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美学视阈下的原生态审美文化探微一以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为例生态美学视阈下的原生态审美文化探微一以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为例生态美学视阈下的原生态审美文化探微一以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为例杨昌鑫 林树明【摘要】 以生态美学的视野来探究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会从中发现潜藏在民族文化下的诸多生态智慧及审美理念,它们通过苗侗民族的节日、服饰、歌舞及丧葬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态无不渗透着独特的生态美,正是这些生态美构成了苗族和侗族原生态审美文化的基质,而这些生态美又是以和谐为其核心,以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动态平衡性及自娱乐生性为其表现形态的。【关键词】 苗侗民族
2、原生态 生态美学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生态美学的产生与人们当前的生存境遇以及生态观念的更新紧密相关,它是伴随着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现实问题而出现的。有关生态美学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是被朱立元先生称为“生态美学的领军人物”曾繁仁先生的观点:“生态美学是 20 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和谐为基础,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生态纬度的存在论美学,它以人的诗意的栖居为其指归。 ”近年来,有关生态美学的研讨成为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就生态美学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各种研讨,有关“生态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逐
3、步明晰,确立了一些生态美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基本确立以生态存在论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是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学理基础”。在对生态美学进行学理建构时,不少学者主张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同时又要汲取中国古代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因此,近年来有学者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时,从其中发掘出不少的生态智慧及生态美。可是,对于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生态美却缺少相关的研究和应有的重视。到了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会议上,才有学者关注到了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美学价值。尽管如此,迄今,尚难发现以生态美学的视角来探究少数民族审美文化,或者提出用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中的生态意识、生态智慧来对生
4、态美学进行学理构建的相关论著。本文试以生态美学为视角来探究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 ,即文化发展的一种初始、质朴、更贴近艺术源头的状态。而贵州省的苗侗民族文化极具“原生态”特质,将“原生态”结合民族“审美文化”进行探究,更能发掘出苗侗民族文化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美。尽管学术界对于审美文化的讨论见仁见智,但学人们已逐步达成这样的共识:“审美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流,它代表该民族的文化特征。因此,我们的审美文化应当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延续下来的天人合一等构建的审美精神。 ”本文主要以贵州少数民族中苗侗民族的原生态审美文化为例进行探讨,并通过分析它的特性来认识其生态美。作为具有跨学科性、综
5、合性的生态美学,它在发展中借鉴了生态学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方法,如将生态学中的整体性、多样性、平衡性、系统性等概念纳入生态美学的研究之中,从而拓展了美学研究的视阈,为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样如此,我们在探究贵州苗族侗族原生态审美文化之时,若以生态美学为一种新的视角,我们将会发现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具备丰富多样性、动态平衡性以及自娱乐生性的特质,在这些特质之中无不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美。(一)原生态审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物种的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得以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丰富多样性也是民族审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只有在多样性的文化形态中,各种文化才能够互补交融,各种民族的审美文化在这交融中才得以发展和繁荣。我们在理解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时,首先不能忽视这种多样性,因为“失去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生态美也就失去了根基”。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歌舞以及服饰成为贵州苗侗民族原生态审美文化的多样性的重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