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881761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第 34 卷第 1 期地域研究与开发 Vol. 34 No.1 2015 年 2 月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eb. 2015 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沈明 1,2 沈错张超 1 气刘立涛钟帅 1,3(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101;2.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49;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83)摘要:作为我国能源供应的战略基地和大西北生态脆弱区,陕西省 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能力关乎国家能源和生态安全,探究陕西省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发展

2、(3 日的协调性及关联性具有重妥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能源供给为切入点对陕西省咒现状进行定性分析,推断能源供给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支撑作用 O 选取 25 个指标构建 3E 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及各子系统之间协调性进行定量分析。结采表明:(1)陕西省能源供给、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间具有较高的协调性;(2) 陕西省能源供给、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关系波动大;(3) 能源供给、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度对能源供给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关键词:资源经济 ;能源供给;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协调度分析;陕西省中图分类号 :四 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2363(2015)01-0123-04 合评价河南省能源一经济一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度,得出 0 引言子系统发展水平及两两协调关系 IOJ。可见,对细分区域进行协调性分析是未来研究的趋势,资源禀赋的不均衡协调度是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研究系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决定了需要困地制宜地看待能统协调性的主要目的在于监测相互矛盾或相互制约子摞一经济一生态环境系统协调问题。目前,以资源经济系统的兼容性,以保证整体发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IJ。类型、地理区位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研究尚较缺从研究尺度来看,中国资源一经济一生态环境系统协调乏,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此为切入点的针对性分析llJ。性研究经历了;全国一区

4、域一省域;的发展过程,逐步体现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分类研究的思想2 叫。如陈长陕西省作为能源输出大省,能源经济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12-14且在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生态杰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 PREEST 模型对中国 1980-环境上具有显著的特殊性:第一,陕西省拥有丰富的能 2000 年经济、资漉系统发展协调性进行了系统定量评源资源,是中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价,认为这期间中国经济资源系统发展势头良好,具有较高的相关协调性5J。涂正革以 30 个省份的数据为基地,而相比能源消费,陕西省能游、供给对本省乃至全国的能源供给安全均具有更显著的意义。第二,陕西省脆础分析环境技术效

5、率,得出各区域资晴、环境和工业增长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其能掘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一方的协调情况,并认为西部较中东部地区的工业和环境失衡更加严重6J。薛静静等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面,陕西省生态环境具有结构复杂、类型繁多、变化性强等特点,整体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 ArcGIS 空间分析技术等对中国八大经济区经济发展水环境下可利用土地及水资源都极度缺乏;另一方面,能平和能晾效率水平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发源开采行业对生态环境破坏性强,地表及地下破坏和污展和能源效率水平呈线状分布和面状扩展特点,协调水平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递减7J。洪开荣等对中国染严重且耗水量大,这种矛盾关系要

6、求陕西省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需多方考虑,科学布局。目前关于能源一经中部六省;资源一环境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协调水济一生态环境系统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费与增平进行定量评价,认为中部六省在 1999-2010 年间协调长的相互关系上1 仁 20J较少有从供给角度出发研究能源发展程度不高且地区差异明显8J 焦兵引入;资源诅经济协调性问题,因此,从能帽、供给的角度分析陕西省咒;假说,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陕西省油气能惊能源供给、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更切合陕西和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发现虽然油气资源开发对经济省能掠开发利用的现实情况。增长起显著正效应,但引入技术和人力资惊变量后其促进效应将大大

7、减弱9。张闪闪通过构建能源一经济一 1 现状分析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评价、脑值法等方法,综 1.1 经济发展现状收稿日期2014-10 -10;修回日期 2014-11 -12 2002-2012 年间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547)速在 9%-159 岛。2013年陕西省 GDP 总值 16045 亿元,作者简介:沈明(1988 斗,女,湖北鄂州市人,博士研究生,主要是 20年的 8.9 倍。从产业结构来看,陕西省第二产业从事资源经济与政策研究,(E-mail )。地域研究与开发第 34 卷 124. 的比重超过 40%,并长期占据

