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 州 区 太 京 镇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20102020 年 )调 整 完 善 方 案太京镇人民政府二 O 一七年十二月前 言太京镇是秦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确定的重点镇之一,也是秦州区城市发展扩展空间。随着全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日显重要。 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以下 简称 规划) 自批准 实施以来,对全镇有效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土地 资源宏观调控与管理,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发挥了
2、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土地资源得可持续利用,为太京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土地条件,根据天水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天国土资建 20173 号)相关工作部署和进度安排、 天水市秦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的要求及下达给太京镇的各项指标,秦州区太京镇人民政府编制了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方案根据上级调整完善方案要求和太京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规划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重点确定交通水利等各类基础设施和
3、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村镇建设用地以及生态用地等,划定土地用途分区,制定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I目 录一、总则 .1(一)调整目标 .1(二)调整原则 .1(三)调整依据 .2(四)调整范围、期限和基数 .3二、土地利用现状 .4(一)区域概况 .4(二)土地利用现状 .4(三)土地利用特点 .5三、指标调整与规划目标 .7(一)上级下达指标 .7(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8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 优化 .10(一)农用地结构调整与布局 .10(二)建设用地布局 .12(三)其他土地 .15五、主要用地安排 .16(一)保障交通水
4、利用地 .16(二)支持能源产业项目用地 .17(三)保障安居工程,引导工业 用地布局 .17(四)土地综合整治 .17(五)生态用地布局 .18六、土地用途分区及建设用地管制 .19目录II(一)土地用途分区 .19(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3七、村土地利用控制 .25(一)促进重点村集约用地 .25(二)适度缩减一般村用地 .28八、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29(一)加强政府土地管理职能 .29(二)完善规划实施公示制度 .29(三)加强土地利用监督检查 .29(四)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 .29(五)切实加强舆论宣传 .29附表 31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5、调整完善方案1一、总则(一)调整目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保障城市扩展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现土地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为全镇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 社会的全面、 协调、可持 续发展提供用地支撑。(二)调整原则1、总量平衡原则坚持规划确定的指导原则、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不变,局部调整完善规划,增加耕地保护任务,优化建设用地布局。2、保护优先原则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既要保证耕地数量有增加,更要保证耕地质量不下降。3、节约用地原则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统筹建 设用地增量与存量,合理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
6、效益。4、统筹兼顾原则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影响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总则2(三)调整依据(1)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甘国土资规发201586 号);(2)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甘国土资规发201697 号);(3)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指标的通知(甘国土资规函2016115 号);(4)天水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天国土资建2017 3 号);
7、(5)天水市秦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6)天水市秦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7)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8)天水市秦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数据库;(9)天水市秦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 年)调整完善数据库;(10)天水市秦州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2010-2014 年);(11)天水市秦州区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方案;(12)天水市秦州区统计年鉴(2010-2014 年)。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3(四)调整范围、期限
8、和基数1、调整范围本次调整完善的规划范围不变,为秦州区太京镇行政辖区范围内 26 个行政村的全部土地,总面积 134.86 平方公里。2、调整期限本次调整完善基期年为 2014 年,目标年为 2020 年。规划期限不变, 为 20102020 年。3、调整基础数据(1)基础数据:采用最新的二次调查成果及其连续变更到 2014 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社会经济数据:均来源于秦州区统计年鉴。土地利用现状4二、土地利用现状(一)区域概况太京镇地处秦州区西郊,东接玉泉镇,西邻藉口镇,南连牡丹镇和皂郊镇,北与中梁镇毗邻。距天水市区 15 公里,316 国道纵贯川区,交通便利。全镇西南高、东北低,海拔
9、在 12001500 米;地貌分为黄土梁峁沟壑、河谷阶地和土石山地三大类型,南部主要为土石山地,北部主要为黄土梁峁沟壑,中部为藉河河谷阶地;土壤类型有褐土、黑垆土、潮土、黄绵 土;植被较好,南部为天然次生林,北部有少量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气候类型为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最高气温 35,最低气温-19,无霜期 150-180 天,年平均降水量 530 毫米。境内有藉河及其支流平峪河、普岔河,水资源充足,为一级水源地保护区,是天水市城区主要供水地之一。全镇现辖 26 个行政村,66 个自然村,109 个村民小组,全镇以蔬菜、水果种植、养殖业为 主导产业。 至 2014 年,全镇农业总产值 1
10、.20亿元,增加 值 1.33 亿元,人均产量 359.06 公斤,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431 元。(二)土地利用现状全镇土地总面积 13486.02 公顷,其中:农用地 11750.2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7.13%;建设用地 600.45 公顷 ,占土地 总面积的4.45%;其他土地 1135.30 公顷,占土地总面 积的 8.42%(见附表 2)。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51、农用地(1)耕地面积 5157.20 公顷,占农用地的 43.89%,其中:水浇地23.37 公顷,占耕地的 0.45%;旱地 5133.83 公 顷,占耕地的 99.
