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一 教学理论IA0 语文教学理论IA1 中外语文教学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及其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 刘森等/中学语文教学20024第 5 页IA10 中外语文比较教学东西方对话中的中国语言教学/ 隋然等/中学语文教学20023 第 9 页IA11 国外教学美国的语文教育/ 刘森等/中学语文教学20031 第 56 页美国威斯康辛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评介/ 郑国民等/中学语文教学20031 第 59 页植根民族土壤 面向国际社会日本母语教育概说/ 刘森等/中学语文教学20032 第 55 页美国加州旧金山公立学校的中国语文教学标准/ 方帆/中学语文教学200
2、32 第 85页从传统向现代迈进的法国语文教育/ 刘森等/中学语文教学20035 第 57 页继往开来的俄罗斯语文教学/ 刘森等/中学语文教学20036 第 56 页探索借鉴提高论国外及港台地区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刘森等/中学语文教学20037 第 58 页让学生走进广阔的精神家园国外语文课外阅读管窥/ 刘森等/中学语文教学20039 第 59 页论国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刘森等/中学语文教学200311 第 57 页课内与课外:苏霍姆林斯基语文教育观评述/ 刘正伟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3第 3 页他山之石美国高中语文教材评介/ 秦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4 第 16 页
3、外国大学入学作文考试的启示/ 陈文中/中学语文教学20044 第 42 页美国中学作文教学管窥/ 曾永军/中学语文教学20044 第 44 页美国的语文教育(节选)/ 叶立群/读写月报 (高中版)20053 第 39 页IA12 中国教学语文素质教育要坚持“三个统一”/ 黎江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4(上半月)第26 页问答“组合说” (一)/ 张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3 第 3 页语文教育的整体观/ 肖秀兰/课程教材教法20027 第 10 页2002 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综述/ 潘涌等/语文学习200212 第 4 页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十大特点与趋势(上)/ 倪文锦/教学月刊200
4、21 第 2 页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十大特点与趋势(下)/ 倪文锦/教学月刊20022 第 2 页50 年大纲语文教学情趣观评说/ 王伯勋/教学月刊200212 第 40 页论人文教育与语感培养的关系/ 陈隆升/教学月刊200212 第 50 页世界综合课程视野中的语文学科/ 刘森等/中学语文教学200312 第 49 页20 世纪 50 年代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启示/ 王德勋/教育探索2004.4 第 62 页语文教育百年概述/ 马预星/中学语文教学20041 第 3 页语文教育百年教训/ 张彬福/中学语文教学20041 第 4 页百年语文教育经验漫述/ 曾洁/中学语文教学20041 第 6
5、 页为语文真正独立成科(课)而奋斗/ 余应源/中学语文教学20041 第 8 页语文学科“瘸子现象”摭谈写在语文独立设科一百周年之际/ 屠锦红/语文教学之友200411 第 5 页蔡元培的语文素养观/ 王松泉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9(上半月)第 59 页中学文学教育百年简史/ 张心科/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54 第 12 页50 年代文学教学对后来语文教学思想和教法的积极影响/ 张毅/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54 第 15 页中国语文中的古典教育/ 顾之川/中学语文 (上半月)20054 第 3 页中国语文中 的古典教育(续)/ 顾之川/中学语文 (上半月)20055 第 5 页
6、新中国中学文学教育的问题及成因/ 黄耀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5 第 16 页新中国中学文学教育的问题及成因(续)/ 黄耀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6 第23 页新中国中学文学教育的问题及成因(续)/ 黄耀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89第 6 页山东中学语文教学 20 年/ 吴心田等/中学语文教学20057 第 8 页解放后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周二军/语文教学之友20059 第 13 页母语,你会丧失尊严吗/ 鲁伟政/语文教学之友200512 第 18 页IA2 教学研究与探讨以学论教 重视导向对语文优质课评选的思考/ 张伟中/中学语文教学20024第 9 页语文目标教学的目标的
7、反思/ 胡捷/中学语文教学20024 第 20 页对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马雪鸿等/中学语文教学20025 第57 页IA20 语文教学解放前高校招生语文试题管窥/ 郑国民等/中学语文教学20024 第 3 页从两部中学国文教学法说开去(上)/ 江川/中学语文教学20024 第 57 页关于新时期语文教育的思考/ 毓明笠/中学语文教学20026 第 19 页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王桐生/中学语文教学200211 第 14 页立足言语形式老问题,新角度/ 余应源/中学语文教学200212 第 8 页让当代文学走进语文/ 邹云虹/中学语文教学200212 第 21 页建构主义与语
8、文教育/ 邓方/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1 第 6 页美学分析与语文教学/ 张玉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4(上半月)第 6 页语文教学如何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李宏国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4(上半月)第 28 页传统礼仪与语文教学/ 潘文富/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4(上半月)第 58 页 打造高中生的语文情结/ 徐延春/语文学刊20024 第 73 页语趣情趣理趣构筑语文教学的生命/ 张文雁/语文学刊20024 第 75 页语言的生成性与语文教学/ 林化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7 第 10 页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上)/崔峦/课程教材教法20023第 1 页学习语文课
9、程标准 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下)/ 崔峦/课程教材教法20024 第 8 页内隐学习研究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 杨金鑫/课程教材教法20023 第 41 页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潘涌/课程教材教法20029 第 27页“在线语文”:语文教育新概念/ 李冰霖/课程教材教法20029 第 7 页个性教学的湮没与语文教师自由精神的缺失/ 张克中/语文学习20021 第 16 页语文研究性教学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易武/语文学习20024 第 14 页给“论点” ,还是给“论题”关于启发式教学与研究型教学区别的思考/ 张群等/语文学习20026 第 19 页论语文教育的效用最大化/ 徐井