8、主导地位。虽然 2009 年需要说明的是,能源供给总量是指一个区域通过自身能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调,但总力(包括产能和库存)所能够提供的所有能掘,以能源供体仍呈现攀升的趋势,2012 年达 55.9%。根据陕西省政给总量、能摞供给弹性系数和人均能源供给量表示。其府网站公布数据,陕西省第二产业主要由能源化工业、中,能源、供给量=一次能源生产量+能源期初库存量?装备制造业、有色冶金工业、食品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能源期末库存量(不包含区域以外能源的调入量以及进业、医药制造业、纺织服装工业、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口量);能游、供给弹性系数=能源供给量年平均增长速设备制造业八大支柱工业

9、构成。2012 年,八大工业的产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值占陕西省第二产业总值的 97.9%。其中,能源化工业 2.2 指标权重确定对整个第二产业总值的贡献率达到了 61.149 昏,是支撑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第二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由此可见,陕西省经济是以综合集成赋权法21-23。主观赋权法有德尔菲法、环比评第二产业为主导,整体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而经价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客观赋权法有因子分析法、脑值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丰富的能源物质基础。法、变异系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综合集成赋权法有加 1.2 主要能源供给现状法集权法和乘法集权法,是主观判断与客观考究的结 1

10、. 2.1 煤炭供给。煤炭资掘主要分布在渭北、栋长和合。为避免过分依赖单一的方法,采用综合集成赋权陕北地区,其中,榆林年产煤 2.57 亿 t,占全省总产量的法,结合主观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的情值法来确定权 71. 17%。陕西煤炭以低硫、低磷、低灰、中高发热量的重,设定主客观评判各占 50%,得到各指标权重(表 1)。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为主,现已探明加预测储表 1 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指标体系量 1470 亿 t,占全国探明储量的 11%左右。目前国家规 Tab.l 3E index system for coordina 创 ondegree evaluation 目标层划重

11、点建设的 13 个大型煤炭基地中,陕西省有神东、陕系指标统指标层单位权重北和黄陇 3 个基地。陕西省大部分煤炭调往省外。2012 性质层年供省内消费煤炭有 15292.84 万 t,占 32.7%。调出省给 AX 能源供给总量 1 万 t 标准煤正指标 0.5200 子能 X 能源供给弹性系数外的煤炭总量(含出口)达 31474. 48 万 t,占总量 z2% 逆指标0.2600 系源统供 X 人均能源供给量 3t 标准煤正指标 0.2200 的 67.3%。亿一元兀 XGDP 正指标 0.190041. 2. 2 石油供给。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的榆E?2 均 B X 人 5GDP 正指

12、标 O.1800 林、延安两市,区域面积 8 万 km,属于特低渗透油田。wy 经 XGDP 增长速度 6 正指标 0.1600 亿一兀石油预测资源总量约40 亿 t,累计探明地质储量 19 亿 t,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享 X7 正指标 0.1300能源供给与经济及生态环境增长协调度 qwv 居全国第 5 位。陕西省石油资源主要输往省外,2012 年系马二产比重正指标 0.1200 统 7X 三产比重 9 正指标0.1100 输出比例高达 61.23%0 万元 X 科技经费内部支出 IO 正指标0.10001.2.3 天然气供给。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 2XlI 工业废水排放量万 t 逆指

13、标 0.0475 的榆林、延安两市,区域面积 8 万 km0 天然气预测资源 X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12 万 t 逆指标 0.0475m3m3 量 11.7 万亿,累计探明地质储量 1.2 万亿,居全 X 工业废气排放量 13d 逆指标 0.0670 国第 3 位。天然气甲烧含量 959 毛-989 毛,热值 355792 -X 人均森林面积 14hm 正指标 0.045532 36 835 kJ/mo 陕西省的天然气省外输出所占比例较 X 林地灌溉面积 15hm 正指标 0.04859c growth and env ?ronment protection in Shaanxi Provi

14、nce. In this article, we firstly use qualitative metho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3E in Shaanxi, and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energy supply gives suppo 由toits economic growth. Then we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system wh ch contains 25 ind cators. Using this system, we calculate the developme

15、nt de?gree of each sub-system and their coordination. The methodologies we chose here are AHP method and fuzzy com?prehens ve evaluation. A superior coordination can be found among energy supply, economic growth and ecological env ronment. This coordination is given with a large fluctuation. This coordination is also sensitive with the amount of energy supply, where higher energy supply would be defined in higher coordination. Key words: resource economy; energy supply; economic growth; 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analysis; Shaanxi Provin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