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观察的意义.ppt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5875168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的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观察的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观察的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观察的意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观察的意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緒論,觀 察 的 意 義,觀察就是集中注意在環境中的某個特殊刺激上(例如:人或物或事),並透過眼睛和耳朵,從周圍環境中獲得一些訊息,並且試著把所看、所聽、所接觸的與自己的經驗結合,最後才判斷觀察的內容是什麼。,觀 察 法 的 優 點,1. 被研究的對象較不受限 。 2. 自然觀察的結果適合作推論。 3. 易於蒐集到較客觀而正確的資料。 觀察法不需要被觀察者的參與和合作,不需要被觀察者具備語言能力,很適合用於嬰幼兒的發展行為研究。,觀 察 的 目 的,觀察的目的主要在幫助我們了解: 幼兒的能力、 幼兒的興趣、幼兒社會關係、幼兒語言發展等,甚至能找出幼兒問題行為的癥結,藉以改進教保方式或

2、內容,幫助教學的進行,而不在比較幼兒間的優劣差異。,觀察幼兒可幫助教保人員: 1.驗證並且了解幼兒一般的發展狀況。 2.對於幼兒及其特質有更深入的認識。 3.了解幼兒的個別差異,進一步掌握其情緒表現及學 習方式等。 4.觀察資料可作為與教保專業人員請教或與家長溝通之用,以便合力幫助孩子成長學習及適應。 5.幫助教保人員省察、調整自己看待幼兒的價值觀,及修正自己教保及與幼兒互動的能力。,觀 察 的 重 要 性,1.觀察法對研究幼兒具有特殊需求性。 2.觀察法更能蒐集到幼兒真實的行為。 3.觀察法能幫助我們更了解幼兒的行為特質。 4.觀察法可作為評量幼兒的方法。,觀察法對了解研究幼兒 具有下列的助

3、益,第二章 幼兒行為觀察指引,第一節 觀察的準備,觀察是需要做準備,以下有幾種考量要素:1. 確定觀察的目標。 2. 確定觀察的主題對象、時間及地點。 (1)觀察內容(What)(2)觀察對象(Who)(3)觀察時間(When)(4)觀察地點(Where)(5)觀察動機原因(Why)(6)觀察者(Observer),3. 確定觀察的類型(1)以觀察的情境可分為:A.自然情境的觀察 B.實驗情境的觀察(2)以觀察結構性可分為:A.結構性的觀察 B.非結構性的觀察(3)以觀察者角色可分為:A.參與觀察 B.非參與觀察(4)觀察目標可分為: A.個體目標的觀察 B.地點或學習區目標的觀察 4. 確定

4、觀察記錄的方法(1)質的記錄:以文字來記錄。(2)量的記錄:以表格符號來記錄。,一、心理的準備,(一)認識幼兒行為發展的意義。 (二)了解幼兒的發展階段。 (三)從觀察的行為中察覺幼兒的成長過程。 (四)具有專業的觀察動機:為什麼觀察、以主動願意的態度進行觀察。 (五)以開放的角度觀察幼兒的個別差異。 (六)避免造成偏差:先入為主、刻板印象等觀念。,二、工具的準備,(一)筆 1.種類以書寫效果清晰為主。 2.功能依記錄內容加以分類。 3.隨身攜帶。 (二)記錄紙張 1.隨身攜帶小筆記本。 2.可搭配其他文具,例如:大張的黏貼標籤、立可貼、活頁紙、分類標籤等。,(三)工作服:選用有大口袋的工作服

5、為佳。 (四)計時器:選用有秒針的手錶、時鐘、碼錶或沙漏。 (五)壓克力板或透明塑膠墊:方便觀察者有一個平坦的地方記錄。 (六)其他工具:例如,相機、錄音機、攝影錄放影機。,二、工具的準備,三、專業能力的準備,(一)觀察者所反映的行為表現不僅代表自己,同時也代表所屬學校、科系或機關團體。 (二)以開放的態度去觀察、記錄。 (三)忠實描述觀察的現象。 (四)隨時整理觀察所得的資料。 (五)進入觀察前,須詢問幼兒或父母同意並以文字書寫下來。 (六)觀察時以安全為考量。 (七)觀察結果時,避免扮演一位診斷者或輔導者。 (八)以幼兒的角度去記錄問題。 (九)避免產生觀察的偏差。,造成觀察偏差的影響因素