10、岗/教育探索200211 第 68 页语文教学与变相思维/ 田维舟/中学文科20027 第 5 页语文点拨教学的八种方法/ 欧阳金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上半月)第 24 页多元化是语文教育的活路/ 汪利民/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上半月)第 26 页研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张和忠/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 第 27 页小议语文教学中的点板书/ 欧阳明宣/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 第 36 页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三个平面”/ 王新彦/语文教学之友20034 第 12 页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 程少堂/语文教学之友20038 第 4 页语文教学应重视语境策略的运用
11、中学生语言运用现状调查/ 周明强/教学月刊20033A 第 38 页语文之轴与言语、思维之翼/ 吴峥嵘/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5(上半月)第 53 页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施向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6(上半月)第 38 页构建“六字”语文教育观/ 兰瑞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7(上半月)第 11 页语文阅读教学小议/ 王英霞/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7(上半月)第 25 页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双飞/ 刘海臣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7(上半月)第 29 页论语文教学的审美体验/ 杨文龙/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0(上半月)第 48 页语文教学中的感悟和思维/ 邹德庆等/语文教学与研
12、究200310(上半月)第 50 页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互动/ 储建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上半月)第 6 页论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毛庆仁/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上半月)第 24 页论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 张蕾/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1(上半月)第 52 页语文教学艺术内在与外在的特征及其功能/ 李乾明/课程教材教法20032 第25 页试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 郭根福/课程教材教法20033 第 52 页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的比较研究/ 温正胞/课程教材教法20033 第 75 页以学为主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建构与实践/ 张伟忠/课程教材教法20034 第 25
13、 页试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丁培忠/课程教材教法20038 第 30 页试论语文教学的对话状态/ 董汀丰/课程教材教法20038 第 33 页略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潘为烈/教育探索20036 第 66 页论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何良玉/语文学刊20031 第 67 页论语文的“模糊性”特质/ 梅高浓/语文学刊20032 第 77 页枝枝叶叶总关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朱冬妹/语文学刊20032 第 78页语文教学要着眼于语感培养/ 郁丹/语文学刊20033 第 77 页中学语文教学美育初探/ 陆山华/语文学刊20033 第 89 页试论中学阶段独立设置文言
14、课程的必要性/ 童志斌/语文学刊20034 第 74 页对课文作为考试内容的思考/ 张稳/语文学刊20034 第 80 页文学教育中的“文学性缺失”探因及对策/ 李东生/语文学刊20035 第 82 页绘画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 董义木/中学语文20036 上半月(教学大参考)第25 页语文课德育方法论略/ 成旭梅/中学语文200312 上半月(教学大参考)第 23 页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案创新/ 潘涌/中学语文教学200310 第 3 页 教案要有个人风格/ 王栋生/中学语文教学200310 第 5 页“弹性教案”好/ 郭成杰/中学语文教学200310 第 5 页教案为何物?/ 胡荼/中学语文
15、教学200310 第 6 页浅谈高三后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徐建群/中学语文园地20034 第 14页试论高中文科综合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方法/ 王永强/教学月刊200311A 第 15 页吸引教育和语文教育/ 张霞儿/教学月刊200311A 第 34 页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向杰/教学月刊200312A第 32 页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 郑国民等/语文教学通讯20035(高中刊)第 8 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献疑/ 李冲锋/语文教学通讯20039(高中刊)第 11 页语文的解放和解放的语文/ 王军/语文教学通讯20039(高中刊)第 17 页聚焦普
16、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从标准对大纲的突破创新谈起/ 王景华等/语文教学通讯200310(高中刊)第 11 页优化自主学习教学的三种策略/ 卢佐兴/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36 第 18 页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于明香等/语文教学通讯200310(初中)第 16 页新课程背景下的自主学习/ 李镇西/语文教学通讯200312(初中)第 10 页对话: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最好途径/ 尤屹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5 第6 页浅谈人教版教材“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和实施建议/ 聂鸿飞/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0 第 3 页必须改革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 李真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17、200310 第 6 页承传与创新:新课程与语文教学传统/ 宋灏江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1 第 6页略论主体探索式教学/ 纪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1 第 13 页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 王富仁/语文学习20031 第 9 页“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 王尚文/语文学习20035 第 9 页网络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曹动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2 第 16 页更新观念,给学生一个支点/ 张重起/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4 第 6 页谈谈语文教学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契合/ 杨明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5 第 7页语文课改呼唤语言训练的回归/ 王秉蓉/中学语文
