谷氨酰胺对运动训练期间的 、运动中的 、运动创伤后的 和清除运动中产生的自由基等均有明显的生理效应。7HMB(-羟基- 丁酸甲酯)是一种增加 、增大 、降低 和减少体脂的新型营养补剂。8 FD

2、P(1,6-二磷酸果糖)可提高人体 、 运动能力,有利于 的消除。9丙酮酸盐能促使 减少,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 的分解,提高耐力水平和运动员承受更高强度训练负荷的能力。10人体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全部由 、 和 分解供给。11蛋白质是实现肌肉收缩、运输与贮备 O2、调节 、 和 的主要物质。12脂肪是 、 运动时的主要供能物质,脂肪供能耗氧量 。13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钙在 的传导、肌肉 及其酶的 、细胞内第二信、糖原的分解代谢、血液凝固以及维持细胞膜完整性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14磷与钙构成骨的主要成分。同时,磷还参与 、 和 组成。15功能铁是指存在于 、 以及各种

3、 中,约占全身总铁量的 80%以上。16锌是人体200多种酶的必需成分或激活剂,其中含锌的 、 以及 等都是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或激素,这表明锌营养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17硒是人体内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在运动中硒作为 ,可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运动时大量 对机体的危害。18水是生命活动的必需的物质,运动时脱水和电解质的过量丢失,不仅易发生 和 下降,且对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19电解质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液的 、 和体液的 平衡,维持神经、肌细胞的正常兴奋性等。20维生素是维护 ,促进 和调节 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21肾为先天之本,肾 ,主骨生髓,是体力产生的 和 。2

4、2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 ,脾气充盛,则肌肉 ,脾气虚弱,则肌肉 、机体免疫力低。23心主血,其充在 。若心气不足,则血脉 ,五脏与 均失养,表现为体力不足。24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 会导致细胞 破坏、蛋白质交联或 ,一些重要代谢酶失活。(二)判断题1所有的强力手段均能促进运动员的能量产生和动员,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 )2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吸氧都是为了提高运动成绩。 ( )3在运动前适当补充碱性盐,有助于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促进运动后收缩肌肉及有关酶功能和膜电位恢复正常。 ( )4补充牛磺酸可增加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眼、脑、神经系统的能源供给,增强这些器官的做功和协调能力。

5、 ( )5补充谷氨酰胺和肉毒碱都可以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尤其提高人体的有氧耐力,延缓疲劳的发生。 ( )6FDP 作为高能底物的细胞强壮剂,能提高人体无氧、有氧运动能力,有利于疲劳的恢复。( )7吼叫法主要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同时增加其气势和威慑力。 ( )8训练中应用后效作用法时,用力前的最大负荷练习次数越多越好。 ( )9短时间补充肌酸对人体内肌酸储量没有影响。 ( )10氨酰胺是中枢神经主要的兴奋性递质之一,参与一系列高级神经活动。 ( )11肉毒碱是一种含氮的短链羧酶,只能从食物中获取。 ( )12丙酮酸盐被作为运动营养补剂“脂肪燃烧弹”的成份,不仅适用于运动员,而且对平时较少活

6、动的普通人也有同样的减肥作用。 ( )13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期间,无论在运动前、运动中或运动后适量补充 FDP 均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 )14为了加强后效作用,最大负荷用力与接下来的用力间隔时间应越长越好。 ( )15运动时,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耗能绝大部分由糖分解供给,而长时间、小强度的运动则首先动用脂肪。 ( )16最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的补糖时间应为运动前 1545min。( )17蛋白质是肌肉的收缩成份和供能物质,所以补充蛋白质营养时,越多越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18脂肪是中低强度、长时间运动时的主要供能物质,所以在运动前应适量补充高脂肪膳食。 ( )19功能铁指存在于血红蛋白

7、以及各种含铁酶和蛋白质中,约占全身铁量的 80以上,其主要功能是负责对氧气的转运、利用以及参与体内能量的代谢过程。( )20锌为毒性较弱的金属元素,所以在以锌作为营养补剂时,可适当增加其补充量。( )21牛磺酸有着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能有效拮抗运动性损伤、延缓运动性疲劳和提高运动机能的作用。 ( )22体内 95%的肌酸存在于骨骼肌中。正常人体肌肉肌酸含量为 120125mmol/kg 干重肌肉。 ( )23运动可增加钙丢失,又可促进钙在骨中的沉积、增加骨密度。所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运动均可增加骨密度。( )24电解质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水和体液的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细胞的