6、,1.專業能力不足。 2.對幼兒產生月暈現象。 3.觀察中引起幼兒注意產生霍桑效應。 4.觀察者的敏感度和人格特質的限制。 5.觀察者在生理、心理上的變化。 6.不同情境造成的影響。,四、角色能力的準備,社會學葛登(Roymoud LGold)將觀察者的角色分為四種類型: (一)局外觀察者(complete observation):觀察者的身分保密,完全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二)觀察者的參與(observer-as-participant): 觀察者的身分公開,並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侷限一些必要的互動。(三)參與者的觀察(participant-as-observer):觀察者的身分公開,

7、並認同與被觀察者有更多的互動關係。 (四)完全參與者(complete-participant):觀察者 的身分保密,同時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第二節 團體與個別觀察,一、團體觀察的要領 (一)注意力放在每個團體行為上。 (二)比較幼兒在團體中,行為的表現。 (三)以團體為單位進行觀察。,二、個人觀察的要領(一)依觀察特定的條件和目標決定一個對象。(二)適合個別觀察的項目1.例行活動 2.室內遊戲 3.戶外遊戲4.特殊項目(三)減少行為發生的複雜面,第三節 觀察的內容 一、觀察的方法,(一)日記式描述法(Diary Records):採長時間、持續性的和孩子密切接近以詳實觀察記錄。 (二)樣本

8、式描述法(Specimen Records):針對幼兒某特定行為或問題描述性的記錄。 (三)時間取樣法(Time Sampling):觀察者在事先設定的時間內,以規律性間隔對目標行為進行觀察記錄。 (四)事件取樣法(Event Sampling):選擇某一特定事件進行觀察,沒有時間的限制,只要行為出現即記錄。 (五)核表法(Check Lists):是最為省時方便的觀察記錄方法,在特定情境中所出現的特定行為,有時本身就 是一種評量、測驗。 (六)評量表法(Rating Lists):觀察者必須要自己解釋所觀察到的行為資料程度。,二、觀察的行為,(一)行為是觀察和記錄最主要的目標。 (二)行為是

9、指個人在某場所中,所表現的任何可觀察到外顯動作或活動。 (三)觀察幼兒某項的行為,需要對該行為有所了解。 (四)幼兒的內在意識必須由行為事實的資料來猜想、假設、評估或推測。,三、觀察的設計和背景,(一)觀察的設計:觀察者對整個觀察的過程,要有系統的設計規劃。 (二)觀察的背景:包含場所和情境兩種 1.場所指的是一個能提供個體活動和資源的空間。 2. 情境指的是經由環境佈置使得個體對空間產生特定的感覺。,第三章觀察記錄法的簡介,觀察記錄法,觀察記錄法中常見的七種方法: 1.採樣記錄法。 2.時間取樣法。 3.事件取樣法。 4.日記式取樣法。 5.軼事記錄法。 6.次數統計及持續性記錄法。 7.檢

10、核表法。,每一種觀察記錄法都有其不同的特性、不同的使用方法、不同的優缺點,也都有其最適合運用的特定情況和目的。觀察者可依據想要得到的資料形式,決定觀察記錄的方法。,一、時間取樣法,(一)優點 1.省時省力,可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資料。 2.觀察資料容易量化,統計分析方便。 (二)缺點 1.無法獲得行為背景、因果關係、行為發生過程及結果等有關質的資料。 2.只專注設定的目標行為,期望看到其中的行為出現,可能造成預期行為發生的現象。 3.觀察前,要花較多的時間練習及準備相關工具;應接受訓練。 (三)適用時機 當教師想對一位或一小組的幼兒行為進行了解時。,二、日記式取樣法,(一)優點 1.記錄詳盡,