18、教学参考20045 第 9 页“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怎样的“统一”?/ 黄厚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6第 3 页走下圣坛:新课程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挑战/ 谢兴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6 第 5 页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 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0 第 11 页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 刘锡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 第 8 页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来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 第 13 页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越性/ 蔡美娟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上半月)第 61页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提出/ 刘玲/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上半月
19、)第 58 页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课堂策略/ 张秀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上半月)第 10页对话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李继红/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4(上半月)第 6 页形式与语文审美教育/ 杨静/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5(上半月)第 6 页语文商量教学法浅论/ 刘新才/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5(上半月)第 8 页初中语文板块式教学探索/ 成丽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6(上半月)第 22 页对语文教学中背景知识的再认识/ 苏畅/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7(上半月)第 30页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罗荣/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7(上半月)第 56页文本解读的审美视角/ 向汉波/语
20、文教学与研究20048(上半月)第 6 页发展阅读思维能力的策略/ 祝学发/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8(上半月)第 8 页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王朝晖/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8(上半月)第 62 页语文教学的四维空间/ 陈堂君/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9(上半月)第 6 页语文教育审美观念略论/ 杨道麟/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9(上半月)第 30 页语文教学的文学史意识程光炜教授访谈录/ 程光炜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0(上半月)第 4 页新课标下语文读写互动教学刍议/ 潘世流/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0(上半月)第10 页语文会式教学设想/ 徐铁志/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0(上半月)第
21、34 页返璞归真是语文教改的方向/ 刘道生/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0(上半月)第 56 页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批评/ 花向阳/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1(上半月)第 6 页新课程导学方法初探/ 江诗宗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1(上半月)第 42 页语文教育不应抛弃传统/ 许先则/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1(上半月)第 54 页试论语文素养与语文教育/ 胡礼仁/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2(上半月)第 6 页语文教学中的联想思维训练/ 邹定春/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2(上半月)第 16 页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新课程教学/ 张汇汇/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2(上半月)第 23页新课程中语文教学中的人
22、文教育问题/ 胡宗贤/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2(上半月)第 55 页对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王德先/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2(上半月)第 56 页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人文教育/ 吴成亮/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2(上半月)第 61页不能迷信“教学目标”/ 余党绪/语文学习20042 第 8 页让理论回归现实谈教学要不要预设目标/ 楮树荣/语文学习20042 第 10 页从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感教学透析语文教学的目的/ 徐云知/语文学习20043 第 12页呼吁“语文”一分为二/ 王尚文/语文学习20044 第 4 页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 胡尹强/语文学习20044 第 6 页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