8、正常兴奋性等,体液中电解质浓度会随着机体运动能力的改变而改变。( )25运动后补糖尽可能多补些以葡萄糖和低聚糖为主(可含些果糖)的饮料,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超量恢复。 ( )26力量性运动时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血中非蛋白氮含量升高,尿氮和汗氮排出量增加,并出现负氮平衡。( )27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提高人体氧化利用脂肪酸的能力,因此每天坚持锻炼不但可以健身,而且可以减肥。( )28运动员运动前饮食,量不宜过多,但较多的糖和维生素; 运动后的一餐量宜大些,可多一些脂肪和蛋白质,以利于恢复。 ( )29磷的缺乏可引起肌肉抽搐,磷的吸收与维生素营养有关,运动时补充磷也要相应的增加维生素的含量,以提

9、高肠道对磷的吸收。( )30运动可使人的肌肉肥大,血红蛋白和含铁酶量增高,同时引起铁的代谢率升高,排出增多,吸收减少,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为防止发生运动性贫血,应增加铁剂量的补充。 ( )31在天气炎热、长时间运动过程中,应该每间隔 1530min 补液 100300ml 或每跑 23km补液 100200ml,补液采取含糖、电解质饮料以增加运动员的口感。( )32维生素按其溶解性质分为脂溶性与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D、K、C;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1、B2、E、PP、B6、B12、维生素C等。 ( )33维生素E的主要生理功能有维持人体视力、保护上皮组织健康、清除氧自由

10、基、参与糖皮质激素和粘多糖的合成、对应激和免疫系统功能有重要的作。( )34西医药物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主要通过补充能源物质、消除代谢产物、使用强壮剂和刺激剂等途径来提高运动能力。( )35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是体力产生的原动力和源泉。 ( )36脾主四肢肌肉,脾气充盛,则肌肉强健有力,脾气虚弱,则肌肉萎缩无力、机体免疫力低。( )(三)单选题1在增强人体运动能力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强力手段的作用( )A 增加能量供给 B 调整心理状态 C 促进疲劳恢复 D 进行科学选材2补充下列哪种物质可预防运动时肌肉和血液中下 ( )A 牛磺酸 B 碱性盐 C 肉毒碱 D 维生素3下列叙述哪项不是牛

11、磺酸的生理功能( )A 调节高血压、血流变 B 维持心功能、防治动脉硬化 C 提高有氧耐力和做功能力 D 促进蛋白质、CP 和 ATP 的再合成4正常人体每 kg 干重肌肉肌酸含量为( )A 80-90 mmol B 100-110 mmol C 120-125 mmol D 130-140 mmol5哺乳动物脑内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 )A 亮氨酸 B 丝氨酸 C 胱氨酰胺 D 谷氨酰胺6机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肉毒碱是( )A D-肉毒碱 B L-肉毒碱 C E-肉毒碱 D C-肉毒碱71,6-二磷酸果糖(FDP)的生物学作用( )A 抑制糖原合成 B 促进糖原合成C 促进糖的利用 D 抑制糖的

12、利用8后效作用法主要的作用机理是( )A 最大限度增加肌纤维体积 B 最大限度增加肌纤维长度C 最大限度增加肌纤维数目 D 最大限度动员肌纤维数目9人体运动时最重要的能源物质是(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10运动中补糖宜采用的方法是( )A 多量多次 B 多量少次 C 少量多次 D 一次性补给11为防止胰岛素效应引起的血糖下降,应该避免在赛前什么时间内补糖( )A 2-10min B 15-45 min C 50-70min D 70-80min12运动员的蛋白质供给量应占一日总热量的( )A 5%-10% B 12%-15% C 16%-20% D 18%-2%13脂肪是下