11、55%;(2)园地面积 868.02 公顷,占农用地的 7.39%;(3)林地面积 4765.61 公顷,占农用地的 40.56%;(4)其他农用地面积 959.44 公顷,占农用地的 8.17%。2、建设用地(1)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513.37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85.50%,其中:城镇用地 47.58 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 9.27%;农村居民点用地461.10 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 89.82%;采 矿用地 4.69 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 0.91%。(2)交通水利用地面积 84.59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14.09%。(3)其他建设用地面积 2.49 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0.4
12、1%。3、其他土地(1)水域面积 145.94 公顷,占其他土地的 12.85%,其中:河流水面 13.11 公顷,占水域面积的 8.98%;滩涂 132.83 公顷。占水域面积的 91.02%。(2)自然保留地面积 989.36 公顷,占其他土地的 87.15%。(三)土地利用特点1、林地面积大,园地分布较集中林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山区,全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现状635.34%。果品是全镇的主导产业之一,园地面 积 868.02 公顷,远高于全区的平均值,集中分布在藉河川道区,东南部有零星分布且面积较小。2、旱地坡地多,耕地收益低全镇耕地中 99.55%是旱地,其中 25以上的坡耕
13、地面 积为 586.0公顷,占全 镇耕地面积的 11.36%,主要分布在藉河以南的浅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加之水利灌溉基础设施不完善,中低产田居多,农 作物产量低而不稳。3、农村居民点用地紧凑,集约度较高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集中,沿 316 国道、藉河分布于中部川道区;南、北部浅山区则分布较零散。全镇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147 平方米,与国家规定的农村人均用地 150 平方米的最高标准基本持平,集约化程度较高。4、建设速度加快,水源保护与城镇发展矛盾突出太京镇境内有藉河、平峪河、普岔河三条河流,水资源较充足,是天水市重要的一级水源地保护区。但随着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不断加快,未来建设用地
14、规模将不断增加,给水源地保护带来一定压力,正确处理开发建设与资源保护的关系面临新的考验。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7三、指标调整与规划目标(一)上级下达指标根据天水市秦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下达太京镇的指标:1、农用地指标调整(1)耕地与基本农田指标调整全镇至 2020 年耕地保有量指标调整为 5007.28 公顷。全镇 2020 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调整为 3481 公顷,全镇的基本农田保护率为 69.52%。(2)园地、林地、牧草地至 2020 年,秦州区下达太京镇园地、林地和牧草地的指标分别为 751.27 公顷
15、、4720.02 公顷、150.12 公顷。2、建设用地指标调整调整后,到 2020 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801.72 公顷。2014 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600.45 公顷。20152020 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的净增量为 201.27 公顷。(1)城乡、城镇工矿指标调整到 2020 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 619.16 公顷。2014 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 513.37 公顷。20152020 年指标剩余量为105.79 公顷。到 2020 年,全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 98.17 公顷。2014 年全镇调整调整与规划目标8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 52.27 公顷,20
16、152020 年指标剩余量为 45.90公顷。(2)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指标调整到 2020 年,全镇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控制在 182.56 公顷。2014 年全镇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 87.08 公顷,20152020年指标剩余量为 95.48 公顷。(3)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调整秦州区下达太京镇 20152020 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 201.32公顷, 20152020 年建设用地净增量 201.27 公顷,规划期内新增量与净增量基本相等。20152020 年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 190.55公顷,新增建 设占用耕地规模 139.02 公顷。调整后,到 2020 年全镇新增建
17、设用地总规模为 251.50 公顷、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总规模为 240.37 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总规模为 186.14 公顷。(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力度,在农业增收的同时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化发展,规划至 2020 年耕地保有量为5007.28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 3481 公顷。2、保障秦州新城建设用地太京镇确定位秦州新城建设的选址范围,未来全区建设用地向藉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9河川道区的太京片方向拓展。规划期间重点以保障秦州新城建设的用地,构成以商贸物流、适宜制造、休 闲
18、旅游为三大主导功能,商务金融、创新创业、养生养老为三大特色功能,品质人居、公共服务、交通集散为三大支撑功能的综合型新城。规划至 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619.16 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达到 182.56 公顷。3、合理利用城市拓展片区土地资源全镇境内集中连片的天然林面积较大,生态基础较好,同时作为“一级水源地 ”保护区,要重点保护水源地和现有林地,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由于 市委、市政府关于天水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发展战略,确定建设的秦州新城规划范围部分区域与天水市城区西部集中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太京镇内范围重叠。规划期内,全镇 2020年储备土地占用水源地为 2.58