23、 李海林/语文学习20044 第 9 页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王荣生等/语文学习20044 第 17 页学融化之后上春天吗?略谈中学语文教学的非科学性倾向/ 周遵汉等/语文学习20046 第 28 页新课程背景下怎样评课/ 郭裕源/中学语文教学20041 第 49 页为语文教学招“魂”/ 钱梦龙/中学语文教学20042 第 8 页现实的语文教学离新课程究竟有多远/ 岳增学等/中学语文教学20042 第 10 页构建与文本对话的教学策略/ 周仁良/中学语文教学20043 第 14 页语文界不需要这种冲击/ 王立根/中学语文教学20044 第 11 页实事求是探求语文教学规律/ 余应源/中学语
24、文教学20048 第 3 页百年语文教育研究的反思/ 桑志军/中学语文教学20048 第 6 页语文断想/ 杨子鱼/中学语文教学20049 第 9 页构建网络背景下的语文新课型/ 章浙中/中学语文教学20049 第 14 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与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郭根福/中学语文教学200410 第 10页一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 钱梦龙/中学语文教学200410 第 23 页运用信息技术,触及语文教学的灵魂/ 刘华/中学语文教学200411 第 7 页试论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模式/ 顾德希/中学语文教学200411 第 9 页语文教学“科学精神”刍议/ 管然荣/中学语文教学20041
25、2 第 10 页语文教学中引进西方文学批评方法的思考/ 袁琳/语文教学之友20041 第 45 页语文教学中的人性美教育/ 田海站/语文教学之友200410 第 17 页语文教改的关键究竟在哪里/ 顾银乔/语文教学之友200412 第 10 页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写作简论/ 余映潮/中学语文20041 第 16 页自主探究式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程红兵/中学语文20041 第 24 页文学教学的准备策略/ 刘永前/中学语文20042 第 16 页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呈现方式/ 李剑平/中学语文20048 第 20 页现阶段文学主题教学的主要弊端/ 孙晓兰/中学语文200412 第 3
26、 页腹有诗书气自华/ 彭兴年/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41 第 57 页教后记:走向教学反思的捷径/ 梁涛/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410 第 14 页提高语文课吸引力的几点做法/ 马建云/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410 第 17 页谈谈语文教学的本质/ 徐云知/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411 第 6 页论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汤国庆/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412第 14 页语文新课程视角下的生命意识的教育/ 王建民/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412 第18 页走向新课标:给教师的 18 条建议/ 张勇/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42 第 58 页走向新
27、课标:全面更新教育理念/ 朱振红/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42 第 59 页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及其思考/ 钱海荣/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49 第 21 页当前语文课改两个突出的问题/ 吴章贵/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412 第 14 页感悟 鉴赏和探究:文学作品教学的三种重要方法关于文学作品教学的几点浅思/ 周红阳/教学月刊 (中学版)200411 第 9 页课本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 方武/课程教材教法20044 第 23 页论语文课程情趣资源的开发/ 王柏勋/课程教材教法20046 第 39 页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实验的思考与建议/ 韩延伦/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第 28页语
28、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吴忠豪/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第 60 页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倪文锦/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第36 页从教学大纲的历史变迁看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周秀琴等/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0 第 35 页试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郭福根/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2 第 24 页 语文教育直面电视文化/ 邹莉/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 第 8 页新课标下语文作业形式探微/ 黄承斌等/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 第 46页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冉自立/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2 第 25页语文教学
29、中教学主体缺失剖析/ 池国龙/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3 第 7 页迁移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程晓毅/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3 第 64页中学语文美育的五大问题/ 李刚/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4 第 70 页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第三条路/ 马正平/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5 第 4页寻找语文教学的黄金分割线/ 余虹/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5 第 8 页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 田梦萍/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5 第 10页在审美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胡三林/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5 第54 页评语文“课