11、可提供一些細節和永久性資料。2.能了解幼兒發展和環境的關係。 (二)缺點 1.難以避免觀察者的主觀偏見。 2.較費時費力。 3.樣本太少無法作推論。 (三)適用時機 沒有時間或地點的限制,隨時可使用。,三、採樣記錄法,(一)優點 1.所得的資料量大,有助於做進一步分析。 2.觀察方法簡易,可隨時隨地進行。 (二)缺點 1.記錄時花費大量的時間與人力。 2.所得資料的整理或量化,較不容易。 (三)適用時機 1.不需要事先預備觀察表或符號記錄表,也不需要特殊語言或專門性的術語,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使用。 2.採樣記錄法最主要的利器是觀察者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而淺顯的文字表達能力。,四、事件取樣法,(一

12、)優點 1.它對行為及事件發生的情境,有詳細的描述,可 以深入地了解、分析行為的背景、過程和結果。 2.能綜合運用敘述性描述法和符號記錄法。 (二)缺點 中斷了行為的連續性,對事件以外可能的影響較無法全盤掌握。 (三)適用時機 1.想要了解幼兒行為的因果關係時。 2.當幼兒表現出與自己本身氣質習慣不符的行為時,或者一再重複不適當的行為時。 3.當日常作息設計與幼兒不符時,可以使用事件取樣法來找出問題所在。,五、軼事記錄法,(一)優點 1.最容易的記錄法,不需要安排特別情境、範圍、時間。 2.提供教師了解幼兒行為的詳細資料。 (二)缺點 1.普遍使用但不易撰寫。 2.極易受偏見影響而選擇所記錄的

13、行為。 (三)適用時機 1.不限,任何時間都可以記錄。2.當幼兒表現不尋常行為時,可使用軼事記錄,以了解幼兒發生此行為的狀態與模式。,六、次數統計以及持續性記錄法,(一)優點 1.記錄的技巧簡易容易操作,觀察者也無須費力。2.次數統計法的優點是能立即提供量化的資料,而且可以不同的方式呈現。 (二)缺點 無法得知行為的細節及其前後關係。 (三)適用時機 當教師想知道某一行為發生的頻率及發生情形。,七、檢核表記錄法,(一)優點 1.容易使用,省時、方便,適用於不同的情境。 2.能以簡單的符號,提供可計量的資料,減少複雜的描述性資料。 3.一次可記錄一位以上的幼兒。 4.可以自行設計適當的檢核表。

14、(二)缺點 缺乏觀察行為及情境的細節描述。 (三)適用時機 用以確認幼兒是否可以理解某項指令或是學到某項技能。,第四章 觀 察 評 量,何謂觀察是指集中注意力於環境中的某個特殊刺激,例如個人或事件上。 所謂評量是指觀察、記錄、蒐集幼兒所做和為什麼做的過程,以作為進行幼兒教育決策的基礎。 何謂觀察評量,評量是一個涵義較廣泛的字眼,方法多樣化,而觀察是評量的方法之一,兩者目的是相似的,皆以健全幼兒發展為最終目標。,第一節 幼兒行為評量方法 一、觀察法,觀察法係對於幼兒正在持續的行為作為觀察,並加以記錄的方法。其優缺點如下: (一)優點 1.是能蒐集幼兒真實的行為,以了解其行為特質。 2.不限於幼兒

15、不合作行為態度的影響。 3.提供作為評量幼兒行為的方法。 (二)缺點 1.易造成觀察者主觀的看法。 2.產生觀察偏差的現象。,觀 察 法,觀察法可分為自然觀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和實驗室觀察法(Laboratory Observation)兩種,分析如下: (一)自然觀察法:只對在自然的情境中所發生的事件加以觀察,故稱之。 (二)實驗室觀察法:係指在實驗情境中,對幼兒行為自然表現的觀察,故稱之。 (三)備註實驗研究法:係指在特定的情境中,安排幼兒與某種特定行為的幼兒一起玩,以了解孩子面對這些控制好的對象或事件時的情形,故稱之。,二、測驗法,測驗法係指一個或一群

