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 共 6页 第 1页福州一中 2017 年高中招生(面向福州以外地区)综合素质测试 语文试卷(满分 80分,考试时间 70分钟)学 校 姓 名 准考证号 (本试卷共 15题。第 1至 13题,每题 3分,共 39分;第 14题 6分;第 15题 35分。共 80分。答案应全部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撺掇(cun) 颦蹙(pn) 嗔怒(chn) 心无旁鹜(w)B枘凿(n) 谮害(zn) 菡萏(yn) 深恶痛疾(w)C骊歌(l) 姿睢(su) 花圃(b) 浩瀚无垠(yn)D诓骗(kung) 攲斜(q ) 荣膺(yng) 颔首
2、低眉(hn)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我班的小张同学实力超群,在校运会 100米决赛中白驹过隙,勇夺该项目冠军,为班级赢得了沉甸甸的荣誉。B最近一段时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剧中的“达康书记”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大力推进汉东的改革事业;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一心为民的高尚品德赢得了观众们的称赞。C福州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大雨,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初三这一年,老师们对待工作都十分认真负责,尤其是张老师,常常吹毛求疵,让人感动。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拿破仑法典将
3、人权宣言中关于财产权、名誉权等基本人权的概念具体化为法律规范,不仅影响欧洲和世界上众多“大陆法系”国家,而且影响法国社会。B在小说生存与命运中,一个独身女子在步入毒气室时安抚感到恐惧的孩子,相互拥抱着接受了喧嚣而又荒凉的命运,感念临终前在哀伤和惋惜中也算当上了母亲。C “大学”是否“世界一流” ,不仅要看可见的数字(科研经费、获奖数目、名家大师、校园面积、师生比例等) ,还得看其对本国社会进程的影响及贡献。D读完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 ,读者就被这柔弱的语言所谱写的忧伤情绪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4.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海潮 来了,那数米高的巨浪,
4、席卷而来,呼啸着,呐喊着,以摧枯拉朽之势, 上海岸,翻上高坡,径直向红树林扑去。高大的树林,在淫威面前只是摇摇头, 足劲儿,借着深深扎根于水下泥土里的根须,如钢筋铁骨般 住泥土,竟然纹丝不动。A涌 窜 憋 罩 B奔 窜 憋 抓C奔 袭 铆 抓 D涌 袭 铆 罩语文 共 6页 第 2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题。景公燕赏于国内,万钟者三,千钟者五,令三出,而职计莫之从。公怒,令免职计,令三出,而士师莫之从。公不说。晏子见,公谓晏子曰:“寡人闻君国者,爱人则能利之,恶人则能疏之。今寡人爱人不能利,恶人不能疏,失君道矣。 ”晏子曰:“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今君赏馋谀之臣,而令
5、吏必从,则是使君失其道,臣失其守也。先王之立爱,以劝善也;其立恶,以禁暴也。昔者三代之兴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及其衰也,行安简易,身安逸乐,顺于己者爱之,逆于己者恶之,故明所爱而邪僻繁,明所恶而贤良灭,离散百姓,危覆社稷。君上不度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 ”公曰:“寡人不知也,请从士师之策。 ”(选自晏子春秋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令三出,而职计莫之从 从:听从B今君赏馋谀之臣 馋谀:说别人坏话、用言语奉承 C先王之立爱,以劝善也 以:表示目的,
6、相当于“以便” “用来”D明所恶而邪僻灭 而:表示前后并列的关系,相当于“并且”6. 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君上不度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B君上不度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C君上不度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D君上不度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7.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公怒,令免职计。译文:景公发怒,下令主管狱讼的士
7、师罢免主管财务的职计的官职。B寡人闻君国者,爱人则能利之。译文:我听说做一国的君主,喜欢某个人就可以使他获利。C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译文:因此天下安定公平,百姓和睦团结。D寡人不知也,请从士师之策。译文:我不知道情况,请允许我听从士师的主意去办事。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景公为酒宴上奖赏几个臣子的命令不被执行而不快,因为在他看来做国君的人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喜恶来对待下臣的。B晏子认为一个臣子是否忠诚于君王,不能单从他是否一概听从并执行君王的命令来判断。君王奖赏小人,这是邪僻的行为;听从这样的命令,不是对君王的忠诚,而是悖逆。C晏子以“三代”兴衰之事对
