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资本 -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
2、了中国的政治;(2 )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3 )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4)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5)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6)在资本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3、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4、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其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
4、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5、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但农民阶级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局限性。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太平天国未能正确认识儒学。太平天国的领袖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缺乏理性认识。6、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教训: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溶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故要发展近代企业,要维护民族资 本;要想培养洋务人才,要改变封建科
5、举制度。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需自己独立自主。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给予商人一定的发言权,政府干预不要太深,委派技术人员,以营管理,对现代企业也有一定的帮助。7、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内容:(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
6、守旧势力的反对。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8、 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 ,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 ,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 ,而是“政府恶劣” ,民主共
7、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只有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9、 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也就是社会革命,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地价则
8、归国家为民共享;国家还可以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10、 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革命势力;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主义观念;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之门;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
9、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失败原因: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教训: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推翻任何制度都要有充分准备,要有
10、强大的武装力量。11、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政治: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影响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国家为中间站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构想,解决了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难题,发展了马克思
11、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转变论。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如何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架起一座桥梁,打开一个通道。12、 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三者被称为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在经济上更是企图垄断中国的重工业,他们肆意蹂躏我们的人民。而封建主义通过地租、商业投机、高利贷资本、苛捐杂税等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官僚主义则使得官僚资产阶级利用政治特权,从事金融、商业投机、发行法币等,
12、扩大自己的官僚资本,造成经济混乱。13、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地主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连提出此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14、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哪两部分?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如何?中国资产阶级一部分是依附于外国垄
13、断资本的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掌握着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通过发行法币、内债、进行投机活动等一系列非法活动,操纵全国的经济,进一步壮大官僚资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民族资产阶级是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但是它在政治上有很大的重要性。它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现代工业,形成了民族市场,同时传播了资产阶级文化,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为民主革命的一种政治力量,为民主革命作出了贡献。15、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这三
14、种建国方案就是:地主买办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主要矛盾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国际国内诸多条件的不允许,在两大对立阶级的激烈搏斗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幻想很快归于破灭,中国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定胜负的斗争,就构成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历史的基本内容。两种命运反复激烈较量的结果是光明的新中国战胜黑暗的旧中国,
15、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胜利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6、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是什么?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7、 第一次国共合作有哪些积极的结果?并说明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1924 年,工人运动开始复兴,农民运动也有了初步开展。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1925 年 5 月,以五四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6 年 7 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
16、标的北伐战争开始,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打击。18、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员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17、。20、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和 30 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哪三个“左”倾错误?这期间为什么会连续出现这些“左”倾错误?第一次是 1927 年 11 月至 1928 年 4 月的“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是 1930 年 6 月至9 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 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 1931 年 1 月至 1935 年 1 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原因: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物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主要原因)共产党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正确地结合起来。21、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18、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2、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些内容?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
19、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持正义事物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2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0、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24、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毛泽东写了实践论 、 矛盾论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
21、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25、 卢沟桥事变的内容及其影响是什么?内容:1937 年 7 月 7 日夜,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影响: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开始全面侵华;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26、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战略方针;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
22、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面建设和干部教育;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27、 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
23、解放战争?从世界意义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战争的性质上看,抗日战争是一个民族反对另一个民族侵略、压迫、奴役的战争;从战争的结果上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28、 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实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国民党领导的正面
24、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各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29、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25、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30、 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31、 什么叫第二条战线?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是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战线。32、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内容是什么?两个务必指“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26、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3、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土地改革与人民的广泛运动,土地改革运动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学生运动高潮,人民民主运动发展。这些表明,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政府已经陷入了全民包围中。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还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 国民党
27、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除此以外,再无出路。34、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
28、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35、 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在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中都起了积极作用。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
29、上。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36、 第三条道路在中国为什么行不通?民盟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走第三条道路,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但是,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民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国民党或共产党中选择
30、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1、 近现代历史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及其评价。19 世纪初,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 100 多年来遭受侵略的苦难史。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但同时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的难度和遭遇外部冲击的风险,对中国
31、的建设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21 世纪初国际格局的基本走向继续向多极化发展,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平稳的外部环境。2、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功还是无功,有理还是无理?论述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是无功的,无理的。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帝国主义侵华是完全无作用的,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了中国神圣的主权;在经济上,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
32、感和民族意识,历经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进一步的觉醒。3、 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必要性:首先,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富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中国的封建实力根深蒂固、力量强大,不经过巨大的革命风暴无法将它摧毁;再次,改良本身的弱点及改良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不革命,中国将无法取得进步。进步性: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
33、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在经过曲折艰苦的斗争后,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最终胜利。4、 从中国人民自强求新的历史艰辛及最后胜利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救国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种精神支持着我们走到最后的胜利。团结
34、合作精神;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号召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共同抗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还是八年抗战,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艰苦奋斗的史诗。总之,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我们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比拼,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是物质基础,但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从那段悲壮史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发奋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5、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选择马克思
35、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 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
36、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 论述近现代
37、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和历史主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的历史,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主线共有四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以及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证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通过四条历史主线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