16、標準刺激,在標準的情境下引起幼兒的反應,藉以對其智力、行為、能力、成就或人格特質作質或量評定的測量方法,進而對其所要評量的特質,加以分析解釋一種方式。優缺點如下: (一)優點 1.能檢試幼兒的程度。 2.觀察幼兒的個別差異。 (二)缺點1.幼兒無法了解,如何將多元化的學習經驗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2.測驗法需要專業人員使用。 3.幼兒對測驗題中的文字符號產生疑惑不解。,三、訪談法,訪談法是指針對幼兒或與幼兒相關的人員,在面對面的情況下進行訪談,此種方法是建立訪談者和父母、孩子之間信賴關係最有用的方法,分為兩種類型,一為結構式的訪談法,二為非結構式的訪談法。,(一)結構式的訪談法,又稱引導式的訪談

17、法,訪談者事前確定的研究目的,在一定的觀察程序下,使用結構性的觀察工具進行觀察,例如時間取樣法、檢核表法。優缺點如下: 1.優點:訪談的內容能根據預設的目的及項目進行,避免發生偏離主題的情形。 2.缺點:訪談的內容及方向受限制,而受訪者處於被動的角色,所得的回答可能只是片面之詞,不夠周詳。,(二)非結構式的訪談法,是指訪談者事有明確研究目的,在觀察程序與事先設計好的觀察工具之下,所進行的一種較富彈性的觀察,例如軼事記錄、日記式記錄法。優缺點如下: 1.優點:訪談的內容能做深入地了解與探討,並蒐集到一些未預期的資料。 2.缺點:訪談的內容可能會偏離主題且較耗費時間和體力。,四、個別研究法,對單一

18、個體、家庭或一個團體作觀察、測驗或訪問,然後有系統的記錄。優缺點如下: (一)優點可提供深入的訊息,對個案作豐富的描述。 (二)缺點 1.無法將資料應用到群體的解釋。 2.容易造成研究者主觀意識的影響。,第二節 幼兒行為評量內容 一、認知能力的發展,(一)學習態度(二)記憶力(三)想像力(四)思考力(五)解決問題的能力,二、語文能力的發展,聽:幼兒學習語言主要靠聽覺,接受四周來的聲音,而非直接指導,所以,常跟幼兒說話,可增進他們的聽力和字彙能力。 說:當幼兒具備說話能力後,便能表達自己的意念和控制自己的生活經驗。 讀:幼兒學習閱讀須先透過聽、說、圖話、文字四個階段的過程,對於幼兒開始閱讀時,大

19、人可將他口述的句子寫下來,便可幫助幼兒理解文字和口說語言的相互關係。 寫:幼兒在日常生活,接受許多語言和刺激後,他們便開始主動假設、驗證、發明和建構書寫的符號。,三、身體動作能力的發展,粗大動作:是指大肌肉的協調性,對身體大塊部位運動的控制。 精細動作:是指小肌肉的協調性,對身 體小肌肉運動的控制。,四、社會情緒的發展,(一)合作。 (二)社會意識。 (三)人際關係。 (四)自我概念。 (五)表達和控制情緒。,五、保健自理能力的發展,保健是指以健康的方式去認識和滿足個人生理上的需要,包括營養和一般健康常識。 自理能力是指幼兒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符合安全原則下照顧自己。,第三節 幼兒行為評量設

20、計 一、評量設計的基本原則,符合性原則:評量是以課程目標為基礎,故其評量範圍、對象應與目標一致。 廣泛性原則:評量的領域不要侷限於某一項領域,而應對五項自我層面加以廣泛的評量。 統整性原則:由於評量所採用的工具多樣化,評量的對象是廣泛的,因此將評量的結果匯集在一起,作統整性的判斷。 效度性原則:評量工具應具效度,則評量結果的分數才會具有正確性。 客觀性原則:評量過程中,評量者應力求評量標準的客觀化。 繼續性原則:評量是一種回饋的歷程,才能不斷地提供改進教學和學習的方向。 隱私性原則:所有有關幼兒和家庭之記錄均應視為機密性的資料加以保管。 專業性原則:評量結果的解釋必須很謹慎。,二、評量的步驟,