13、列哪项运动时的主要供能物质( )A 长时间、中低强度 B 短时间、中低强度C 长时间、大强度 D 短时间、大强度14运动前合理膳食的方法是( )A 低糖高脂 B 低糖低脂 C 高糖高脂 D 高糖低脂15可以作为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是( )A 磷 B 铁 C 钙 D 锌16大运动量训练和高原训练期间的预防性补铁,应采用( )A 微剂量铁补充 B 小剂量铁补充 C 中剂量铁补充 D 大剂量铁补充17长期大量补充下列哪种物质,可竞争性抑制铜和铁的吸收,引起贫血、免疫功能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下降( )A 磷 B 镁 C 钙 D 锌18脱水对下列哪项运动影响最为明显( )A 亚极量耐力运动项目 B 大强度

14、运动项目C 短时间力量项目 D 短时间速度项目19下列哪项不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A 维生素 A B 维生素 C C 维生素 D D 维生素 E20补充下面哪种维生素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A Vit A B Vit B C Vit C D Vit D 21下面哪个属于强力手段中药力学手段的方法( )A 补充牛磺酸 B 补充肉毒碱 C 补充补血制剂 D 补充复合维生素22下列哪项不属于碱性盐( )A 柠檬酸钾 B 碳酸氢钠 C 磷酸二氢钠 D 柠檬酸钠23补充牛磺酸作为强力手段的机制不包括下列哪项( )A 调节 Ca2+浓度 B 调节机体 PH 值 C 提高抗氧化能力 D 改善有氧代谢能力

15、24肌酸不能在下列哪个组织中内源性合成( )A 骨骼肌 B 肝脏 C 肾脏 D 胰脏25下列哪项不属于肉毒碱的生理功能( )A 转运活化的长链脂肪酸通过线粒体内膜B 清除长链酰基辅酶 A,提高腺苷酸转位酶活性C 增加乙酰辅酶 A/辅酶 A 的比值,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利用D 清除过多乳酸和氧自由基,促进疲劳恢复26下列哪项是运动营养补剂“脂肪燃烧弹”的成份( )A 碱性盐 B 牛磺酸 C 谷氨酰胺 D 丙酮酸盐27吸氧作为强力手段的作用机理是( )A 增加血红蛋白含量 B 增加血氧饱和度C 提高机体运氧能力 D 提高机体肺活量(四)多选题1目前竞技体育领域常用的.强力手段有( )A 生理学手段 B

16、 药理和心理学手段 C 营养学手段 D 机械和生物力学手段2既能提高运动能力又可减肥的营养补剂有( )A -羟基- 丁酸甲酯 B 丙酮酸盐 C 肉毒碱 D 1,6-二磷酸果糖(FDP) 3人体内的能源和结构物质是( )A 维生素 B 糖 C 脂肪 D 蛋白质4肌酸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 促进肌肉中 CP 和 ATP 的合成 B 刺激蛋白质合成 C 增加去脂体重和力量 D 提高无氧耐力和有氧耐力5肉毒碱的主要功能有( )A 改善睡眠、增加食欲 B 提高血红蛋白、血浆睾酮水平C 供给肌肉收缩能 D 量增进心脏功能6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 构成机体组织 B 调节物质、能量代谢 C 运输与贮

17、备 O2 D 氧化分解供能7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 构成机体成份 B 调节机体代谢 C 抑制肪肪生成 D 分解供能8运动时脂肪的供能特点有( )A 可无氧分解供能 B 耗氧量大 C 供能时间长 D 无中间代谢产物9既是构成骨骼重要成份又具重要生理调节功能的矿物质有( )A 铁 B 锌 C 钙 D 磷10人体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运动时要特别注意补充以下哪两种物质( )A 糖 B 水 C 电解质 D 维生素(五)名词解释 1强力手段 2生理学手段 3营养学手段 4药理学手段 5心理学手段6机械和生物力学手段 7后效作用法 8吸氧 9功能铁(六)简述题1简述强力手段的生理学机制。2简述牛磺酸生理作