19、 公顷。出于秦州区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政府及相关部门论证同意及法律法规的支撑等,待条件成熟时,可根据 实际情况酌情考虑开发力度。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10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规划期内,立足于全镇的现状特征和资源环境条件,按照以川区蔬菜、山区林果业和规模养殖的产业布局思路,在稳定现状农用地的基础上,规 划以保障城镇建设用地、促进小城镇建设为出发点,对需要重点保障和逐步优化的地类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一)农用地结构调整与布局规划期内,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严格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合理安排耕地生态退耕。 规划实施至 2014 年,全镇农用地面积为11750.27 公顷,
20、占土地总面积的 87.13%。调 整后至 2020 年,农用地面积 11556.8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5.69%。规划期内减少 193.45公顷。1、耕地、基本农田调整与布局2014 年,耕地总面积为 5157.20 公顷,到 2020 年,耕地总面积减少到 5007.28 公顷,占农用地的 43.33%。全 镇 2020 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为 3481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 69.52%。全镇耕地主要分布在 316 国道以南的浅山区和川道区。全镇以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占用优质耕地,保障藉河北岸川道区的师家崖、郑家磨、勒家崖等村的蔬菜种植规模;结合产业布局,全
21、 镇形成以集中连片耕地、高产稳产优质良田为主体,以特色农产品基地为补充,保证重点、突出优势、全面发展的耕地格局。规划将中心镇区、中心村和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区内的耕地划为建设用地;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1将田家庄、韦家沟、席范、李家台子等村 25以上不利于耕种的坡耕地进行生态退耕;规划期内耕地减少 149.92 公顷。2、园地调整与布局截至 2014 年,园地总规模 868.02 公顷。调整后至 2020 年,园地总面积 751.27 公顷,占农用地的 6.50%。保障现有园地,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做大做强果品产业。紧 抓“ 一城两园” 建
22、设契机,大力发展藉河沿线的苹果、大樱桃基地。规 划形成“ 一线两翼”的园地发展格局, “一线” 指藉河川道沿线,“两翼”即南北两山浅山区,通过川区果园上山等产业布局的调整,使山川达到均衡协调发展,保障川区董家磨村、田家庄村、李家台子村、师家崖村一带的林果业用地。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果品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市场化运作,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规划期内为重点项目建设占用预留川道园地。规划期内园地减少 116.75 公顷。3、林地调整与布局2014 年,林地总面积 4765.61 公顷,到 2020 年,林地总面积4720.02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40.84%。全镇林地面积较大,严格保护南部山区
23、韦家沟、东山、庞家沟、唐家窑、盘龙 和席范等村片区的现有林地;积极拓展林地资源,大力实施南北两山植树造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增加有林地面积,使林地生态建设由城郊向浅山干旱区逐步推进,充分发挥林地的生态效益;对韦家沟、田家庄、西范、李家台子等村 25 度以上的坡耕地实行退耕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12还林。规划期内林地减少 45.59 公顷。4、牧草地调整与布局全镇土地利用现状中没有牧草地面积。规划到 2020 年,牧草地面积达到 150.12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1.30%。规划期内,合理利用、保护、改良和建 设牧草地,在南北两山山梁沟壑荒坡上大力种植牧草,合理安排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在林
24、缘区积极推广以草养地、以地促粮的粮草轮作,黄土梁峁沟壑区退耕撂荒的土地要实施粮草轮作,为逐步实现牧草地管理和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创造良好条件。规划期内牧草地面积净增加 150.12 公顷。5、其他农用地调整与布局截至 2014 年,其他农用地面积 959.44 公顷。调整后至 2020 年,其他农用地面积达 928.13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8.03%。规划期内,充分利用镇域内的牧草资源,以畜牧业带动养殖业发展,重点在川道区的窝驼、庙子、田家庄等村发展种、养、加工一体化的现代示范养殖基地建设。规划期内其他农用地减少 31.31 公顷。(二)建设用地布局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
25、,切实提高太京镇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以打造秦州综合服务型新城为目标,以“扩城镇、降农居”为用地方向,重点保障秦州新城建设用地。以地理条件适宜、交通便利的中心村为建设重点,保障中心镇区的发展空间,提升城镇建设的规模和档次,把太京镇建设成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新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3城。规划实施至 2014 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 600.4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45%。调整后至 2020 年,建设 用地总规模达到 801.72公顷,占土地 总面积的 5.94%。规划期内增加 201.27 公顷。1、城乡建设用地布局2014 年城乡建设用地总
26、面积为 513.37 公顷。2020 年调整为619.16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 77.23%。其中:2020 年,城镇用地增加到 93.48 公顷,规划期内增加 45.9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为 520.99 公顷,规划期内增加 59.89 公顷;独立工矿用地到 2020 年稳定在 4.69 公顷,规划期内保持不变。城镇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太京镇区位优势,加快发展中心城区产业承接转移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种植基地的核心圈层,优化整合城市功能,全力打造区域核心,突出建设以太京藉河川道区域的新城区、新空间、新功能和新尺度的综合型秦州新城。规划新城的空间形态为延续带型轴向“ 一轴两心的 ”的
27、用地格局。“一轴”是指以秦州区大道、藉河沿线为发展轴,将沿线的窝驼村、银坑村、李家台子村、田家庄村、二十铺村、董家磨村、湾子村等中心村和其余的一般村连接起来,为全镇的经济增长轴。“两心”是指构成以二十里 铺为中心的综合服 务主中心和镇政府所在地的甸子村为中心的综合服务次中心,作为全镇的主要经济增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14点和第一层次的发展区域,逐步辐射公路沿线的各村,带动中心镇区全面发展。规划至 2020 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达到 98.17 公顷,规划期内增加 40.95 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按照“西起秦州区李家台子村,东到麦积区后川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百里长廊示范区” 的要求,坚持以推
