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5880530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关系、行动、形式)整个社会( 孔德 );社会关系 (索罗金);社会行为或社会行动(韦伯、帕克以及我国孙本文) ;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帕森斯、梅奥、托马斯) ;社会群体或群体生活(美国的斯莫尔小群体研究) ;人类共同生活(日本,福武直) ;社会文化,包括了制度、规范、价值观念等在内(法国的迪尔凯姆、美国的沃德) ;互动形式(齐美尔) ;社会运行(郑杭生) 。2、 社会学的特征A、 社会性:日常生活;B、整体性:人是整体的;C、经验性:外显的行 D、客观性:不涉及主观的内心世界;E、反思与批判性;F、实践与行动:集体的3、 社会学的产生(最早提出者(孔德)

2、 、经典三大家(韦伯、马克思、涂尔干) 、费孝通:差序格局)1、 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十九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其弊端开始暴露的时期;2、科学条件:物理学的发展给立志研究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思想家以启示;3、思想渊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分析,圣西门企图用物理学研究社会的想法对社会学的建立有直接影响。经典三大家:涂尔干(1858-1917) 定量分析韦伯(1864-1920) 经济学法律社会学马克思(1818-1883)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私性社会)-差序格局(华人社会关系开展的结构性原则):自我中心主义(相对于个人主义) ;能伸能缩的社会圈;责任意义的权宜化;信任的差

3、异化;公私的相对化。2、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EdwardB.Tylor 1871)3、 文化的要素A、符号:是一种物体、姿态、声音、影像或设计,它代表本身以外的事物。符号是我们用来交流、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象征物。符号意义的赋予常是任意的,通常只是基于传统或共识。符号之意义会因时因地而有异,每个人对相同符号之意义的诠释并不尽相同。符号的集体创作和应用可以纠合一致行动,形成共同理解,乃是社会生活的重心。B、语言:一套人们运用以沟通与认识世界的记号系统和文法规则。功用:储存意义和经验,传给新时

4、代;使复杂的计划和观念成为可能;用以协调活动以及创造和确认对社会的共同了解。C、价值观:人们分享到什么是善或恶,想要或不想要什么的一般观念。文化价值会展现在该社会所有的生活方式之中,如美国的自由竞争。社会中的文化价值多元并存,有的会彼此强化,但有的会相互矛盾和冲突,难以妥协便会促成社会变迁。社会价值处于变迁之中。D、规范:社会行动的特别准则。在社会价值所提供的架构下,规定人们在特定情境中应如何作为。规范可以是明确的订定,也可以是未言明的习俗。规范可以随着不同社会、团体、时间而不同。4、 社网图(社会互动、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网:由社会关系或某一特殊类型的链接联系起来的一些节点和行为者(个人和组织

5、) 。两个行为者之间的链或关系既有紧密程度也有具体内容。内容可能包括信息、建议或友谊,共同利益或成员资格,通常还有一定程度的信任。 5、 社会化、再社会化与社会化的途径与效果(主要讲人格发展)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再社会化:指在个人生活转变中,人们抛弃从前的行为类型而接受新的行为类型的过程,即内化整套新的价值规范。分为主动再社会化和强制再社会化。社会化的途径与效果:A、途径:和社会的各色代表(父母、老师、朋友、同学、同事等等)互动,建立联系,得到他们的训练和认

6、可。B、结果:形成一个健康的自我,可以在个性和社会性间保持平衡。6、 社会结构,强关系,弱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组成是指由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或阶层在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他们之间表现出来的交往关系。核心是社会阶层结构。形状:金字塔型“社会结构 ;”橄榄型“或”纺锤型“社会结构 。特征:1.整体性。2.有序性,结构意味着一种“秩序” ,即一种有序状态,可控状态。3.稳定性:相对稳定。4.动态性:动态是社会结构的常态。强关系:弱关系:弱关系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于 1974年提出。格兰诺维特等人研究发现:“当个人运用他们的个人网络找工作时,他们更经常或更有效地是通过弱关系而非强关系得到与之

