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填空1、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重要性 ) 、 (多样性 )和( 复杂性 ) 。2、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 )来达到分离目的。3、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 )和(传质分离 )两大类。4、分离剂可以是(能量 )或(物质 ) ,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5、若分离过程使组分 i 及 j 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 sij=1) 。6、可利用分离因子与 1 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分离的( 难易程度 ) 。7、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相等)的原理,常采用( 平衡级 )作为处理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级效率 )中。8、传质分离过程分为( 平衡分离 )和( 速
2、率分离 )两类。9、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 推动力 )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 传质速率 )差异而实现分离。10、分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 互不相等 )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11、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 )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固有分离因子 ) 。12、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传质速率差异,其传质速率的形式为(透过率 ) 、 (迁移率 )和( 扩散速率 ) 。13、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 绿色化的工程 )实现。14、常用于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 逐级经验放大法 ) 、 (数学模型法 ) 。15、分离过程涉及的变量数减去描述该过程
3、的方程数即为该过程的( 独立设计变量数 ) 。16、设计变量是指在计算前,必须由设计者( 确定 )的变量。17、一个含有 4 个组分的相平衡物流独立变量数有( 6 )个。18、一个装置设计变量的确定是将装置分解为若干进行( 简单过程的单元 ) ,由( 每一单元的独立变量数和约束数 )计算出装置的设计变量数。19、常用的汽液相平衡关系为( 20、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两组分的( 相平衡常数 )之比,它又称为( 分离因子 ) 。21、活度系数方程中 A 可用来判别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 偏离度 ) 。 22、用于泡点计算的调整公式为( KiXi-1 ) 。23、一定压力下加热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开
4、始汽化产生第一个汽泡时的温度叫(泡点温度 ) 。24、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混合物,当开始冷凝产生第一个液滴时的压力叫(露点压力 ) 。25、计算泡点温度时,若 KiXi1,温度应调( 低 ) 。26、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露点计算,需迭代露点温度或压力外,还需对( i )进行试差。27、在分离流程中常遇到的部分汽化和冷凝过程属( 相平衡 ) 。28、单级分离是指两相经( 一次紧密接触达到平衡 )后随即引离的过程。29、等温闪蒸计算目标函数对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采用 Newton-Raphson 法时,iLiVxpyiLiiVi xfy0较好的目标函数为( )30、若组成为 zi 的物系,
5、Kizi1 时其相态为( 过冷液体 ) 。31、在进行闪蒸计算时,需判断混合物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是否处于(两相区 ) 。32、闪蒸按体系与环境有无热量交换分为( 等温闪蒸 )和( 绝热闪蒸 )两类。33、绝热闪蒸与等温闪蒸计算不同点是需要考虑( 焓平衡 ) 。34、 LK 和 HK 形成分离界线,且( LK ) 越小,分离越难。35、最低沸点恒沸物,压力升高时,恒沸物组成中摩尔汽化潜热大的组分(增大 ) 。 37、若加入的新组分和被分离系统的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从( 塔顶 )蒸出。这种特殊精馏叫恒沸精馏。加入的新组分叫( 恒沸剂 ) 。 38、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高沸点的恒沸物时,恒沸剂
6、从塔( 釜 )出来。39、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 1 / 2 应等于( P20 )与( P10 )之比。40、特殊精馏是既加入(能量分离剂 ) ,又加入(质量分离剂 )的精馏过程。41、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分形成具有(正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42、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而与塔釜组分形成具有( 负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43、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 A1S 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增大 ) 。44、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釜 )出来。45、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越(有利 ) 。温度越高对吸收越( 不利 ) 、压力越高对吸收越( 有利 ) 。46.若初设温度 T 所求得的KiXi1,说明 Ki 值偏(大) ,表明所设温度(高于)泡点温度。47.若初设压力 P 所求得的KiXi1,说明 Ki 值偏(大) ,表明所设压力(低于)泡点压力。48.若初设温度 T 所求得的yi/Ki1,说明 Ki 值偏(小) ,表明所设温度(低于)露点温度。49.若初设压力 P 所求得的yi/Ki1,说明 Ki 值偏(小) ,表明所设压力(高于)泡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