8、比阐述君王应怎样正确对待臣子的道理,并提出能否正确对待臣子语文 共 6页 第 3页事关百姓安危、社稷兴亡。D晏子认为出现社稷倾覆、宗庙受危的巨大灾难都只缘于君王对臣子失察、喜恶无据。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911题人生的艺术化王蒙当我们描述和称颂一个人的某种技艺、某种活动、某种本事的时候,常常用一个词:艺术。如我们说巴西队的足球是一种艺术,说某个领导人的领导艺术,说一个外交官的应答艺术,乃至于说某个人的做人艺术等。这是什么意思呢?巴西人的足球踢得如同舞蹈,技术的精湛与动作的潇洒与形体的美妙已经融为一体。某个领导人如此善于联系人民群众,善于把自己的党自己的派的政治主张化为人民的要求,善于组织分配
9、力量,叫做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时化解和克服一切消极因素以求最快最好代价最少地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样,他的政治活动变成了他的人格魅力,他把政治利害的精明计算与个人的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与对人民忠心耿耿的献身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的事办得漂亮,话讲得漂亮,人做得漂亮,这不是艺术又是什么呢?外交活动也好,待人处世也好,同样也有着笨拙、生硬、蛮横、捉襟见肘、疲于应付与从容、自然、文明、行云流水、游刃有余之别。这就是说一样东西学好了、做好了,就入了“化境” 。化境是准确的得当的恰当好处的,又是美的漂亮的即叫人看着舒服的。比如干一件体力活,比如割麦子,越是劳动好的老农,割起来越是漂亮;而越是生手,越是撅腚伸
10、脖,咬牙切齿,东倒西歪,丑态毕露。比如做一次演说,声嘶力竭的不会是好演说,急赤白脸不算会说话,咬文嚼字、卖弄吹嘘、装腔作势、摆谱拔份儿的都不能算是会说话,而多数情况下,以实求实,娓娓而谈,不动声色,妙趣横生,浑然天成的话语表达才是最成功的。就是说入化境的最大特点是身外之学化做身同之学,一切学问知识、本领、信条化为本能、化为生性、化为本色、化为爱好与习惯、化为快乐与内在要求、化为审美的快乐与满足。于是诚于中而形于外,只听命于内心的诚实,随心所欲不逾矩,庖丁解牛,如入无人之境,治大国如烹小鲜,信手拈来,俯拾即是,百战百胜,左右逢源。于是不露痕迹,不摆架子花,不强求,不咋呼,不闹腾,不热炒推销,不连
11、蒙带唬,更不以势压人,哗众取宠。所有这些都是单靠书本学不来的,也是单靠经验冒不出来的,只有既汲取前贤的一切成果,又在实践中琢磨领会,有慧根有悟性肯苦读更肯诚恳做事肯思索肯探寻,才能庶几有几分希望。佛魔一念间,到不了化境强作化境,没有真诚却又假作潇洒,没有本事却又故作镇静,原委都不清楚却要做出胸有成竹的假象,那就不是化境而是狡猾虚伪,画虎不成反类犬,化境未入反成伪君子。(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化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当一个人从事某种技艺、某种活动的时候能把手头的东西学好、做好,就可以说他入了“化境” 。语文 共 6页 第 4页B入“化境”的最大特点是将身外之学化为身同之学
12、,将一切学问知识、本领、信条化为本能、生性、本色、爱好、习惯、快乐、内在要求、审美的快乐与满足。C佛魔一念间,到不了“化境”强作“化境” ,那就不是“化境”而是狡猾虚伪了。 “化境”虽然不是准确的得当的恰当好处的,但它是美的漂亮的即叫人看着舒服的。D入了“化境” ,人会诚于中而形于外,只听命于内心的诚实,随心所欲不逾矩,在待人处事中能做到不露痕迹,更不会哗众取宠。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巴西队的足球之所以是一种艺术,是因为巴西队把足球审美化,踢得如同舞蹈,将技术的精湛与动作的潇洒与形体的美妙融为了一体。B作者在第一段中举了一些例子来具体阐述“艺术”的含义,并指出
13、待人处世有着笨拙、生硬、疲于应付与从容、自然、游刃有余之别。C单靠书本学不来“化境” ,单靠经验也入不了“化境” 。只要我们善于汲取前贤的一切成果,且能在实践中琢磨领会,定能抵达“化境” 。D作者认为某个领导人的领导才能之所以能称为艺术,是因为他善于组织分配力量,把政治利害的精明计算、个人的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与对人民忠心耿耿的献身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11.下列不属于本文所阐述的“化境”范畴的一项是( ) (3 分)A庖丁解牛 B.治大国如烹小鲜C “篮球飞人”乔丹的球技 D.精雕细琢、声嘶力竭的演说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第 12-14题。糖可以吃吗?黄静芬牵女儿的手逛在大街上,迎面缓步走来一
14、个老头,他走到女儿面前,正擦肩而过时,突然伸出一只手:小朋友,送你一块糖。女儿一愣,我一愣。老头将糖塞到女儿手里,低下头,和蔼地拍拍女儿的肩:小朋友,你真可爱,你和妈妈长得真像。面对一个全然陌生的老人突然的陌生之举,错愕之间,我反应不及,只在嘴角绽出一丝笑容,看老头一眼,老头已点点头慢慢越过我们走远。女儿右手捏一块泡泡糖,仰头问我:妈妈,糖可以吃吗?糖可以吃吗?不知道。这一刻,我是真的不知道女儿是不是可以剥开这张浅白的印满童话人物图案的糖果纸,香香甜甜将糖嚼在嘴里,然后,吹几个泡泡,然后,仍牵着我的手嬉笑快乐平安无事。已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难以遭遇陌生人突然的友善之举。彼此陌生的两人之间交