21、(一)評量之前的準備工作1.獲得家長的同意。2.了解幼兒的身心特性。3.閱讀相關資料。4.選擇適當的評量工具。5.佈置評量情境。6.讓幼兒熟悉評量情境。7.評量者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8.幼兒有心理準備才做評量。,(二)評量過程的注意事項1.了解幼兒的動機。2.依幼兒個別差異調整速度。3.察覺幼兒對情境的反應。4.適時給予讚美、鼓勵。5.決定評量時間的長短。,(三)結果解釋的注意事項1.以各種評量法所得的結果解釋幼兒行為。2.任何一次評量所代表的只是幼兒在某個時間及情境所表現的行為。3.不給予幼兒貼標籤。4.資料必須保密。,第五章 觀察實習,第一節 觀察記錄並評量,新生兒情緒發展及動作發展評量

22、 一、新生兒之情緒發展的觀察記錄實習 二、新生兒之情緒發展的評量實習 三、新生兒之動作發展的觀察記錄實習 四、新生兒之動作發展的評量實習,新生兒期之特徵,一、指出生後到臍帶脫落形成肚臍 二、由子宮內的生活轉變為子宮外 的生活 三、由依賴母體生活轉變為獨立生活 四、出生開始便已具備基本的生存能力,何謂觀察實習?,實際到真實的場地,運用觀察的工具,直接進行觀察幼兒的各項發展或行為,並將其觀察的過程記錄下來。,情緒約分為兩種,(一)正向情緒或稱積極的情緒 (二)負向情緒或稱消極的情緒,新生兒動作發展四大原則,一、由頭至尾發展定律二、由中心至邊緣發展定律三、由整體至特殊發展定律四、由簡單至複雜發展定律

23、,即粗動作發展。發展的部分包括;腿部、軀幹及頭部等。,何謂大肌肉動作發展?,即細動作發展。發展的部分為手部。,何謂小肌肉動作發展?,新生兒的動作發展分為:,全身性活動 整個身體的一般活動。 特殊部位活動 因外來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新生兒動作發展特徵,(一)清晨活動最多 (二)好動,但剖腹生產者較不愛動 (三)軀幹及雙腳活動最大 (四)發展有一定程序 (五)擁有許多反射動作,新生兒之反射動作,(一)摩洛反射動作 (二)找尋反射動作 (三)抓取反射動作,嬰兒動作、語言、情緒 及認知發展評量,一、嬰兒之動作發展的觀察記錄實習 二、嬰兒之動作發展的評量實習 三、嬰兒之語言發展的觀察記錄實習 四、嬰兒

24、之語言發展的評量實習 五、嬰兒之情緒發展的觀察記錄實習 六、嬰兒之情緒發展的評量實習 七、嬰兒之認知發展的觀察記錄實習 八、嬰兒之認知發展的評量實習,嬰兒期之特徵,(一)培養及學習其各項的基本能力。 (二)開始有人際關係的交流。 (三)希望別人能注意他,惹人憐、討人喜歡。 (四)生命中的第一次生日。 (五)走路猶如第二次誕生。,嬰兒期之語言發展,(一)一歲以前:哭、發音時期 (二)三個月:喃語、爆發音 (三)六個月:牙牙學語 (四)一歲至一歲半:單字句期 (五)一歲半至二歲半:雙字句期或電報語言期。,感覺動作期具有下列特徵:,(一)無物體恆存概念(二)學會適應的概念(三)無因果關係概念(四)反

25、覆進行喜歡事物(五)學會調適概念(六)勇於嘗試新事物(七)已能運用符號思考,嬰兒情緒發展簡表,1-3個月 1懂得表現愉快情緒 2懂得表現傷感情緒 3懂得表現討厭情緒 4-6個月 1會主動對熟悉的人微笑 2有笑聲出現 3會表達憤怒的情緒,嬰兒情緒發展簡表,7-9個月 1懂得以情緒的表達來達到自己溝通的目的 2具有表達及與人分享自己情緒的能力 3會對陌生人產生恐懼 18-24個月 1會表現出對事件的情境感覺 2知道自己的情緒狀態 3出現焦慮、驕傲、害羞等情緒,幼兒動作、語言、認知 及社會發展評量,一、幼兒之動作發展的觀察記錄實習 二、幼兒之動作發展的評量實習 三、幼兒之語言發展的觀察記錄實習 四、