7、相配的工作” 。格兰诺维特认为:“强弱关系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强关系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弱关系则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了联系纽带。 (格兰诺维特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弱关系,提醒我们,弱关系促进了对不同的和新的信息的获取,也是有社会价值的。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弱关系最有价值,可以提供非重复的信息。弱的关系在传输信息方面更有用 ;强的关系在传输和分享其他资源方面更有优势,比如说金钱,人力,感情支持等。 )7、 镜中我,情景定义镜中自我:对自身具有独特认同的感觉,使我们有別于其他人。別人的眼睛是镜子,我们藉由想像別人怎样看待我们而获得自我的形象。但这种想像

8、的背后其实已经有我们从社会结构位置中以及社会文化中习得的价值判断。情景定义:人们常常是怎么想像与解释该情境,就会因而采取怎样的行动,而造成符合该情境定义的结果。8、 社会互动的条件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也是个人、群体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规范约束力下的反应与往来,以相互影响,进而创造、维持或改变彼此行动的模式。社会互动的条件:1. 对自我与非我的认识是心理条件 ;身份认同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

9、我是个复杂的概念 。2. 人的需要的满足是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3. 共享文化是互动的社会条件 。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享的文化框架9、 小群体的范围,初级群体的形成与条件范围:3 人为下限,上限 30-50 人。初级群体的形成与条件:以成员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可以划分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特征:规模小;长期的面对面互动;成员的人格特征得到比较全面的展现;成员之间的角色难以替代;习惯感情伦理是维系群体的主要纽带。类型:家庭;邻里;伙伴群体10、 家庭的结构与功能(重要)家庭的结构:1、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 又称小家

10、庭,是以婚姻为基础所构成的家庭单位,也是最小型的家庭形式。它的组成一般包括:丈夫、妻子及其未婚子女。美国人类学家 G.P.默多克首先提出了核心家庭概念。2、主干家庭 (stem family)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模式。通常包括祖父母、父母和未婚子女等直系亲属 3 代人。法国社会学家 F.勒普累首先提出了主干家庭概念。 (1、2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已婚子女和未婚子女。主干家庭是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过渡 。 )3、联合家庭(joint family)是指由一对夫妇和几个已婚子女以及孙子女组成的家庭。4、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是指由父母的某一方与孩子组成的家庭。5、丁克家庭: 指单身贵族或

11、两人世界的生活,拒绝生育儿女。家庭的功能:家庭的功能是十分广泛的,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功能的重要性与变化( 弱化 强化外移) 。1抚养和赡养 :通过供给成员饮食、衣服、住所、温暖、保护、休息等,满足成员最基本的生理需要。2满足感情需要:满足人的爱与被爱的需要;成员之间联系着用血缘和姻缘关系加固的情感纽带。情感和陪伴 为其成员提供爱和感情。3满足生殖和性需要:生育子女,传宗接代,延续种族; 此外还满足人的性需要, 调节控制性行为。家庭性生活功能的强化,其原因在于家庭生育子女数相对较少,家庭成员的性行为在多数情况下与家庭生育功能相分离,即性生活主要或多数不是为生儿育女。4社

12、会化:将成员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传授社会技巧和知识,发展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会与人相处,胜任社会角色。5经济功能: 家庭只有具备充分的经济资源,才能满足家庭成员各种需要,包括医疗保健、健康促进的需要。男耕女织,家庭理财及在社会福利中的作用。6赋予成员地位:父母的合法婚姻给予子女合法地位;此外还为成员提供社会、经济、教育、职业等方面的地位。11、 科层制的特征(重要)1.明确的权威等级。 “所有岗位的组织遵循等级制度原则,每个职员都受到高一级的职员的控制和监督” 。2.严格而缜密的规则 。 “把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所必需的日常工作,作为正式的职责分配到每个工作岗位。 ” 3.明晰的分工 。4.公