15、往,一切常常都按常理出牌,问询、帮助、求援等等,转过身去,他或她长什么样?匆匆一眼,老头 70 开外,个不高,衣衫整洁,头发花白,脸上挂着浅浅的笑,那笑透着单纯、稚气、平和,还有,兴趣所致的些些许许顽皮。这种“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淡定笑容,我在一些历尽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已将人生读彻看透的老人沟壑纵横的脸上常见。凭直觉,老头应该是语文 共 6页 第 5页一个好人。好人具有菩萨心肠,不会无缘无故做坏事。可我为什么不对女儿说,你吃糖吧,这糖大概很甜?几年前,还未为人母时,走在熙来攘往的大街上,遇着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穿美丽衣裳,系着花花绿绿满头小辫子,大睁着清澈纯净的黑眼睛,小脸粉嘟嘟,吹弹得破,
16、我都不由自主满心欢喜,忍不住想往她脸上摸一把,忍不住想将日常的粗声大嗓掺进些蜜般的甜意,然后温温柔柔赞美她。而现在,花朵含苞一样的孩子给我的感觉仍是万分美好:至真至纯,不染尘俗,他们让我想起青蛙王子和白雪公主等等奇妙童话,他们激发着我心灵深处最温柔的那种情感。可我为什么不能仅以感谢的心情让女儿坦然接受陌生老头的小小赠予呢?什么时候,我心中对陌生人的警惕性一寸寸暴涨,设防的篱笆一尺尺狂长?是看多了那些拐卖儿童的案件,抑或听多了那些迷药惑人的例子,还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自古以来哲人们都云的话语在作祟?曾学过一个成语叫“杯弓蛇影” ,又学过一个成语叫“草木皆兵” ,如此这般行为的古
17、人令我嘲笑,而今,我是不是该嘲笑自己?思绪千回百转,心中“格登”不停。阳光下,女儿仰着的小脸,肌肤白嫩,轻敷着一层薄薄的金子光芒。注视她,我突然想起刘再复曾写过几句话:“生命需要氛围,我喜欢生活在大自然的氛围中,也喜欢生活在书本的氛围中,尤其喜欢生活在孩子们的氛围中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太阳,他们的阳光能化解成年的朽气,正是这种朽气把人类引向无底的坟墓。 ”成年的朽气不就是世故、狡黠、虚伪、投机、心怀叵测、机关算尽等等心机吗?晚霞在西边燃烧如火,暮色即将降临,生命的帷布即将缓缓合拢,回首一生,睿智的老人常常在孩子们身上重新找到生命的最后意义,孩子如清晨一样新鲜的眼眸让老人重返天真境地,让老人逃离日
18、日衰败不可避免的宿命。这样的暮年太美好,太令人赞叹。陌生老头是不是智慧如许,他的赠糖之举应是一时童心兴起吧?女儿又扯扯衣角,用娇嫩的声音再次问我:妈妈,糖可以吃吗?我俯身向她,抚摸她绵软的发,不禁哑然失笑,说:吃吧,这糖大概很甜。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因为很少遇到陌生人,当老头突然送糖给女儿时, “我”错愕不已,反应不及。B陌生老头看起来好像是个善良的好人,他沟壑纵横的脸上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孤独与落寞。C孩子们的至真至纯、不染尘俗,总是激发着“我”心底温柔的情感,让人满心欢喜。D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大多按常理出牌,往往以貌取人,彼此之间也并不信任。13.下列对文
19、章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本文描写了陌生老人的外貌神态、言语动作等,既体现出老人如孩童一般的单纯平和,也可体现他历经风雨读透人生之后的淡然。B引用刘再复先生的话,巧妙表达了“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并委婉提醒我们,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陪伴他们健康成长。语文 共 6页 第 6页C本文多处运用比喻修辞,如“花朵含苞一样的孩子” “清晨一样新鲜的眼眸”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孩童天真可爱的特点。D “女儿仰着的小脸,肌肤白嫩,轻敷着一层薄薄的金子光芒”以细腻的笔触,凸显出女儿的清澈纯净,也暗含着“我”对女儿温柔的疼爱。14.本文以“糖可以吃吗?”为题,是否恰当?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 (6 分)答: 15写作(35 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1999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代德国民众最信赖的作家君特格拉斯 2006 年出版了自传剥洋葱。自传里披露了他 16 岁时一段不足 5 个月的不为人知的经历:1944 年 11 月,16 岁的格拉斯应征加入纳粹党卫军;1945 年 4 月,格拉斯所在的坦克连被苏军包围,他脱掉军服偷偷跑掉。这部自传出版后,德国社会议论纷纷:有的人指责格拉斯为什么要隐瞒这么久,要求他归还诺贝尔文学奖;有的人为格拉斯竟把这事说出来而惋惜,如果他自己不讲,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格拉斯盛名之下说出自己不光彩的往事,对此你怎么看?请就此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