18、用。3简述补充谷氨酰胺的生理作用。4简述补充肌酸对运动的生理作用。5简述肉毒碱的生理、生化功能。6简述补充 1,6-二磷酸果糖(FDP)的生理作用。7简述蛋白质在运动中的供能特点。8简述脂肪在运动中的供能特点。(七)论述题1试述使用强力手段的意义。2试述糖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如何进行运动补糖?3试述影响运动能力的矿物质种类及生理学作用。4试述水和电解质在运动中的代谢特征,如何进行补液。5试述维生素在运动中的主要作用。6常用的中药强力手段有哪些种类?各类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生理学手段;营养学手段;药理学手段2产生;动员 3下降;疲劳4Ca 2+浓度;第二信使;物质代谢5贮备;磷酸

19、肌酸;ATP6机体营养;机体免疫;恢复7力量;肌肉体积;肌肉损伤8无氧;有氧;疲劳9体脂;体蛋白质10糖;脂肪;蛋白质。11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生理机能12中低强度;长时间;大13神经冲动;收缩;激活14遗传物质(RNA、DNA) ;ATP;CP15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铁酶和蛋白质16碳酸酐酶;乳酸脱氢酶;胰岛素17抗氧化因子;自由基18疲劳;运动能力19渗透压;水;酸碱20身体健康;生长发育;生理机能21藏精;原动力;源泉22四肢肌肉;强健有力;萎缩无力23血脉;空虚;四肢百骸24自由基;遗传物质;多肽链断裂(二)判断题1 错;2 错;3 对 4 错 5 对 6 对 7 对 8 错 9 错

20、 10 对 11 错 12 对 13 对 14 错 15 错 16 错 17 错 18 错 19 对 20 错 21 对 22 对 23 错 24 错 25 对 26 对 27 对 28 对 29 错 30 对 31 对 32 对 33 错 34 对 35 对 36 对 (三)单选题1 D; 2 B; 3 D 4 C 5 D 6 B 7 C 8 D 9 A 10 C 11 B 12 B 13 A 14 D 15 C 16 B 17 D 18 A 19 B 20 C 21 C 22 C 23 B 24 A 25 C 26 D 27 B (四)多选题1.ABCD ;2. ABC;3BCD;4. A

21、BCD;5. ABD;6. ABCD;7. AD;8. BC;9. CD;10. BD。(五)名词解释1强力手段是指一切不是通过运动训练来提高运动成绩的措施或者方法统称为运动训练的强力(或辅助)手段。2. 生理学手段是指利用专门的物质以改善人体能量产生的生理过程或充分利用人体自身各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运动能力的手段。3. 营养学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和比赛期间,合理加强运动员营养,确保机体代谢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素供给,以促进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提高的手段。4. 药理学手段是指利用中、西医的药物作用在既不违犯体育道德、法规,又不危害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来增强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促进功能恢复和加

22、速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手段。5. 心理学手段是指用于改善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措施和方法。6. 机械和生物力学手段是指根据人体的结构、生物力学特点进行训练,研究开发运动服装、场地器械使其更适合人体生物学结构和运动项目的要求,从而提高运动能力的手段。7. 后效作用法是指利用负重而获得的后效作用来增强用力效果的方法。最大负荷用力时,为了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将发放强而集中的高频率神经冲动,并由此产生“强烈用力的痕迹”, 在这一痕迹未完全消失的随后动作练习中,仍保持强烈用力的运动指令,使接下来的用力获得强大的动力势能。8. 吸氧是指在比赛或训练过程中吸入比空气含氧量高的混合气体,以增加血

23、氧饱和度,增强机体的氧化供能能力。9. 功能铁是指存在于血红蛋白以及各种含铁酶和蛋白质中,约占全身铁量的 80以上,其主要功能是负责对氧气的转运、利用以及参与体内能量的代谢过程。(六)简述题1不同的强力手段其增强运动能力的生理机制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即(1)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而提高运动成绩;(2) 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而提高运动成绩;(3) 提高训练和比赛后的恢复速度而提高运动成绩;(4) 改进服装、运动场地、运动器械设计,使其更适合人体运动。2牛磺酸是一种有着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的 氨基酸,能调节骨骼肌、大脑、血小板的渗透压和高血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和肌

