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轮+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ppt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585096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轮+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轮+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轮+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轮+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轮+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能量流动的途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 (植物),呼吸,初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呼吸,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呼吸,呼吸,分解者,呼吸,( 4 )能量流动的特点:,第一、单向流动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第二、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 10 20 ,某个湖的能量金字塔,思考: 1 、逐级递减这一特点与能量守恒定律矛盾吗? 2 、从能量流动的特点角度解释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2、3 、如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质量)和数量用金字塔的方式表示,是否也成金字塔形?,( 5 )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问:能不能改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不能,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 客观规律,但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方向,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例如, 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 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流向到牛 、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 、奶等畜产品。,识图作答: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请据图回答:,( 1 )将A, B , C, D 各营养级的名称依次写在图中:A_ B _C _ D _,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2

3、)图中 a1 代表 ( 3 )图中 a2 代表 ( 4 ) a3 a2 的原因是( 5 )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上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到下一个营养级只有_ 因此,一个食物链一般不能超过_,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动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消耗了大 部分的能量,只有 10 -20 的能量传递给次级消费者, 所以 a3 a2 ;,10 20 ,五个营养级,注意:,生态系统所指 物质所指 循环所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 、概念,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 、概念,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C , H , O , N, P, S 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

4、环运动。,2 、特点:,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流动,3 、类型,碳循环: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 49 ,碳 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 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 以 CO2 的形式进行循环的。,下图是碳循环的图解,考虑:,1,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A, B , C, D 各代表什么生物?,2 、碳分别以什么形式进入、离开生物群落?,3, 大气中的 CO2 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 _ 作用。,4 、碳从生物群落回到大气中主要依靠_ 作用。,5 、限制我国西北地区过程总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_ 。,6 、过程的加剧将产生怎样的后果?,小结:,( 1 )碳循环的形式: ( 2 )碳在

5、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 3 )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 4 )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 ( 5 )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 6 )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 ;,CO2 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食物链;,生物的呼吸作用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氮循环: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 分,氮占大气成分的 79 ,必须经过 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 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 复循环。,如图为氮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考虑:,1 、从生物类型来看,完成过程的分别是 _ 菌、_ 菌、_ 菌,2 、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看,完成过程

6、的生物代表 _ ,完成过程的生物代表_ 它们的同化作用类型分别是_ 、_ 。,3 、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代表_ 作用,代表_ 作用,4 、老百姓有“雷雨发庄稼”之说,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5 、很显然,图中的 过程对农业生产不利,为什么?,6 、如果地球上没有反硝化细菌这类生物,你预测空气的成分会出现什么变化?,硫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特点范围联系,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 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生物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 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具有

7、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来自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概念,抵抗力稳定性,1 、概念: 生态系统抵抗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2 、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多。,恢复力稳定性,概念: 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首先: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1: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化学能是整个生物圈能量的来源。 2: 是生物圈赖以生存的能量基础。,第二:从物质方面来看,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生物圈在物质在上是个自己自足的生态系统,第三、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