28、进 中心村建设为重点,重点建设窝驼、 银坑、李家台子、田家庄、二十 铺村等 18 个中心村;遵循农民意愿原则,对设施配建程度低、且布局分散、交通不便的农居点进行集中归并,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形成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格局。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面积增加 59.89 公顷。2、交通水利用地布局2014 年交通水利用地总面积为 84.59 公顷。2020 年调整为180.07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22.46%。规划期内,依托 316 国道,以现有的通村公路为基础,重点保障天平高速及 G310 国道升级改造(秦州段)过 境段建设,完善 镇区与村、村与村的道路建设体系,不断扩大重点基
29、础设施用地规模,形成内外畅通的交通网络格局。规划期内,保证以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农村水利设施用地,加强藉河流域综合治理,确保水厂建设用地,解决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5农村安全饮用水安全问题,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形成以河流治理和农村饮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用地格局。规划期内,交通水利用地规模增加 95.48 公顷。3、其他建设用地布局2014 年其他建设用地总面积为 2.49 公顷。规划至 2020 年保持不变,占建设 用地面积的 0.31%。按照全镇“旅游 兴商” 的 发展思路, 积极拓展风景旅游用地,依托西山坪遗址、 师赵村遗址
30、、杨集寨遗址、古秦州华洞寺、佛崆桥等众多文物古迹,在镇域东部平峪河流域的窝驼、刘家庄、席范等村建设百里旅游生态长廊,开发“ 农家乐”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三)其他土地2014 年其他土地面积为 1135.30 公顷。到 2020 年其他土地面积为 1127.4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36%。规 划期内,适度开发滩涂,减少自然保留地,其他土地用地规模减少 7.82 公顷。(1)水域用地:规划至 2020 年水域面积 142.77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1.06%。规划期内减少 3.17 公顷。(2)自然保留地:规划至 2020 年,自然保留地减少为 984.71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
31、积的 7.30%。规划期内减少 4.65 公顷。引导非农建设合理利用未利用地,适度开发未利用地,适当提高土地利用率。主要用地安排16五、主要用地安排进一步巩固现有的交通水利建设基础,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建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统筹安排全镇基础设施建设( 见附表 5)。(一)保障交通水利用地重点保障 G310 国道升级改造(秦州段)、平凉至武都高速( S15):平凉天水段、S03 天水市 绕城高速皂郊至藉口公路工程(南绕城)等过境段高速公路主干路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构建以天水市绕城高速(北绕城)公路工程、天水市秦州区平峪沟至藉口段道路扩建工程项目、甘谷古坡至秦州关子
32、至麦积新阳(北山公路)、太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等普通省干道及山水 1 号大桥北匝道的区域交通运输枢纽;修建秀金山园区道路(董家庄张吴山)和平峪沟藉口镇公路、G310年集村太京镇中梁镇乡界苟山村下口X441 公路、 窝驼董家坪公路等县乡级公路,提升公路等级,进一步完善中心镇区与周边乡镇以及全镇内部的交通联系,逐步形成“同城一体” 的网络化交通体系。规划期内,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确保中梁水厂建设用地,积极统筹安排山洪沟道治理、堤防治理及水利灌溉工程用地,进一步提高现有水利设施的防洪能力。规划至 2020 年全镇交通水利用地面积净增加 95.48 公顷。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
33、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7(二)支持能源产业项目用地规划期内,重点保障太京 110 千伏输电工程建设用地及新能源、大型公路配套供电工程用地。积极支持加油(加气、加电)站和农村天然气建设项目。(三)保障安居工程,引导工业用地布局加大城乡结合部改造力度,充分保障师家崖棚户区改造、刘家庄经济适用房安置区、东山易地搬迁、唐家尧尧易地扶贫搬迁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确保北崖村、年集村及西山坪村文化广场项目落地实施,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城区和乡镇的整体面貌;合理安排平峪特色风情小镇,改变城乡结合部用地布局零乱的现状;保障窝驼小学及天水市三中搬迁新建项目建设用地,增强社会公共机构的服务能
34、力;积极建成天水市果蔬交易市场和陇东南仓储物流集散中心,推动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规划至 2020 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105.79 公顷。(四)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对太京镇内新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实行配套改造,对已废弃未复垦和建新宅未拆旧的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土地整治。规划期重点实施庙子村、盘龙村、唐家窑村、 韦家沟村、西山坪村、 郑家磨村等村的废弃宅基地复垦,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主要用地安排18(五)生态用地布局太京镇作为天水市的“一级水源地” ,必 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生态 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重点保护水源地,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各
35、种开发建设活动。规划期内重点加强 G316 国道沿线、藉河、平峪沟、普岔和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及河道两侧的生态防护林建设,形成环境良好的用地格局。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9六、土地用途分区及建设用地管制(一)土地用途分区1、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 3960.9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29.37%。全镇各村均有分布,其中唐家窑、韦家沟、郭家坪、庞家沟等村的面积较大。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道路、水利、农田防 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的一般耕地,应参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