24、细胞氧利用率,提高有氧耐力水平和做功能力,促进运动后心率的恢复,调节血液流变特性。对维持心血管系统功能,预防心肌损伤等运动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补充适量牛磺酸还可提高学习记忆速度、准确性和神经系统的抗衰老作用。此外,它也是一种促进肌肉快速增长的运动营养补剂,能有效拮抗运动性损伤、延缓运动性疲劳和提高运动机能的作用。3谷氨酰胺在促进大脑记忆、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细胞免疫、器官免疫(肠道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补充谷氨酰胺对运动训练期间的机体营养、运动中的机体免疫、运动创伤后的恢复和运动中产生的自由基的清除等均有明显的生理效应。因此,运动员适量补充谷氨酰胺可增强对机体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长时间

25、大强度运动中,机体常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自由基是引起运动性疲劳和损伤的因素之一,谷胱甘肽有维生素 C 还原剂的作用,其含量的不足使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补充谷氨酰胺可以防止运动引起的谷胱甘肽(GSH)减少。4补充肌酸可以增加肌肉肌酸储备,促进肌肉收缩后磷酸肌酸和 ATP 的再合成, 从而保证肌肉高强度反复收缩时的能量供给,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能力。补充肌酸可刺激细胞内水增加,使细胞的渗透压增高,同时也刺激蛋白质合成,进而使大训练量去脂体重和力量增长。短期或长期补充肌酸对增强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爆发力、无氧耐力和有氧耐力均具有明显的作。5肉毒碱有着广泛的生理、生化功能: 转运活化的长链脂防酸穿过线粒

26、体内膜,进入-氧化酶系统活跃的线粒体基质;降低乙酰辅酶 A/辅酶 A 的比值,促进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和葡萄糖的氧化利用;节约游离辅酶 A、增加三羧酸循环的物质量;清除长链酰基辅酶 A,提高腺苷酸转位酶活性和 Na+/K+-ATP 酶的活性, 稳定细胞膜;促进长链氨基酸的氧化利用,保证运动的持续进行;清除过多乳酸和氧自由基,提高作功能力,促进疲劳恢复;增加 NADH 细胞 C 色素还原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 加速 ATP 的生成;从酮类物质中产生能量,调节血氨浓度,促进氨解毒作用;使内源性脂肪转为结构蛋白。6FDP 作为高能底物的细胞强壮剂能改善缺氧环境下运动机能、代偿 ATP 生成、增强组

27、织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加红细胞数量及调节代谢紊乱;提高人体无氧、有氧运动能力,有利于疲劳的恢复。因此,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期间,无论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适量补充FDP 均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7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运动时蛋白质代谢加强,运动中氨基酸氧化供给5%15%的能量。肌糖原充足时,蛋白质供能约占总需能的 5%,当肌糖原储备耗竭时,蛋白质供能上升至 10%15%,这主要取决于运动的类型、强度和持续时间。系统的体育运动可增强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从而促进成年运动员瘦体重的增加和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8脂肪是中低强度、长时间运动时的主要供能物质,脂肪供能耗氧量大,在氧供不足时代谢不完全,而

28、且其代谢中间产物酮体,会使体内酸性增加,对机体和运动产生不良影响。运动强度是决定脂肪氧化供能程度的主要因素。低强度运动时,脂肪酸氧化供能比例加大,如在进行强度为 25%VO2max的运动时,脂肪组织分解形成大量的游离脂肪酸(FFA)进入血浆,并被肌组织摄取后氧化分解供能,而此时肌细胞内甘油三脂(IMTG)的脂解很少。在中等强度(65%VO 2max)运动时,脂肪氧化供能约占总能耗量的 50%,肌肉中 IMTG 氧化保持很高速率,而血浆 FFA 的氧化比低强度运动时有所降低,但因为此时能量转换率比较高,脂肪氧化的绝对速率仍快于 25%VO2max强度时。当运动强度进一步增大到 85%,血浆中 F

29、FA 略有下降,其氧化供能更少,并且 IMTG 的氧化速率也降低,总脂肪氧化减少。在进行50%70%VO2max的强度运动时,脂肪氧化的绝对速率处于理想状态。(七)论述题1强力手段是指一切不是通过运动训练来提高运动成绩的措施或者方法统称为运动训练的强力(或辅助)手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在体育领域的运用,使得竞技体育变得日趋激烈和复杂。世界各国的教练员和体育科研工作者在注重科学选才和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均在采用训练之外的诸多合法或非法的手段来增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以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如何应用科学的合法的手段来调整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使之处于最佳竟技状态,从而实现更高