30、标”的缺陷/ 徐红/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6 第 4 页新课标背景下的几大怪现象/ 肖海洋/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6 第 9 页语文教学中的空白美/ 杨汝春/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6 第 50 页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谭丽萍/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6 第 56 页语文教改何必矫枉过正/ 杨公平/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6 第 71 页将对联引进语文教学/ 傅祖德/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8 第 20 页新课程下语文如何备课/ 戴生晟/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9 第 32 页浅论语文教学的非指导/ 贺义廉/语文教学
31、与研究 (教师版)200510 第 6 页寻求语文创新教学的突破口/ 李洪发/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0 第 20 页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略谈/ 胡小林/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1 第 18 页语文美育的目标与任务/ 李刚/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1 第 22 页启发式教学中再启发的规律/ 高巍/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1 第 52 页语文教育生态的构建与优化/ 刘士友/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1 第 54 页语文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章华民/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1 第56 页论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张小平/语
32、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1 第 73 页论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左倾主义/ 张虎/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2 第 4 页现代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最佳作用点/ 李桂华/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2第 12 页语文教学中空白艺术的运用/ 左松良/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2 第 14 页语文学习应重视古诗文诵读/ 丁雪梅/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200512 第 35 页让语文教学充满艺术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一)/ 林惠生/中学语文20052第 12 页让语文教学在科学中走向艺术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二)/ 林惠生/中学语文20053 第 11 页让语文教学在科学
33、中走向艺术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三)/ 林惠生/中学语文20054 第 13 页让语文教学因精彩而艺术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五)/ 林惠生/中学语文 (上半月)20056 第 10 页利用动态资源 激活语文课堂/ 彭玉华/中学语文 (上半月)20052 第 15 页语文课改中民族精神的张扬与颠覆/ 刘祥/中学语文 (上半月)20056 第 5 页母语教育病沉重 处方投药须辩清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文意识” (一)/ 李维鼎/中学语文 (上半月)20057 第 3 页母语教育病沉重 处方投药须辩清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文意识” (二)/ 李维鼎/中学语文 (上半月)20058 第 3 页运用“学生设
34、问法”进行语文探究性教学/ 王道信/中学语文 (上半月)200511第 10 页妙处尽在“空白”中语文教学的布白艺术/ 李光华/中学语文 (上半月)200511 第 14 页语文教科书频动及争议背后的制度与课程观透视/ 何永生/中学语文 (上半月)200512 第 3 页让语文课“响亮”起来/ 邱道学/中学语文教学20052 第 11 页别忘记语文教学的专责/ 步秀青等/中学语文教学20052 第 20 页基于教学的学习,还是基于学习的教学?/ 王鹏伟/中学语文教学20052 第 22 页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三个层次/ 钟峰华/中学语文教学20058 第 3 页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 冯善亮
35、/中学语文教学20058 第 11 页语文模块课程的教学设计于案例简介/ 张强/中学语文教学20059 第 5 页关于语文能力系统的思考/ 余应源/中学语文教学20059 第 10 页对当前高中语文课改几个问题的思考/ 苏盛葵/中学语文教学200511 第 11 页叶圣陶语文审美教育思想探析/ 马笑霞/中学语文教学200512 第 17 页新课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 黄厚江/中学语文教学200512 第 26 页谨防语文教学精彩下的伪思考/ 王大智/语文教学之友20051 第 5 页用好六个资源 走出三个误区感悟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王劲松/语文教学之友20051 第 6 页语文
36、教学人文教育的思考/ 施汝香/语文教学之友20054 第 5 页寻找语文教学的真谛/ 王福强等/语文教学之友20054 第 17 页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几个误区/ 余文先/语文教学之友20054 第 22 页教出语文课浓浓的情来/ 冯晨辰/语文教学之友20055 第 8 页语文教学需要开放/ 王秀江/语文教学之友20056 第 13 页语文素质教育的辨证思考/ 程海林/ 语文教学之友20057 第 3 页工具?人文!技能!我的语文本质观/ 黄幸一/语文教学之友20058 第 3 页心理导航,驶向语文教学的春天寻找语文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 高红梅/语文教学之友20058 第 9 页优化语文
37、课堂教学之浅见/ 季景华/语文教学之友20059 第 5 页论语文教育的个性化/ 张丽娜等/语文教学之友200511 第 3 页走出封闭,构建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朱益鸿/语文教学之友200511 第 5 页语文新课标思考四题/ 相萌萌/语文教学之友200511 第 10 页十字街头的语文风景教学资源开发的社会生活角度/ 张帆/语文教学之友200512 第 7 页当前语文教学必须树立三种意识/ 来凤华/语文教学之友200512 第 10 页语文课程中的思维教学初探/ 徐默凡/语文学习20051 第 18 页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下)/ 李海林/语文学习20055 第 12 页当语文背离了语文,