26、幼兒之語言發展的評量實習 五、幼兒之認知發展的觀察記錄實習 六、幼兒之認知發展的評量實習 七、幼兒之社會發展的觀察記錄實習 八、幼兒之社會發展的評量實習,幼兒期之特徵,一、已具備基本的生活能力 二、由家庭生活轉變為學校生活,幼兒期自我中心語言包括:,(一)重複語句 (二)獨語、自言自語 (三)集體獨語,皮亞傑認知發展論,(一)基模認知的基本單位 (二)同化運用舊經驗來處理新事物接納歷程 (三)調適與舊經驗不符以新經驗來處理修正的歷程 (四)平衡從同化至調適的歷程,運思預備期包括兩階段,一、運思前期 二、直覺期,運思前期的五大特徵,1.自我中心觀2.直接推理3.符號功能4.知覺集中傾向5.因果關

27、係,自我中心觀,泛靈觀:世上所有看到的事物接具有生命特徵 人為觀:世上的事物由神、鬼創造出來 實在觀:世上的事物都是 實際存在的,符號功能,(1)延宕模仿:事後才想起 (2)符號遊戲:裝扮遊戲 (3)圖畫:塗鴉的內容不具有任何意義 (4)語言:以聲音來代替物件,直覺期之特徵,1.單向思考、半邏輯思考2.不可逆性思考3.主觀的直覺思考4.嘗試錯誤的學習模式5.具有質量保留概念6.具有長度保留概念7.具有數的保留概念,第四節 校外實習注意守則,一、觀察實習的意義 二、觀察實習的範圍 三、觀察實習的目標 四、觀察實習時應有的態度及精神 五、觀察前應注意的事項 六、觀察時應注意的事項 七、觀察時可攜帶

28、的工具 八、觀察後,觀察實習的範圍,醫院、坐月子中心、嬰幼兒中心、托兒所、幼兒園,為觀察實習的範圍。,觀察實習的目標,(一)培養學生對幼兒的敏銳度。 (二)培養學生能適時的發現幼兒的狀況。 (三)培養學生能從中了解幼兒學習狀況。 (四)讓學生了解每位幼兒的個別差異。 (五)讓學生了解幼兒的發展現象。 (六)培養學生能從客觀的角度觀察幼兒。 (七)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 (八)讓學生了解理論與實際並重。,觀察實習的目標,(九)讓學生了解記錄的重要性。 (十)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優良的觀察員。 (十一)培養學生記錄幼兒的行為或發展。 (十二)讓學生了解觀察記錄並評量對班級經營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29、。 (十三)讓學生實際了解幼兒互動的狀況。 (十四)讓學生了解幼兒的需要。,觀察實習時應有的態度及精神,(一)擁有一顆虛心求教的心 (二)保持愉悅得心情 (三)多聽、多看、多學習 (四)能適時提出意見 (五)保持樂觀進取的態度 (六)保持中立客觀的態度 (七)多與其他專業人員進行溝通交流 (八)擁有一顆謙卑之心 (九)觀察中,能不隨意批評幼兒 (十)能尊重被觀察者 (十一)請隨時面帶微笑,觀察前應注意的事項,(一)先了解觀察實習的場地 (二)先預備好欲觀察的表格 (三)先設定好欲觀察的方向 (四)先清楚了解將觀察的方式 (五)先了解觀察實習處的作息時間 (六)事先了解觀察實習處的狀況 (七)事先徵求觀察處的同意,觀察時應注意的事項,(一)服裝儀容宜保持整齊清潔 (二)不隨意中斷幼兒的活動 (三)當幼兒不願意配合評量時,請不要勉強幼兒 (四)先行了解觀察所在地的狀況 (五)不可在觀察的場地飲用食物 (六)盡可能不要讓幼兒發現有人在觀察他,觀察時可攜帶的工具,(一)錄音機 (二)照相機 (三)攝影機 (四)筆記本 (五)評量表、檢核表 (六)事先準備好的操作物品, 如:球、色紙,感謝五南出版社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