30、、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目标,是每个竞技体育工作者面临的现时挑战。本章重点介绍能够增强人体运动能力、促进机能恢复、加快运动性疲劳消除的生理学、营养学和药理学等强力手段。人体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各系统的协调和肌肉的收缩活动而实现的。为了提高人体运动能力,除了加强科学化训练之外,还必须采取一些增强运动员能量供给、促进机能恢复、加快运动性疲劳消除、调整心理状态、研发设计更适合运动的服装和器械等手段,才能取得更优异的运动成绩。2糖是人体运动时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的 50%70%来自于糖。运动时,短时间、大强度的运动耗能绝大部分由糖分解供给,长时间、小强度的运动也首先动用糖,待其耗

31、竭时,才动用脂肪或蛋白质。在长时间的耐力项目训练或比赛过程中,膳食中摄入的糖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可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科学合理的补糖。运动前补糖:大运动量前数日内应增加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至总能量的 6070,也可采用糖原负荷法(即在赛前一周内逐渐减少运动量,直至赛前一天休息,同时逐渐增加膳食中的含糖量至总热量的 70%);赛前补糖一般采用液态糖为佳,赛前 24 小时和赛前即刻补糖 15g/kg体重;应避免在赛前 1545min 内补糖,以防胰岛素效应引起血糖下降。运动中补糖:运动中补糖多采用含糖饮料的方法少量多次饮用,运动时每隔 3060min 补糖一次,补糖量上限 60g/h 或 1g/

32、kg 体重;在环境炎热、大量流汗时,糖浓度以 2.5%为宜;在环境寒冷时,糖浓度为 10%15%,补液总量应小于 600ml/次,温度 515 C,最好补低聚糖。运动后补糖:运动后补糖宜早,因为肌糖原合成酶活性在运动结束后的前 6 小时内最高。如能在运动后即刻、前 2 小时或在前 6 小时之内每隔 12 小时连续补糖,可使肌糖原合成量最高。食用单糖的糖原再合成率高于复合糖。因此,运动后尽可能多补些以葡萄糖和低聚糖为主(可含些果糖)的饮料,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超量恢复。耐力训练的运动员,在摄取高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 60%70%)的基础上再行适量补糖。运动后补糖量为0.751.0g/kg 体重

33、,24 小时内补糖总量达到 916g/kg 体重。3矿物质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功能,人体运动能力受钙、磷、铁、锌、硒等多种矿物质的影响。各种矿物质的生理学作用主要表现为: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元素之一,钙在神经冲动的传导、肌肉收缩及其酶的激活、细胞内第二信使、糖原的分解代谢、血液凝固以及维持细胞膜完整性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磷与钙是构成骨的主要成份。同时,磷还参与遗传物质 RNA、DNA、ATP 和 CP 的组成。ATP 和 CP 中的高能磷酸键起着贮能、放能的作用,机体内许多族维生素与磷结合后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辅酶。磷缺乏时,ATP 和 CP 水平的降低,肌肉收缩能力下降。人体内

34、的铁分为功能铁和贮存铁两类。功能铁约占全身总铁量的 80%以上,其主要功能是负责对氧气的转运、利用以及参与体内能量的代谢过程。贮存铁主要有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两种,约占全身铁的 20%,当代谢需要时,被动用于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铁蛋白和酶。锌是机体 200 多种酶的必需成分或激活剂,其中含锌的碳酸酐酶、乳酸脱氢酶以及胰岛素等都是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和激素,这表明锌营养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硒的主要生理功能表现为抗氧化、抗肿瘤作用、参与免疫反应、防治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在运动中硒作为抗氧化因子,可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运动时大量自由基对机体的危害。4人体运动时,机体的耗氧量显著增加,大量

35、能源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被氧化成CO2和 H2O,使体内代谢水增加。但是由于能源物质的氧化分解还将释放出的大量热能使体温迅速升高,因而大量水分又必须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才能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两者比较水分的丢失量远远多于代谢水的产生量。动时电解质浓度的改变与运动负荷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者体内的离子水平、出汗量等多种因素有关。高温环境(2530 C)下运动时,NaCl 的丢失量为 24.8g,汗液 NaCl 的平均浓度为 5.71.5g/L;血清镁浓度显著下降;尿钾排出量为 1.31.9g/d,汗钾的排出量可达 0.44.4g,最高者达 5.9g。在炎热的夏季进行训练时,为了预防因