38、我们还剩下什么?高三语文教学警示/ 倪峰/语文学习20059 第 8 页语文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张丽霞/语文月刊20053 第 43 页一条学习语文的新路径/ 任泽/语文月刊20059 第 35 页新课标下的语文活动课教学探讨/ 杨绍盛/语文月刊200510 第 32 页关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陈方/语文月刊200510 第 35 页浅谈文学教学的意义与实践方式/ 赵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2 第 13 页高中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出路与困惑/ 李元功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5第 7 页关于新课程语文高考改革的思考/ 顾之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39、20056 第 7 页语文教学切莫边缘化/ 于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1 第 3 页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设计的时代创新/ 温立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1 第 10页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教师创新精神的解放/ 潘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1第 13 页语文课程标准,究竟要发展什么思维/ 冉正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2 第 10页一种发展个性提高素养的语文学习模式/ 耿寿轩/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2 第 14页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徐丹等/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52 第 38 页也谈语文教学的备课/ 张明东/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52 第 44 页语文的
40、思想和思想的语文/ 韩惊鸣/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55 第 20 页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再认识/ 李海林/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578第 4 页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与课程内容的分类/ 郑友霄/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511第 4 页学分制时代高考语文改革之我见/ 周新平/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51 第 16 页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四化”倾向及对策/ 谭亿森/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52 第 7 页语文课程中的主题教学/ 王迎吉/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52 第 10 页课改中语文教学典型问题分析/ 朱于新/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54 第 7 页当前语文教学的
41、尴尬与思考/ 朱海容/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510 第 7 页为语文公开课把把脉/ 陈智等/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511 第 7 页课堂教学用语风格三种/ 韩成武/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200512 第 1 页语文教学构建空间立体图的效应/ 项香女/教学月刊 (中学版)20051 第 34 页高中语文课文教学处理艺术谈从三对辨证关系谈语文课文教学中的创新求真/ 郭吉成/教学月刊 (中学版)20051 第 37 页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途径/ 杨麟/教学月刊 (中学版)20052 第 15 页浅谈语文教学的“纵” “横”理念/ 单南华/教学月刊 (中学版)20055 第 29
42、页论语文学习中提升学生思考深度的途径/ 汪佳敏/教学月刊 (中学版)20057 第 15页用人文精神塑造灵魂外国文学的阅读视野与中学语文教育/ 鲍维娜/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8 第 12 页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上)平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 李海林/语文学习20055 第 12 页新时期语文课程文化的重塑/ 谢兰荣/课程教材教法20054 第 36 页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美教育初探/ 王静义/课程教材教法20054 第 42 页加强学生自主阅读 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高广方/课程教材教法20056 第 34页关于语文体验感悟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程杨木/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第 44页唤
43、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 冯现冬/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第 26 页语文教学新课堂的界定/ 张仕美/考试 (中考版)20055 第 57 页把握语文教育特点 丰富学生人文素养/ 王广新/作文教学研究20055 第 59 页语文教学中的“度”/ 温立三/语文学习20056 第 10 页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续)/吕叔湘/语文学习200510 第 38 页检视经典阅读教学的实践误区/ 叶黎明/语文学习200512 第 4 页语文教学设计的细节艺术/ 肖建民/语文学习200512 第 19 页更新教学观念 提高学生素质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方法初探/ 倪晓俊/作文教学研究20056 第 14 页用叶
44、圣陶的教学模式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 王德俊/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200510第 16 页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傅顺康/教学月刊 (中学版)200512第 3 页IA201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多媒体)多媒体应用利弊谈/ 李海霞等/中学语文教学20022 第 62 页我看网络与语文教学/ 李镇西/中学语文教学20024 第 60 页如何恰当地使用多媒体/ 李倩敏/中学语文教学20024 第 61 页反思语文多媒体课件/ 李斌等/语文学刊20025 第 94 页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沉思/ 丁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4(上半月)第16 页浅论语文教学中的全程合作/ 周保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4(上半月)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