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年度上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高一)一、选择题,共 30 道,每题 2 分,共 60 分1、说文解字中有:“宗,尊祖庙也。”即宗法制的“宗”,本意是指宗庙。由此可见,用以维系西周宗法制的纽带是 ( )A. 信仰 B.财产 C.血缘 D.地域2、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A. 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3、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
2、,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考古存在造假嫌疑 B.郡县制的消亡 C.中山国的地位较高 D.分封制的瓦解4、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 人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48 人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 32 人士 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 16 人A. 贵族生活腐化 B.血缘色彩浓厚 C.社会等级森严 D.音乐发展迅速5、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有( )禅让制 宗法制 分封制 皇帝制A. B. C. D.6、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时说:“建立了
3、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转变7、“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统一六国 C.“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D.嫡长子继承制确立8、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郡县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9、史书记载:“
4、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的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10、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一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历史主题是 (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战,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11、西周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可以仿照中央官制设官分职,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征收赋税的权力。这说明诸侯国 ( )A. 与中央保持一致 B.有相当的独立性 C.成为独立的国家 D.力量强不尊王命12、历史记载,公元前 219
5、 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试分析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13、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14、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能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
6、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15、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 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16、中国的省制开端于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17、“隋唐时期,中国拥有先进的政治体制”。这主要指的是 ( )A. 三公九卿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三省六部制18、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
7、,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下列古代官职中,具备这种职能的是 ( )A.太守 B.太尉 C.刺史 D.司空19、“至此,我国先贤一直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得到了组织人事上的落实。”与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0、.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大臣办事非常认真仔细20、明朝建立后,明太祖
8、与臣下讨论元朝灭亡的教训时说: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避免出现这一弊政,明太祖 ( )A.设参知政事以分相权 B.废丞相,权分六部C.废行省,设三司 D.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2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22、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23、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在其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
9、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这一结论的得出主要是基于 ( )A.汉唐时期政治制度具有民主性 B.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制度正式确立C.宰相制度的废止强化了专制皇权 D.军机处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24、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中国的闭关锁国25、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最主要的依据是 ( )A.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国的威严B.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局面C.鸦片战争使我国
10、开始出现了民族危机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26、外国人在中国享有“治外法权”始于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27、中国现代化运动起步于 (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洋务运动 D.第二次鸦片战争28、“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被称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9、“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了武力”。对上述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鸦片战争的爆发是英国对外扩张的结果B.鸦片战争的
11、爆发的责任在于中国C.材料作者全面的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D.材料作者认识到鸦片战争结果的双重性30、中英南京条约第 10 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C.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 D.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二、材料题,共两道题。31 题 12 分,32 题 18 分,共 40 分31.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1)秦
12、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2)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这种中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3)秦朝建立的这项政治制度叫什么?有何特征?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摘自旧唐书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编者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摘编自皇明祖训(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唐末怎样的社会状况?后来宋太祖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所实施的举措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