36、大量流汗失水对机体造成的危害,运动者可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适当补液。同时,还可补充一些糖和电解质,为运动时机体的能量代谢奠定基础。运动前补液:运动前的补液量不宜过多。在运动或比赛前 30min 饮水400600ml 为宜。但是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引起恶心和排尿增多,不利于运动。运动中补液:为防止运动中过度脱水,在天气炎热、长时间运动过程中,应该每间隔 1530min 补液 100300ml 或每跑 23km 补液 100200ml。一般情况下,每小时的总补液量以不大于800ml 为宜。若补液量每小时达 2000ml 时,运动者多感不适,会发生恶心、呕吐等现象。大多数运动员在补液量达到失液量的

37、 75%80%以上时,即有不适感。运动中的补液量一般为出汗量的 50%70%,其饮料以白水为宜。若从事长时间的运动,饮料中可适当加点糖,以增加机体能源物质的供给。运动后补液:运动后补液应以少饮多次为好,补液量取决于失汗量。补液采取含糖、电解质饮料,可使血浆容量加速恢复;如补充白水会使血浆钠浓度和渗透压降低,并可减轻渴的刺激,但增加排尿量,延缓身体的复水过程。运动后补液切莫一次性暴饮,否则会增加排尿和出汗,使体内的电解质进一步丢失,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使胃产生容受性扩张,影响运动和呼吸,尤其是饭前大量水分入胃,使胃液稀释、影响食欲和消化,还可引起慢性胃炎,延长恢复时间。另外,如大量饮入白水会使血

38、浆渗透压下降,水趁机渗入血细胞使其膨胀破裂,发生溶血。5维生素是维护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在运动中的主要作用表现为:维生素 A 的主要生理功能有维持人体视力、保护上皮组织健康、清除氧自由基、参与糖皮质激素和粘多糖的合成、对应激和免疫系统功能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尚有维持正常的骨代谢和改善铁吸收、促进储存铁运转和增强造血系统功能的作用。维生素 E 是机体重要的抗氧化剂,具有保护机体免遭自由基损伤、维持免疫力、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及外周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重要作用。并与体力密切相关。维生素 C 作为羟化过程底物和酶的辅助因子,参与体内多种生化代谢过程和某些物

39、质的合成,促进机体有氧代谢供能,并具有抗氧化、促进铁吸收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B 族维生素包括 B1(硫胺素)、B 2(核黄素)、B 6(磷酸毗吡哆醛)、B 12(钴氨酸)、烟酸(尼克酸)、泛酸、叶酸、生物素等。与运动能力相关研究比较多的有 B1、B 2、B 6和 B12,它们构成机体多种酶系的重要辅基或辅酶,参与机体糖、蛋白质、脂肪等多种代谢,对机体的有氧运动能力甚或无氧运动能力均有影响。并参与体内抗氧化系统,提高机体对环境适应能力等。6中药强力手段主要包括补肾益气中药、健脾益气中药、调肝理气中药、补血中药、安神中药、强心中药和抗氧化中药等。各类中药的主要作用为:补肾益气中药可以明显增强人体和

40、动物的耐力。健脾益气中药可增强运动员的运动和免疫能力。调肝理气中药具有良好的改善肌肉代谢能力的作用。补血中药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消除运动疲劳。其组合中药复方生脉饮可加速运动后血乳酸的清除,提高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减少运动中血清尿素氮的合成,加速运动后血尿素恢复和疲劳的消除,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和运动耐力。安神中药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机体各器官系统安静时做功减少,运动时发挥功能的最大潜力。安神中药还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的释放,提高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脑内的合成,提高脑的供血、供氧和人体的反应能力。强心中药具有强心、扩张冠状血管和外周血管、改善心肌缺血和能量代谢、减轻其缺血损伤,使心脏功能更好地适应机体的需要,增强机体的耐受力。抗氧化中药可以对抗运动时产生的大量自由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