13、私关系分离。 “理想的官员要以严格排除私人感情的精神去处理公务,没有憎恨和热爱,也因此不受感情的影响。 ” 5.量才用人 。强调技术专业。 “这个原则造成了一种程序、一个系统,职务晋升要取决于候选人的资格或做出的成绩,或者同时参考两方面。 ” 6.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组织活动是“由一些固定不变的抽象规则体系来控制的这个体系包括了在各种特定情形中对规则的应用。 ” (普遍性标准) 12、 制度的本质与功能制度的本质: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互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成体系、配套)的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意义与资源、社会结构。1、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

14、会需要而产生,他们对社会生活都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社会结构需要-要求功能 2、社会制度就是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社会生活的规则体系,也即是成系统的、成套的规范、而不是单独、个别的规范。分为总体性制度、领域内制度及具体制度三个层次。作用力的一致性 3、社会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条件的产物。制度作用的限度;制度变迁的必然性 社会结构的历史性与现实性(古人与今人)4.特别注意制度的精神内涵,任何制度都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制度与特定文化的关联。制度的功能:1、行为导向功能。社会地位-社会角色( 包含特定行为期待,即理想、概化的行为模式)-个人适应社会-调控人的社会位置。社会选择机制和社

15、会化的功能. 2、社会整合功能。也称社会一体化,是指社会各要素、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与协调,结合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及结构。社会结构-群体行为模式-让社会满意(各阶层)-保证社会结构的稳定与活力。 社会压力机制与社会奖惩制度,特别是法律的强制作用。3、传递与创造文化的功能。制度通过保存与传递人类的发明、创造、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使之世代沿袭,并在空间上得到普及。 同时,制度促进文化的累积与继承,推动人们创造新的文化。4、制度的负功能:已经建立的制度常常代表社会上的传统行为模式,容易产生刻板、僵化的倾向,不易随时代的发展而及时变迁,从而使得社会制度对个人行为与社会发展起一定阻碍作用。5、

16、制度的功能还可分为外显功能与内隐功能。外显功能是与制度的目的直接相关的,内隐功能是在实现外显功能过程中带来的非预想的结果。如教育制度的外显功能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内隐功能是培养学生参与群体生活的知识和能力。13、 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一种实际存在的或想象存在的,可作为个体判断事物的依据或楷模的群体。美国社会学家海曼提出14、 社会阶层的概念、分层的标准社会阶层:社会阶层(Social Classes)是指在某一具阶层观念的社会中,有数个较具同质性且持久性的群体,这些群体是按层级排列,且每一阶层的成员都有类似的认知、兴趣、价值观与行为。社会阶层在社会中会因个人、家庭或团体具有类似的价值、兴趣、

17、生活型态和行为者所形成的一种具稳定性及同质性的群体。分层的标准:1、客观标准:社会阶层在社会中会因个人、家庭或团体具有类似的价值、兴趣、生活型态和行为者所形成的一种具稳定性及同质性的群体。2、主观标准:个人主观上的心理认同。声望、经济性及心理性的报酬、特权、殊荣、权威和权力的享有程度、重要性和贡献15、 社会流动的概念与功能,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流动概念: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对个人来讲是社会地位的可改变性,对社会来说是社会结构改变的过程。社会流动功能:1、社会流动对个人发展的功能: 能够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可以改变

18、个人的社会地位,使个人的生活具有新的内容;可以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社会流动对社会发展的功能: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保持一种开放式的社会分层结构,不断调整个人与社会分层结构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拓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接触界面,增进社会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了解与相互联系;可以促进思想、文化、技术的交流。我国九十年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1、贫富分化呈现扩大趋势。吉尼系数(0.30.4 0.6)2、社会分化的细化与聚合。社会的碎片化;细化的碎片开始聚集(强势与弱势。 )3、从资源弥散型到一体化的资源配置的转变。4、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趋势。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居住方式、生活风格) 。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16、 中国身份社会的特点中国身份社会的特点:1.国家是一伦理性的家庭,身份的道德性。2.身份是国家正式制度规定,身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3.生活机遇(经济资源、政治机会)是根据身份进行分配的。4.身份的不易变化性,社会结构的僵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社会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