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陪都”重慶,美国战地记者拍摄近日时代集团公布,背景音乐 斗牛士自动播放,薛纪光制作解说2009-2-23,近日,约200幅重庆抗战时期的老照片出现在网络上,时代集团公布的这批照片,涉及抗战时重庆场景的共200余幅。这些照片拍摄水平高,内容全面,可谓战时重庆“百科全书 ”。 而且,这些照片的意义远远超越“重庆”这个范畴。老照片源头来自Google和LIFE的合作(Chungking source:life),由美国LIFE杂志的记者拍摄。他们不仅拍下了重庆的风土民情、“重庆大轰炸”, 同时也留下了包括许多人物在渝的精彩瞬间。限于篇幅,只选取了部分照片。,隔江看重庆,山城重庆,江中是珊瑚坝飞机
2、场。这是从南岸拍摄的。,从南京逃难来的民生公司轮船,江中的珊瑚坝飞机场,稻草屋顶的候机室,老城以外繁荣的街市,主要交通工具。当时是“靠左边走”(新生活运动),当时没有人就此提出中国的人权问题,因为他们也需要,老城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比人力车就更不平等了!,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比拉人更沉重。不知哪个更屈辱?,流行于全国崎岖山路的独轮车在这里叫鸡公车,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大军,还没有请它们代替人拉车,最主要的水上运输工具,卸货用人扛!,舵手用唱号子来指挥。划桨手同时跺脚响应。这是收桨休息。,平民百姓过江唯一的工具。坐满人就开船,到江心收钱。最初每人二百钱(两个铜板)。我从沙坪坝回南岸的家,坐过多
3、次。,后来终于有了先进的公共汽车。我回家也必须设法挤上去。,喝茶是四川人的重要生活内容。茶馆是主要社交场所,“吃茶”倒不是主要的,“摆龙门阵”、娱乐、谈判、评理才是主要功能。美国记者没有抓住主要镜头。,出售自己捕捞的水产品。有鱼吗?那可是难得的奢侈品!,“蒋委员长”成了国际公认的国家元首,第一夫人“当然”参与国事!,宋氏三姊妹的大姐、二姐也在陪都,日本轰炸机来了!,防空警报识别圈,掌握敌机动向,空袭警报红球,设在最高处。敌机进入预警区,挂一个红球;进入警报区,挂两个红球,警笛拉响警报;进入中心区,扯下红球,警笛拉响紧急警报;敌机出了预警区,挂起长形绿灯笼,警笛一声长鸣,解除警报。夜间球里亮灯。
4、,日本侵略者妄想以狂轰滥炸来摧毁人们的抗日精神,最初他们不躲避,以为日本只轰炸中国人。,不论白天黑夜,少年时代的我也多次躲进防空洞。,如果不拥挤,等紧急警报才进去,在防空洞里坚持生产,去乡下“躲飞机”!,就”皖南事件“接见美国战地记者,日本投降了!,宣告胜利,喜形于色,也是庆祝,邀请毛泽东共商国是,出其不意,”数风流人物“?“谁主沉浮”?,俱往矣!,影师Carl Mydans(卡尔曼德斯) 。41张重庆大轰炸的照片有40张是他拍摄的。,美国战地记者不忘在旧城区留下自己的身影,人们对以“解放者”自居者是友好的,他们没有像成都华西大学的学生那样把英国皇家空军汽车上的“RAF”改成”Run Away First“!,阔别62载的重庆是多数重庆南开中学老同学成长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祖国,热爱民主自由的思想就是在这里形成的。看到这些熟悉的镜头,难以抑制心头的激动,特制作本集幻灯片,与老同学共享。希望大家得到的是快乐的回忆。毕竟俱往矣!,再见,http:/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