36、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后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窑、建坟、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2、一般农地区划定该区域土地面积 2570.3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9.06%,全镇各村均有分布。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 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规划期内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
37、积。禁土地用途分区及建设用地管制20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土地。3、城镇建设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面积 253.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88%,主要分布在甸子、董家磨村、川口、窝驼、郑家磨、刘家庄等村。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须符合经批准的城市、建制镇规划;区内城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有用途使用,不得荒芜4、村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面积 525.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90%,主要分布在湾子、李家台子、银坑、刘家庄村、田家庄、董家磨村、二十 铺等村。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
38、农村居民点建设、须符合经批准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村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有用途使用,不得荒芜。5、独立工矿区独立工矿区是为独立于城镇村采矿用地以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发展需要划定的区域。调整后该区域面积 4.7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3%。分布在王田家庄、二十铺、李家台子、靳家崖和 盘龙村。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安排的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21用地;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及相关规划;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
39、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6、风景旅游用地区调整后该区域面积 2.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2%。划定的风景旅游名胜区主要分布在席范、张吴山、二十铺等村。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浏览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区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宜的旅游设施建设。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7、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该区面积 498.4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70%,主要分布在甸子、董家磨、田家庄、李家台子、银坑村等村
40、。划定的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主要包括天水市城区西部集中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和藉河、平峪沟、普岔河流域。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划;区内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区内土地严禁进行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土地用途分区及建设用地管制228、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本区面积为 989.6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34%,主要分布在庞家沟、年集、靳家崖、马 岐山村等。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保护区规划;区内影响景观
41、保护的土地,应在 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不得占用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9、林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辖区内典型以庞家沟村、东山、唐家窑、韦 家沟、席范、西山坪、 马岐山、庙 子、 盘龙村等村为主。调整后该区域土地总面积 4680.35 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34.71%。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营林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
42、扩大面积;区内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未经批准,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1、允许建设区允许建设区包括城镇建设用地、村镇建设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及秦州区太京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23农村居民点建设区域。划定该区面积 785.7 公顷。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社区面积不该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
43、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2、有条件建设区在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控制指标的前提下,用于有条件建设区布局调整。 调整后该区总面积为 1242.56 公顷。主要为工业用地扩展区、城镇 建设用地扩展区及部分基本农田保护区。管制措施: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 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村土地整治规模已完成,经评估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
44、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3、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该区面积 10959.12 公顷。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治土地用途分区及建设用地管制24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4、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包含的空间范围具有生态、环境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该区面积 498.64 公顷。主要包括境内的水源保护与及和河流水系。管制措施: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